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秦桧问道。
“这个我等实在是不知。”
“你们就当我是怕死吧!”
“啊!”
“只有将更多有能力的,并且愿意为国出力的将领,真正的推上主将的位置,把他们放在最前线,才能够真正在最后跟金国达成均势,甚至是战而胜之,也只有能够将金国击败,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不管之前各个派系,说什么,做什么,议和也好,主战也罢,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能够在金国的强势面前,能够继续的安然生活下去,我也非常怕死。”
“所以包括之前的折家军,包括之后的几位年轻将领,包括这一次提拔起来的年轻驸马,都是勤参政力主提拔起来的,这些我们都明白,所以我们才前来找参政。”
“种家之前面对西夏之时所向披靡,乃是西北闻名之将门,这一次如果说能够重新将你们扶植起来,你们可否能够做到你们祖上曾经达到过的荣耀。
我是说也会让你们到时候出镇河湟一带,毕竟金国人现在需要处理,但是与西夏,还有吐蕃、羌塘之间的关系同样非常的重要,一切需要有人去处理,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
“我等愿意。”
“种彦崇年轻有为,也是种家年轻一代之翘楚,我有意将之引荐进入枢密院之职,也算是为你种家嫡系留一后人,老种经略相公一生为国,我绝对不可以让其无后。”
“参政,我有意去出镇”种彦崇似乎对于这个建议非常的抵触,他有自己的想法。
“多谢秦参政美意。”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种洌竟然拦住了他,并且先感谢秦桧的好意,种彦崇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叔的表现非常的不理解,
历史上的种彦崇死在了与金国人的战场上,虽说奋勇作战,展现了自己种家之人的风采,但是,却使得钟家的嫡系不可避免的直接消亡掉了,而种师道的另一个孙子种彦崧则早夭,种彦崇是种家嫡系唯一的继承人,至此种家嫡系绝后了。
在绍兴年间,朝廷为了表扬种家的功绩,令种师道之侄种浤奉嗣,算是为种家的嫡系留下一点血脉。
如果说种彦崇能够活下来,那么种家的嫡系也就能够保留下一根根苗,至少不至于使得种师道这一支绝后,这也是历史上朝廷给种师道找一个继承人的原因。
秦桧是一个来自于后世的穿越者,他非常的佩服这些民族英雄,对于这些忠良之后,他可是非常看重的,同时他也不希望出现忠良绝后的事情,所以他这么做,至少能够保证种家能够有一个苗裔,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至于你们种家,我会想办法将湟州重新还给你们种家,这位黄友将军”
“末将只不过是种家部将,无甚能力,行军打仗也不在行,武艺上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是希望能够一直在种家的麾下,当一个小的部将而已。”
第一百零六章 寻找姚平仲
这个黄友还真的是不简单,算是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点名号的将领,只不过因为当年的惨败,所以没有真正的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当年太原保卫战开始的时候,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大军挺进十里许,部将黄友发现地形不利,立即将情况报告种师中,要求火速移军,但种师中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正是因为这一次种师中的倔强,导致他自己被龙虎大王所杀,种家军也受到了一次大败,所以在这一次战斗中精锐死伤惨重,也不复之前西北军支柱之名了。
“黄将军不需要如此妄自菲薄,你还是有能力的,当年如果不是小种经略相公不听你的话,或许最后跟金国的战斗,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秦参政谬赞了,末将不敢当。”黄友说道。
这是一个非常魁梧的中年人,只是看的话,身高大概在1米8左右,体重也至少超过了180斤,身上没有穿铠甲,只是穿着布衣,也可以看到他身上非常发达的肌肉群。
“你完全可以当得起,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种家有你在,种家就应该还是原来的那个种家,河湟就交给你们种家了,”秦桧说道。
这个黄友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不但拥有着非常强的领军的能力,而且还拥有着一定的武力,虽说不是顶级猛将,但是能够在金国人的围困之中杀出重围,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有他在,秦桧相信种家能够将河湟给守住,种家还有三千核心人马,这些人马完全可以给之后的种家军当种子。
“你们之后自己好自为之吧!除此之外,你种家所需要的所有的钱粮、兵器,朝廷都会优先供给。”
“如此便谢谢参政了。”
“不需要感谢我,之前我也说过,你们只当我是怕死便可,你们能够将河湟一带守好,也算是为大宋做好事了,现在事情已经这么定了,你们自己回去等消息便是,你们给我留一个地址,等稍后事情定下来,我亲自上门拜访。”
“那实在是太劳烦参政了,我种家一定会记得参政今日之恩,参政以后只要有用得上的地方只管吩咐。”
“这个倒是不必,你们只需要为大宋守护好河湟就行,我对你种家也没有别的要求。”
种家确实是非常的厉害,这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只要是有关于北宋末期之战事,无论西夏、辽国、金国就一定会提到他,死的时候加赠少保,谥曰忠宪。
两路金兵大举南下时,宋钦宗决心议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被贬出京城,种师道在重病的情况下被招入京,悲愤交加,到京后已经病得无法入见,于十月份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宋钦宗亲临祭奠,为之恸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汴梁城破之后,金兵将领入城,很想拜见一下种师道,惜乎种师道已死,便找到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对种洌说:“我们过去曾在阵前见过你伯父,真是一位好将军啊!如能采纳他的意见,宋朝不会败得这样惨。现在宋朝应该知道种将军是个忠义之人了吧。”宋朝的被俘官员听了,皆仰天长叹。
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在路上碰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都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致意,其得人心如此。
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本也是大宋之名将,跟金国人交战的时候,被龙虎大王所杀。
族弟种朴镇守河湟,在和吐蕃交战的时候,死于战火。
