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警花闯三国(兰竹)-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年刘欣大力发展军备,对外征战,抚恤百姓,都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以这样的税收水平本不足以支撑。之但是刘欣并没有出现像曹操那样为钱粮所困的情况,也没有走到如袁绍般穷兵黩武的境地,究其原因,就是得益于大汉钱庄的支持。

大汉钱庄发行的银票,不仅在刘欣治下的地区通用,就算是在西方的大宛、康居等国,甚至原先曹操、袁绍控制的城区也是十分抢手的硬通货。而马芸一直将银票的发行总额控制在一个相当安全的比例,只要不发生全国性的挤兑风波,大汉钱庄就是刘欣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刘欣并没有大汉钱庄的控制权,他能够如此有底气,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他得到了马芸的支持。

以刘欣和马芸上千年的见识,自然都很清楚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朝代不断更迭的历史。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往往都是这个朝代最为繁荣的时期,真的是君明臣贤,但是到了王朝的末期,帝王不是荒淫无道,就是懦弱无能。而每次朝代的更迭,都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由于帝制,但是刘欣和马芸都明白,在这个年代,不要说实行共和,就算建立君主立宪制都绝无可能,那么解决的办法就只有限制皇权,给皇帝戴上套子。

另一方面,马芸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她和刘欣或许可以克制住自己,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出现骄奢淫逸的情况呢?所以,主动将皇室的开支限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是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第二天一早,刘欣诏告天下,册封卞玉、蔡琰她们六人,并且颁发了玉碟金册,同时将巧儿她们几个也都封为才人。而沮授、田丰、郭嘉、陈宫等人正为刘欣交代给他们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已经无暇再向刘欣进谏了。

又过了一天,马芸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修订的新大汉律法也由刘欣予以颁布。新律法与旧律法在许多地方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是强调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是在新的律法中引入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两条在过去的律法中是不可想象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的,只要皇帝想要,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地奉上,又怎么谈得上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呢?在这个年代,人本来就有三六九等之分,自古就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说,王子犯法又岂会与庶民同罪?

第812章 献俘大会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对大家都是有利的,不用担心皇帝随便一句话,就将别人的东西收归己有。

众人对此自然毫无异议。争论的焦点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条。

大家拼死拼活,帮着刘欣打天下,无非图个封妻荫子,过人上人的好日子,成为大汉的特权阶层,就连一向刚正不阿的陈宫也不能免俗。现在王子犯法都已经与庶民同罪,他们的子孙就更不用说了。

蒯家是最早追随刘欣的士族世家之一,因此蒯家的子弟在朝为官的也特别多。蒯越听到这件事,第一个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咱们应该向陛下进言,此举甚为不妥!”

程昱、郭嘉等人都连声附和。其实郭嘉族里并没有什么人,但唐娴刚刚给他生了个儿子,他却着紧得很。

看着众人吵吵嚷嚷,沮授起身说道:“大家莫慌,陛下此举也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防止子弟们骄奢淫逸,最终毁了前程。沮某以为,大家可以在章程上加一条。”

陈宫皱眉问道:“公与的意思是加上哪一条?”

沮授看了看大家刚刚拟好的章程,颔首道:“陛下不是让咱们拟定各自的职责吗?咱们何不加上一条,今后陛下颁发的所有诏令和律法,都必须经过内阁审议。”

程昱迟疑道:“这也太苛刻了,陛下他会答应吗?”

田丰摆了摆手,说道:“很久以前陛下就和田某说过,不能让权力过度集中在皇帝手里,陛下让咱们拟定这些章程,田某以为也正是这个意思,我想他会答应的。”

蒯越皱眉道:“那么这部新律法还能改动吗?”

