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公子志向远大,令人好生敬佩!然幽州局势凶险,异族骑兵彪悍。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趣退而求其次,以剿灭黄巾贼寇为目标,一样能建立不世之功勋?”张世平以为何咸只是初出茅庐的贵公子,只为捞取军功,便好意提醒何咸幽州的危险。

    “哦?黄巾贼?黄巾贼不是在三年之前便已被朝廷剿灭了吗?”何咸不解问道。

    张世平听到何咸的疑问有些愕然,暗中思忖眼前这位公子必定是长居南方久了,不闻天下之事,便继续解释道:“何公子说的对也不对,贼寇张角兄弟率领的黄巾主力固然已在三年之前被朝廷大军剿灭,但黄巾余孽依旧盘踞各地,尤其以冀州黑山地区为祸最烈。张燕部、白饶部、余毒部、李大目部……,他们聚啸山林,流窜于中山、常山、魏郡等地,官军不能灭,百姓苦不堪言,深受其害。实不相瞒,我家主人命张某购马于边地的同时,另委托了一个重任,就是招募边地之英雄豪杰,共助中山抗击黑山贼。救中山百姓于贼寇之肆虐。”

    听闻张世平的解释,何咸方才想起,这中山国也正是张燕的黑山军肆虐的范围。

    “张兄厚爱,何某先则谢过。但何某与长者有约,必须前往幽州,实难与张兄回中山抗击黑山贼。张兄还是另觅贤良的好!”

    张世平听到何咸的推辞,显然很是失落,但他勉强打起精神道:“何公子不能去中山,实乃我中山之大不幸!但何公子既有约定,张某怎能阻挠?如今乌丸寇边,民生凋敝,张某恨不能跟随何公子前往幽州建功立业,但是囊中尚有百金,另有宝马良驹五十匹,赠予何公子,请万勿推辞!”

    赠金相交?这张世平还真是妙人,这中山甄氏也确是豪商望族,到处投资,结交善缘。

    “无功不受禄!张兄的心意某领了!”

    见何咸决意相辞,张世平想他也不是缺金银之人,便不再矫情,改口问道:“不知公子带了部曲家将几人?”

    “将近百人!”何咸回道。

    “既如此,不如请何公子的部曲代作为我们商队的护卫,一路护送我等去中山,也省得张某另行雇佣武士。那百金,以及良马五十匹权作为佣金,你看如何?”

    既然张世平一再示好,想要结个善缘,何咸也不再推辞,权当有缘相逢。

    商定好了明天清晨出发的事宜之后,何咸突然想到刘关张,便出言询问。

    张世平想了一想,慢慢回忆道:“公子描述中的三人,张某确是相识。三年前黄巾乱起,张某贩马于涿郡,听闻一张氏的屠庄广发告示,招募青壮一并去抗击黄巾贼寇。领头的三人,就是刘备,关羽和张飞。那刘备,号称中山靖王之后,乃皇亲国戚,那关羽、张飞皆猛士,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时,张某与好友苏双心生仰慕之心,便前往结交。赠送了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张角三兄弟被朝廷剿灭之后,刘备因功被封为中山国安喜县尉。当时,张某正在塞外收马,故不知情。半年之后,等张某回返中山,得知消息欲前往拜见的时候,却听闻刘备不满督邮索贿,将督邮怒抽了200鞭,随后弃官而去,再不知行踪。“

    说到此处,张世平顿了一顿,万分惋惜道:”若那刘关张尚在,中山国也就不用如此畏惧黑山贼寇了!”

    在何咸的记忆中,怒鞭督邮的,应该是三弟张飞才是,怎么在这里换成了刘备?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刘关张已经离开了中山,这一回也就无缘得见三位大神。

    收拾起遗憾的心情,何咸与张世平告别,离开市场,回到驿站休息。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赵云女子论?

