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簪缨问鼎-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早年服散险些丧命,极厌丹药。哪怕是葛洪这样的封疆大吏,丹道宗师,献个九转金丹也会被天子叱责。
不过就算如此,丹道依旧不衰。
天昏云低,寒气徒增。一道观内的老道猛然起身:“这是要下雨了吗?快快备好东西!”
冬天哪里来的雨?怕是冬雪之兆吧?道童肚内腹诽不止,赶忙取了纸笔和木剑,随师父来到偏院。只见院子正中立着一根铁柱,高高长长,四索接地,形制颇为怪异。那老道正了正衣冠,在廊下坐定,目不转睛看着铁柱。
那可是引雷柱!
自天子入洛阳宫后,就在大殿四周立了不少这样的柱子。太极殿更是装上了口吐铁舌的龙首。结果七八年过去,就算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也从未有一间宫殿遭雷击起火。
人人都说,这是镇雷之法。老道偏偏觉得此法似有引雷之效。因而寻了一块陨铁,埋在铁柱下方淬炼。每到大雨,就要来施法一番,以期能得一把传世宝剑。
可惜,柱子立的太晚,至今只得过一次暴雨。雷是引来了,只有电光一闪,根本没甚用处。不过这也让老道兴奋难耐,每到降雨都匆匆赶来。今日同样如此。
那道童也打点精神,看向天空。过了片刻,只见一道灿灿银色在夜空闪过,随后,雷声轰鸣,乌云滚动……下起雪来。
师徒俩目瞪口呆看着飘飘洒洒的雪花,哪里还有半点雷声?老道气哼哼一甩袖,转身回屋。那道童却是没有挪步,看着天空发起呆来。
为何总是先见电,后见雷?莫不是电跑的比雷更快?那电又是什么?跟前几日用绸子擦师父那宝贝琉璃杯时出现的火花相同吗?
脑中正胡思乱想,屋里就传来一声叱骂。那道童赶忙跑回屋中,帮师父烧起了丹炉。他们这一门崇雷法不错,但是炼炼硫精、火碱这类基本功,还是少不了的。只是那童儿总觉这些功课,跟当初所想有些不同啊……
这偌大洛阳城中,佛道各有各的不同,却依旧昌盛。
作者有话要说: 梁少:爱科学,不迷信!(喂
第376章 河山(1)
“雁门太守当杀!”
大殿之中,传来喝骂。一份奏折被抛在了地上; 天子双眉倒竖; 拍案而起:“连降大雪; 只报一个马场受灾,却把郡内伤亡瞒下。他是看朕可欺吗?!”
如今赵国救灾; 早已有一套标准程序。把灾情分为十等,一旦受灾,官员要即刻勘灾评等; 统计伤亡; 层层上报给朝廷。若遇大灾; 州刺史必须亲临勘实,还可酌情动用府库先行安民。勘灾的结果要编纂成册; 由户部复核。如有迟报、瞒报、谎报; 均要严惩!
这样森严的救灾程序; 已经运行了数年。就算发生水患、旱情; 也能及时解决。然而没想到,第一起渎职竟然发生在并州!而且还是雁门郡这等关要所在。若是鲜卑、羌胡寇边; 这雁门太守是不是也要瞒报下来; 杀良冒功?!
更让人糟心的; 是雁门太守的出身。此子并非世家子; 而是制科选出的寒门。能这么大胆子瞒报; 是不是当地的府库出现了问题?府库若是亏空,这篓子就更大。雁门上下官吏,一个都跑不脱!
一环又一环; 只想想就让人胆寒。并州可是他一手整治的,都能出这样的乱子,梁峰如何不怒?!
天子震怒,殿中内侍宫女莫不跪倒在地,瑟瑟发抖。梁峰看也不看他们,厉声道:“招张宾、郗鉴、段钦、严彬、崔稷、郭邢即刻入宫!”
诸位台阁重臣都被点名,这是要大办啊。内侍哪敢怠慢,一路小跑赶去传旨。不多时,几人就到了垂拱殿,面见天子。
禁中对谈,哪有旁人窥探的份儿。知道干系重大,内侍们都退出了三尺,饶是如此,时不时还能听到殿内传来的叱责声。直说了一个时辰,众臣才陆续告退。又有卷宗源源不绝送了进来。
眼看宫门就要落锁,垂拱殿的动静还没停下。郭女史皱了皱眉,低声对身边小黄门道:“速请奕将军入宫。”
陛下已经许久未曾如此动怒了,想要抚平这雷霆之怒,恐怕只有奕将军才行。
眉头紧锁,梁峰飞快翻看着手里的卷宗。除了吏部和户部的,还有信陵密报。隐藏在卷宗下的东西,简直触目惊心。就算张宾苦劝,他也没打算放过那雁门太守。不杀,如何以儆效尤?!
