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那么他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他这个家所有的家人也会死在这里。
  这里要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所说的折家所有的家人,是不包括折彦质,折可适和折可存的家人的,纯粹指的就是他折可求的家人。
  折彦质的两个儿子折知常和折知适,已经在他的麾下成为了重要的年轻武将,并且现在也在陕北一带带兵。
  折可求就算最开始的时候有顾虑,但是首先大宋已经对他示好了,而且之后还开出了其他的一些条件,这使得渴求不得不重新进行考虑。
  折可求不可能没有顾虑,因为他看到了之前张邦昌重新回归大宋之后的后果,他很担心自己回归大宋,很有可能也还是会步上被大宋赐死的后尘。
  首先大宋许诺会保证他和他的儿子折彦,还有他所有家人的安全,他们两个之前都是金国手下的大汉奸,在面对大宋进行作战的时候,可谓是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本事,如果说大宋不能够保证他们所有家人安全的话,他们还真的是不敢回来。
  大宋对他们的第二个许诺就是,之后折可求所带领的这支折家军,再也不需要跟金国人进行作战,但是必须要帮助大宋,去抵御西夏人的进攻,能够不需要继续去面对金国,这让这颗球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之前从大宋头的经过,现在又从金国回到大宋,之后如果继续去面对金国的话,他还真的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最让折可求心动的一点,就是赵构对他承诺,允许他重新回去执掌府州,府州是折家军的起家之地,同时也是他们的根本。
  因为之前折家军的叛逃,再加上府州是面对西夏国的时候的最前沿,所以已经重新回归到了大宋的直辖统治之下。
  现在大宋愿意将作为前线的府州,重新交给折家打理,这完全是一种非常大的信任,让折可求没有任何的理由继续抵抗下去。
  当折家的4万余人马,全部降服于大宋麾下的时候,折可求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带着4万人马及家人全部都向着西边而去,越过陕西,前去了府州,之后他一直到死,都为大宋镇守着府州一带,也算是完成了他自己的心愿,同时为自己赎罪。
  折可求将整个汴京城空了出来,19万的人马再次开始了他们征途,他们全部从滑州的李固渡渡过了黄河,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攻陷了华州的白马和内黄。
  与此同时王德带着八千人马攻下了卫州,岳飞带着麾下的一万两人马,将他的老家相州给攻了下来。
  翟进的4万人马重新回到了洛阳布防,韩世忠的3万人马和各位镇抚使的5万人马一起,攻陷了濮阳,在清丰县城和王彦的一万五千人马汇合之后,已经开始威胁大名府的南大门南乐县城了。
  此时李横带着5万人马出曹州,过雷泽,进逼巨野,威胁整个东平府,东平府位于济南府的南边,如果说李恒能够非常顺利的在东平府城区植入的话,那么将可以直接威胁到现在刘豫的老巢。
  不过刘豫在东平府也放了5万人马,由名将郦琼带领着,在郓城县一带和李横形成了僵持。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宋的使者也前去了会宁府,要求和金国进行议和。
  完颜晟对于这个时候出现大宋的使者有些意外,因为从他们的情报之中,竟然完全没有得到相关的消息,这让他有些愤怒,因为之前无论什么状况,至少他们是会得到大宋一方信息的,但这一次的议和他们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不过就算是这样,金国人也不准备在这一次的议和之中跟宋国讲什么规矩,一开口就是要让大宋将整个京畿道以北的土地,全部都交给伪齐处理,并且要求大宋向金国称臣,每年还要提供岁贡百万两白银和百万匹绢。
  作为谈判使者前去的李光,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将现在南边所有的战况告诉给了金国,还向完颜晟说,向他们金国称臣是完全不可能的,大宋愿意提到的岁贡是白银十两和绢五万匹。
  金国高层们发现,自己竟然到现在都不知道,大宋竟然已经把汴京给重新攻下来,折可求也投降了,这让整个金国的高层全部都非常的震惊,这说明他们的消息已经严重的滞后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秦桧之前跟赵构提议,一定要做好这一次的情报战争的胜利,甚至在情报战上的重要性,比正式的战斗都要重要。
