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北斗司-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他抬头朝外看去,疑惑道:“人呢?怎么不把德妙仙姑带进宫来,让朕见见啊。”
雷允恭脸上露出委屈:“并非老奴不想带德妙仙师入宫,只是德妙仙师身上还有一件官司未了,要等大理寺审过,还了她清白,才能入宫见驾。”
真宗闻言诧异的看向他:“官司?”
“是!就是泰安郑御史遇刺一案,官家还记得吗?老奴在半路上遇到北斗司的人,他们正拿了德妙仙师,说她是杀人凶手。”
真宗神色一下严肃起来:“是北斗司拿的人?”
雷允恭小心的看看赵恒的脸色,低声回道:“德妙仙师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定是北斗司乱入人罪!依奴婢看,说不定是有那等嫉贤妒能的小人,刻意栽赃陷害。”
真宗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脸上若有所思。
若说其他衙门办错了案,他还相信,可是北斗司……他心里还是很信任的。
毕竟这是直属于自己的衙门,一般案子根本惊动不了他们,他们如果说德妙有罪,就实在不能轻忽了。
出了垂拱殿,寇准大步往外走,包拯迎面走来,见是寇准,连忙避到道旁,拱手站定,等着他先过去。
不想寇准到了他身边反而站住,看了包拯一眼,脸上一乐:“哈!包拯?”
包拯神色严肃,郑重长揖道:“大理寺评事官包拯,见过寇相公”
寇准露出笑脸,走过去上下打量他,笑道:“你这黑炭头,老夫听说,你在大理寺里可是不大受人待见啊,上上下下的总有人挤兑你?”
包拯微微一笑,淡定道:“并无此事,大理寺同仁,对包拯很好。”
寇准撇嘴轻哼道:“你啊,甭理他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老夫当年中了进士,最先做的也是大理寺评事官!你好好做,用心做,有朝一日,未必不能坐到老夫这个位置!”
包拯也笑了,拱手道:“宰相之位,下官可不敢想。”
寇准挥挥手,不以为然:“宰相也是从小官做起的。对了,你一个评事官,跑到大内干什么来了?”
包拯想了想,没有隐瞒,道:“北斗司和太监雷允恭同时送了诉状到大理寺,北斗司状告泰安道姑德妙招摇撞骗,假造祥瑞,并为了掩盖真相,伙同泰安县令薛凉谋杀了御史郑子文。而太监雷允恭则状告北斗司欺君罔上,拘捕且意图刺杀陛下邀请入朝的德妙真人。”
他这段话信息量有些大,寇准皱眉不解:“慢来慢来,这个德妙道姑,是什么人物?”
“德妙是泰安七星观观主,据说神通广大,乃陆地神仙,陛下慕其名声,派雷公公前往泰安召其入宫,欲请教长生之术。而北斗司前往泰安查办郑御史遇刺一案,说是德妙配合县令薛凉伪造祥瑞,意图幸进,为了掩饰真相,二人同谋杀了郑御史。因为德妙是陛下邀请的客人,所以嫌犯迄今未入大狱,而是被雷公公请进了馆驿安置。”
寇准气的太阳穴直跳,跺脚大骂:“荒唐!荒唐!堂堂天子,相信一个神棍,还要罔顾王法,真是岂有此理!”
包拯苦笑,不好接茬,又道:“北斗司来头不小,雷公公背后又有陛下撑腰,大理寺上下不敢自专,所以下官就进宫来了,要请陛下圣裁。”
寇准一把抓住包拯的手臂,怒气勃发,转头往回走:“走!跟老夫见皇帝去!”
垂拱殿中,真宗赵恒一身紫龙袍,坐在案后懒洋洋的翻阅着奏章,雷允恭静立一旁,站在案头一角,低眉垂目,一动不动。
赵恒翻看了一阵,一抬眼,看向案角茶杯。
雷允恭像是得了信号似的,马上迈步上前,给他斟了杯茶。
“嗯!”赵恒轻哼一声,似赞赏,端起白瓷茶盏轻轻饮了一口,刚放下茶杯,殿外丁谓满面喜色的走进来,先是一拜,接着高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赵恒有些不解,疑惑道:“朕喜从何来?”
丁谓眉飞色舞的道:“臣昨日得先祖托梦,说是有神仙自东方而来,要扶保陛下,这岂非大喜事。”
先祖托梦?