如果说不是有这三人久镇边陲,大宋的西边早就已经大乱了,而且种家是最熟悉西部边陲的,因此秦桧才会在见到他们之后,想办法将他们安排回去。
这样第一个能够让种家得回原来应有的地位,第二个也能够得到种家对自己的好感,第三个还能够使大宋的西部边陲,在面对各个民族政权的时候,能够有更强力的人来坐镇,这一切对于大宋来说都是好事。
将种家的三个人送走之后,秦桧从刚刚跟他们的聊天的过程中,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就是刚刚他们提到过的姚平仲,虽说这个家伙之前做的事情有些让人觉得丢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家伙是一个大将之才。
姚平仲字希晏,世代担任西部边境的大将,他家便是大宋有名的姚家,是跟着折家军,杨家将,种家将等同的存在。
姚平仲从小无父无母,伯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消灭俘虏的敌人很多,敌人不能抵抗,从此年少一战成名,威震西部边陲。
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姚平仲有骨气,一点也不屈从童贯,这让名义上掌管天下兵马的童贯很不高兴。
童贯不喜欢姚平仲,但是因为他确实是有着过人之武勇,以及比较敏锐的军事眼光,所以西北军的将领,还有关中的豪杰都很推崇他,叫他“小太尉”。
睦州盗贼作乱之时,宋徽宗派童贯征讨贼寇,童贯虽然讨厌姚平仲,但是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
或许你会说,平定一个地方的叛乱并没有什么,连秦桧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官,都能够通过办法将叛乱被平定,但是你要知道当时和他一起的将领还有王渊和刘光世,
王渊是一个非常有军事统领才能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庸将,如果不是因为苗、刘兵变的时候,被康履连累惨死,在之后肯定还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死得非常可惜的大将。
刘光世自然就不用说了,之前我们已经提供过很多次,这个被称为太尉的家伙,打金国人的时候一触即溃。
第一百零七章 引荐
刘光世自然就不用说了,之前我们已经提供过很多次,这个被称为太尉的家伙,打金国人的时候一触即溃。但是在镇压国内普通百姓起义的时候,他和他的军队却绝对是一把好手。
再加上以童贯的尿性,他每一次出征的时候,都会从各个州府调集诸多的镇抚使和统制使,过来随他一起出战,这些人也都是能够找得到的各个地方的精兵强将。
能够在这些人的手中,将平叛第一功给抢过来,姚平仲的能力已经可见一斑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达到虽说让童贯厌恶,仍然还是要用他的地步。
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听说过姚平仲的名声,等到一即位,金国侵宋,京都被围,姚平仲正好在京城,得以在福宁殿被赵桓召见询问对策。
姚平仲请求带领敢死队,攻入敌人的军营捉拿敌人的头领献给赵桓他出击后,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但是敌人夜里已经撤走了。
姚平仲没有立功,想着会被皇帝责备,又怕金国人带兵将他的少量人马给包围,于是自己骑着青黑色的骡子逃命,一昼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才敢吃饭,到了长安本打算在华山隐居,又担心离朝廷太近,一路跑到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人们都不认识他。住了一天,又到了大面山,走了二百七十余里,估计采药的人都来不到这里,于是放走了所骑的骡子,找了一个石洞住下。
陆游著同渭南集载,姚平仲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为人作草书,颇奇伟。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隐居了四十年之后,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仍然拥有着非常强健的身体,由此可见这个家伙年轻的时候,确实应该是个猛将。
姚平仲怕担责任的,就是北宋末年的宋金劫寨之战,这是当时汴京城破之前的重大战事,对宋朝的政治和军事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和之后汴京被攻破,也有一定的关系。
劫寨之战的决策者为宋钦宗赵桓,由姚平仲率军执行,而李纲实为居中主持者,李纲在其著作靖康传信录中的刻意回避、甚至曲笔,实出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考虑。
不过这一场战斗之后,姚平仲躲入山中,李纲被罢相,种师道也被牵连,可以说整个大宋的主战一派,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总是会说瑕不掩瑜,在现在南宋军事方面受到非常大压力的时候,如果说能够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统军者,并且能够帮大宋解决某一方面的压力,自然是他现在应该去做的。
只是这姚平仲现在到底躲在哪里呢,秦桧可不知道大面山在哪,如果是现在的话,能够有一个百度地图一查,就知道大面山,甚至有可能连那个洞都可以找出来,可问题就在于宋朝连电都没有,就更加不要说电脑了。
这样专业的问题看来最后还是只能够去找专业的人来做,于是秦桧前去寻找兵部地方员外郎,兵部地方员外郎是兵部专门管理各个地方山川、河流、地形、地图的人,在整个朝堂之上,或许只有这个人是最清楚地方的。
最后事实证明,秦桧真的是想对了,这个自己根本就不上名字的人却对,对整个大宋的地理山川非常的了解,甚至那些被金国人占据的地盘,只要之前大宋有任何的记录,他都能够一一背诵出来。
秦桧瞬间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但没有想到这样的人才在历史上竟然没有过任何的记录,而且只是当着一个品级低微的员外郎而已,秦桧对他询问是否愿意为自己效力,自己愿意保举他得到更高的官职,为大宋发挥更多的作用。
然而这个人却说自己除了地理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一个痴儿罢了,所以今天非常感谢秦桧的美意,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他对此事也只能够便作罢了。
在知道了大面山到底在哪里之后,秦桧进入宫中求见赵构。
赵构这个时候正在自己的御书房里,勾勒一副丹青,看来这一段时间的日子,他过得非常的滋润,都已经有时间象他的父兄一样,开始研究艺术了,非常的有闲情逸致。
看到赵构的兴致正浓,就算秦桧已经进入了御书房之中,也只能够在旁边一直站着,也不知道站了多久,赵构才将自己的毛笔放在旁边的砚台上,抬起了头。
“秦爱卿,久等了,刚刚朕兴致正高,一时间沉迷于水墨之中,所以一时没有注意到尔。”
“臣下不敢。”秦桧马上认怂说道。
“好了,秦爱卿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到底为何事而来吧?”
