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66章 第六十六桶金
  “阿兄你要做什么?我来帮你!”六娘见到宋菽端着一盆豆子去后院; 忙跟了去。
  自从开了火锅店后,宋菽已经很少自己做吃食; 六娘更是许久没吃到阿兄做的好东西了。
  “家里的棒冰吃完了; 你去拿磨具来; 再做些。”宋菽说。他们家里也放了冰鉴,就在后厨外的小地窖里; 里头还存了些蔬菜和粮食。
  六娘很快拿了磨具来,七郎也拿着两个; 跟在阿姐后头。
  宋菽先前做过盐水棒冰、牛奶棒冰,今天正巧来了许多豆子,便又想试试豆奶的。家里的灶间放了一台小型的手摇磨,这磨长得小巧可爱; 六娘很喜欢; 吵嚷着要自己来磨,宋菽便在一旁替她加泡好的豆子。
  磨着磨着,六娘问起惊马那天晚上的事; “阿兄你那天怎么了?我还是第一次见你那么生气。”以往她顽皮不听话,阿兄也不过无奈笑笑,那天却对宋阿南发这么大火,要知道阿南哥从来都很勤快; 六娘实在也想不出他哪儿惹了阿兄。
  “你阿南哥大晚上不回家也不知会一声,所以我生气了。”宋菽说; 又念叨了一番,教育六娘和七郎出去玩前要跟家里人说; 回家晚的话也得叫人捎个口信回来。六娘和七郎乖乖应了。
  六娘又想起什么好玩的事,跟七郎说起来,宋菽却只盯着那加豆子的黑洞,不知不觉走了神。
  那天他先是担心,后又害怕,还对着宋阿南发了一通火。
  可现在回想起来,却还是不知道宋阿南那时去了哪儿。他是从作坊回来的,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他,当时他的马由南往北,宋阿南来的方向……似乎是北边?
  北边有什么好东西,让他流连忘返的。
  恒州城里虽然没有宵禁,但夜晚开张的不过是几家秦楼楚馆。往北的那方向富户多,的确有那么几家窑子,可那天晚上宋阿南身上并无脂粉气,不像是从温柔乡里出来的。
  除了这个,北边有谢府和沈府,这两家是靠在一起的,好像节度使府也在那个方向。可这几个地方,更不像宋阿南会去的了,总不见得他睡前抱怨了一通沈二郎不卖赌庄,他便去问人拿了吧?
  宋菽摇头,这想法真有些可笑。
  说起这赌庄的事,他得去谢谢谢婉,要不是她,想必也没有人能说服沈二郎了。只是沈二郎那样讨厌他,谢婉又是如何说服的?
  豆浆磨好,宋菽让六娘拿柴进来生火。今天那个给他们做饭的妇人请假回家了,这生火的事只好自己来。宋菽在农村这么旧,生火的事却做得不多,这会儿做起来还没六娘老练。
  把豆浆煮熟,撇掉浮末,再滤掉豆渣。宋菽往里面放了许多糖霜,便盖上纱布晾在了院子里。
  等睡前便能晾凉,倒时冻进地窖,第二天早上便能冻结实了。
  “我明天去谢婉姐姐那儿,你要一起吗?”宋菽问六娘,沈二郎的介意倒给他提了个醒,他好歹是适龄单身男子,别人又不知道他喜欢男人还是女人,跟女子见面还是注意些好。
  “好啊。”六娘挺喜欢谢婉的,听宋菽这么一说便答应了,又问,“阿兄,这冰棒什么味道都能做吗?能不能做火锅味的?”
  宋菽:“……不知道,你可以试试。”应该不好吃。
  六娘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几秒后,握拳一敲手掌:“我在火锅汤里放几片牛肉再冻起来试试。阿兄,我们什么时候吃火锅?”