赵恒有些意外,问道:“哦,爱卿的祖先托梦?不知爱卿这位祖先是?”
丁谓一脸神秘,低声道:“陛下动问,臣不敢不言,臣的祖先乃辽东丁令威!”
:求点赞!
第九十一章 寇准再谏
赵恒微一怔,随后惊叹:“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的仙人丁令威?”
丁谓正色点头:“正是臣之先祖!”
赵恒笑了起来:“哎呀,丁爱卿原来是仙人后裔,朕竟不知!”
丁谓轻轻摇头,笑道:“先祖当年乘鹤而去,常入梦中指点迷津,庇佑丁家子孙。此番他老人家入梦点化,定有深意,所以臣不敢隐瞒,急来奏与陛下。”
一旁雷允恭听到这里,眼睛一转,凑近赵恒,轻语道:“官家,有神仙自东方而来,难不成是……”
赵恒扭头和雷允恭目光一碰,蓦然醒悟:“莫非就是……德妙仙姑?”
雷允恭点头:“仙人丁令威入梦传讯,应该不假了。”
台下丁谓疑惑,看了眼雷允恭:“德妙仙姑?可是泰安七星观的德妙仙师?”
赵恒眉头一挑,看向丁谓:“丁相公也知道此人?”
丁谓重重点头,道:“德妙仙师道法高明,威名远扬,臣家学渊源,也修习些神仙术,自然听过德妙仙师的大名。”
赵恒大为喜悦,起身从案后走出:“如此说来,德妙仙姑果然是个有道行的真人了!只是……”
说到这里,他皱起眉头,丁谓故作不解,先是看了眼赵恒,又转头看向雷允恭。
雷允恭跟在赵恒身后,一见对方眼神,马上接话笑道:“丁相公,官家请了德妙仙师进京,可北斗司却说德妙仙姑涉及杀人命案,要把她送进大牢呢。”
丁谓一听义愤填膺,瞪眼道:“荒唐!简直是荒唐!德妙仙姑乃修行有道的半仙,将来必然飞升的人物,怎么会杀人害命呢?简直是无稽之谈,陛下万万不可相信这种荒唐之言。”
雷允恭连连点头,赞声道:“丁相公说的极是,官家你看,朝里头还是有明白人的。”
“放屁!放屁狗,放狗屁!”殿外寇准的声音传来,张嘴就是满口粗话。&;amp;bsp;他人未到声先道,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后边紧跟着包拯!
寇准一进来就怒视丁谓,喝道:“丁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你的圣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怎能有脸说出这种话来。”
丁谓见是寇准,面上出现惊慌之色,不过随着寇准走过来,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一脸高傲不屑的看着对方,道:“寇相公,你的宰相风度呢?陛下面前出言粗俗,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寇准愤怒之下勉强向皇帝行了个礼,然后又怒视丁谓,训斥道:“德妙杀人,北斗司是有人证物证的,有罪无罪,当按大宋律法审过才知道,岂是你红口白牙一言而决的。”
寇准说完,又朝皇帝拱手,正色道:“国无法不治,人无法不立!陛下万万不可因私废公,凭自己一己之欲而破坏律法之尊严。”
一旁包拯随之长揖,道:“臣大理寺断事官包拯,见过陛下!陛下,寇相公说的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不经审判,而由官家一言而决,那么恶行得不到惩治,将来谁还会遵守律法?若百姓都无视律法,为了一己之私而烧杀抢掠,这天下会乱成什么样子?”
赵恒脸上闪过犹豫,一旁雷允恭看到,脸色微变,开口冲包拯大喝道:“你一个八品小官,有什么资格御前狂言?退下!”
包拯抬头看向雷允恭,不等说话,寇准已经大怒,一双眼睛微微眯起,但却精光四射:“你一个内宦阉人,竟敢掺和政事?”
说到这里,寇准转向赵恒,沉声道:“陛下,雷允恭擅预政事,臣请圣旨斩之!”
雷允恭吓得脸色一白,赶紧闭上了嘴,退到赵恒身边,偷偷抬头看他眼色。
赵恒一听要杀雷允恭,也吓了一跳,马上劝道:“寇爱卿息怒,他也是一时糊涂。你刚才也说了嘛,国无法不治,人无法不立!一句话就要杀人,有些过了。”
一旁丁谓也阴阳怪气的道:“是啊,寇相公何必这么大火气,就算雷公公说错了话,也罪不当死吧?刚才你还劝官家不要一言而决,干预律法,怎么你反倒一言就要定人生死了?”
