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喜-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翌日,姜氏就叫人带我去见她。
  三房夫人之中,就数姜氏最为受宠。我静静瞧着眼前那扇鹤屏,这做工说是巧夺天工,亦不为过。
  姜氏坐在上座,身上的缎子是淮南天蚕吐出的雪丝,一年里只出几十匹布,是为贡品。徐尚书贵为天子重臣,也得了两匹,其中一个就赏了三房。
  姜氏看着那屏风,姿态袅娜地拿着杯盖过了过,说:“这是前朝留下来的珍品,作为我的嫁妆,来到了府里,我一直很喜欢。”
  我看着那只鹤鸟,嘴动了动:“确实,栩栩如生。”
  姜氏遂一笑:“那,赠给你可好?”我当下一清醒,急忙摇头:“这是娘的嫁妆,敬亭……不敢收。”
  姜氏放下杯子,走了过来。她握住我的手,极是亲昵:“有何不敢?鹤郎他,是我的心肝儿,你呢,是鹤郎的心尖尖儿上的人,你能让鹤郎开心,光这一点,就是要把我库里的东西都送给你,娘亲我也是乐意的。”
  我望了望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话。
  姜氏敛了敛眼眸,声音低了下来:“我这个做娘的知道,鹤郎他泡着药罐里头长大,自小就受尽委屈。我和老爷也纵着他,他的眼里……难免揉不进半点沙子。”
  “我劝也劝过,骂我可是舍不得。以前,我也给他寻过几个可心的孩子,没两天就被他自己折腾跑了。可你进门之后,鹤郎就管住了脾气,你不在的时候,他呀,日日闹的整个院子都不得安宁,还总怕被你知道,装着什么都没发生过。”
  姜氏一脸心疼儿子,我却恍惚地想起了那一天蜷缩在地上的小奴儿,唇翕动地道,“可是,那些下人……”
  姜氏却笑了笑,她妆容极俏丽,笑容甜美,宛若一个仙女似的。只听她幽幽地说:“无妨,只要没出人命,你也就由着他去。”


第42章 
  初春,天气还没回暖,徐栖鹤就病了。一开始只是有点发热,过一晚上,人就站不稳了。
  “咳……咳……”
  从内室里传出一声又一声的咳嗽,三房的人来来去去,一会儿端着汤药,一会儿拿热水盆来。徐府请来的大夫坐在床边,一只白得看得见青丝的手腕探出。大夫号了号脉,间隙还有咳嗽声从床幔后头传来。
  我坐在床侧,大夫把完脉搏之后,那苍白的手也没收回去,而是朝我伸了伸,我便将它给握住。
  我一抬眼,徐栖鹤便朝我静静提了提嘴角,我也对他微微莞尔。
  大夫说:“三少爷这是感染风寒,加之火上心窍,方一病倒下。小人之后写个药方子,少君只需按照方子,给三少爷每日按时服药即可。其他方面,切记这阵子不可动怒、不可伤神,要心平静气,这个病,才能好得快。”
  “那就劳烦方大夫了。”我正要起身送他,徐栖鹤却不肯松手。我转向他,轻声说:“我只是去送一送大夫,一会儿就回来了。”
  “别走……”徐栖鹤摇摇头,仍是不肯。
  碧落忙说:“我来送方大夫,大夫这里走。”
  我便坐了回去。徐栖鹤安静地躺了会儿,看着我,哑声说:“我是不是很没用?”
  只看他面色灰白,才病了两天,就一副沉疴宿疾的模样,说的这些丧气话,直教我替他难受。我替他掖了掖被子,道:“外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鹤郎去做,怎么会没用呢?”
