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吟片刻之后,蹇硕一咬牙,点头道:“太后放心,末将定不负太后之重托!”

    “哀家果然没有看错将军,此乃大汉之幸!”董太后风韵犹存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将军莫要担心,哀家已经有了妥当的方法。只要将军以陛下的旨意,宣何进前来崇德殿觐见!你密令麾下将士埋伏于崇德殿中。待何进一到,将他……骠骑将军董重将配合你的行动,持陛下的口谕以及哀家的诏书立即控制何进再宫外的部曲。如此一来,大事可定!”

    蹇硕一听,便知董太后谋划这个计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陛下,此番乃太后懿旨!奴婢只能辜负您的信任了!”蹇硕内心哀叹,表面之上却毫不犹豫应承了下来。

    立皇子协登基!这个计划本就符合蹇硕身后势力的利益!当皇帝的生母,董太后都站出来要求蹇硕来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蹇硕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来否定自己这么做。于是,只能辜负汉灵帝莫要参与皇室夺嫡之争的警示。

    “将军麾下,谁可前去宣旨?”

    蹇硕沉吟了片刻,回禀道“上军司马潘隐,忠勇可嘉,可担此重任。”

    “事不宜迟,将军速速下去安排吧。”

    “喏!”蹇硕插手行礼,转身离开了长乐宫。

    ……

    蹇硕回返嘉德殿的时候,吕布已经率领的中军校尉的五百人马,来到了嘉德门外等候办理换防的手续。蹇硕先将上军司马潘隐叫到一边,传陛下口谕,宣大将军何进崇德殿面圣!

    “陛下明明在嘉德殿,可为什么口谕却宣大将军去崇德殿面圣?”潘隐带着重重疑虑,离开嘉德殿。在走出南宫之后,潘隐留了一个心眼,在门外待了一会儿。内宮禁军的换防路线都有严格的规定,上军校尉的人马要离开南宮,返回西园驻地,必须走这边。然后,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并没有人马进出。也就是说,蹇硕领着五百人马,留在了宫内!

    难道蹇硕要杀大将军何进?

    潘隐的心中咯噔一响,浮起了一股极为不祥的预感。

    ……

    夜已深,大将军府却是灯火通明,何进、何苗、何咸、郭嘉、赵云、魏延齐聚在何进的书房之中。张辽如今镇守虎牢关,文聘镇守伊阙,故皆不在洛阳。

    “那蹇硕,真的是汝南袁氏之人?”何进听完何咸在宫中的见闻,大吃一惊。

    “千真万确!此乃蹇硕亲口所认,岂能有假!”

    尽管得到了何咸的肯定,何进依旧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陛下,真得撑不过今晚了吗?”郭嘉轻咳一声,将众人的思路从蹇硕的身上引开。现如今,并不是深究蹇硕身份的时候,确保新帝的顺利登基才是现在的重中之中。

    “恐怕很难……”

    “陛下可立下遗诏?”郭嘉再问。

    “已经写好!如今就在嘉德殿内!而皇子辩陪侍在陛下身侧!”

    郭嘉思考了一下,“如果是这样的话,因为皇子辩尚且年幼,陛下是时候该召集重臣宣读遗诏!”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想当初,汉武帝刘彻临终之前,就是任命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顾命大臣,辅佐年纪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

    按照道理来讲,刘宏也该当如此?

    何府书房中的气氛突然间压抑了起来。就在众人沉默之际,门外响起了管家小强的声音:“老爷,门外有宫内来人!”

    “终于来了!”何进面色一喜,当下命小强赶紧把来人请进客厅,他让众人在书房等待,自己则往客厅走去。

    “在下上军校尉麾下司马潘隐,参见大将军!”

    “蹇硕的人?”何进一愣,蹙眉问道:“敢问司马,所来何事?”

    “校尉大人命某前来宣陛下口谕,请大将军前往崇德殿面圣!”潘隐特意强调了一下崇德殿。但是何进并没有听出潘隐的画外之音。

    按照何咸的说法,蹇硕已经被汉灵帝赶出禁宮,现在当值的应该是中军校尉吕布才对,可为什么宣旨的人,确却是蹇硕的司马?难道说陛下已经不行了?