寇准轻哼一声,瞪了雷允恭一眼,见他低眉顺目的模样,也不再多说,算是揭过这一茬。伸手从包拯手里接过两份诉状,大步上前呈于御案之上:“陛下请看!”
见他不再提杀雷允恭,赵恒也松了口气,接过诉状开始翻阅。
一旁雷允恭低眉顺目站在一侧,不言不发,好似被吓住了似的。
翻了翻诉状,赵恒眉头微皱,沉吟起来:“嗯……这个……”
“当依法审断!”寇准态度斩钉截铁。
包拯也是一脸正色,肃然拱手:“臣,附议!”
赵恒还有些犹豫:“啊……这个……”
他哼哼唧唧的不肯决断,眼睛朝一旁丁谓和雷允恭瞟去。
雷允恭好像不怕死似的,又好像是确定皇帝不会杀自己,胆子又大了起来,气咻咻地:“真金不怕火炼!官家,那就让他们审!”
赵恒一听,眼中露出满意之色,马上点头道:“嗯……既然如此,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查明真相!”
丁谓紧跟了一句:“还德妙仙师清白!”
寇准和丁谓对视一眼,二人眼色一碰,同时冷哼一声!
转眼,太岁来到京城已经五天了,昨天柳随风传来消息,说今天朝廷三司会审德妙,让他早做准备。
得了消失,太岁彻夜难眠,可是想到第二天还有重要事情,不得不逼着自己闭目休息。
不过就算是闭目躺在床上他也根本没睡,天刚一亮,太岁就已经起身,先是沐浴焚香,然后穿戴一新回到房间里,恭敬的着桌上自己手写的玄玄子的牌位上香。
“师傅,弟子本来还抱着万一的希望,如今看来,恐怕你老人家早已……”
太岁目中露出泪光,望着灵位,轻轻地道:“元元子已经死了,可他的徒弟德妙还在!冤有头,债有主,今日,徒儿就去为您讨还公道!”
说罢,太岁跪倒拜了三拜,上前把香插进香炉,满脸严肃的推门出去。
:求点赞!
第九十二章 三司会审
太岁一出门,就被洒了一脸的水。
太岁一惊,睁开眼,就见瑶光手里一个水盆,水盆里有很少的水,另一手拿着沾了水的艾草,笑嘻嘻的看他。
太岁面无表情地看着瑶光:“你有病啊?”
看到太岁厌烦的神情,瑶光笑容消失,瞪着太岁,同样面无表情:“对!我有病!”
“哐!”瑶光把水盆往地上一丢,愤愤走开,还发泄地抽打了几下艾草。
太岁莫名其妙的站在原地,对面屋檐下,一身杏黄裙装的开阳一脸好笑地走过来。
“瑶光一大早就起来,去收集露水了呢。”
太岁不解:“露水?”
太岁看看摔在地上的木盆。
开阳点头,温声道:“在瑶光家乡有种习俗,用艾草沾了无根水,洒在人身上,可以消灾解厄,迎来好运,保佑他诸事顺利。”
太岁神色一动,扭头再看,瑶光已经不见了踪影。
开阳笑了笑:“没事儿,那丫头,气性大,但她忘性也大。气过了也就算了,不会一直跟你拗着的。走吧,去大理寺!”