正看着,身边突然有人道:“启禀陛下,骠骑将军求见。”
梁峰猛地抬头,眼中都冒出火来:“是谁告诉他的?泄露禁中语,好大的胆子!”
这罪名是真能死人的。郭女史立刻跪了下来:“陛下恕罪。”
郭女史是梁府就一路伴架的机要心腹。如今后宫无主,更是掌管了大半宫中事务。然而今日天子发怒,她也不敢辩解一声,只是低头伏在了地上。
“主公,是臣处理完了手头杂事,赶着入宫。”没等召见,一个声音就穿过了殿门。只见奕延大步入殿,衣袍一掀,跪在了地上。
这可是失礼至极,更别提还有“主公”这个不甚规矩的称呼。然而座上天子只是眉头一皱,就道:“起来吧。用过晚膳了吗?”
奕延长身而起:“还未曾。”
“传膳。”梁峰扔下手中毛笔,吩咐道。
郭女史松了口气,小心起身,退了出去。看来叫奕将军前来果真没错。若不是他,天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肯用膳呢。
宫人出去了,梁峰才道:“你也是来劝我不杀那雁门太守吗?这可不只是瞒报灾情,更有府库亏空,挪用军资等罪名。数罪齐发,判个斩立决也不过分!”
天子的语气仍旧不善,然而奕延摇了摇头:“臣是武将,不问政事。主公不妨先吃个饭,歇息片刻。”
这话说得梁峰一愣,那股邪火,倒是消了几分。宫人趁机端上了晚膳,梁峰这才起身,净了手,与奕延一同入席。
天子用膳并不豪奢,每餐只六道菜。即便与太子或是奕延一同用饭,也不过是加些分量,菜式不变。
举起象牙箸夹了两筷,梁峰突然道:“我知道有刑不上大夫之说,贪腐一事更是不会禁绝。然而国朝初始,万万不能先坏了规矩。那可是几百条性命啊,说没就没了!不杀他,如何安邦治国?更何况雁门乃是边陲,这样的废物放在边关,不知要累多少将士性命。我又不剥皮植草,只是杀鸡儆猴……”
他不想学朱元璋。就算把贪污标准定的再严,惩罚标准定的再变态,不还是挡不住“贪”这一字吗?杀几万吃饱的蠹虫,再填上更多饿肚子的,那是蠢货才干的事情。他能赏,能对那些灰色地带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再怎么捞钱,也不能误了国事!
正因为那人是制科选上来的,才更要严惩!
然而满腹郁愤,并未激起奕延反驳。他只是拿起金勺,给梁峰舀了碗羹汤,递了过去:“主公想杀,自可以杀。何必为此气坏了身子。这汤不错,先喝点暖腹。”
这佞臣态度,倒是有些让梁峰无话可说。接过那碗,他尝了一口。汤水温润爽口,须臾便抚平了胸中怒火。
这一打搅,梁峰便不再说什么,安安静静吃起饭来。当再次放下筷子时,他长叹一声:“伯远,我是不是变了?”
就在前些日子,太子与百官请奏,要把他的生辰之日改为“千秋节”。一国之君的寿诞,当普天同庆才是。太子一片孝心,梁峰自是允了。天子既国,再怎样的庆典也不为过。
周边所有人,都在缓缓变化。哪怕是梁荣这个太子,开口时也要深思熟虑,不失君臣之仪。国朝越是安定,疆土越是扩展,他的威势就越强,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别说大张旗鼓的叱责、违命,甚至都没人敢正视他的双眼了。在这孤单且封闭的环境中,他是不是变了个模样?变得不再像原本的他,而像一个彻头彻尾的帝王?
