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簪缨问鼎-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起来。
陈悦暗自好笑,不会是登海楼给这些牙人使钱了吧?这样拉客,也是卖力。
王二却像晓得他心中所想:“郎君可别小看我这粗人。城中货品涨跌,我心里都有数呢。不知郎君这次带的是什么货?”
陈悦犹豫一下,才道:“只是些生丝、茶、桐油。”
王二一拍大腿:“生丝可莫带多了,现在价钱滑的厉害。桐油倒是正在涨,应当能卖个好价。对了,你没带粮来吧?”
陈悦只听生丝跌价,心里就凉了半截。这东西到哪儿都好卖,所有他才带了半船。桐油带的是不多。若真如此,恐怕利润有限。不过粮食……
“怎么?城中粮食价高吗?”陈悦问道。他这种小海商,怎么可能做粮食买卖?价格再高,也没有多少利润啊。
“郎君这就有所不知了。海兴城里粮价最稳,乃是官定。盈利似乎不多,但是运粮到了一定限额,可以分到白瓷和琉璃的采购份额。当初吴氏就是靠这拉走了大船俏货呢。”似是想到了那单生意的辉煌,王二感叹一声,“若是没有粮,想买官货,就要用绢和金,价钱可就高了。”
陈悦讶道:“不能用钱吗?”
“都是贵物,多少缗才够?”王二轻啧一声,“海兴城里,钱也就是日常花销罢了。”
以物易物,确实是海商喜欢用的法子。可是哪有这新港做的如此干脆?陈悦心中又是一动,看来此地官府是防着有人用劣钱呢。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董卓小钱还有不少,直百五铢也有三四种形制,更别提那些仿造的伪钱。若是能少在这上面扯皮,也算件好事。
只是并州那些俏货,只能用粮、绢、金来换,对自己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家底不算丰厚,怕是难以触及。还是先看看自己船上的东西要如何卖吧。
有了大致规划,陈悦先让王二带他去了东市。虽然地价不低,但是这里的店铺规模不小。估计是都是世家豪族所置。生丝的收购价格,果真如王二所言,压得极低。应当是不少商人为了稳妥,都带有货,反而冲低了市价。茶叶和桐油倒是还算不差。但是他船上的数量也不算多,买不上理想的数字。
转了几家后,陈悦就歇了心思,前往登海楼。结果到了地方,立刻就被这里的热闹场景惊到了。之前楼内楼外,不少仆从举着牌子,写明自家想要出售或者购买的东西。若是有意,可以随其入店,同主人交涉。都是价值不菲的海货,哪见过这样交易的?若是上当受骗,岂不血本无归?
但是仔细打听后,陈悦就明白过来。原来在这里谈定了买卖,可以前往官府立契书,由官家见证双方交易。契书当然是要收税的,不过税也不算太高,只是万钱四百,卖家付三,买家付一。比起寻常的十税一,可是便宜太多了。陈悦也不耽搁,立刻入楼,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找到了卖家。一船货物,尽数清空。
随后,他又马不停蹄,谈妥了回程所带的商货。除了并州产的织锦,还有皮毛。马上要入冬,这些东西运往南方也不愁卖的。
一船货物,扣除往返花销,利润竟然比往日多了三成!这个数字,实在让人怦然心动。陈悦心情大好,又赏了王二五百钱。
王二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连连道:“陈郎君此番定能利市大开,生意兴隆!对了,听闻并州最近要开科了,陈郎君不去那边探探吗?坐船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要知道,并州可是咱们北地最兴旺的地界!”
“并州离这里可不近啊……”陈悦倒是有些踯躅。他带的人太少了,就算走水路,也未必能保护自己。万一遇上劫匪,岂不人财两空?
王二像是晓得他的顾忌,笑道:“郎君多虑了,现在冀州可没人敢劫商队。人头都挂在城门口呢,再贪钱,又有几个脑袋?”
什么?陈悦闻言,两眼都亮了起来:“当真如此?”