说罢,她微笑着向外走去,太岁长长吸了口气,随后跟上。
虽是三司会审,但审案之处最后还是定在了大理寺公堂。毕竟刑部和御史台都不是专职审案的地方,若是一般小案子,随便找个地方一审也就算了,可此案已经上动天听,又涉及到杀官,就不能这么对付了。
几家主事者一商量,最后决定,还是在大理寺开堂最合适。
大理寺正堂,威严肃穆,两排衙役手持水火棍站在两侧,堂前三副书案并排摆放,分别坐着御史大夫、大理寺卿、刑部尚书。
三人在书案后正襟危坐,旁边还有一张书案,不像三人书案一般摆着惊堂木和签筒,而是铺了纸张笔墨,包拯坐在后边充当记录官。
因此案涉及北斗司,柳随风、开阳、瑶光因此也有出席,太岁一者挂着北斗司秘密公人的名头,再者也做为证人,因此在堂中也有一个位置。
四人在角落里站成一排,柳随风和开阳脸色严肃,但太岁却第一次到这种地方,好奇的左顾右看。
不过毕竟只是一个衙门,虽说威严肃穆,可着实没什么好看的。很快太岁失去了兴趣,目光转向瑶光,想到早上发生的误会,人家一片好心,自己却出口伤人,不由有些愧疚,于是朝她歉意的笑了笑。
瑶光却不领情,撇嘴轻哼一声,傲娇地扭头不看他。
太岁想说什么,可就算他再无知,也明白这种场合不能随便说话,于是无奈的耸耸肩。
瑶光扬着下巴看向他方,过了片刻又慢慢转回去,偷偷看了眼太岁。
见她转头看过来,太岁马上朝她扮了个鬼脸,伸出舌头像是一个小鬼,既滑稽又可爱。
瑶光噗嗤一笑,赶紧绷住,向他皱了下鼻子,把视线转开。
这时,时辰到了,坐在中间的大理寺卿清咳一声,用力一拍惊堂木,沉声大喝:“开堂!”
低下衙役们同时高呼威武。
等声音静下来后,大理寺卿又喝道:“来啊,带嫌犯德妙、薛凉上堂!”
“传嫌犯德妙、薛凉上堂!”
“传嫌犯德妙、薛凉上堂!”
衙役高声把吩咐次第传出去,很快,德妙和薛凉被四个衙役押着,系着锁镣押上公堂。
一看到德妙,太岁浑身瞬间绷紧,眼中闪出仇恨,两个拳头紧紧握住,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柳随风一皱眉,意识到太岁的失态,忙扯住了他,轻轻摇了摇头。
太岁回过神来,深吸口气,按捺住自己的怒气,对柳随风点了点头,站在原地,目视德妙。
这时,有小吏上堂给德妙和薛凉开枷锁,德妙揉了揉手腕,镇静地看向堂上,一言不发,而薛凉却一脸灰败,目光呆滞。
大理寺卿又一拍惊堂木:“北斗司诉德妙、薛凉伪造祥瑞,欺君罔上!假做神通,诈取财物,又因郑御史搜集到罪状,杀人灭口一案”
他话没说完,外面传来高唱声:“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谓丁相公,到”
三法司主官大惊,对视一眼,纷纷离席起身,包拯也站起,众人望向堂前。
三法司主官从堂上下来,快步迎向丁谓,态度恭敬,毕竟是大理寺地盘上,大理寺卿上前行礼,道:“丁相公请上座,请上座!”
丁谓一脸微笑的制止众人让座的举动,左右扫视一眼,一脸和气的说道:“诶!你们审你们的,不需要如此劳师动众。本官今天只是来听审的,你们当我不存在就好。”
大理寺卿又客气两句,让人抬过一套桌椅,在三法司主官的公案后边正中位置摆上,又令人上茶。
看着他们动作,丁谓脸上带笑,也不阻止,像是好奇似的朝下看去,正好与德妙眼神交汇,不过二人早有默契,眼神微一碰,就佯装不认识的移开了头。
很快桌案摆好,三法司请丁谓在最上首正中位置坐下。
丁谓客气两句,坐下身后,看看四周,脸上笑意收敛,意有所指的沉声道:“此案关系重大,三法司今日一定要秉公直端,审个黑白分明出来,可莫叫陛下失望啊”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三人齐声道:“下官遵命。”
“嗯!”丁谓满意的点点头:“那开始吧,就当我不存在。”
三法司主官对视一眼,各自坐下。
大理寺卿轻咳一声,又一拍惊堂木:“北斗司诉德妙、薛凉伪造祥瑞,欺君罔上!假做神通,诈取财物,又因郑御史搜集到罪状,杀人灭口一案”
“集贤殿大学士、权知东京留守、同平章事,太子太傅寇准寇相公,到”
大理寺卿话未说完,外面又传来高声通报声。
又来了一位?
大理寺卿脸上神色一滞,与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三人慌忙起身,再度迎向堂外。
:求点赞!
第九十三章 三公听审
“寇相公,您老也来了。”大理寺卿上前行礼。
寇准大步走进,本来只是随意一点头,可一听他话头,不由一顿,目光一闪:“哦?除了老夫还有别人来了?”
大理寺卿忙道:“刚刚丁谓丁相公也到了。”
“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