    次日清晨,何咸领着特战小分队随张世平的商队离开真定县,一路北上,朝着冀州中山国出发。一行两百余人,将近五百匹军马,五辆马车的物资,在张世平的有效组织之下,行进速度到也飞快。经过几天的跋涉,已到常山、中山交界之地。一路之上,偶见一些不长眼的小毛贼,总体上算是太平。这天,走不到两小时,突然下起大雨来。张世平腾空一辆马车的物资,邀请何咸一并上车躲雨。其余的武士以及仆人则纷纷戴起竹笠簑衣,坚持在官道上冒雨前进。

    直至黄昏,风消雨歇,商队的人马扎营生火。张世平命人给何咸送来肉干、蔬菜等物资,小强接过物资,指挥着数名队友准备吃食。倒不是不信任张世平,只不过商队人多手杂,为安全起见,何咸要求这边的吃食和商队那边分开处理。张世平虽然觉得何咸过于谨慎,但同样是为了商队的安全,故张世平并未反对。

    闲来无事,何咸领着何乾,踱出营外解闷。雨后的荒原一片葱翠,空气清新。钟馗禁不住大生感触,大自然是多么美丽,眼前的世界是如此动人,处处尚未开发的土地,无穷无尽的参天森林,此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只在开始的阶段。可是到二十一世纪,这条不归路却已抵尽头,人类饱尝苦果。假设自己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说道改写历史,何咸突然回忆起,曾经在某个论坛中看到的一篇YY帖子,主题就是赵云女子论!

    这篇帖子罗列了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关于赵云的很多记载,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赵云其实和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拯救法兰西的圣女贞德一样,都是女扮男装,以自己本领和胆量展示自己才华的独特女性。理由大概有如下几条:

    一、关于容貌。赵云自二十岁出头便跟著刘备,从界桥到长阪坡的时候。从荆州、益州到出使东吴,大战曹魏,关于赵云面容的描述中,始终都是面如冠玉,白袍银枪。甚至到老年,都没有关于赵云有胡子的记载,这于在古代以养胡须为美的习俗格格不入。

    二、赵云起初是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之一,在北海救孔融一役中与刘备懈逅,。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说法,刘备与赵云临别时“执云之手依依不舍”。男人见到男人,顶多是识英雄重英雄,互相尊重,何来依依不舍?三国志中执手依依惜别的,也就刘备和赵云。

    三、长阪坡一战,刘备把妻儿老小都丢了,自个儿逃命。反倒是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把小阿斗救了出来,这不是女人的母性是什么?而且恶战当中,小阿斗不但不哭,反而睡得香甜,试问哪个臭男人有这样的本事?

    四、“赤壁战后,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以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原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寡嫂樊氏,国色,范欲以之配赵云,赵云辞之。“在汉代,女子地位低微,看刘备随时随地抛弃妻子就可以看得出来。赵范撮合樊氏和赵云,从某种角度来讲,相当于献上女人,希望和刘备麾下大将赵云拉上关系。樊氏国色,说得是美貌出众,一般男人都会喜欢。但是偏偏赵云无动于衷。从政治角度来说,为了刘备在桂阳的统治能够安定,赵云就算不喜欢也得娶了。大不了娶了之后,弃之不理也就罢了。但赵云坚决不同意,为此不惜和赵范翻脸,逼得赵范再次反叛刘备。哪有一个大男人为甚么会对娶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那么厌恶呢?

    五、赵云本领高强,对刘备这么忠心耿耿,刘备、诸葛亮却一直不肯重用赵云,极少给予赵云独领三军的机会。赵云从未试过当一城太守,每次也只是跟随刘备当私人保镖。如果说门第之见,那关、张不也是出身低微?如果说是不信任,那也不会把一家老小的性命托付给赵云;如果说不知道他的胆略,刘备自己不也说过“子龙一身都是胆”。一个一身都是胆的武将为其么会不被重用?原因很简单,就是刘备不太愿意自己的女人冒太多的险。

    六、曹操在长阪坡为什么下令不准放箭,只要活捉赵云?如果说爱惜人才,文的如审配、陈宫,武的有颜良、文丑,还有活捉的吕布,他都照杀可也,毫不在乎,为什么这么在乎赵云?只要想想曹操是个花心的老色鬼,就该知道答案了。曹操怎么会知道这个秘密呢?最大的可能该是徐庶告诉他的。

    七、刘备在策封五虎将时,关羽曾大发雷霆,表示不与黄忠等老将为伍。可是关羽在效力曹操时曾谦虚地说自己不如张飞勇猛,试问一个如此谦虚的人为甚么会为与老将为伍发怒?可见事实的真相是关羽根本不是为与老将为伍发怒,而是为与女子为伍而发怒。