    “敢问司马,现在宫中当值的大人是谁?”

    “中军校尉吕布!”

    “那为什么来宣旨的却是上军校尉的人?”

    “陛下发出这道旨意的时候,尚未进行值班的交接。”

    潘隐这么说,倒也附和何进心中的猜想。

    “潘司马请稍等!某去后堂叮嘱一声,便随司马入宫!”何进转身要走,却从潘隐的眼神之中读到了一丝纠结。

    何进感觉事有蹊跷,赶紧回到书房,将事情和何咸等人一说。

    “不可能!陛下根本不在崇德殿!”何咸断然否定道,“陛下在嘉德殿!”

    何进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看样子是那蹇硕贼心不死!竟然假传陛下口谕!”何咸面色阴沉道。

    “若不是陛下此前密诏你入宫,这番还真会着了那阉贼的诡计!”何进恨恨道。

    “大哥,蹇硕的这位司马,要不要……”何苗以手作刀状,示意要不要杀了潘隐。

    “大人且慢动手!如果这位司马愿意合作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将计就计!除掉蹇硕,顺便看看能不能挖一挖他背后势力的把柄!”

    还是郭奉孝脑子转得最快,当即想到了反击的策略。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阴谋败露

    距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洛阳皇宫寂静无声。就像一座死城一般。整个皇宫的人都在凝神闭气,等待着一代君王驾崩。尽管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帝王,但他毕竟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主人。他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孤注一掷的蹇硕命五百上军校尉的军士藏匿在崇德殿内,自己则领着几名小宦官守着门口,就好像汉灵帝就在崇德殿内那般。他只有一次机会,就在今晚。天亮之后,整个皇宫的人都动起来,蹇硕与那五百军士便没有理由滞留在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蹇硕的心里越来越没有底,也越来越急躁。

    距离潘隐出宫已经将近一个时辰,那何氏屠家子怎么还没有入宫而来,这期间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终于,远处响起了活人的脚步声,蹇硕定睛瞧去,却只有潘隐一人归来。这是什么情况?

    “大将军何进呢?”蹇硕赶紧快走几步上前,着急问道。

    “将军!大事不好了,那大将军进了南宫之后,突然转道说要去长秋宮接皇后娘娘一并去见陛下!末将说服不得,便赶紧向您回来报信!”潘隐一脸焦急道。

    “什么?”蹇硕一听,顿时大惊失色。何皇后当然知道汉灵帝现在嘉德殿,而不是崇德殿。一旦让何进见到何皇后,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全部阴谋诡会被戳穿。

    “这可如何是好啊?”蹇硕一下子慌了神。

    “将军,一不做二不休,要么,咱们现在就赶往长秋宮!长秋宫今夜值守的乃羽林郎所属,不过百人……”

    潘隐的话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蹇硕黑暗的夜空。

    “我蹇硕以残躯之身潜心隐藏数十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取人世间最顶级的荣华富贵吗?拼了!“

    打定主意,蹇硕唤出隐藏的五百甲士,握紧肋下宝剑,大步流星地朝着长秋宮而去。

    “来者何人?通禀姓名?”长秋宫外,负责守御的羽林郎紧闭宫门,大声询问气势汹汹的蹇硕一行人。

    “上军校尉蹇硕,奉陛下之命,前来迎接皇后娘娘前往嘉德殿!尔等速速开门!”

    “皇后娘娘正与大将军商议国事,任何人不见!上军校尉请先回,娘娘容后就到!”羽林郎大声回答道。

    “深更半夜会见国之重臣,陛下召见竟敢抗旨不尊!皇后娘娘究竟在筹划何等阴谋?”蹇硕一脸戾气地大吼道,“全体听令,攻破长秋宫!但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随着蹇硕一声令下,有备而来的上军军士立马展开了攻势!羽林郎人数本来就不占优势,又是仓促应战,坚持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丢下十几具尸体,放弃长秋宫门,退入长秋宫大殿坚守。

    蹇硕一脸得意地来到长秋宫大殿门口,朗声道:“何遂高,你竟敢违背陛下的旨意,躲在这长秋宫中,你可知罪?”