就像刚刚动怒,他甚至都无法克制住杀心。只想把那不尊王命之人,除之后快。
“主公未变。若非如此,也不会为了些黔首黎民,动怒杀一郡太守。”
回答他的声音,平淡无波。梁峰抬眼看了过去。对面那人正凝视着他,面上没有畏惧,没有谄媚,只有浓浓关切。这是唯一一个,敢在私下称他“主公”,而非“陛下”的人。
梁峰伸出手,握住了对方的手。那不是一双柔荑,筋骨分明,宽大有力。就算奔马,也能一把拽住。
“张宾说的没错。就算是我,也不能擅杀一郡太守。”梁峰缓缓开口,“还有刑部,有大理寺。什么样的罪过,就要定什么样的刑罚。杀了,只会让人恐慌。”
天下未定,他不能草率行事。可以罚,可以贬,乃至流放。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官员是不能擅杀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千古以来的规矩。政局的安定,远比瞒报、贪渎来的重要。
这才是更符合“帝王”的想法。
奕延并没有回答,只是反握了回去,包住了他的手掌。
从掌心,传来了熟悉的温度。能够让他找到方向,锚定自我。
梁峰轻轻闭上了眼,靠在了身后的锦堆上:“也许我该出门走走了。天天闷在宫中,早晚要闷出毛病。我想亲眼看看,治下这江山。”
“北地安定,主公自可乘船出巡。或者到泰山封禅。”奕延的声音稍稍高了起来,比起闷在皇宫,他当然希望主公能四处走走,或是如汉武帝一般封禅告天!
“封泰山?”梁峰笑了,睁开了眼,“你知道去一趟泰山要花多少钱吗?罢了,反正江东还没打下来,就不花这冤枉钱了。”
这也是最让奕延心疼的地方。他家主公富有四海,却极少在自己身上花用。行宫都用前朝的园林,宫殿也未曾扩建。反倒是洛阳城的里坊和河渠重修了一遍,平整街道,排污畅流,让百姓住的更为舒坦。
只是封个泰山又算得了什么?主公的文治武功,绝不亚于汉武、光武。
“那就等平了南地,再去泰山!”奕延定定道。
“哈哈哈。”梁峰不由笑出声来,“泰山就算了,我倒想去海边看看。海兴、烟台这两个海港,是我一手建的。也该去看看了。路上还能遍观数州景象。”
去时沿着黄河一路向东,回来则走运河,途经邺城。这一趟,他定然能看到无数他想看的东西。和身边这人一起。
“我定会护在主公左右,寸步不离。”像是知道了他的心声,奕延答道。
“不怕晕船了?”梁峰挑眉。
“天子龙舟,怕是能跑马,怎会晕船?”奕延正色道。
想起当年在灵芝池里游泳操舟的往事,两人都笑了出来。
缓缓从榻上起身,梁峰装模作样的理了理衣摆:“爱卿进谏有功,可要讨赏?”
“陛下可赏臣进幸?”奕延身形未动,仰头问道。灰蓝眸子中,笑意盈盈。
“准了!”
一直守在殿外,见天子离了垂拱殿,向寝殿而去。郭女史轻轻松了口气,对身边宫人道:“圣人自有奕将军服侍,今晚就不必值夜了。”
才一顿饭功夫,就让天子怒火全消。果真只有奕将军最得圣心。只盼明日早朝,能顺利一些吧。
安顿好诸般事宜,郭女史又看了一眼灯火渐熄的寝殿,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第377章 河山(2)
只用一支玉簪挽起乌发,张婉披上裘袍; 领着数名宫女向式乾殿走去。冬日天寒; 走在廊下还有些冷意; 到了式乾殿,火墙和地龙的热度; 驱散了寒气。张婉解了裘袍,命人通报后,方才缓步入殿。
大殿内正燃着香露; 清雅柔淡。天子双目微闭; 倚在榻上。见张婉进殿; 扭头道:“阿婉来了?都说让你在东宫静养了。整日到这边,染了病气反倒不妥。”
张婉三个月前方生下幼子; 正是该休息的时候。况且还要带孩子; 若是感染了可不妙。
天子已经说了多次; 但是张婉怎会忘了本分。行了礼; 她毕恭毕敬道:“儿媳身体强健,这两日二郎也由乳娘带着; 不妨事的。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朕好多了; 已经能下榻了。”梁峰道。
他的声音仍有些嘶哑; 不过较之前两日; 确实好了不少。这些年陆陆续续病过几场; 都没有这次来的凶险。只是受凉就能高烧不退,太医院忙前忙后十来天,才把病情压了下去。
听天子如此说; 张婉面上露出欣喜神色:“父皇龙体康健,我等方能安心。不过还是不慌走动,多养些时日,除了病根才好。”
梁峰笑了笑,让人给太子妃看座,又问道:“显儿这些日可好?”