沮授摇了摇头,说道:“陛下金口玉言,已经颁行的东西又岂会轻易更改?大家还是回去管好各自的子弟吧。”

第二天又到了每三天一次的朝会时间,参加朝会的有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讨论的内容自然就是他们费尽心力拟定出来的那些章程。

其实,内阁和六部这些机构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各自的职责都相当清楚,只要做一些轻微的调整就可以了。所以,讨论的焦点还在于皇帝、内阁和六部各自的权力有多大。

刘欣翻看完他们呈上来的章程,不由笑了起来。在这份章程中,除了今后颁布律法和诏令需要经由内阁以外,几乎其他所有事情都要经由刘欣同意。

这份章程和刘欣的初衷相差甚大,刘欣摇了摇头,说道:“不要把什么权力都放到朕的头上。朕提个意见,在官员的任免上面,朕只决定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和各大军团的正副军团才的任免,其余官吏由你们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任免即可。另外,除了决定对外征战,其他职权也由你们行使。”

看到这份章程,刘欣终于明白古时候的明君为什么都过得那么累,因为权力都集中到了他一个人身上,他需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众大臣们还在担心刘欣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有什么不满,现在刘欣却把这么多权力都下放给了他们,大家自然没有什么异议,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这也是刘欣限制皇权的重要一步。众大臣们能够想到到刘欣在颁布律法和诏令之前先通过内阁的协商,已经是一大进步了。不过,众臣们显然没有考虑那么周全,他们见刘欣没有对那条限制他的政策提出异议,已经很是松了一口气,于是刘欣的提议很快获得通过。

三天以后,在下一次朝会的时候,众大臣撰写的章程得以通过,皇帝权力的权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自郡守双下官吏的任命都由内阁决定,不需要再请求刘欣了。

不过,刘欣对军队的控制权却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将各大军团的军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政权就会稳固。

又过了数日,刘欣在太庙举行了献俘大会。

第813章 区别对待

一个月以后,青、徐、兖、豫、并、幽、冀七州尽皆平定,自董卓乱政形成的群雄割据局面终于结束,大汉王朝重归一统。

被俘虏的曹操和袁绍两军的士兵在进行登记以后,被递解回原籍,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入深山的百姓也陆续返回家园,北方诸州又恢复了几分人气。

为了摸清北方诸州的家底,派往各郡县的官员开展了各项登记工作,从官府的财产到人口户籍、土地归属,几乎包罗了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尽管最终的登记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反馈回来的信息还是令刘欣大吃一惊。

北方的土地兼并比南方要严重得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掌握在士族的手里。除去袁绍、曹操和他们手下那些文武被抄没的土地,北方士族仍控制着百分之七十的土地。

人口也是一个大问题,经过估算,全国的人口大约在四千五百万左右,比起灵帝时期的五千六百万,整整减少了一千多万人。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刘欣这么快就统一了全国,人口还会锐减。在历史上,三国归晋的时候,全国的人口只剩下两千六百万,还不到汉末的一半,以致司马炎不得不出台政策,鼓励南方的百姓迁往北方。

大多数人并不是直接死于战争,而是死于战争带来的副作用饥荒和瘟疫。不过,刘欣早有准备。灵域

刘欣虽然特别强调发展商业,但他更知道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一刻也不敢有所放松。从前年开始,刘欣便组织人力在江南新开垦了许多水田,利用研究院提供的优良稻种,种植了大量水稻,这两年都获得了丰收,积攒了充足的粮食。现在,这些粮食已经运往了北方诸州,可以保证直到明年秋收都不会有人死于饥荒。

医学院这几年也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医生。刘欣每占领一座城市,就会选派医生,在城中设立医馆,同时从各地调拨药物。有了这些救死扶伤的医生,就不用担心会造成瘟疫流行。

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刘欣亲自操劳,内阁和六部按照各自的职责,早就进行了妥善安排。刘欣担心的是北方士族控制的大量土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欣交给了内阁。

北方士族的势力远远超过南方士族,如果也像对付南方士族那样强行征收他们的土地,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带来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刚刚平息的北方又会乱起来,这些都是刘欣不愿意看到的,沮授等人也非常清楚。