  “……”这小丫头,是馋火锅了啊。
  提到火锅,宋菽又想起他的地。把豆浆料理好后,他把严卓叫去他的小书房,谈起刚刚盘下的赌庄和铺面。
  严卓来时,带了一张图纸,他已经有了些许设想。
  “这块地很大,又方正,中间是赌庄的入口,可以做火锅店,两边这些铺面咱们可以租出去,或者做纸坊油坊,只是这赌庄院子里还有厢房,我确实不知该用来做什么了。”严卓噼里啪啦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亲自参与了大涂县那家火锅店的改造,对火锅店该有些什么了如指掌,这图纸虽画得潦草,却已经各种都齐全了。
  说实在的,赌庄这楼虽然很好,但整个用来做火锅店似乎太大了。这楼的每一层都有他们大涂县那家店的正堂加东西厢的大小,就算恒州城人多,也不至于要这么大店面。
  “你不觉得全都用来做火锅店太大了?”开玩笑,就算是现代的火锅店,也没有这样大上下三层的,这面积都够搞一个大型超市了。
  “那你打算做什么?”严卓问。除了火锅外,宋菽的产业里没有需要这么大一栋楼的,难道是要把褚宁叫过来,做其他吃食?可这些恒州城里太多了,他们做了也赚不到几个钱。
  “咱们把这一整层做成火锅店,然后其他的我们这样……”宋菽已经有了一些设想,既然严卓问起,他便一一说了。
  严卓对生意不感兴趣,他只喜欢画图纸做算数,可他听着听着眼睛便越瞪越大。
  还可以这样?
  他难以置信地听着,一贯能问出诸多问题的嘴也停了,宋四郎这想法他闻所未闻,真是连提问都不知道从何问起。
  “……这样就差不多了。”宋菽在图纸上画下最后一个圈,上面原本的内容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
  “这真是……史无前例!”严卓道。
  宋菽耐心地将墨迹吹干,这当然不是史无前例的,他只是多了那一千多年的智慧可以借鉴,才显得与众不同。
  “说到这个,你是怎么让尹恆那个抠门鬼一口气买下二十六桶啤酒的?”严卓说。
  “啊?”宋菽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严卓的话题跳得也忒快了。
  “我听几个熟悉的朋友说,节度使的大公子尹恆去了你的作坊,一口气买下二十六桶啤酒。我回来前,城里好几户人家都收到了尹家送来的啤酒,这尹大公子可是难得这么大手笔。”严卓说。
  “怎么,他很抠?”宋菽问,看起来不像啊,今天跟着他的那些手下明显对他很信服,当老大的人怎么可能抠门。
  “也不是本性抠,只是这义成七州收的税少,该花的却一项不少,节度使府里上下都节俭的很。”严卓说,“所以尹恆这突然每家送了一桶啤酒,好几个眼高于顶的大家纨绔都受宠若惊,竟然对他客气了许多。”
  一个本来很抠的人突然大肆送礼,当然令人惊讶,可倒不至于能感动倒谁,看来这尹家大少的所作所为很得这些公子哥的心啊,所以他们才会猛然收到礼物时,有所动容。
  “……阿耶曾说过,尹戎只是个会打仗的莽夫,唯一的好处是心够大,他那几个儿子才是天之骄子。”严卓道。他虽然离家多日,但到底在这个圈子里从小长大,许多宋菽接触不到的信息,他还是知道不少。
  “他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尹恆如何宋菽已经见识了一二,另外两个却没怎么听过,“好像听人说,他的小儿子打仗很厉害。”
  “何止是厉害!”严卓仿佛想到了什么,抖了抖,“我虽然没见过,却听人说,沧州破城那日就是他领的兵,城门上万箭齐发,他的身法却快如鬼魅,逆箭而上,一刀砍翻了那个守城的沧州州牧。”
  “是厉害,可也苦了沧州百姓。”城门被破,城中百姓总免不了一场浩劫。
  “谁说的?”严卓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宋菽,“城破后,百姓们欢庆了七天七夜,差点把小将军的塑像放庙里供起来。沧州原来那个州牧屁事不干,天天酒池肉林,鱼肉百姓,我们这些世家大族都吃了他不少暗亏,别说普通百姓了,那可是个半分脸面都不要,只求醉生梦死的主。
  “小将军入城后,只清理了几个贪官污吏,一点没有影响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就因为他那样速战速决,守城的士兵伤亡很少,大家都巴不得快些投降呢。自己人打自己人,有什么好打的。”
  严卓撇撇嘴,自从天玺之乱爆发,国内诸多乱战,除了少数外族浑水摸鱼,大都是本国子民间互动干戈,既不保家也不卫国,这仗打得很没意义。
  “原来如此。”宋菽一时有些回不过神,他听杨剑说过一些尹家的事,在他嘴里,那就是尹家迟早药丸,可没想到严卓对他们的评价颇高。
  不过也能理解,严家地处沧州,在义成境内,而杨家在关中,杨剑的伯父还是当朝宰相,处境不同,自然看法不同。
  “而且你可知,沧州一役,尹暔一战成名,当时还未满十一岁。”严卓说,“尹家这小儿子绝对是怪物!怪物!”