    “秃那阉贼!陛下根本不在崇德殿,你假装圣旨,当诛九族!”宫殿内,响起了何进愤怒的咆哮声。

    “哈哈哈哈……”蹇硕发出夜枭般的笑声,“诛我九族?今夜之后,皇子协登基为帝,被诛九族的该是你何氏屠家子吧?”

    “我看未必哦!”蹇硕的背后,突然响起一道突兀的声音。

    “谁?”蹇硕蓦然回头,却发现宫门外的黑暗之中,突然涌出来一只千余人的队伍,身着黑色的盔甲,为首一人正是虎贲中郎将何咸!

    虎贲郎?

    蹇硕大惊失色,不明白虎贲郎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便假装厉色道:“虎贲郎值守北宫,怎么跑到南宫地界?私闯禁宮可是死罪!虎贲中郎将莫不是要造反?”

    “啪啪啪!”何咸拍着手,慢慢逼近。手下的虎贲郎迅速将五百上军军士包围住。

    “好一位尖牙利齿的校尉!蹇硕,陛下放你一条生路,你却非得闯入地狱道!这怨得了谁?”

    蹇硕的脸色瞬间苍白,一点儿血色都不见。在跳跃的火光映衬中,如同活死人一般。他知道诛杀大将军,扶立刘协的登基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何咸的话真正戳中了蹇硕的死穴!他不知道何咸偷听了他与汉灵帝的谈话,以为何咸出现在这里,都是来自汉灵帝的安排。也就是说,他的所作所为全部在汉灵帝的掌控之中。

    蹇硕的双腿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是陛下让你来杀我的吗?”

    何咸不回答他,反问道:“带兵私闯皇后寝宫,阴谋诛杀国之肱骨大将军,这一条条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蹇硕,你觉得你不该死吗?”

    蹇硕惨笑一声道:“既然陛下要我这狗命,那便拿去好了!”

    “陛下仁慈!始终不想多造杀孽。你若能供述你背后的主使,本将保证留你一命,给陛下守陵!你看如何?”

    “虎贲中郎将也是少年英雄,却是小看了蹇某!后族何氏势大,大将军何进骄横,现在不除,将来必成大汉之祸!蹇硕虽为阉人,却为大汉计,为天下百姓计。诛杀大将军,方能正君位!”蹇硕说着,拔出了腰间的宝剑,“可惜啊!天不佑我大汉!蹇某只恨无力回天……”

    剑光流转,蹇硕自刎于长秋宮外,至死没有说出背后的主使,也没有透露自己袁氏的潜藏身份。

    蹇硕即死,那些忠于蹇硕的上军军士顿时失去了大半的斗志。有一百余名蹇硕的心腹死士,嚎叫着扑向不远处的何咸,企图为蹇硕报仇。何咸都懒得动手,自有赵云领着麾下的虎贲郎冲上去,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便解决了战斗。一百七十余人死亡,剩余的三百余人,在潘隐出面调停之下,选择了投降。随后,便被虎贲郎押解出宫。

    及解决完长秋宫这边的叛乱,何咸领着五百虎贲郎护送着何进、何皇后赶至嘉德殿的时候。皇子刘辨,刘协,太后董氏,司徒袁隗,司空黄琬,太尉张温,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赵忠等,皆已在宫外等候。

    董太后面露惊慌之色,司徒袁隗微微一震,中常侍张让默不作声。蹇硕之死,如同秋叶如泥,无声无息,再没有一人关心,这个人曾经是否存在过。小人物的命运,大抵如斯吧……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暗流涌动

    ”朕以凉德承嗣丕基,二十一年於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高祖、光武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国用浩繁,兵饷不足,然金花钱粮,尽给宫中之费,未常节省发施,及度支告匮,每令会议,即诸王大臣会议,岂能别有奇策,只得议及裁减俸禄,以赡军需,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二也。