  大宋在国内,几乎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搜地毯一样的,对于奸细的搜索,将金国在大宋国内的奸细,几乎大部分都抓了出来,甚至还抓了几个埋伏在官员之中的奸细。


第八十六章 议和成功
  同时大宋开始进行在河南、河北一带,进行各种特种战,将所有知道的对面的奸细,也全部都进行了各种办法的消除。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金国完全不知道这一次大宋准备对他们议和的事情,也不知道之后对于汴京的谋划。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位于金国国内的各路义军,配合南边的大宋官军,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包括之前留下的一些王燕的手下的八字军,还有太行山一带的梁青和赵云,河南北部的牛皋和河北的马扩。
  他们使用从秦桧那里得到的各种游击战的战法,和金国军队展开了战斗,和他们之前与金国人进行非常顽强的抵抗不同,这一次他们的是一打就跑。
  并且将金国的军队全部牵制在南山区,完全无法发挥他们骑兵作战的能力,只能够被这些义军牵着鼻子走,不但他们自己的补给会,被对方所切断,一直被骚扰无法休息,而且还在各个山区之中疲与奔命,金国的各路大军一时之间苦不堪言。
  在知道南边的消息之后,北面的蒙古各部在合不勒的带领下,再次对金国展开了进攻,这让金国大军一下变得更加的捉襟见肘,必须要派至少10万人前去边境,跟蒙古人进行交战。
  最后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两边终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提议。
  金国承认跟大宋的平等地位,大宋一方将已经实际控制的相州重新还给伪齐,并且伪齐以东平府和大名府南部,和大宋互为边境。
  另外,大宋每年给予金国岁贡15万两白银和10万匹绢,李光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还给大宋节省了不少的岁贡。
  究其原因,说白了还是因为金国已经完全的焦头烂额了,否则绝对不会如此容易的放过大宋的。
  能够跟金国人议和最开心的就要数赵构了,从登上皇位开始,在对金国人的战斗中,大宋一直就是败多胜少,领土不断丢失,内部叛乱不断,他就没过过什么安生日子。
  这段时间能够和金国人有来有往,赵构就已经觉得是老天保佑,打从他的心里还从来没有想过,能和金国人进行对战。
  这一回终于能够跟金国议和,这使得他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总算是安全了,至少在金国人出尔反尔,将议和给撕裂之前,他都可以安然的过日子。
  同样的,还有很多大宋的官,他们本来在心里也是非常惧怕金国人一直打过来,现在金国人已经跟大宋议和,那也就说明自己暂时的安全,可以安安稳稳的去争夺朝堂上的权力。
  在议和开始之后,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便是朱胜非,此人纠结了许多在大宋富有声望的人,并且来到建康城,向赵构和朝廷进行情愿,要求不予进行议和。
  他们的理由非常的简单,但是也非常的充分,金国是自己的敌人,是应该跟他们奋战到底的侵略者,金国人一向出尔反尔,怎么能够和他们议和呢。
  朱胜飞这样的说法非常的有市场,再加上许多人的投靠,推波助澜之下,很快就在整个大宋的范围内,宣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浪。
  这些人全部都是北面逃过来的人和官员、地主,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想要争夺权力之外,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故乡给夺回来。
  再说天塌了有个大的顶着,朱胜非之前好歹是当过丞相,现在有他跳出来,先来进行大声的喊话,他们自然就没有什么太多的顾虑了。
  这些人出来请愿,赵构实际上心中是非常厌烦的,他绝对不允许议和这件事情被破坏,所以议和一直在进行。
  直到最后都已经达成了,朱胜飞见事情已经不可逆转,不但没有停下来,反倒闹的更凶,而且招揽的人还更多。
  朱胜飞这个家伙自己也是怕金国打过来的,金国如果打过来,他或许也会变成金国的俘虏,被拉到会宁府,成为阶下囚,这是他非常惧怕的事情。
  他作为一个官,也没有任何的缚鸡之力,到时候必然会受尽金国人的百般侮辱,就像之前从金国被送回来的马伸一样。
  但是现在时局不同了,金国已经跟大宋议和完成,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危险了,这正是他表现自己英勇无畏的时候,他后面还有着武百官的支持,自然就更加的大胆了。
