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5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在PRL上首次报道了金属塑料这种新型非晶材料。
同年,英国《自然》杂志部分引用了PRL上的那篇中国团队的文章,以“变软”为标题,点评了这个新的研究发现。
今年,《自然》在第一时间部分引用《今日物理》上沈奇团队的文章《Ce…Al…Cu金属塑料的研究与制备》,并发表点评。
“中国钥匙自创自验,他提出理论,他验证理论。从发表在《今日物理》上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Ce…Al…Cu金属塑料具有商业化的广阔前景。”
沈奇将最新一期的《今日物理》、《自然》收好,美国和英国的顶级期刊都说了,咱们团队在实验室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商业化前景。
“汤元,将《今日物理》、《自然》交给技术转移中心的祁主任,他是法律专家,平时可能不怎么看非法律的专业期刊。”沈奇安排汤元去做这么一件事。
没过多久,汤元带着这两本期刊回来了:“祁主任手下有一个小组,全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们有看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计算机、工程等方面全球排名前十的期刊。《今日物理》、《自然》是他们的常规阅读物。”
“果然够专业!”沈奇为祁主任点赞,他现在完全信任祁主任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准。
“等一下,他们不看数学方面的期刊?”沈奇问到,不过想想也是,数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难度太大,看完一篇数学论文比看完一篇物化生论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是数学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可能还看不懂专业性很强的数学文章。
又过了几天,美国化学会主办的期刊《化学评论》对沈奇团队发表在物理期刊《今日物理》上的文章进行了点评。
《化学评论》的IF值高达47。251,比《自然》、《科学》更高。
顾名思义,《化学评论》不刊登原创性文章,他们只发表评论。
“沈奇团队首次合成了掺杂Ge、Sn的Ce…Al…Cu金属塑料,具体成分占比和详细的实验制备技术无法得知,从性能数据和实物图片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看到《化学评论》的这篇报道后,沈奇惊呆了,美国化学会闲的蛋疼是吧,捣什么乱?
没错,凝聚态物理的交叉性很强,特别是在非晶材料的合成制备这个细分领域中,很难将物理、化学划分的泾渭分明。
但《化学评论》干的这事,很容易让沈奇联想到卢瑟福。
你在任何一篇资料上找到关于卢瑟福的介绍,通常是按这个模板编写的:卢瑟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卢瑟福是真正的物理大牛,甚至可以说是物理狂人,他的名言是:“科学要么是物理,要么是集邮。”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卢瑟福压根没将数、化、生放在眼里,他的心中只有物理。
然而在1908年一个凉爽的秋季,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他喜获诺贝尔化学奖。
国际化学界为表彰杰出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化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将第104号元素命名为Rutherfordium。
这个元素翻译为中文是一个金字旁+一个卢。
一直到去世,卢瑟福也没能获得他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终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代也有一个类似的人物,即沈奇的物理导师,喜获菲尔兹奖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
史料记载,1907年年底及1908年上半年,化学界疯狂为卢瑟福打call,这或许是卢瑟福最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瑞典皇家科学院是很关注国际学术界最新动态的,尤其关注类似IF值高达47。251、以评论风格犀利闻名国际学术圈的《化学评论》这种期刊。
沈奇喝杯咖啡压压惊,他没想过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近期的目标只有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434章 嘤嘤嘤
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网友评论,科学界最牛逼的事情是,一位数学家做着物理实验,最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沈奇看到这些评论后,觉得蛮有意思的。
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必然是交叉化、边界模糊化。
以后可能不存在跨界科学家,人人都在跨界,也就无所谓跨界了罢。
但现在,沈奇更希望瑞典皇家科学院多关注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
其实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的评审机构,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
瑞典皇家科学院目前在关注什么,沈奇无从得知。
“该来的总会来,你躲不掉。不该来的它永远不会来,你得不到。”沈奇躺在家中床上,对欧叶说到。
欧叶问到:“你最近查了很多化学资料,真想拿化学奖?”
