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史[上]-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天将,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东突厥降众有好几十万人,这要怎么处理。魏征上奏皇帝,
“突厥狼种”,这帮人是狼的后代,因为他们的国旗就是一个大狼
头,“不可以仁义教,不可以刑法威。”这帮人软硬不吃,所以建
议“杀尽其酋首,分散其子民于大江南北”。另一个大臣给唐太宗
建议,把他们移到内地来,好监视他们,弄到山东。就像唐朝灭
了高句丽,灭了百济,都把人迁到中原内地来了。
但是要把它移到内地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的故地怎么
办?把突厥人从阴山那个地方移过来,阴山那个地方怎么办?那
地方派汉族人去驻守,谁都不愿意。如果放弃那个地方不要,被
别的游牧民族占领的话,如何保证占领该地的游牧民族一定跟唐
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给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这叫“兴灭继绝”。眼看这个国
家已经快灭,要绝种了,你兴灭继绝是最了不起的,在中国古代
的是最高尚的事儿。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突厥的可汗贵族还
都是在长安居住,但让当地人任都督,管辖当地自己的部落。等
于我打败了你,我还让你当官,我还让你管辖,就跟诸葛亮七擒
孟获一样,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所以这些
人对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
的尊称。唐太宗自己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才把我当做了
父母。
因为李唐王朝也是大有胡人气,皇帝都有鲜卑语的名字,本
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混种。而且唐太宗说过这么一段话,“汉武穷
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
之地,尽为编户乎”。汉武穷兵三十余年,长城万里尽烽烟,结果
也没拿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像我一样,以德服人,把落后的少数
民族地区收编,全都作为国家的编户,入了版图,我比汉武帝还
厉害吧!是那么一个感觉。
其实唐太宗这话有点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败了才收编的吗?
如果不把他打败了,不先以武服人,后面哪能那么容易以德服人。
没有武力光有德,谁理你呢,那帮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
先以力,后以德,才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东突厥处罗部的可汗阿史那杜尔,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
太宗,尚以南阳公主,授大将军,历侍太宗、高宗两朝,一生战
功卓著,堪与李靖等名将比肩。他横扫西域,杀得那些突厥同族
哭天喊地的;灭大小国二十四个,为唐朝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的创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让阿史那杜尔佩刀执槊站在寝宫门口,
给自己站岗,他不在那站岗,唐太宗睡不着。阿史那杜尔拿着长
矛,挎着刀戈站着,如果他心中想起国仇家恨,进去一下子,唐
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儿,一会儿一听,呼噜声响起来了,不
是考验你呢!真睡着了。对他这么信任,阿史那杜尔对皇上能不
是感恩戴德吗。所以阿史那杜尔为唐朝出生入死,死后陪葬昭陵,
也是跟皇上埋在一块了。这就是突厥贵族。
唐王朝,开阔、宏博、多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都
有在唐朝当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纥人、朝鲜人、日本人、
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当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
各族君长,如丧父母。戳瞎自个儿眼的,拿刀割自个儿脸的,脑
袋上点香的,自杀殉葬的什么样的都有,无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
悲痛。由此可见,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非常开明。
打跑西突厥
东突厥灭了以后还有西突厥,西突厥当时在新疆地区,控制
了天山以南各国,影响了丝路的畅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
西都护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苏定方是
个猛人,之前曾经和李靖一起灭了东突厥,现在又俘获贺鲁,灭
了西突厥。那个时候朝廷对西域特别重视,因为丝绸之路是中国
对外交往的唯一通道。东南都是海,北边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
你翻过去干吗去?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过去吗?陆上只能从西域
那一块走。朝廷在西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护府,这个就是
维护丝绸之路的,用汉族担任都护。然后东边儿的一般设立的叫
都督府,是任用这个当地民族,用本地人担任都督,实际上等于
是一种怀柔羁縻之策。所以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
分治天山南北。都护府是有品级的,正式朝廷命官。“胡天八月即
飞雪……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它都写这个,表示那个地
方受都护府们管辖。班超就是西域都护。
北庭都护府,顾名思义,肯定是管北边了。安西都护府就管
南边,主要管辖今天新疆地区,下辖四镇,疏勒、龟兹、于阗、
碎叶。李白就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
托克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国籍,李白是吉尔吉斯斯坦公民,
三岁才回到中原内地。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好像没人知道李白,也
不以这个为骄傲,不然可以申请一下,说他是他们国家杰出的公
民李白。
突厥人被打败了之后,就往西迁了,其中的一支迁到了今天
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其
中的一支在首领的奥斯曼率领下建立了国家,就是奥斯曼突厥帝
国,又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和突厥发音很相似,其实是
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语发音,突厥是突厥语发音,就跟China和中
国是一个国家似的。土耳其建国,地跨欧亚非,纵横三大洲,盛
极一时,然后从17、18世纪开始走下坡路。他跟中国一样,比中
国衰落的还早,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属于“西亚病夫”。
到了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进行改革的时候,为了重振土
耳其的国威,一部分人就提出来,历史上突厥民族曾经统治过从
日本海到黑海的庞大领土,使整个日本海到黑海都是亚洲北部民
族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系。所以它就认为,凡是讲突厥语的地
方,全都应该统一建立成一个国家,等于整个亚洲北边都应该归
他们管,这种思想被称为“泛突厥主义”,属于极端民族主义。后
来跟泛伊斯兰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东突问
题。为什么现在这帮民族分裂分子,建立什么东土耳其斯坦,这
个东土耳其斯坦哪来的,就是极端民族主义跟极端宗教主义相结
合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知道,维吾尔人是回鹘人后代,他并不是突厥人
的后代。回鹘语虽然属于突厥语系,但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多了。
咱们汉语还属于汉藏语系,但是汉语跟藏语有相同的地方吗?