几经商议,内阁最终还是拿出了一个折衷方案,让那些北方士族将各自的土地拿一半出来。不过,这些土地也不是白白贡献给朝廷的,朝廷会按照市价给付。

尽管北方七州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但朝廷在这个时候购买还是相当划算的。因为连年战乱,土地作为带不走的不动产,价格已经一落千丈了,朝廷的负担会减轻许多。而且蒯越还想出一个办法,朝廷只付一半的款项,另一半的款项用今后三年的税收予以抵扣。对于这个折衷方案,刘欣其实并不太满意,但也只能做出妥协。

又过了几天,长安城开始忙碌起来,一大批来自草原部落的俘虏被押了回来,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是各部落头领的家眷,既有鲜卑人,也有乌桓人,还有一些其他小部落。刘欣君臣齐集太庙,举办一场献俘大典,盛况空前。

长安城的太庙早在更始之乱的时候就已经毁于战火,洛阳城的太庙也被董卓付之一炬,现在的太庙是刘欣下令工部重修的。与过去不同的是,这座太庙虽然占地颇大,却没有以前的金碧辉煌,很简约,但也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整个太庙由三座大殿组成,中间一座大殿自然供奉着大汉历代帝王的牌位和画像,而左边一座大殿则供奉着自大汉开国以来,历朝历代功臣、名将的画像,刘欣将这座大殿命名为功臣阁。这是刘欣受到后世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启示而设立,略有不同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功臣,他们的画像只有在他们去世以后才有资格挂进这座大殿。

刘欣将自大汉开国以来的功臣名将都列进去,就是要弄出一个流芳百世的氛围,激励现在的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谁都想名垂青史,受万人景仰。但是刘欣却规定在世的人是不可名列其中的,这就提醒那些大臣们必须时刻保持自律,否则晚节不保的话,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大汉开国已经四百多年,功臣、名将不计其数,但是能够列入功臣阁的却寥寥可数。不过,刘欣对帮助自己打天下的老臣却十分宽容,公开宣布,只要他们不触犯国法,都有机会名列其中。比如,早在襄阳就因病去世的蒯良,他的画像如今就悬挂在功臣阁里。还有在阻击颜良的战斗中丧生的史涣、王威,他们的画像也挂在里面。

而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右边一座大殿里陈列的却是许多小人物的名字。这些小人物都是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既有各大军团的士兵和幻影秘谍,也有普通百姓,甚至还有为汉军担任过向导的匈奴人。这些人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名字现在都被刻在一块块石碑上。刘欣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即使你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只要你是为了大汉的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都将永垂不朽。

尽管献俘大典可以提振民心、士气,震慑心怀不轨的宵小之徒,但是刘欣还是选择了低调进行。参加献俘大典的只有五位内阁学士、六部尚书以及各大军团的正副军团长,还有三个来自漠北草原小部落的族长,而早已经归附大汉的匈奴只有呼厨泉一人受到邀请。至于一般的官吏、普通百姓和各大军团的士兵,都没有参加这场盛典。

刘欣对出席献俘大典人员的选择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这一次,渐趋分裂的大汉王朝重归一统,北方的草原也被彻底纳入了大汉的版图,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立下大功的一众文武,自然有资格亲眼见证。而呼厨泉和那几个小部落的族长,都属于草原上游牧民族的代表,让他们见证汉朝的强大,可以让他们再也不敢生起反抗之心。

原本像这样的盛典,还应该邀请西域诸国以及大宛、康居、贵霜这些国家的首脑参加。但是大汉刚刚从动乱中平息,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这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西方的商路带来的大量财富,正是重振大汉北方诸州经济所急需的。

刘欣想向西方展示大汉温和的一面,不想通过献俘大典来刺激他们,所以选择了低调进行。

但是不管有多低调,一些起码的仪式还是必须的。被当作俘虏献上太庙的,是魁头、扶罗韩和步度根三兄弟以及他们的妻儿,不过,真正会被斩首的只有这兄弟三人。

三个鲜卑首领最先被押进大殿前面的那片广场,为了防止他们在临死之前叫骂,他们的嘴里都塞了胡桃。本来,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凌迟处决,因为新的大汉律法已经取消了这项酷刑,倒让他们逃过一劫。