“我查化学资料,是为了做物理实验,这跟数学无关。”
“皮。”
夫妻俩皮了一番,然后做正事。
沈奇、欧叶都是科学工作者,做事情讲究科学。
科学依据是,女性在排卵期受孕的几率较高。
小两口都想要BB,按科学规律办事吧。
燕大技术转移中心的祁主任办事效率很高,他受沈奇委托,很快就联系上了Ce…Al…Cu金属塑料专利开发权的买家。
买家的公司就位于中关村,全中国有实力做非晶材料的公司仅此一家。
祁主任将该公司的资料交给沈奇,说到:“这家公司叫天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叫邝永杰,香港人,其家族的财力雄厚,他们家做房地产起家的。这个天使公司不缺钱,运营情况良好,总部在中关村,工厂在保定。虽然他们是国内唯一的选择,但我认为可以跟他们合作,将专利开发权转让给他们。”
“他们的开价是?”沈奇问到。
“一次性支付2000万,如果产品量产上市了,你们还可以根据销售情况获得一定比例的技术提成费。”祁主任说到。
祁主任在五年时间内帮助燕大的科学家及科研团队转让了250个科技成果,所得技术转让收入为27亿元,一个项目平均带来1000万元左右的收入。
这是很惊人的业绩,市面上几万块钱的专利大把,祁主任一个项目能帮燕大捞回来1000万,这种专业人才拿多高的薪水都不为过。
当然了,燕大本身的牌子也响亮,又有国家政策倾斜,祁主任在国内最好的技术转让舞台上,充分发挥他的专业才能。
在国内,做金属塑料的成功案例没有,沈奇这个项目是首创,所以找不到可供参考的行业经验。
在美国,非晶材料专利转让的市场行情,沈奇有所了解。
美国企业买了专利后,通常不支付现钱给专利发明人,而是给予发明人一定比例的公司股权。公司未来大发展,发明人跟着享受红利。公司干了几年扑街了,发明人就自认倒霉吧。
中美国情不同,有些经验可以借鉴美国,但难以照搬。
沈奇觉得吧,邝董的开价非常有诚意。
一次性支付2000万RMB,后续还有可能拿到技术提成费。
这种开价,在美国也算很高了。
“那就这样吧,我接受对方的开价。后面的商务流程,还得辛苦祁主任了。”沈奇拱手道谢,说改天请祁主任吃饭,以表心意。
祁主任笑道:“我今天就有空。”
“老祁,你套路玩的很熟练嘛。”沈奇一不小心掉坑了,那行吧,吃饭去。
这顿午饭,是沈奇真心想请祁主任吃的。
祁主任是沈奇他们项目组的财神爷、法律顾问、不赚差价的中间服务商,提供极其高效、专业的一条龙专利转让服务。
沈奇安心做个甩手掌柜,不必操心太多商务上、法律上的问题,他请老祁吃饭是应该的。
不谈生意不成交,沈奇、祁主任都是美国海归,一个毕业于普林斯顿,另一个毕业于哈佛,常春藤的盟友嘛。
两人越聊越开心,祁主任对沈奇取得的科研成就表示尊敬,沈奇认准了祁主任这个牌子,以后的专利转让业务都找祁主任操作。
就这么着,沈奇把他们的A18样品的专利开发权,卖给了中关村的天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转让过程非常顺利,财大气粗的邝董的2000万很快打到了燕大科研处。
这笔钱不能直接打给沈奇,沈奇是燕大的教授、科学院院士,不是个体户。
如何分配这一次性支付的2000万,是燕大内部的事情。
之前250个成功案例的做法是,专利发明人及其团队拿一半,另一半上交燕大。
沈奇也是这么做的,他交了一半给校方,自己的项目组留一半,去燕大科研处领取。
燕大校方收了沈奇上交的份子钱,又返还了500万给FASTER项目组,以燕大科研资助资金的名义。
返还的500万用于FASTER项目的后续推进,不可以进入个人腰包。
可以进入个人腰包的是那1000万,这是科研工作者专利转让的合理收入所得。
沈奇论功行赏,并非按12个人的人头均分这1000万,他有这个权力。
今天,沈奇的左膀汤元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尾号为9281的银行卡收入RMB880000。00元,余额……”
“八……八十八万?”汤元顿时就惊呆了,他从小到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双手颤抖着,警惕的四处张望,汤元溜进卫生间的坑位,锁好门,掏出手机再看一次,88万,没错,到账了88万。
“这……太多了吧!”汤元知道沈奇把项目组的首个专利卖了,但他之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能分到这么多钱:“这才来项目组几个月呀,沈老板给的福利比我辛苦几年赚的都多!”
不放心啊,以为银行打错钱了,汤元来到ATM机前查询余额,沃靠,真是88万!
取点钱出来试试,这么多钱不会被国家冻结了吧?
汤元输入1万的数字,嘟嘟嘟,ATM机很听话的吐出100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哎呀,哎呀呀,我体会到一个深刻的道理,跟对领导,买车买房。跟错领导,吃土要饭。”
汤元还是不放心,他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钻进沈奇的办公室,关上门,弯着腰小心翼翼的问到:“沈院士,金属塑料的专利转让,我分到了88万?”
