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史[上]-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什么玩意儿。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不是损这
个皇帝,但_是意境在这儿摆着,所以诗歌写得好不好,就看意境。
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五章
你唱“霸”来我登场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袁腾飞说中国史/上
1 不和谐的大合唱
大葱同化法
开始讲宋元了。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期。
先秦是第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第二个是在魏晋南北朝,匈
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时候,把五胡都给胡进来了。
第三个就是在宋元时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其他
国家很多古老民族都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些民族发展到今
天能够薪火相传、子孙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不
断的融合的产物。
我们的民族是比较庞杂,比较杂就意味着相互学习的机会和
各自文化交换的几率比较高,这样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就都比较聪
明,遗传基因越来越优秀。你看印第安人他跟我们同属于蒙古利
亚人种,但为什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还处于史前文明时
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太封闭,没有交流。他一千多个
部落有两千多种语言,张村说的李村不懂,李村说的王村不懂,
不懂还不去统一语言,各自摸黑发展。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张村
知道螃蟹可以吃,李村还把它当毒虫;李村知道鳄鱼不能惹,王
村还老有人去喂鳄鱼。如此一来,繁衍下去总是舅舅外甥女、表
哥表妹、姑妈跟侄子这种系,那这不民族就完蛋了嘛。黑人也一
样,他的民族这么落后,就因为他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部落的概
念。
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民族融合的产
物,先吸取少数民族更合理的知识和优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文化
把他们同化。就像南方人来我们小区住仨月,我学习你优秀的地
方,学完了之后顺便给你同化了,你以前吃的是米饭,我把你弄
得和我一样吃面条烙饼,吃香菜大葱和包子。中国经过前面两次
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现在迎来了第三次香菜大葱同化法。
播乱五十秋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被他的藩镇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
灭唐之后,建立了梁。17年后,梁被后唐代替。后唐完了是后晋、
后汉、后周。等于这黄河流域53年的时间换了五个朝代。梁、唐、
晋、汉、周这五个朝代最长的是后梁,17年,最短的是后汉,只
有4年,4年还换俩皇帝。
所以后人写诗就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帝,
播乱五十秋。”50年14个皇帝,那你想这些皇帝大多数都是怎么
死的?就是非正常死亡,被人做掉了那种。如果是盛世王朝,汉
武帝在位就长达54年,比五个朝代加起来还多一年,康熙爷是61
年,乾隆爷要算上太上皇63年,辽朝还有好几个皇帝在位四五十
年的,西夏也有。一朝的一位太平天子就堪比五朝,可见这五朝
有多乱。
为什么他能那么乱?就是因为他每一个皇帝都是前一朝的大
将、藩镇。他们手握重兵,打仗的货全在手里,干吗不抢位子。
比如那个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就公开讲:“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
壮者为之尔”。这不是说当皇帝的没种,而是说,当皇帝的难道天
生就是当皇帝的吗?还不是谁胳膊粗、谁拳头大谁就当老大呗。
所以这样一来,国家不像个国家,倒像个帮派,谁能打谁当头儿,
当然更替得很快了。
天上掉馅饼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今天的河南陈桥兵变,建
立宋朝。
年号建隆,都东京。这个东京不在日本,而是指开封。宋朝
有四个首都,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商丘),另一个是
北京大名。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中国还在五代十国这种分裂局面下,
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削平了南方。宋太祖也是因为他做了禁军
大将,手握重兵,才能消平南方,篡权换代。消平南方之后,公
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太祖皇帝驾崩之后,皇位采取兄终弟及,由他的弟弟赵匡义
(后改为光义)即位。这个人即位之后就是宋太宗,所以北宋是
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才算把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但是并没有
完成中国的统一。
宋朝跟汉唐这样的王朝是没法比的,因为他并没有完成中国
的统一。我们可以看到跟北宋并存的政权有北边的辽、西边的西
夏、云南的大理,另外还有回纥和吐蕃。
这些个政权里边,地盘最大的实际上是辽,辽就是契丹人建