维吾尔女婿
唐朝时期,北方的民族就是回纥,后来音译为回鹘。回纥原
居色楞格河一带,色楞格河就是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了。唐太宗
的时候,设立翰海都督府,册封这个回纥的首领为翰海都督府的
都督。翰海一般指沙漠,“翰海栏杆百丈冰”。
八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
可汗,怀仁这个词明显是汉语,表示回纥可汗是受唐朝的册命。
安史之乱时,回纥还助唐平叛过。当然回纥助唐平叛是有条件的,
不是白帮你,破贼之日,土地城郭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就
是说收回来的这些地归你,里面的人和东西我全拿走。连人口都
拿走的话,等于收回来都是一座一座的空城,那有什么用,这就
是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唐肃宗时期,开始同回纥的可汗和亲。肃宗是玄宗的儿子,
玄宗安史之乱奔蜀地的时候,肃宗于灵武登基,然后遥尊玄宗为
太上皇。所以唐玄宗的晚年也是很凄凉的,因为肃宗怕他复辟,
一直看着他。
回纥比较聪明,总结了从匈奴到突厥灭亡的教训,他得出一
个结论,就是不能与中原王朝为敌,因为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就
是说,除非少数民族武力强大到一战就能把中原王朝给灭掉,如
果灭不了,只要中原王朝缓过劲来,他就可以弄你,因为他经济
强大。打仗就是打的经济,北方游牧民族是畜牧经济。大雪灾一
来,你的草全被盖住了,牲畜没得吃,全冻死了;人住的帐篷是
靠畜皮搭的,衣服是兽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
靠畜牧,如此说来,一场雪灾或者一阵龙卷风,就能要一个政权
的命,就能造成政权灭亡。
所以他们虽然武装力量强大,但是他经济基础太薄弱,离不
开中原王朝的支持。回纥就聪明在,它绝不与中原王朝为敌,所
以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大概是历朝历代就是中原王朝跟北方民族
关系最好了,双方在边境都不设防,不以对方为假想敌。回纥一
百多年,一共传了十二位可汗,这十二位可汗里面,有十位是娶
的唐朝公主。等于回纥的可汗都有唐朝的血统,有汉族的血统。
“是时可汗上书恭甚”,回纥可汗给唐朝皇帝上书,非常的恭
敬。“合骨咄禄可汗说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来咱俩是哥
们儿,现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个儿子,对你很恭敬吧?
“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你要是觉得吐蕃讨厌,儿子替
你打去!