“哪还能假?”王二哼了一声,“而且这两日运粮队就要前往郡城了,错过这机会,又要等上半月呢。”
海兴港每日送抵的粮草,都是个惊人的数字,自然不能都屯在城里。还要沿着河道向北地各州运去。船队的规模哪能小了?因此不少商人都想趁此机会,跟着粮队同行。安全可靠不说,还有不少商机。
陈悦果真心动,咬了咬牙,命心腹先带船南归。而自己则领了些仆役,备上兴许能卖出的货物,跟在了粮队之后。
当走出城门,看到脚下一望无际,崭新平坦的砂石路后。胸中最后那点忐忑,也一扫而光。不过是从海港送货到渡口,就修了这样好的路!冀州,乃至整个北地,对于商贸果真重视!
若是到了并州,又该是何等样貌呢?传闻并州的梁郡公,可是个财能通神的人物。莫说上党纸、白瓷、琉璃器那些货品,只看这海兴新港,就可比陶朱范蠡了!
又是期盼,又是激动,混在浩浩荡荡的商队中,陈悦沿着砂石路,踏上了前往并州的旅程。
第321章 经济
“启禀郡公,上月海兴港得粮共计九十二万石!随后两月; 怕是仍有这般进项。”就算这些年跑了不少大生意; 江倪也是首次见到如此规模的交易。一个海港吞吐的货物; 竟然如此之巨,几乎与冀州沿海几郡国的粮食产量不相上下!
这还是九月; 等到秋收结束,势必会有更多商船前往冀州。新港用粮买卖,已经人所公知。运粮虽然利薄; 但是胜在取之便利。哪家经营海贸的豪族; 没有几十上百顷田地呢?反观并州手握的货物; 可就不是轻轻松松能弄到的了。
这一来一往,大量粮食就涌入了冀州; 乃至司州和并州的库房。而有了粮; 自然也有了养活流民、开垦田亩的本钱。若是能长此以往; 何愁北地不兴!
面对江倪的激动; 梁峰倒是淡定的很。一个海港吞吐上千万吨物资根本不算什么大事。要不是战乱频频,贸易萎缩; 说不定税收都不只这个数。
一旁段钦也是感慨非常:“当初主公说免除关税; 减少市租的时候; 还有不少人忧心。谁料所得之税非但未少; 还略有增长。长此以往; 说不好海兴港也能成番禺那样的大港。”
“商路如水,唯有通畅,方能长久。汉时不也未有关税之说?不过是拾人牙慧。”梁峰微微一笑; 解释道。
两汉时,的确曾经取消了关税,使得商业得到促进。直到汉末三国群雄并起后,各地军阀才设管卡收取关税,上调税率。现在通行的什税一,也是那时候确定下来的。也就是要缴纳十分之一的税款给所辖军阀。这么高的税率,还要加额外的关税,商业想发达也不太可能了。
梁峰虽然不是什么经商的行家,但是招商引资,搞活经济,发展民生的概念,真是听到耳朵都长茧了。商业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惠民,巨大的商圈能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就像海兴港,短短几月建起一座城池,不正是因为有利可图吗?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实行最惠措施,顺便圈了点地搞个房地产。政府主导的新城建设,可是什么时候都不会赔本的买卖。至于个人投资的酒店、商铺,反倒是其次了,主要是拉点世家入股分润,利益趋同,也方便管理。否则,冀州境内的匪盗怎么可能骤降九成以上?
段钦连连点头:“人人都言商害民利,然而冀州新附的流民,半数都因海兴新港得活。怕是当年秦直道,也未能如此!”
这也是段钦最为感慨的地方。修路向来不易,当年始皇帝修秦直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终始皇一生,也未曾彻底修好这长达一千八百里的巨大工程,反而闹得“赋敛愈重,戍繇无已”。秦二世而亡,正是阿房宫、直道、驰道这样的巨大工程所害。
但是主公的法子,全然不同。竟然敢在大乱之时,用流民兴徭役!任何州郡都无法吞下数以万计的流民,粮食不够,熟田稀少,一有风吹草动,就要生出民变。但是以工代赈就不同了,流民既能得到糊口的粮食,又能用这些无暇消化的劳力大兴土木。
就像原先走土路,从新港前往漳水支流的渡口,至少要花上三日时间。光是人力畜力就不知要白费多少。但是新的砂石路修成之后,最快一日可抵!而且沿途还有驿站,可备草料、饭食,供粮队取用。如此一来,损耗还不及原先的二成。
而这样的道路,也给商队带来了极大便利。商贾越多,市租便越高,进而反哺流民。如此往复,岂不大妙?