立的。今天俄语里边的中国两个字,就是发契丹的音,念不好就
听成是你大爷。所以说北宋并没有完成中国统一,他连中原王朝
疆域的主体部分都没有得到。
2 史上代价最大的一顿酒
天才看一半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他篡权的时候
那叫一个水到渠成。
当时正好后周世宗柴荣驾崩,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恭帝柴宗
训即位,年仅七岁。所以赵匡胤等于是欺负人家后周孤儿寡妇,
这样的话他篡取政权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没有遇到什么障碍。
当然,他篡权之后得保证自己的政权长久。自己是造反派,当然
怕造反的人,所以他就问宰相赵普,之前的政权为什么不能长久。
这个赵匡胤本人呢是高干子弟出身,他爸爸和他爷爷都是军
区司令一级的干部,然后他的曾祖也是知州、知县,就是那种地
委书记或者县长之类的干部,所以他属于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赵匡胤从小就整天不好好念书,打架,打到进公安局。公安
局一看这是军区赵司令的儿子,不敢管,给他放出来。他又是一
个比较豪侠的人,精通武艺,今天咱们中华武术里还有太祖长拳
这种套路,还有64路盘龙棍,都是当年赵匡胤发明的,他是一个
武将。
赵匡胤认定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这哥们儿天资聪颖,是一个
典型的无师自通型知识分子。怎么个无师自通法?就是赵普这哥
们儿不看书,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
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赵匡胤跟赵
普聊天,赵匡胤问赵普,他说“为何唐季以来,帝王凡易八姓”。
为什么自从唐朝末年以来,那帝王换了八个姓。“吾欲为国家建长
久之策,卿谓计将安出?”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怎么能为把国
家政权维持得久一点。这个赵普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跪下回答: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
臣强而已。”老大,你说这话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气,前面的国家更
替那么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的缘故。藩镇就
是那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尤其武将,他们的权力太重,比皇帝的
权力还重,故而助长政权更替。“今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
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你现在要想治他们,
也没别的,就夺他们权,收他们兵,控制他们的钱粮,天下就肯
定没事儿了。宋太祖听到这儿非常高兴:“卿勿复言,朕已喻矣。”
你不用再说了,我听明白了。所以他就开始这么做,从三个方面
入手治这帮人,权、兵、钱。一个藩镇没权,没兵,没钱,能干
个甚?谁还听你的,这不就完了嘛,问题解决了。
我是被逼的
宋太祖决定改变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制的意思就是,没有职业军人。唐
朝以前中国的兵都哪来的,就是平时您种地,然后到打仗的时候
您就上,不用为了打仗成天在那儿练兵。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军府
的名称叫折冲府,一个折冲府是1800人,由折冲都尉一人管辖。
如果有战事爆发,朝廷临时选将率领折冲府的部队去打仗,打完
仗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比如这次打突厥,皇帝调山东的折
冲府,然后由左卫大将军指挥。下次可能打回纥,还是左卫大将
军指挥,但可能调的是陇西的折冲府了。这样的话,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相互有了短暂感情也能转瞬分开,就不会造成叛乱。
平时他的业余的身份是军人,他的主要身份是农民,职业农
民业余士兵,平时种地,打完就散,而且兵和将之间没有长期的
磨合,大将都不知道派给自己的军队有没有战斗力,这样的军队
战斗力肯定不强。所以到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搞募兵,你自己招募
军队,招募职业军人。职业军人一存在,战斗力是上去了,问题
就是谁招的兵他就听命于谁,容易对中央构成威胁。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这么一码事。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
卢三镇节度使,管辖咱今天的河北、山西、辽宁这三省,然后麾
下精兵十五万,中央军才十二万,典型的君弱臣强,所以他一下
就能够爆发长达八年的叛乱。后来唐朝灭亡,等于是亡在这个藩
镇的手里。宋太祖一明白这个事儿,_还能好吗,马上开始动手,
从权、钱、兵这三个方面把叛乱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首先是要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这就是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跟太祖皇帝一块打天下那帮人都是他哥
们儿,什么政治处主任的儿子,参谋长的儿子,后勤部长的儿子,
全这么一帮人,原来都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太祖皇帝就召集他那
帮哥们儿来喝酒,喝到高兴了,宋太祖说,我天天睡觉就睡不踏
实,我睡不着觉。然后这帮大将很奇怪:“陛下富有四海,何出此
言?”太祖说:因为当初你们贪图富贵把这皇袍披我身上,让我
当皇帝。你们想做开国元勋,才把我逼到这份上。万一有朝一日
你的部下贪图富贵,要逼着你当皇上,你怎么办?你说这话多不
讲理,我当皇帝是被逼的……
当然,这帮大将一听吓坏了,跪地下就磕头。那您说我们应
该怎么办?