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回纥改为回鹘。
九世纪,汗国瓦解。回鹘遭到了外族的进攻,又遇到了严重
的天灾,所以回鹘汗国瓦解,部分西迁新疆的回鹘人就是维吾尔
族祖先;西迁甘肃的就是裕固族祖先。所以今天维吾尔族就是当
年回鹘人的后代,裕固族也是。
册封南北诏
七世纪中期,黑水、粟末两部强大,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靺鞨族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其实粟末
靺鞨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粟末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由大祚荣
建立。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这样一来,粟末
靺鞨就变成了渤海政权,渤海国又叫北诏国,与南诏国相呼应。
今天韩国跟咱们争这个,说渤海是他的政权,我们就说是我们东
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其实应该是两个民族共有的历史。因为当时
跨地而居,到底属于哪儿没法评说。渤海国一直存在了将近300
年,到公元925年,被辽所灭。但是渤海人一直还是,到金之后还
有渤海人,皇族姓大。当年岳飞抗金,金朝有一员名将叫大托卜
嘉,他就是渤海人。
南诏国。南诏的崛起是在七世纪前期,它后来发展成了两个
现代民族,彝族和白族。南诏的诏是当地语,王的意思。当时一
共是六诏,其中蒙舍诏比较强大,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
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政权。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当时皮
逻阁请封,唐明皇玄宗念其地悠远,属彩云之南,所以封他为云
南王,云南这个省的得名,就是因为这次的册封。南诏政权极盛
的时候,领土不仅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可能还包括今天的老
挝、柬埔寨、泰国一部分,今天的泰国王室也是南诏的后裔,是
南诏政权后来到那边去建立的。
唐蕃的和亲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华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无可否认他们的发展程度是不一
样的,有些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比较落后。像1949年的时候,有
的还处在原始氏族制。五十六个民族里面文明程度最高的当然是
汉族,剩下和汉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实就应该是藏族。汉文的书
籍有多少,数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样多,浩如烟海。藏文书也
差不多,当然这是说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传到今天。
藏族的神话传说当中,人是神猴和罗刹女结合生下来的,这个传
说是最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了。
而这个文明程度仅次于汉族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吐蕃的
王叫赞普,松赞干布就是吐蕃赞普。他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就是拉萨,拉萨作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现在都没变过。他仿造
唐朝官制,创制吐蕃文字。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
出来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
表了唐蕃和亲。金城公主也嫁给了吐蕃赞普,但跟文成公主不是
一块过去的,金城是唐中宗的时候过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带珠
丹赞普。
九世纪初,唐穆宗的时候,吐蕃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暴掠不作,证明这事儿以前没少做。唐
蕃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长安,安西四镇全部沦陷,
都被吐蕃给占了。吐蕃帝国极盛的时候,疆域非常辽阔。当时的
大食帝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在向东扩张的时候遭到了制止,
正是由于吐蕃帝国的存在。骁勇善战的吐蕃人挡住了阿拉伯人,
避免了中国被伊斯兰化。
洋人当大官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可达朝鲜。当然陆路要是往东也只能到朝
鲜,再往东就掉海里了。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印度、伊朗、阿
拉伯、欧洲、非洲等许多国家。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
韩国、日本。登州就是山东蓬莱,韩国人跟咱们套磁的时候,就
说中韩两国隔着浅浅的一道海,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
山东半岛的鸡叫声,也不知道什么鸡,叫那么大声。然后从广州
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的时
候只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达波斯湾了。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
通婚。唐朝前期强大的时候,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做官的外国人
多达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伊朗人官拜宰相;高丽人官拜大将
军,当然高丽人我们认为是自己的民族,不过韩国人认为高丽人
是韩国人,那就算韩国人吧!高丽人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相当
于兰州军区司令那样高的职务。
最有名的有一个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来华,唐玄宗
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任官,官居秘书监监正。
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
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国家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归他管,这
都是绝密信息和国家机密。晁衡在中国三十多年,娶妻生子,他
儿子可能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原来我爹是日本人,日
本在哪儿?你给我讲讲日本吧!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
玄宗辞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归国真不舍得,不让他
走。结果那年中秋节,兴庆宫大宴文武,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
时候,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
月圆。”我人在长安,心在奈良,我家乡的那个山,顶上的月亮也
升起来了,月亮圆的时候人也团圆。所以玄宗见他既然这么想家,
那就回去吧。_他这才跟着遣唐使的船回国。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给
送别,依依不舍。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
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
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
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作诗云:“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消息
传来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那会儿那船是帆船,风一刮,又没
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登陆之后一看是越南。晁衡说明身
份,安南都护一看,原来您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去
了,结果绕一圈又回去了。晁衡后来终老长安,客死在中国,终
身没能回到日本国。因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好歹越
南当时是中国领土,属于安南都护所管,你要是刮印尼去,当时
那边不是中国地儿,麻烦了,再让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范,日本有很多这样到中国来做了官的
留学生。
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隋朝时朝鲜半岛上还是三个国家,高
丽、新罗和百济。其中高丽是最大的,在今天中国的东北都有它
的领土,而新罗和百济就是在今天的韩国地区,半岛的南部。
这三国鼎立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三征高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丽也是
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
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时,一开始打高丽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