    八、赵云和刘备的特殊关系,使赵云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跨江截阿斗,赵云作为一个武将,却能管刘备的家事,还能对孙夫人拔剑相向,差一点把孙夫人逼得跳江,连张飞这个结义的大老粗都觉得过分了,赵云却做得出,这完全由赵云在刘家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九、刘备去东吴娶亲,带著赵云去,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过去的密信有蜡丸,或者象曹操那样送个盒子,偏偏诸葛亮给赵云的却是女人用的锦囊,本来送女人的东西会惹得别人不高兴的,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五丈原把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目的是为了激怒他。可他送赵云锦囊,一个送得,一个收得,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十、民间传说,赵云之死,是被赵夫人用针扎了一下,其后血流不止而亡。赵夫人为什么这么深仇大恨?分析起来,一定是赵云为了掩人耳目,假意娶了亲,还领养了两个孩子,让赵夫人守了一辈子的活寡。赵夫人的心中,岂能无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深夜预警


    尽管从何咸的内心来讲,一万个不愿意相信,常山赵子龙是一个女人。到不是说何咸歧视女性,只是从小被灌输的理念中,赵云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只不过,这个好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颜值非常高!甩甩脑袋,何咸试图将赵云从自己的脑子里驱逐出去。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商队在用完晚餐之后,留下值班的武士,便都进入帐篷休息。不出多久,整个营地都响起震天的呼噜声。这时,一道修长的黑影穿过商队外围的警戒武士,依靠各种杂物、帐篷,慢慢潜入营地深处。那里,是何咸的住所。

    黑影悄悄地掀起帐篷的一角,进入其中,突然感觉腰间一硬,一把精巧的连弩式顶了上来!

    “不要妄动!不要怀疑!这把连弩绝对能够洞穿你的腰腹!”何咸的声音在黑影的背后响起。

    于此同时,躺在帐中的人也一个激灵站了起来,一边点火照明,一边碎碎抱怨道:“公子,下回能不能别抓活的,当诱饵太危险了!万一刺客不管不顾,进来就是一刀,往后谁伺候你穿衣洗漱,吃饭喝水……”

    “咦?是赵姑娘?”小强点亮了油灯,看清楚来人的脸庞,惊讶道。

    何咸闻言,举着连弩,转过来身,发现果真是自己苦寻了几天未果的赵云。

    “深更半夜,赵姑娘潜入到本公子的帐篷作甚?本公子可是正经人!”何咸一脸正气地戏谑道。

    赵云面色一红,怒瞪何咸道:“死到临头还不自知!”

    “本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你别鬼鬼祟祟来行刺我,我便长命百岁!”

    何咸看到赵云虽然手中握剑,但是剑尚在剑鞘,看样子确实不为行刺,便收起手中的连弩,继续说道:“你来得正好!本公子刚好有几个问题想要询问你!”

    “你想问就问,我凭什么要回答于你?”

    何咸不管赵云强词夺理,问道:“你可会使枪?”

    “不会!”赵云气道。

    “果真不会!”

    “你这人好生奇怪!说了真话你却不信?我赵氏在常山郡,素来以剑法闻名,不曾用枪!”

    “你哥哥也不会使枪?”何咸还是不敢确信,继续问道。

    “当然不会!我们耍的都是祖传的剑法!不曾碰过枪!”

    何咸看赵云回答的极为干脆,不似作伪。更何况,赵云也没有必要和自己说假话。这么说来,自己真的是认错人了。历史上的常山赵子龙,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一杆亮银枪,配上他的百鸟朝凤枪法,万军之中无人可以欺近!赵子龙没有死,赵子龙也不是女子。想通此处,何咸的心情立马就好了起来,就连看眼前这位赵云的眼神都变得温柔了一些。

    “我问完了,你可以走了。”何咸下了逐客令道。

    赵云一脸惊讶,问道:“你们商队危在旦夕,你都不关心吗?”

    “你如果想说,自然会说。你若不想说,我强迫你也没用!”何咸淡然道。

    赵云被何咸的态度气急,但是人命关天,赵云岂是不顾大局之人,想了一想,跺脚道:“黑山军所属左髭丈八部一千余人,欲在安平、常山、中山三郡交界之地的落雁谷伏击你们的商队,抢夺黑山贼极为紧缺的马匹、物资。你若不想被牵连,最好赶紧离开商队!”