太子妃这一胎生的还是个男孩,取名梁显。不过孩子出生没多久,梁峰就病倒了,倒是没怎么见过这个皇孙。
“父皇放心,二郎如今能吃能睡,还胖了不少。回头抱来给父皇瞧瞧。”张婉笑道。
“等朕病好了再说吧。”梁峰轻叹一声。
他这个成年人也就罢了,若是把病传给孩子,那才糟糕。
见天子面有忧色,张婉连忙道:“这些日大郎也惦念父皇,还抄了《孝经》。让儿媳呈给父皇。”
说着,她让宫人献上了几页纸。梁峰拿在手上翻了翻,就笑了:“这字,可比荣儿当年要强。还是阿婉教得好。将来芷儿能进学了,也要让她读书习字。”
“儿媳晓得。”张婉笑着应下。
这时,内侍送来了汤药。张婉亲手接过,送到了榻前:“父皇,该用药了。”
药只一小碗,不热不凉,正好能入口。梁峰接过,饮了下去。旁边立刻有人呈上蜜饯,让他清口。
选了颗蜜枣吃在嘴里,压下了苦味。梁峰又道:“王良娣和郑孺人那边,怕是快要到日子了。你安排产婆接生就好,不必太过操劳。”
这些年,太子又纳了一良娣,二孺人。张婉生产前,两名侧妃也验出有孕。几个月过去,快到日子了。身为东宫之主,张婉自然也要照拂两人,尽正妻之责。然而到了梁峰嘴里,就成了不必操劳。这显然也有偏袒之意。
张婉柔声道:“儿媳定会安排妥当。”
梁峰看了她一眼,轻叹一声:“终是委屈你了。我也会让荣儿多多看护你们母子。”
这话让张婉心中一暖。这也是天子和旁人最为不同的地方。天下男子,对院中妻妾无不寻常视之。唯独天子,会惦念她这个正妻的委屈。能十数年专宠一人,哪怕为之背上污名,又是何等的情深意重?
然而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梁荣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夫婿了。
张婉低声道:“太子待儿媳极好,何来委屈?父皇多虑了。”
这是她的真心话。早在太子纳侧妃后,太医院就呈上了一份文书。说妇人在月事之后几日,反倒不宜受孕。这可跟旁人所知截然不同。东宫也是有彤史的,记录几个妇人的月事还不简单?如果太子想让侧妃怀孕,怕是早就怀上了。
然而一直到她再次有孕,这三四年间,东宫竟然无一所出。太子对她,也是极为呵护的。
见张婉面色微红,替荣儿辩解。梁峰笑了笑,又躺回了榻上。
因天子今日精神好些了,张婉到不忙端茶递水。而是坐在一旁,陪他聊天、下棋。又抚了首淡雅的琴曲。
过不多时,太子就从垂拱殿转回。
“父皇可好些了?”一进殿,梁荣就问道。
“有阿婉侍疾,朕好多了。”梁峰把这功劳摆在了张婉头上。
梁荣感激的看了妻子一眼,便向父亲汇报今日的政事:“巴州战事顺利,已攻下汉中、巴东和巴西三郡。不日既能合围蜀州。荆州则在江陵小负一场。”
天子卧床,这几日罢了早朝,改由太子在东堂监国理政。按常理,这举动可能引来朝堂动荡,然而开国老臣均在,太子又观政数年,倒是稳稳妥妥的把局面安顿下来,没有耽搁前线战事。
就在今年春天,南方小朝廷又生异变。王敦强横的罢免了颇有才干的晋太子司马绍,改立司马睿幼子。朝野上下无一人敢言。然而没过多久,丹阳、吴郡、晋陵又发生了地震。这已经是王敦陵上后的第三次地震了。
加之两年大旱,五次蝗灾,一次雨雹,东晋已经不成模样。五谷踊贵,饥民遍地,乱象无法收拾。因而太子司马绍力劝父皇,举兵讨伐恶逆。王敦怎肯任人宰割?立刻自武昌发兵,再次攻打建邺。
眼瞅着江东又乱了起来。赵国也排兵布阵,展开了对巴州和荆州的攻略。巴州,就是原先的梁州。为了避讳天子姓氏,改成了先秦时的地名。益州也改成蜀州。巴蜀之地,就由桓彝带兵征讨。旨在平定全境,包围占据成都的氐人李特。而荆州则有令狐况领兵,和水军协力,力求占领与巴州接壤的郡县。
骠骑将军奕延坐镇襄阳,总领大局。
如今巴州势如破竹,荆州那边的阻碍,就显得有些碍眼了。
梁峰皱了皱眉:“败给谁了?”
“荆州刺史陶侃。”梁荣答道,“不过损兵不多,若是再增兵力,定能攻克!”
“陶侃啊……”梁峰思索片刻,摇了摇头,“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