梁峰点了点头:“路还是要继续修下去,最好能尽覆冀州。冀州地势平坦,若有这样一条干道,对于以后攻打幽州,也大有益处。”
冀州,也就是后世的河北,可是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发挥。想要抵御鲜卑铁骑,就要尽可能的让道路通畅,以便调兵遣将、运送物资。因此在通渠排沙,重整河道的同时,修路也刻不容缓。
听闻这话,段钦微微皱眉:“几日的路程,修来不难。但是冀州地广,恐怕财力有限。”
“没钱就想法让世家出。减免商税,增加盐、瓷、琉璃的购买份额,只要有利,自然有人趋之若鹜。现在冀州并不缺役力,砂石路又有了便捷的修法,只是出点口粮,总会有人心动。”梁峰道。
段钦心头也是一动。这话并非没有道理。人力现在冀州不缺,而漳水一线,兴建的大型水碓,也解决了铺路需要的碎石难题。入海的水流日夜不停推动车轮,牵引木槌敲打石块,岂不比人力要便捷百倍?
有了人,有了砂石成料,修路欠缺的不过就是粮食。只是出些粮秣,就能拿到紧缺货品,的确让人心动。而且主公有一点没有明言,能拿出粮食的,只有世家吗?其实庶族、豪强手中的粮也不少啊!这些人可没有染指瓷、盐的机会,这么好的入局机会,岂能错过?
此法一出,冀州恐怕再也难禁商路!
“主公此法甚妙!”想到这里,段钦也不由点头。
梁峰笑笑,其实行商的好处,又何止是修路。这个只认钱的阶级,可是打破世家垄断的利器。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经商步入有产阶级,他们的子孙也就有了进学的机会。商人是不能为官,重农抑商也是历代的传统。但是多得是商人置地后成为地主、庶族,再通过此渠道晋升。而恰巧,现在并州的制科,名义上是选吏。这无异会成为一个可以钻的空当。就看有多少聪明人,能在这个空当合拢前,跃上龙门了。
不过想要商业发展,还有个问题急需解决。
“铸币的事情,还是要有所准备……”梁峰缓缓道,“一旦行商的人增多,光靠粮食交易,可就不妥了。”
“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这点,段钦倒是极为坚决,“自武帝起,五十余载,朝廷都未曾铸币。何必急于一时呢?况且私自铸币,也容易惹来扬州忌惮。若是粮食麻烦,自可用绢替代。铸币一事,当徐徐图之。”
这也是最让梁峰头痛的问题。西晋的钱币,其实没有真正进入流通市场。小笔买卖,或者世家之间的交易,还可以用钱。但是大面上的物品流通、乃至官员发放的俸禄,都是实物进行。只因武帝登基后,压根就没铸钱!
世家林立,庄园遍地,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社会里,商业自然要萎缩。更何况连年战乱,西晋政府根本就没有开采铜矿,发行货币的能力。因此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钱,净是前代遗留的古董。两汉的钱已经算是好的了,董卓铸的劣钱根本就没法用,魏蜀吴三国各自发行的钱币,数量又不足用。至于蜀国和东吴的“直百五铢”,也就是一枚顶一百枚五铢的大钱,更是分量轻薄,不能等同币面价值。
在一个钱币并未大量流通,而是作为权贵阶级赏赐、陪葬等充面子行为的摆设时,这个问题可就严重了。梁峰再怎么不懂经济,也知道用货币代替以物易物,才是社会的进步。若想商业进一步发展,终归还是要发行自己的钱币才好。
但是段钦所说的种种顾虑,也不得不考虑。他手下这三州,按照记忆推算,也只有河东,也就是后世的山西运城有铜矿。但是河东在匈奴手里,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打下来的。而拿到了铜,怎么铸币,按多少数量发行,乃至怎么流通,也是门大学问。发多发少,都是会引起社会动荡的,哪能不谨慎?