    说完,赵云便掀开帐篷离开了此地。帐外赶来救援的何乾等人,看到大帐之内,出来的是赵云姑娘,也纷纷傻了眼。不清楚眼前这位平胸的姑娘,和自家的公子究竟有何瓜葛。但既然何咸没有叫何乾等人拦住赵云,何乾等人便假装看不见,任由赵云消失在夜幕之中。

    “公子,赵姑娘说的可是实话?”等赵云离开之后,小强举着油灯问何咸道。

    何咸摸着下巴短短的胡子,沉声道:“八九不离十是真的!不然的话,赵姑娘也不需要深夜特意过来预警!”

    小强听到何咸这么说,脸色立变,紧张问道:“那我们要不要听赵姑娘的话,赶紧离开商队啊?”

    “离你个头啊!”何咸一巴掌拍在小强的后脑勺上,“我们收了张世平的良马和金银,就算是他雇佣的保镖,岂能就此放弃顾客而去?再说了,区区一千黑山贼,就想打我等的主意,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穿衣,赶紧随我去见张世平,商队的行程可能需要改变一下。”

    小强赶紧放下手中的油灯,帮助何咸更衣,一边好奇问道:“公子啊,你说那位赵姑娘与我等非亲非故,为何特意跑来,给我们预警呢?”

    “废话,当然是看本公子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故而心生好感,不忍本公子被黑山贼祸祸。简而言之,贪恋本公子的英俊样貌!”

    小强闻言顿时绝倒:“公子啊!你胡说八道的样子,越来越有老爷的风采了!”

    “瞎说!那大胡子一脸的猥琐,哪有本公子万分之一的神韵……”何咸驳斥小强道。

    远在万里之外的洛阳城,大将军府。日理万机的大将军何进正抱着烧鸡当宵夜,一阵冷风吹过,大将军鼻子奇痒无比,忍不住连打了三个喷嚏!

    “我靠!三更半夜的,哪个王八羔子在说我的不是?!”大将军对着空气愤愤道。

    ……

    “什么?消息可否属实?”张世平听闻左髭丈八的消息,惊问道。

    “应该不假!我刚才派出家将出去打探,发现一路之上被人留了独门的印记。恐怕,商队之中有内奸!”何咸郑重道,“关于内奸,张大哥可有怀疑的人选?”

    张世平揉着脑袋思索了一会儿,道:“嫌疑最大的人,是商队负责护卫的武士头领,姓刘名杰。此行从常山出发,比较突然,知道我们行程的人不多,这张杰是其中之一。出发前的那个夜晚,我曾找刘杰商量事宜,但他属下的武士说他去妓院找相好的女人去了。我本不虞有诈,现在回想,他可能是去和黑山贼的人接头去了。再者,这刘杰曾经当过黄巾贼!”

    何咸不解问道:“这刘杰既当过黄巾,为何你又敢重用他?”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处理内奸

    张世平解释道:“中山地处偏僻,何公子不了解中山之详情也情有可原。”

    何咸虚心求教道:“愿闻其详!”

    张世平道:“这要由黄巾之乱说起。冀州是我大汉被黄巾贼为祸最烈的州,张角最后决战之地,就在巨鹿郡。离中山不远。所以冀州就像是黄巾的大本营一般。黄巾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冀州各郡纷纷沦陷。我中山国也是苦苦抵挡,但终究是没有陷落。何公子知道是为什么吗?”

    何咸摇摇头,表示不知。

    “因为中山国相张纯。张纯此人,文治武功,颇为不凡,要不是有张纯在,我中山百姓早已遇难。真可谓成也张纯,败也张纯。中山国因为张纯为幸免于难,却也因为张纯而招致灾祸。黄巾之乱后,张纯自以为功劳不小,能得升迁。却不想朝廷大员们忙着争权夺势,天子也是自顾不暇,早已经忘记了中山国还有这么一位国相。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张世平顿了顿,继续说道:“年初,新任车骑将军、司空张温征召天下将士参与西北叛乱。张纯自以为机会来了,主动上表请战。不曾想,车骑将军张温却驳了张纯的请奏,亲点了幽州公孙瓒为将,随军平叛。张纯一怒之下,联合泰山郡守张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