  “睡觉。”门忽然弹开,宋阿南站在门外,瞪着严卓,就差在脸上写我很讨厌你了。
  宋菽和严卓说话的小书房和卧房相连,隔音并不好,宋阿南早就梳洗过躺下,小书房里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起初严卓说起沧州城一役,他还挺高兴,可到后来……宋阿南更加讨厌这个沧州严氏出身的男人了!
  “时间不早了,豆浆大约是凉了,我去弄棒冰。”宋菽早知道宋阿南看不惯严卓,每每他们聊得比较晚,宋阿南的脸色就很难看。
  现在见他拉下脸,下意识要溜。
  然而,严卓把图纸卷卷先溜了,宋菽却被阿南拉住。
  “弄好了。”宋阿南说,他回房前就把宋菽的豆浆都灌进磨具里冻了起来,“睡觉。”
  宋菽:“……”
  睡觉就睡觉,那么严肃干嘛,会做噩梦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67章 第六十七桶金
  午饭之后; 前一天做好的豆浆冰棒都冻结实了,宋菽让人把它们装进冰鉴; 又从作坊那儿拿了些其他口味的; 连冰鉴一起装上车; 要带去谢府。
  “阿南哥跟我们一起去吗?”六娘问,
  宋菽也用眼神询问。
  宋阿南本想说去; 最后还是摇摇头。谢府这种地方,太容易遇上熟人了。
  宋菽和六娘走远; 宋阿南转身,去豆油坊干活。
  他随便选了个车间,抡起大铁锤,与另一个大汗淋漓的汉子; 一人一锤; 击打木楔以挤压木榨中整齐排列的豆饼。
  咚,咚,咚。
  撞击声有规律地响着。
  就像他遇见宋寡妇那天; 天上劈下的雷,也是这样震耳欲聋。
  那次他二哥要他试药,他不肯,逃出军营后走了很多路; 又遇上雷雨。他身无分文,蹲在路边茶棚的一角; 等雨停。大约是他落汤鸡的样子太可怜,又恰巧穿着普通的麻衣; 宋寡妇把他当成了迷路的农家少年。
  那个家很破,家徒四壁,人却很亲切。
  宋阿南觉得新鲜,便住了下来,学着给他们干农活,作为报答。
  他这么安心地住下,让宋家的人以为他也是没有家人或者被抛弃的,久而久之就把他当成了一份子。
  后来宋寡妇的身体日渐衰弱,终于过世,他变成了宋家唯一的壮劳力,更加不能走了。
  而后某一天,他从路边抱回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那少年比他大,满身的骨头,抱在手里轻得很。六娘说那是她的四阿兄。
  哦,留书出走,说去赚钱的那个。宋阿南想。
  他本来以为终于回来一个男的了,谁知这从小在农家长大的少年,竟然比他还四体不勤,在土里插个藤也插不好。而他那诡异的能力,还有他拿出的火锅、被子、棕绑床,怎么看也不像是人间的东西。
  宋阿南一贯寡言,从未问过,只确认了他不会害人,便不管了。
  后来,宋家的境况一日比一日好,不知为何,他却一直都想不起来要走,不知不觉间又过了一年。
  “南管事!”
  “南管事,庞总监叫您。”有人拍了他的肩,阿南猛然惊醒,锁住木楔和铁锤的目光转过来,庞六郎站在门边喊他。
  宋阿南到了恒州后已经不当管事了,但相河村跟来的许多人还是按以前的习惯叫他南管事,恒州城新招的工人都知道他是宋菽的弟弟,便也格外尊敬些,都跟着喊南管事。
  庞六郎谈了笔大生意,对方的身份又比较特别,这会儿三娘和宋菽都不在,庞六郎便来找宋阿南了。
  宋阿南走出去,他还未开口,庞六郎已经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前几日谈了笔生意,那人说自己是军队里的,好像还是个大官,他说要买咱们的豆油。宋四郎不在,我也不敢自己拿主意,人在豆油坊的会客室,您要不去看看?”庞六郎说。
  前两天他去城里开拓生意,在城北发了好些传单,其中一人姓袁,他的跟班喊他袁督尉。袁督尉说,麻油太贵,他们军中的伙食已经很久没油水了,想买些豆油来用。庞六郎一听他来历,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介绍了许多。袁督尉便说,有空到作坊瞧瞧再订。
  那天晚上庞六郎可兴奋了,与他的徒弟们分享他奇遇,又好好鼓励了一番。连军队的人都要买豆油,他们的豆油称霸恒州城指日可待。
  可第二天早上热度过去,他有些后怕。
  督尉,那可是个大官啊!这些军爷各个上过战场,杀人如麻,手下还有兵,这买卖要是做不好,掉了脑袋可怎么办?