  徐栖鹤闻言笑了笑,那模样看得我心口揪紧,顿时间,也就不怨他先前的不好。其实,不管他对我如何,我就从没真正怨他过。徐栖鹤望着我久久,而后捏了捏我的手心,虚弱地说道:“你就是这样子,我怎么对你,你都不生气。如此,我更是不能明白,你对我,可是真……”他话没说完,又猛咳了起来。
  这时候,下人端了药进来,我忙将他扶起来。徐栖鹤喝下了那碗苦药,眉头都没拧一下,想是已经习惯了。我轻轻揉着他的背,好让他顺过气来,他也慢慢地躺在我的身上,合了合眼说:“没事,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这阵子,我一直待在三房,衣不解带地照看着他。按照规矩,我现在本是该回到大房那头,可徐栖鹤还病着,我实在不忍心在这时候离开他的身边。
  姜氏也亲自为徐栖鹤去兴隆寺烧香祈福,命三房的人都食素一月。好在立春之后,徐栖鹤的身子就明显好转,也能下床去院子里走一走了。我和他这些日子,也算是相安无事,他只字不提旧事,我也不愿再想起,我们两个就好似回到先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的那时候一样。
  徐栖鹤喂着湖里的锦鲤,我挽着他,见他脸上有了血色,心底也替他高兴。
  他这谢天心情颇愉悦,对病情也大有好处,只听他说:“我跟母亲说过了,等我身子好一些,我们就去南春的别院住一住。”他牵着我,脸上有些向往,“那座院子是我命人修的,可我自己一次都没去过。去年,我叫人在院后种了一片桃花林,等过两年,桃花就会开了。”
  “好。”我答应他,“等鹤郎身子好了,我们就一起去看桃花。”
  回去屋子里,我服侍着徐栖鹤喝完了药。他躺下去,安然地睡过去了。我守着他,直到他睡熟了,才悄声站起来走出去。
  我走在外头的院子,沉默地望着远处。算起来,我离开汴州沈府也近一年了,这一年里发生的种种,有时真让我觉得恍如身在梦中。只不过短短十几个月,我仿佛要想不起以前的家是什么样子了,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记忆之中,都好似变得越发模糊。就如我有时候睁开眼,会突然想不起,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而又为何身在此处。
  “三喜。”一声叫唤响起。
  我蓦然回神,抬头就见徐长风远远走来。
  “官人?”我已有些时候没见到他,虽同住在一个府邸里,但各房之间素不轻易来往,主子们无事也不会踏进其他的院子。徐长风会出现在这里,实在是令人大感意外。
  “我找你找了有一时了。”徐长风牵起我的手,“来,跟我走。”
  徐长风素来稳重,何曾像现在这样,高兴地拉着我直接往外头走。
  “官人、官人!”我迟疑地叫着他,徐长风却不顾不管,我当他是要带我去哪儿,没想到竟是要出徐府。
  “官人,我们要去哪儿——”他抱着我上了自己的马,我长这么大从没骑过马,赶紧就搂紧了他。徐长风从后头环住我:“我带你过去,你就知道了。”
  他没有给我开口的机会,就喊了一声“驾”。
  徐长风带着我,去了京城外头的铁骑营。这营地距离城门不到二十里,是为皇城提供防卫的练兵所,我还是头一回来到这样的地方。徐长风刚抱着我从马上下来,就有带刀的禁卫军走过来向他行礼:“统领大人,这位是?”
  “这是内人。”徐长风说这话的时候,我心中一动,不禁抬头看了看他。他亦朝我望来,刚毅的脸庞下,似有一种说不出的柔和。
  “原来是徐少君。”那人朝我一拱手,我忙点头应了应。之后,我跟着徐长风走在营地里,这个营地不小,随处可见正在操练的军人。他们一个个光着臂膀,舞刀弄剑,面目凶狠,大喝出声。这时候,徐长风悄然地握住了我的手心,说:“别怕,跟着我,莫去瞧别人。”
  我不敢再乱瞧,只低着头一路随着他。
  徐长风带着我去了马棚,对人说:“去把那只马牵出来。”
  候了一会儿,我就见到马夫牵了一匹骏马过来。那只马通身漆黑如墨,鬃毛厚密,看着同其他的马儿很是不同。徐长风走过来摸了摸马背,说:“夏丹王曾有一名驹,毛色玄黑如夜,可疾奔千里,一跃三丈,号其马王。”
  我一听,也奇道:“这难道,就是那只马王?”
  徐长风一摇头:“此马种为玄骥,传说为远古传下的纯种马,如今世上已经不剩多少。五年前,夏丹王进贡一匹予我朝,而这一只,正是那马王后代和我大郑良马培育出良驹。”
  徐长风拉起我的手:“你来,摸一摸它,像这样……”我学他那样子,小心地碰了碰马头。那玄马甩了一甩脑袋,我抽回一下手,又壮起胆子,轻轻地把手掌放在它的头上。那马儿就不再挣扎,温顺地由我抚着它。我展颜一笑,徐长风看了看我,低声道:“再稍一个五年,我大郑骑兵,就再也不缺良马了。”
  我不由望向他。我知道,自古有一句话——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注)
  徐长风虽已身居高位,仍志在伐战天下,如今得了良驹,无怪乎,他会如此高兴。
  徐长风只失神了一会儿,忽地就将手环来,便抱着我翻身上马:“驾!”