“首先是希望向圣上保举三个人。”
“哦!哪三个人,你且说说。”
“这三个人全部都是之前种家之人,一个是种师道的亲孙子种彦崇,此人武双全,只要稍加磨练,将会成为大宋西北的干臣,故臣下希望能够引荐其进入枢密院之中。”
“原来是老种经略相公的孙子,这倒是无妨,想必将门虎子,应该是有些能力的,而且种师道的两个儿子已经都早死,能够为他留下一个孙子,也算是对的起他种家为大宋做的功劳了,这只是一件小事情,朕准了。”
“另外两人一名名为种洌,另一个名为黄友,这两个人都是大将之才,而且据他们所说,现在种家还有三千兵马,他们希望能够主动为大众承担,西面河湟一带的防御任务。
臣下以为虽说北面金国才是当务之急,但是西面的西夏,吐蕃,羌塘,甚至包括南边的大理和李氏王国,对我大宋都有危险的。
大宋需要在河湟一带,派遣一个能够镇守的住地方,并且能够发展当地经济的人,或者是家族,很显然种家将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百零八章 赵构的警告
“圣上,种家对于河湟当地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之前老种经略相公的族弟种朴,便是常年镇守在河湟一带,熟悉当地情况,其本人也是为大宋在和吐蕃的战斗之中殉国的。
因此如果说能够将河湟一带,交给种家的话,臣下相信种家上下,必然会对大宋感恩戴德,这本来也是种家上下应该得到的荣耀。
除此之外,河湟一带说能够有种家着手进行防守和治理,以其现在族中的各个战将,多年累积下来的治理地方的人才和经验,以及其麾下的核心人马,他们只要在河湟经营数年,朝廷又给予充足的钱粮,想必河湟一带将会没有任何的问题。”
“河湟之事确实是不简单,北面是西夏,西面是羌塘,南面是吐蕃,实在乃是易攻难守之处,如果说种家真的愿意为我大宋,牢牢的将河湟一代掌控在手中的话,那么种家就真的是立了大功了,既然这样朕也准,而且允许他们自行招募士卒带过去,不过一定不允许外族进入河湟一步。”赵构说道。
“圣上英明,这便是种家现在最希望做的事情,臣下在此代种家谢过圣上。”
“还有事吗?”
“臣下这一次前来,还希望向圣上引荐一位人才,不过这位人才的引荐,或许会比较麻烦,需要朝廷派人去寻找才行。”
“哦,什么人如此受到爱卿的重视,只是这人也太麻烦了吧,还需要朝廷派人去寻找,难道说是那终南山之隐士不成。
要知道,这些隐士可是清高、孤傲的很,不要说是朝廷派人去找他们,就算是我亲自前往,也不一定能够说得动他们。”
“非也,圣上,此人为名为姚平仲,乃是北宋末年的姚家之人,在下听闻此人在大面山之中修道,已经基本上不再过问世事。
此人之前颇有将才,只是让其在山中修道,对我大宋来说绝对是一种损失,所以臣下才希望能够,将此人从新收归到大宋军队之中,这对于大宋之后的战争来说,乃是大善之事。”
“姚平仲,你说的是西北姚家的那个小太尉姚平仲,那个因为劫寨失败,所以就一路遁去的姚平仲。”赵构有些惊讶的说道。
赵构本来还非常好奇,这秦桧会推荐什么人给自己,没有想到竟然会推荐了这个奇葩,他之前战败之后,一夜之间逃亡数百里的事情,赵构可是知道的,像这样的人,敢逃跑第一次,难道就敢保证他不会逃跑第二次。
“爱卿,你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