  庞六郎思来想去,这买卖不能自己一个人签,得跟宋家的人商量。
  刚才袁督尉一到,他便遣人去叫宋菽,可惜宋菽去了谢府,三娘也不在,幸好宋阿南在坊中干活,他便心急火燎地找来了。
  “袁?”宋阿南听庞六郎说了事情经过。
  “对对对,姓袁,这官据说挺大的,比宋大郎的什长要大许多吧?”庞六郎问,他听姜胖叫过宋河什长,那也是军队里的小官了。
  “还行。”宋阿南面色不改,督尉还是什长在他眼里差不多,能打仗就好。
  宋阿南跟着庞六郎转了个弯,走进豆油坊的会客室。所谓会客室就是个小房间,里面放了桌椅板凳,可以坐下来说话。
  袁三郎带了一个亲兵坐在会客室里,听见脚步声临近,便起了身。
  他迎向门口正要说话,抱拳的手僵住了。“小……”一句熟悉的称呼僵在他喉咙里,他们小将军的目光从他脸上扫过,仿佛不认识一般,绕开他进了门。
  “宋阿南。”阿南说,免得袁三郎露馅。
  袁三郎带的那亲兵也认出宋阿南了,还好宋阿南及时出声,他把那句小将军艰难地咽了下去。
  这究竟怎么回事?
  他们不是来买豆油的?
  为什么见到小将军了?
  难道这豆油坊是他们的暗桩不成?
  “袁爷,这位是咱们这儿的南管事,他听说您要买豆油,非常重视,立刻亲自赶了过来。”庞六郎说。
  “不敢不敢。”袁三郎本来就是没架子的人,就算有,也断断不敢在宋阿南面前摆,“不过是买几坛子豆油给咱们营里的将士添点油水,也不是大事,怎好劳烦……南管事。”
  上次去相河村时,袁三郎听人提起过南管事,听说是个不爱说话的小郎君,还带着村里人打拳,当时他就怀疑过,不过一直未见,回城后又忙了好一阵,便把这事情给抛下了。
  没想到,还真是。
  这么说来,那两包种子也都是小将军给的了。
  “先出去。”宋阿南转头对庞六郎说。
  “可是……”庞六郎有些犹豫。
  “南管事说得对,庞小兄弟你先出去,这军里的采购是机密,咱们跟管事谈便好。”袁三郎道。
  虽不懂为何买油也算机密,但庞六郎不敢跟袁三郎讨价还价,乖乖退了出去。
  袁三郎带来的亲兵也跟着出去,还带上了会客室的门。
  “参见小将军。”人一出去,袁三郎立刻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
  “起来。”宋阿南找了个椅子坐下,摆摆手让袁三郎也坐。
  袁三郎找了把没有靠背的凳子坐下,屁股只沾了三分之一不到:“不知将军为何在此?”他比宋阿南大了快两轮,却是他的副将,一开始并不怎么信服,后来被宋阿南在校场上打败过几回,败得还都很快,便渐渐信服了。
  沧州一役后,更是死心塌地。
  “回去别说。”解释太费口舌,宋阿南懒得说,干脆跳过。
  “是,将军。”袁三郎知他话少,又对他完全信服,此刻更是没有半分质疑。
  “吩咐下去,所有人见到我,当不认识。”宋阿南又说。
  “……是。”袁三郎有些迟疑,但还是应了。
  宋阿南觉得该吩咐的都说完了,便问:“买多少?”
  袁三郎正要再问些别的,被这话猛然一砸,竟有些回不过神。
  半晌,才恍然宋阿南这是正事说完,要做生意了。
  他连忙道:“二十坛。”
  宋阿南不言,沉吟片刻道:“四十。”
  “小将军,这二十坛已经很多了。”他们营里穷得很,可没那么多闲钱买油。
  “西营。”宋阿南说。
  “西营那是老将军的,我插不上手啊。”袁三郎道。
  恒州城外有两支军队驻扎,一支是老将军尹戎的亲兵,另一支是他们小将军尹暔的亲兵。如今国内节度使割据,军人地位大涨,在许多地方都横着走,可他们不同,他们的老将军和小将军都治军极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