  他就带着我跑出了营地,朝山坡上骑马奔去。我紧张地抓着他,初春的风吹拂而来,徐长风却长笑出声,那清朗的笑声仿佛能传遍各处,他向来严肃沉稳,这……还是第一次看见他如此放开的模样。
  他带我跑到了矮坡上,指着远处,道:“你看,那就是上京了。”
  我远远地眺望着,遥遥地瞧见了那繁华的京城。苍穹一望无际,那城都亦好似飘渺庄严,如隐没于尘嚣之间,竟是如此不真实。
  徐长风带着我下了马,我们就坐在草地上,他便和我说起过去行军的经历:“那是太初十一年,我头次领兵,出征伐北要拿下塔科勒族七个部落。当时,那个部落里有个神射手,叫蒙塔。他是塔科勒的大将军,徒手能拉开六十斤重弓,一剑就射在我的右臂上。”我听到此,心跟着猛地一抽,当下就握住了他的右手,问:“那现在,还疼么?”
  “不疼了。”徐长风神色温柔,“可是,我那时候也足有一年拿不起剑,只能勤练左手,也幸亏随军的大夫医术高明……”他接着说,“之后,我军大败敌军,生擒了蒙塔。今上本意为劝降,可是蒙塔不从,他带领的一千人将士也不肯归降。”
  “后来呢?”我问道。
  徐长风望着远处:“豺狼不愿归顺,也不得放虎归山。唯有一声令下,火烧连营。”
  我心头一震。之后,也只感叹,人命有时重逾千金,有时却也轻如草芥。
  清风拂面,他抬起我的脸,俯身吻下。我不由轻轻合上双眼,他原先只轻啜慢咬,后来就越亲越深,接着情难自尽地将我压下。他捧着我的脸,不住唆吻,我微颤地喘息,细声嘤咛,直至他将手探进我的衣服里,我陡地清醒,抓住他的手腕。
  徐长风顿住,看着我。
  “官人,”我垂下眸,沉吟说,“天色晚了,我们该走了。”
  他目光沉沉,随即就起身,然后也拉着我起来。
  我们一起骑马回去,赶在天黑之前入了城门。我只想到时辰已晚,出来的时候,又没告诉任何人,怕是不妥,便执意要赶回去。
  我没想到的是,徐长风带着我一回到徐府,方踏进门,我就见到堂中一个人站着。
  徐栖鹤一身素白,沉静地立在那头。那一张无暇的脸,此时此刻却面无表情。
  注:此话出自汉代伏波将军。


第43章 
  那身影茕茕,恍若摇摇欲坠,可他仍是直直地站着,如静立于峭峻悬崖边,那双幽深眼眸静静地看了过来,落在徐长风和我交握的双手上。
  “鹤郎。”那目光看似平静,却是把铁铮铮的刀子,血淋淋地扎进了心间。我从未觉得,手心这样烫过,正欲抽回来的时候,却发觉那抓住我的手掌暗暗在收紧。
  徐长风仍是稳如泰山,不等我开口,就对前头的徐栖鹤道:“三弟,你身子有恙,还是别站在堂内,免得又着了凉。”他说这话的时候的语气平和,放在平时,便是兄弟之间再寻常不过的寒暄。可是,恐怕这里没人比我更清楚,徐栖鹤恨极旁人说起他的病,纵是出自关心,于他而言,也是极其刺耳。
  就见他胸口起起伏伏,藏在背后的双手攥得死紧,指甲几乎要嵌入肉中。他面如寒霜,苍白的唇轻轻一动,一字一句说:“今日,小弟就谢过大哥,代小弟照看拙荆了。”然后,便转向我,好似含着一口血腥,寒声道:“过来。”
  我只怕他真的动气,再觉得为难,也只有将手硬是从那宽大的掌心里抽出。可我方踏出几步,手臂却被身后的人一拽。
  徐长风握住了我的手臂,脸上仍是平和,语气却冷了几分:“三弟,我们得讲规矩。”他看了看我,我轻一摇头,徐长风眼里沉了沉,终究还是隐忍下来,沉声道,“……是我私自带他出去的,你别为难他。”
  最后,他还是放了手。
  我忙快步走过去,要搀扶着徐栖鹤的时候,他却猛地甩开我的手:“别碰我!”我被他吼得一愣,轻唤:“鹤郎……?”