见汤元口干舌燥的样子,沈奇递给汤元一瓶纯净水:“瞧你这样,一个小成果,一点小钱就让你忘记了自我?A系列样品只不过是最初级的成果,后续还有B系列、C系列乃至Z系列,放轻松点行吗,这88万是你辛勤劳动所得,是一位兢兢业业科研工作者的合理收入。我们为国出力,我们拿的问心无愧。”
之前在物院埋头做实验,从没想过做这玩意还能发家致富的汤元,此刻鼻子一酸,感触良多,竟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第435章 鼓足干劲往前冲,撸起袖子就是干
包括沈奇在内,FASTER项目组的12位成员按怎样的比例分享1000万元的专利转让费,这是个数学问题。
沈奇已经完成计算,每个人所得的金额不同。
汤元税后拿到88万,沈奇认为他出力最多,所以给了他较高的待遇。
每个人分到多少钱,他们自己心里有数,相互之间并不知道。
跟了沈奇最长时间的博士研究生杨定天,他在同一天发现银行卡新入账88万元。
“这么多?”来自雄安的杨定天家里有地有楼有粮食,家境殷实的他也被88万这个数字给刺激了一下,赶紧做个XRD(X射线衍射)压压惊。
XRD图谱的结果还可以,实验数据是真实的,金钱充满虚幻。
88万不是个小数字,还在读博的杨定天单独找到沈奇,表示感谢。
“可以,你还算淡定。”沈奇看到杨定天比汤元平静多了。
“B系列样品,也就是铈镓铜的合金制备,推进还算顺利,遇到点小问题,我们将在两周之内解决问题,保证项目进度。”杨定天领取了劳动成果之后,向沈奇汇报了实验进度。
尝到甜头之后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FASTER项目进度越快、产出的科技成果越多、质量越高,那么自己收获的物质奖励越丰厚。
想买车买房,还是得跟对领导做应用,做服务于产业化的实验研发。
更重要的是,产出的科技成果越多,积累的实验素材越丰富,相应的学术文章也会多起来。
前不久汤元主笔的文章挂沈奇名字发了篇《今日物理》,然后被《自然》、《化学评论》引用。
这对汤元提升自己在学术界的知名度是很有帮助的。
钱赚够了接下来该干嘛,当然是做一个圈内有名望的体面人。
沈奇通过一些管理方式及现实情况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结论,科研做的好,拿出实际成绩,就有机会名利双收。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壮有所用,学有所长,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沈奇吟诵起来,富于感情的,带有节奏的。
沈奇的主任办公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悬挂传统的四大神将高斯、欧拉、牛顿、阿基米德。
东南方位挂一副字,写的是《礼运大同篇》,由业余书法大师、数院鲁国珍副院长所写,赠予友人沈奇。
“看来沈院士是理想主义者。”杨定天望向《礼运大同篇》。
沈奇说到:“我们的思维可以飞往银河系之外,但我们的双脚,必须随时做好落地的准备。”
杨定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沈奇的桌面上、书柜中的书籍文献,居然找不到一本数学相关的。
物理文献就一本,是沈奇自己编写的《凝聚态物理结构性综述》,化学文献稍多。
最多的书籍类型是诸如《礼记》、《道德经》、《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这些意识形态上的经典名著。
“叔本华的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借我看看呗。”杨定天听闻过一个传说,大凡在某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的书柜中往往不收藏本领域的专业书籍。
沈奇按住《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拿了另一本书递给杨定天:“叔本华这人有些偏激,借你看这本,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马基雅维利这人更偏激吧?”杨定天接过《君主论》,告辞离去。
沈奇听取完杨定天的报告后,离开办公室去吃饭。
他自己也拿了一份专利转让费,127万。
收入了一笔钱,还是得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沈奇准备去食堂吃饭。
刚出数学楼,沈奇发现门口站一人,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子。
“金宝,你这是进去还是出去?”沈奇问沈金宝。
“正准备找你。”看的出来,沈金宝平静外表下所隐藏的,是一颗强行忍住的激动心脏。
“吃了没?”沈奇问到。
沈金宝摇摇头:“还没。”
“正好,边走边聊,一起去食堂。”沈奇招呼沈金宝同行。
“沈院士,我拿到的奖励,也太多了吧?”沈金宝小声的询问,她所获的奖励是15万。
实际上沈金宝的奖励额度是12个人中最少的,沈奇笑道:“你不赞同拿这么多是吧?钱已经发了,也不方便收回来,这样吧,你请中心全体同事出去放松一下,一次性把这笔钱花完。如有超出部分,我来填补。”
“沈院士你当真?”沈金宝忽然紧张起来。
沈奇:“随意咯,主要看你的诚意。”
沈金宝摇头说到:“我不赞同这么做,太招摇了。”
“嘿,你这姑娘,领奖的时候不拒绝,请客的时候不赞同,你是不是觉得我太宠你了?杨定天刚才告诉我一句话,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
“杨定天,这人就是一神经病!”沈金宝恨恨的诅咒杨定天,完事扯了扯沈奇的袖子,说到:“沈院士,别去食堂了,这顿我请你,去外面吃,我很有诚意的。”
沈奇摇头道:“我不赞同这么做,太让你破费了。”
“……”沈金宝无言以对,沈院士模仿的栩栩如生。
“诚意我心领了,去食堂吧。”沈奇坚持去食堂,他想吃点清淡的、简单的食物。
两人在食堂吃饭,沈奇说到:“你看咱俩都姓沈,姓沈的人不玩虚的,我提个小要求,今后你发表肯定或否定意见,最好附带具体解释。凭直觉做出定性判断,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很业余,现在是21世纪,不是费马那个时代。如果你没有具备说服力的理由,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
沈金宝这是被沈奇批评了,她点点头:“嗯,明白。”
随后一段时间,FASTER项目组其余成员陆续找沈奇聊天,汇报工作进展和思想动态。
一次性拿到大几十万元的研究员动了买房的念头,买不起首都的房子,在老家三四线城市,总归能买套电梯房给老父老母居住。
拿到十几万元的研究员在哪也买不起房,卖辆排量不大的代步车总是OK的。当然前提是先搞到首都的车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