    朕性喜嬉戏,常图安逸,燕处深宫,御朝绝少。致与廷臣接见稀疏,上下情谊否塞,是朕之罪三也。

    高祖、光武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辩,何氏后所生也,年十五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是汉帝刘宏的遗诏,大概的意思是进行了三点自我批评。一是因循守旧,散漫懒惰,导致国家还没有大治,百姓还不能安生;二是平时花费太大,导致兵饷不足;三是喜欢玩耍,贪图安逸,导致君臣关系不好。总体来讲,刘宏对于自己的认识还是挺深刻的,基本道出了主要问题,可惜致死也没有什么改变。最后,刘宏任命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宗正刘洪、中常侍张让作为四大辅政大臣。

    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十一日,汉帝刘宏病逝于嘉德殿,六月十七日,葬于文陵,谥号孝灵皇帝。按照史书的记载,刘宏的一生堪称昏君的典范。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当然,史书都是士族文人记载并整理的,刘宏一生都在压制他们,得到这么些悲惨的评价,也不让人意料。毕竟,刘宏驾崩之后,汉帝国很快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刘宏难辞其咎。

    刘宏之后,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作为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少帝更惨,在位仅五个月,因为十常侍之乱,导致外戚和宦官集团火并,两败俱伤,被董卓抓住机会率军入洛阳,废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帝。没过多久董卓鸩杀少帝,时年十五岁。

    何咸自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苦心积虑,防止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发生!毫无夸张地将,这是何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劫!

    汉灵帝下葬期间,洛阳依旧暗流涌动。以四位辅臣为首的四股力量明争暗夺,重新瓜分朝堂的势力范围。

    司徒府,密室。

    “叔父,如今何进已经完全不信任我等,该当如何?”袁绍问道。

    袁隗笑道:”本初莫急!现如今各方争斗,小皇帝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太后想要收编十常侍,十常侍想要多方周旋,还与董太后、皇子协等皇族不清不楚,至于大将军何进……嘿嘿,不用士族党人,谁来替他说话办事,若用党人……”

    袁逢也笑道:“那屠家子终究没有什么底蕴,别看他现在权势最大,其实都是徒有虚表,中看不中用。”

    听到袁隗、袁逢两人都这么说,袁绍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只是接下来,我等怎么办?“

    “怎么办?”袁隗森冷一笑,“自然是等!”

    “等?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一直插不上话的袁术,跳出来问道。

    自从被汉灵帝罢免了河南尹之职位,又在西园八校尉的争夺中失败之后,闲赋在家的袁术越来越显得急躁。

    “公路,为大事者,必要沉得住气!”袁隗蹙眉教训道。

    “是,叔父教训的是!”袁术知道自己失言,道歉道。

    “西凉有猛虎,先帝之令尚且不听,岂肯听大将军乎?想当初,何家子公然反对董卓领凉州牧负责西北战事,并举荐卢植为左将军压制董卓。董卓早有怨愤之心。老夫猜测,不出旬月,何家子必会奏请陛下重提董卓为并州牧的提议。董卓与十常侍关系交好……我等只需从中撩拨,让这一场虎狼之斗来得更猛烈一些,自然能坐收渔翁之力!”

    “叔父果然高明!”袁绍、袁术闻言,忍不住赞叹道。

    ……

    大将军府,书房。

    “我儿啊,你这人不让用,那人也不让用,你让为父用谁?”大将军何进一脸戾气地坐在书房的上首,埋怨道。

    何进现在手底下谋士不过陈琳,武将不过王匡,唯有这两人没有被迫害妄想症的何咸弃用。堂堂大将军想要办一些事情,竟然找不到得力的属下,也真是奇了怪了。

    何咸也不想这样,但看看何进这些年网罗到的人才:袁绍、袁术、袁遗(袁隗之子,袁绍堂兄),三位袁氏干将;何顒、张邈、逢纪,三位坚定的清流党人……看这名单,何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就这样的麾下,何进不被分分钟灭掉,都对不住这么多的“内奸”。

    但何进说的也是事实,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势,没有人才可不行。

    “要不,发布招贤令,广纳天下寒门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