  徐栖鹤双眼通红地瞪着前头,厉声道:“徐长风,你凭什么?你……只是一个常人!你以为、你以为你使的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费尽心思,就能比得过我们?你处心积虑另辟蹊径,在别人眼里,你是徐大统领,徐大将军,可那又如何?你有军功在身,人人敬你,但是,那又如何?”他面目狰狞地笑道,“在我眼里,你不过是个懦夫——一个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的懦夫!”
  徐长风脸色霍地一变,冷道:“三弟,你身子不好,我这个做大哥的,就处处让你。但是,别以为给你三分颜色,你就能开染坊。”
  “别说了!”我抱住徐栖鹤,喊道,“都快别说了!”
  徐栖鹤却挣开我,他面色铁青,不依不饶道:“是……!我反正是个迟早都要死的,你当然要让我!大哥,既然如此,你不如把他也让给我,别跟我这个短命的争,你弃了一个,再让给兄弟一个,又有什么要紧!”
  “你——”徐长两目一横,大步走来,竟真要过来揪住徐栖鹤。张总管先赶了过来,匆忙喝道:“你们干啥呢!还不快拦住两位爷!”
  我让那些下人一推挤,踉跄地退后几步,坐倒在地上,手肘磕到了,不禁痛叫一声。
  “三喜!”徐长风一见,就扔下了旁人,走过来将我从地上扶起来。“你没事罢?”他执起我的手,要卷下我的袖子来看看,我急忙地摇头:“没事、我没事——”
  “三少爷!”我听见下人惊呼一声,抬起头看过去。
  徐栖鹤后退地坐倒在椅子上,手按着胸口,撕心裂肺地咳了起来。“鹤郎……!”我快步走了过去,在他身前俯下,只瞧他面色发紫,抬眼看了看我,“唔”地一声,嘴角竟有鲜红的血溢出来……
  “吐血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我怔怔地睁大两眼看着他,徐栖鹤却好似不想再见到我一样,深深地闭上了眼,在我的眼前厥了过去。
  “鹤郎、鹤郎,你别吓我……”我喃喃地轻唤着,可他已经晕死过去。
  这时候,有人将我给用力地推开去。“鹤郎!”姜氏闻信赶来,怎么也没想到亲儿会活生生地气吐了血,当下便着急地哭喊道:“我的鹤郎……来人!快去叫大夫!快去啊!”
  所有人手忙脚乱,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着下人将徐栖鹤抬进屋里。徐长风扶起我,姜氏歇斯底里的哭声从房里头传出,没要多久,其他房的主子也赶了过来。
  这一场闹剧,到底不会这么轻易就了结。
  深夜,徐府大堂却灯火通明。
  徐老爷恰是不在府内,便看徐府的大夫人虞氏坐在首座,下头便是二房三房的两个夫人。各方皆带着仆妇和两三个下人,就将这偌大的厅堂给堵得满档。
  我跪在中间,低着头,一言不发。
  方才,太医院的张院判让虞氏派人请示徐贵妃,从宫里千里迢迢地请过来了。他已经为徐栖鹤诊治过,离开之前,只给了咱们一句话:“这次,老夫是把三少爷的命给捡回来了。下次,再要大动肝火,就算是神医,也是救不回来了。”
  就这样,折腾到了今刻,我也已经跪了两个时辰。
  堂内大伙儿不出一声,只有姜氏抽抽噎噎,似要把一生的眼泪都流尽一样。谢氏犹是端庄地坐着,自徐燕卿去了南边,她就鲜少露面,没想到竟要因着这件事站出来。只看,虞氏听了张总管说完来龙去脉之后,神情严肃瞧着我,冷哼道:“起先,我还以为,你是个本份的,没想到,也这样不知分寸。”
  我一听,只深深地将背弯下去,磕头说:“敬亭知错。”
  “知错?”姜氏猛地提起声音,“你现在知错,又有什么用!沈敬亭,我跟我儿待你不薄啊!你是这样回报我的?是这样回报鹤郎的?啊?你难不成就这样铁石心肠,要活活地把我儿给气得吐血!”
  姜氏的话,只叫我无地自容,一句辩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谢氏看了看她,叹了一声,道:“妹妹,如今这样子,敬亭必然也是不愿的。”姜氏擦着泪,冷冷地哼了一声,丝毫不看她的情面。
  虞氏却望了眼姜氏,说:“华阳,敬亭有错是不假,可我作为主母,还是要为他说一句公道话。”她慢悠悠地放下杯子,“有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