轻轻叹了口气,梁峰让了步:“先让求知院那些博士研究一下吧。铸币事关重大,早晚要摆上台面,不能轻忽。但是海兴港,仍不能用绢结算,粮食还要放在首位。司、冀二州根基薄弱,想要恢复当年产量需要时间,屯粮方是要务。”
这些年,气候状况可不怎么美妙。当初并州大乱,正是因为几州同时大旱。而大范围的天气异变,绝对不止一起。旱、涝、蝗、霜冻、冰雹,一样接着一样,对于农耕社会的影响可想而知。也是司马氏赶上了最糟糕的时候,天气都忒么跟玩儿蹦极一样了,这群郡王还不消停,一心一意致力于把人头打成狗头。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趁着现在匈奴和石勒,还有扬州的小朝廷都自顾不暇,赶紧休养生息,才是发展要务。
他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下来就是秋季的制科了。梁峰的目光不由转向案上送来的考题。范祭酒那边给出的考题,难度可是加大了不少。也不知这一科,能选出多少堪用之才……
作者有话要说: 秦直道也是个超大工程,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其实始皇帝跟隋炀帝杨广差不多,都是热衷玩基建,一口气多走了一百步,然后自己把自己玩死了_(:з」∠)_
至于钱币问题,两晋朝廷根本没铸过钱,唯有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自己私自发行了些大孔小钱。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铸币的政权实在不少,司马氏为啥不搞,窝也是不懂_(:з」∠)_
第322章 客来
从冀州前往并州,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陈悦先在东平舒登船; 沿漳水逆流而上; 直至邺城。随后下船; 通过滏口陉西去,进入并州境内。再行数日; 方才能到晋阳。
这一路,足有千里之遥。又是乘船又是穿山。然而让陈悦惊讶的是,路上竟然一次也未曾遇到匪患!
他跟着的; 可是一支商队; 且是运送了大量粮食的商队啊!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出奇。除了通过每个关隘都要验关勘合外; 一路上顺顺利利,就这么到了晋阳。站在那高大威仪; 不逊于邺都的城墙外; 就连他这个老于商途之辈; 也有了一丝恍惚。
晋城的关卡比别处更严几分; 好不容易随着人潮入城,跟在身后的亲随就忍不住四处张望; 啧啧赞道:“这晋阳城; 果然不凡。竟然有如此多人!”
实在不怪他大惊小怪。
宽敞的街道上; 车辆纵横; 拥挤不堪; 偶尔还会出现两车并行,不及避道的情形。高鼻深目的胡人牵着骆驼,驼铃叮当; 走得不紧不慢。推着小车的商贩则寻着空隙钻来钻去,不时惹来一阵咒骂。妇人们有些带着长长幂篱,遮住面孔,有些则素面朝天,挎着竹篮,提着木匣,也不知是逛街还是返家。更有士人模样的男子,风尘仆仆,行色匆匆,一副长途跋涉的模样。
这样的情景,怕只有太康年间的洛阳,方能得见吧?
一路坐船而来,陈悦沿途曾数次下船,观察市面所需。冀州诸郡县,其实不算兴旺。流民遍地不说,很多地方还在开荒筑堡,颇有些荒芜。但是到了司州境内,特别是进了邺都,就大不一样了。
得益于优异的地理位置,邺城的集市已经初具规模,根本看不出前两年屡遭洗劫的惨状。并州出产的绢锦、纸张、瓷器都要通过这里运往海兴港。而海船带来的粮食、杂货,也要通过滏口陉和白沟,运往并州和洛阳。
如此枢纽,陈悦怎会放过?赶忙做起了生意。从新港带来的货物,一下就卖了个精光。得了足够的绢布,他才气定神闲的赶往晋阳。但是现在,真正踏上这北地腹心,他立刻后悔货物卖的太早了。这么繁华的大都,何处寻不来商机啊?
饶是如此,陈悦也没露在面上,只是干咳一声,故作淡然道:“恐怕也是秋试在即,各州士人才会蜂拥而至。”
“制科真这么厉害?”那亲随更是惊叹,“郎主,不若你也下场试试?说不定还能在并州捞个一官半职?”
“荒唐!”陈悦叱了一句,掩住自家尴尬。他就读过几本书,哪可能参加这等级别的抡才之选?而且他是来行商的,跟制科又有何关系?!
再也不管街头奇景,一队人转头向西市而去。到了真正的集市,就是另一幅面貌了。偌大一个坊区,净是铺面,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莫说南方稀少的马匹、皮毛,以及并州特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