宋朝的皇帝宅心仁厚,贵族出身的皇帝对大臣一般不错。流
氓出身的皇帝全不行,像刘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就更甭
说了,这要搁明朝这些人就全被干掉了,发动一场大革命就全干
掉了。
这个宋朝皇帝说干脆这样吧,咱们打仗的目的不就享受嘛。
现在你们就回家待着得了。你们也别打仗了,都这么大岁数了,
回家待着去。你要房子我给你房子,你要地我给你地,你要钱我
给你钱。你买几个歌儿舞女,得尽天年。然后咱们君臣之间结成
儿女亲家,我的公主嫁给你儿子,你的闺女我儿子娶了,这一来
的话,君臣无猜多好。
这帮大将第二天纷纷上表,我不能骑马了,脚有问题,骨裂
了,或者前列腺出毛病了,于是全都纷纷上表,不来了。不能骑
马了是吧,那你到外地做节度使去吧,但节度使的实权其实又是
被剥夺了。岳飞后来就算身兼三镇节度使,12道金牌一调,还不
乖乖地回来?回来就干掉。所以那会儿的节度使只是一个虚衔,
没有任何实权了。
3 党指挥枪 要文斗不要武斗
雇用的司机
宋太祖巩固政权的第一步是把军区大院一块长大的哥们儿都
办了,第二步呢就是把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对皇帝直接负责,
然后又设立枢密院。
枢密院的设立是为了和禁军统领互相牵制,调兵的不指挥军
队,指挥军队的不调兵。禁军是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个禁军就是
禁卫军,其实不是。北宋的禁军就是正规军,相当于中国人民解
放军。禁军都在中央,地方上的兵被称做厢军,就相当于各地的
武警部队,再往下就是乡兵,相当于民兵预备役。然后是藩兵,
藩兵一般就是在边境上招募的少数民族。
所以北宋军队由这么四种构成:禁军、厢军、乡兵、藩兵。
正规军的禁军统帅叫殿前都点检,相当于总司令。赵匡胤之所以
能够篡权,就是因为他之前做的是这个殿前都点检,正规军总司
令造反,那不是易如反掌。而且那时候他妹夫高怀德是副点检,
他们俩就能够轻易把这江山给篡了。
赵匡胤深知禁军统领的厉害,所以他做了皇帝之后首先就把
这个职务给废了,变成了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
亲军步军司。这就是把这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的过程,等于总司
令由一个变成了仨。他们仨都对皇帝负责,但是你能统帅军队,
调兵不归你,归枢密院。
枢密院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总参谋部,调动军队都由他负责。
意思就是,38军军长虽说统率38军,但他能调动38军吗?_你说我
调一个连帮我回家盖房子去,那不可能,你调一个排都得中央军
委批准。你38军军长能指挥38军但调动不了38军,中央军委可以
调动38军但不直接指挥38军,所以统兵的不调兵,调兵的不统兵,
这样的话军权才能够分散,要不然的话就容易造反。这样,禁军
统领就好像是雇用司机,派不派车不归你管,车不是你的,但你
能开。
而且,枢密院的长官一定是文官。北宋多半是文官治军,这
个有点跟今天的西方国家相像。今天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一律穿
西装,称呼起来也是什么什么先生,不是什么什么将军,而且西
方审判战犯的时候,战犯一般也都是穿西装,很少有穿军装的。
用文官治军,就是怕你武将来干预,武将干预政治是很容易的。
所以北宋的时候就这么做了,用枢密使调兵。
缺失的精神
第三步,实行更戍法。
更戍法就是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但统军的将领不随军调动,