  秦桧一点都不将朱胜飞放在眼里,因为历史上,在范宗尹之后,他确实又重新当过一次宰相,但是这一次的时间也同样非常的短,因为在他下台之后,很快就是秦桧自己成为了宰相掌权了,开始了数十年的投降主意时代。
  朱胜飞只不过是一个为了政治投机的官的代表罢了,就算他能够成为宰相,手中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权利,因为赵构绝对不允许他真的做出任何有损于议和的事情。
  让秦桧非常头痛的事情,是这个时候有非常多的统兵之人站出来,也开始反对他和范宗尹了,这其中就包括张浚、韩世忠、岳飞,也包括绝对不可能亲自到北面去抗金的刘光世和张俊,甚至连福建的辛企宗都跳出来了。
  统兵之人里面没有对秦桧他们进行攻击的,首先是跟秦桧关系非常好的张叔夜和他的两个儿子,他们不但没有攻击,反倒还写了一封奏折,百里加急送到了建康,表示自己支持范宗尹和秦桧。
  首先张叔夜自己是一个官,他比那些武将更加清楚,议和对于大宋现在的意义,他觉得自己是支持秦桧的,各种政策的。
  他知道秦桧他们绝对不是投降派,他和秦桧已经打了5、6年的交道了,所以对于他的品性还是非常了解的,如果说他真的是一个投降派的话,早在好几年以前就已经真正投降金国了,还用千辛万苦的从金国回来,还为了一个机会一直等到现在。


第八十七章 秦尚书恭喜
  因为知道秦桧的为人,所以张叔夜觉得说他是投降派,这怎么样都是说不通的。
  其次就是秦桧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还有实行的政策,确实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还是对国家有利的,只要对国家有利,他就应该要支持,这是他作为一个大宋真正的忠臣的节操。
  最后是私下里秦桧和他的关系比较好,自然是应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予以支持,也算是针对这个忘年交有一个朋友之宜。
  在前方汴京一带驻防的王德,在福建进行剿匪的杨沂中,对于秦桧也都是支持的,不过现在他们并没有特别高的威望,所以他们的话语根本就达不到天听。
  另外对于这场权力的争夺,驻守在大名府的王彦和河南道的翟进,只是在暗中观看,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绝对主战派之前领袖的李纲,在这一次非常明显的派系事件之中,竟然选择了保持沉默。
  虽说他早就已经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是他现在在朝堂上依然拥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同时有着非常多的支持者,很多人也在看着他到底会发表什么样的意见,没想到在这样的时刻却选择沉默,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有的人说是因为现在他已经跟秦桧是联姻关系了,所以无论他支持哪边,都会得罪另外一边,这是他不想做的事情,这也是他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所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也有人说他彻底想要退出政治舞台只怕是朱胜飞一党,不发表自己的言语,这也是在表明他的态度,他已经离开朝堂,离开政坛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终究只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李纲没有说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到了最后也没有进行意见的表述。
  对于韩世忠和岳飞,秦桧可以理解他们,这两个人是非常爱国的,可以说所谓的中兴四将之中,只有他们两个,是真正撑起了南宋半壁江山的人。
  另外的两个刘光世和张俊,说不好听的就是废物,不但没有什么太多的作用,反倒添了不少乱,还不如他们自己手下的一些附属的将领。
  秦桧其实并不想跟韩世忠,还有岳飞把关系搞僵,毕竟之后这两个人也还会是大宋的支柱,可以说这两个人是真正的支柱,是自己必须要扶持的人。
  不管关系变成什么样,自己都还是要使得这两个人麾下的军队变得非常的强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南宋安全,使得自己不会步上历史的后尘,既然总是要跟他们打交道,自然应该跟他们关系更和睦一些。