尽管不需要接受凌迟之苦,但是刘欣也不会给他们一个痛快。魁头兄弟三人被绑在木柱上以后,他们的妻儿被押了进来。所有的女人,无论成年还是未成年的,也无论美貌还是丑陋,她们的脸上都被刺上字,而他们未成年的儿孙,则被施以宫刑。这些人将永远留在太庙,充作奴婢。灵域

魁头兄弟三人眼看着妻儿在自己的面前受尽折辱,气得双目圆睁,却连一个字也骂不出来。幸好刘欣也没打算怎么折磨他们,等他们的妻儿受刑完毕,然后便下令将他们三人处斩,首级供奉于大汉历代帝王的灵位前。

处理完魁头兄弟三人以后,刘欣挥了挥手,让人将呼厨泉和那三个小部落的族长请了出去,然后命人将袁绍、曹操和刘表以及他们的部下都带了上来。除了荀、荀攸叔侄以及荀谌、郭图被递解回颍川以外,其余人等一直被关在长安城的大牢里,刘欣既没有处决他们,也没有提审他们,就是等着这一天的献俘大典。不过,再怎么说,这也属于汉民族内部的事情,所以刘欣将呼厨泉他们请了出去。

第814章 节外生枝

刘欣没有理会跪地求饶的三个人,而是指了指曹操和袁绍,说道:“你们二人都是官宦之后,世食汉禄,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行此篡逆之举,如今可知罪否?”

曹操和袁绍二人已经被关在不见天日的大牢里一个多月,面色苍白、蓬头垢面,甚是狼狈。

但是袁绍却依然摆起他四世三公子弟的派头,昂了昂头,不屑地说道:“胜者王侯败者寇,袁某何罪之有?”

刘欣虽是冒牌的汉室宗亲,但这姓氏却是正儿八经的,他可不觉得自己坐皇帝的位置有何不妥,顿时大言不惭地说道:“这天下本来就是我们老刘家的,坐天下的不可能是袁家,也不可能是曹家。现在朕只不过是保住了刘家的江山,又与成王败寇有何关系?你与曹操祸乱天下,意图谋反,还敢说没有罪吗?”

曹操在一旁冷笑道:“汉室宗亲有那么多人,凭什么轮到你来坐?难道我与本初扶保的人就不是老刘家的人了?如果说曹某有罪,你刘欣亦难置身事外!”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曹操,你不用狡辩了。或许在董卓乱政之初,你与袁绍都曾经有过匡扶汉室的理想,可随着后来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你敢说你们真没生出野心?”

“这……”曹操顿时哑口无言。

袁绍却摇头说道:“孟德,咱们已经落到了他手上,怎么说都是他有理,还和他废什么话。要杀要剐,由他去吧。”

曹操叹了口气,说道:“刘欣,曹某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也不敢怨天尤人,只望你能善待我的家眷。”

刘欣哈哈笑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难道孟德没有听说过?如果今天被缚阶下的是朕,只怕孟德也会做出斩草除根的举动来吧。不过,朕向来宽宏大量,今天便网开一面,饶他们不死,只是活罪难逃。”

这句话实际上是历史上曹操害死孔融的时候,孔融的两个幼子所说,曹操现在当然不知道。但是斩草除根的道理,曹操却非常明白,而且曹操也从来不是一个心软的人。听到刘欣这样说,他却仰天大笑了起来,说道:“那好!请给曹某一把利剑,让曹某自刎以谢天下!”

刘欣冷哼一声,说道:“你二人犯下滔天大罪,本当凌迟处死,现在改为斩首,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你还要贪心不足吗?来人!将曹操、袁绍二人当阶斩首,献与殿前!”

早有亲卫上前,将曹操、袁绍二人按倒在地,连拖带拽,拉到大殿的台阶前,一刀割下首级,送进殿中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