以防止武装叛乱。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38军驻保定,27军
驻石家庄,54军驻济南。然后现在,三个军的军部不动,54军调
到保定去,27军去济南,38军去石家庄,如此一来,你指挥的部
队跟你原来的部队就不一样了。他目的还是想达到兵不识将,将
不识兵,这样的动作几年一换,避免军将感情一好,勾结了造反。
第四步,地方精壮编入禁军,强干弱枝。
厢军、乡兵里边的精壮之士,都被选入禁军。这样做的结果
就是说凡是这个地方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的都被编入禁军了,那
地方的部队精英一被抽调,当地的实力就变得很弱,只能捕盗根
本不能打仗,捕盗还经常被盗贼给累死,基本是一帮老弱病残。
所以后来少数民族政权,金也好,辽也好,元也好,跟宋朝
打仗只要一突破边防马上就能马上打到京城。那你中间这些州郡
都没用,中间州郡全是老弱病残,贼都抓不到,不能抵御游牧民
族的军队。
而且从北宋开始,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尚武精神就越来
越萧条。
中国的对外战争在近代以来屡战屡败,除了制度腐败,装备
落后,最关键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尚武精神,好男
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你一心系国家的秀才去背弓拉箭,那什么
玩意儿。为什么日本人几十万人能纵横中国,人家那读书人腰里
是插着两把刀的,咱们读书人是插着扇子。
西班牙那个什么皇家马德里武器博物馆在故宫有一个展览,
看完之后我真的觉得震惊,你看人家皇帝玩什么玩意儿。盔、剑、
盾牌,整天玩这个。你看咱们皇帝整天玩什么,蝈蝈、蛐蛐,高
雅一点的就是笔墨纸砚。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集体缺失,就从宋
朝开始了,原因就是宋朝怕被造反,把武将的地位压得太低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让高俅给欺负成那样。你说八
十万禁军教头不是很牛嘛,练枪的怎么能被一练足球的欺负?不
是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中国那解放军武术总教练,在当时禁
军教头有5700多个,林冲只不过1/5700。这教头上面是都教头、
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从
八品下。古代官品每品分正从两级,四品以下的官,每级又分上
下两阶,他是从八品下。县令正七品上,这一比较,搁今天的话
讲是连排级干部,他要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术总教练,他至于
上梁山嘛。
宋朝的士兵经常逃亡,防止士兵逃亡的办法是在脸上刺字,
但是脸上刺字是犯人,那就等于毁容嘛。在脸上刺上:第八营第
一连第二排,跟刺肩章似的。宋朝只有北宋的狄青,南宋的岳飞
是武将熬上枢密副使的,这个是挺不容易的。狄青当枢密副使的
时候脸上还有字。皇上给他药水要他洗下去,他说我留着,我留
着要激励将士,跟他们说我这样脸上带字的也能当上枢密副使。
但是就你这一个,没别人了,激励不着将士。
就因为宋朝把武将的地位压到这么低,所以他对外战争老打
败仗,没人尚武,打仗都让文官去。文官又不会打仗,皇上给你
一个阵图,照着打。你拿着阵图到了前线,打开阵图就傻了眼了,
按皇上的布置根本没法打,再请示皇上吧,没等你请示到,敌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