  因为议和的事情,秦桧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跟他们不可能会成为朋友,但是至少也不要成为敌人,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和他们成为普通的路人关系都很困难,因为他们已经点名道姓的在攻击自己和范宗尹了。
  韩世忠相对比较老练一些,表达的方式还稍微委婉,只是说自己两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有可能会祸国殃民。
  岳飞这个家伙直接说自己是卖国贼,就让人有些不好理解了,再怎么说自己跟他无冤无仇,而且要说起来的话,他能够得到现在这样统兵的地位,跟自己还分不开关系的。
  岳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敢说话的大将,正是因为他敢说话,所以在立了军功之后,敢于仗义执言,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甚至连皇帝也敢骂,前后被赶出过军队三次。
  如果说自己还是历史上的那个秦桧,真的是心胸狭隘,岳飞这一次几乎就已经触犯到了他的核心利益了,是没有任何机会可以留在军中的,这几乎是可以注定的。
  好在现在的秦桧绝对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秦桧,不但没有那么心胸狭隘,而且对于岳飞还比较崇拜,为了大宋和自己的安全,他也不会将岳飞从兵的位置上拿出来。
  这天又是早朝之时,三天之前,秦桧他们就已经从自己的眼线那里得到消息,在这一天早上,朱胜飞将会对他们进行逼宫。
  这消息还是由李光提供的,因为再怎么说李光也被算作是主战派一方,而且这一次前去金国进行议和还是由他去的,他本来不应该给秦桧他们提供这样的信息。
  这是李纲的命令,同时在议和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受到了朱胜非他们的攻击,不论从哪一点来说,他都有理由将一切告诉给秦桧他们。
  对于这一次应该如何去应对,秦桧他们因为有了信息,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所以就算在午门门口,朱胜非一党对他们讥笑着指指点点,他们也毫不在意。
  朱胜飞冷笑着面对他们,还道是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早就已经笼络了一大批人,并且就要在今天的朝堂上,当着赵构的面来羞辱他们。
  对于今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秦桧他们不但自己进行了商议,实际上在两天之前,他们就已经秘密进宫,跟赵构说了这件事情。
  他们将自己这边所有的应,没有任何保留的都告诉给了赵构,这反倒让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赵构,对他们信任更多了一些。
  当皇帝的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手下不能够控制,并且为了权力做出任何事情,很显然现在秦桧他们所做的事情,相比于朱胜非,更加的让赵构满意。
  “邵押班,真的是好久不见了。”
  “秦尚书多礼,这一次我可是要先恭喜你了。”
  听到邵成章这么说,不但是秦桧,连跟他一起的范宗尹、李回、何铸、罗汝楫、万俟卨等人,都非常的惊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邵押班此话何意呀!”
  “到了朝堂之上啊,秦尚书应该就知道了,现在告诉尚书似乎有些为时过早了。”
  “既然这样,等到了朝堂之上,再感谢圣上的恩典。”秦桧对着邵成章说道。


第八十八章 朱胜非求见
  在邵成章的带领之下,武百官来到了大殿之上,他们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由于现在朱胜非并没有上朝的权利,所以只能够站在大殿之外,等待赵构的接见。
  朱胜非现在品级不高,能够进宫其实就已经算是给他面子的了,这次还多亏了他之前的对头赵鼎带他进来。
  然而就在朝会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下有事请奏。”说话之人既是宗室,同时也是,得力大臣的赵鼎。
  “爱卿请讲。”赵构说道。
  “圣上,前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朱胜飞在外求见。”
  “哦!此时已经发配地方,何以再次出现在大殿之外呀!这已经不合朝堂之上的礼数了。”赵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