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几天前就回来了吗?怎么今天才回来,难道忘记回家的路了?”
    姜松听兵役一微一愣!这是啥意思,不是让人告诉要先到洛阳了吗?不过姜松也没有多想,马上喜皮笑脸的讨好道:“娘亲,这次是皇帝下旨回洛阳质询,儿那里敢在回家,只有等皇帝质询后才能回家,否则就有抗旨之罪。并非是不想回家,儿子也想天天陪着您老,只是没有办法,请娘亲见谅!”
    姜佩芝也不是要真的要教训姜松,只是顺便敲打一下,让姜松知道家里还有人惦记着。“质询?你小子又犯什么错?”
    “娘亲,不是儿子犯什么错,是朝中有些官员妒嫉我官职越来越大,短短几年时间就晋升到从一品。那些官员就天天在朝堂上弹劾儿子,皇帝听了多了当然要过问一下。不过娘亲放心,事情已经过了。”
    “过了就好。起来吧!这是你儿子,过来抱抱,你小子真是的,连莹莹生产都不回家看看。还有雨涵、秀宁都快要生了,你小子去看看莹莹、雨涵、秀宁她们。”
    

第424章 士信返乡
    虽然灵魂不是原来的姜松,不过姜松还是把姜佩芝当成了亲娘,把姜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面对姜佩芝的呵斥,姜松从来不敢说二话,都是乖乖的低头聆听。
    姜松抱着儿子到莹莹的房间,姜松对于莹莹、雨涵二人挺内疚的。这些年来,基本算是离多聚少,姜松在家的时间很少,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所以每次回家见到莹莹、雨涵等人时,总觉得欠帐太多。
    “老公,为咱们的儿子取个名字吧?”
    姜松微微想了想道:“姜山,莹莹觉得咋样?”
    “挺好的。”
    姜松和莹莹说了全话,一起到雨涵、秀宁的房间看望二人,雨涵还有差不多四个月,秀宁差不多三个月。不过二人此时的肚子都大了,行动很不方便。
    这些事做完后,姜松回到书房,姜勇早就等候,有些事二人要研究一下。毕竟姜松已经是姜氏的掌门人,姜勇算是姜氏的总管,负责整个姜氏家族的营运。此时的姜氏家族旗下有无数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进入的行业越来越多,旗下的员工达数万人,如果加上一些合作产业的话,员工人数达到数十万。
    “少爷。”
    “坐吧!”
    “少爷,事情了结了吗?”
    作为姜氏的总管,这些事是清楚的。虽然情报方面主要是雨涵负责,不过这段时间全都交给了姜勇代管。姜勇当然知道皇帝要质询姜松之事。
    “了结了。”停顿片刻后继续道:“咱家的情报网络系统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少爷,目前在所有大中城镇里都建立起了网络点,各地的网络负责人也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了当地大家族中的中层骨干,不要几年,这些人应该都会成长为那些大家族的主要负责人。”
    姜松点点头,这一块一直是姜氏的弱项,也是近年来才开始进行。首先是在袁枚家的商铺、酒店内安插了一些人员,同时还在各大家族的中的商铺中、产业中秘密安插了一些人员。这些地人员都是经过姜松专门教导,不仅仅是在情报收集方面进行培训,在商业操作方面同样进行培训,一些具有现代元素的观念灌输了很长时间。这样的的人说白了在古代就是超级人才,飞向各地后,凭他们的能力都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所在家族的重用,这一点姜松相信。
    “小勇,产业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吧?”
    “产业方面没啥问题,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好多产业都和当地的大家族进行合作,扩张速度挺快的,不论是产业还是商业方面都有进展。在洛阳城中还专门筹建了一间拍卖行,专门拍卖一些高档的产品及一些古物,生意也非常的好。咱家生产的酒杯之类的高档产品基本都是拍卖,同时利用拍卖的影响力把一些低端产品推广出去,效果显著。”
    这到是出乎意料,姜松当时仅仅是顺便提了一句,没有想到姜松还真搞了个拍卖行出来。当然了,姜勇搞的拍卖行和古代弄的不大一样,姜勇毕竟跟随姜松多年,好多具有现代元素的观念学了不少,一些操作模式都清楚,那些具有现代元素的操作方法动作起来,不火爆都难。
    “小勇,拍卖行在拍卖古物方面,必须要请各方面的专家进行鉴定,千万别搞以假乱真的事,那样会给拍卖行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家族的声誉。”
    “少爷,你放心好了。古物方面不论是那一方面,都已经聘请了专门的行家,虽然不是咱家的员工,不过咱家每月都支付极大的薪水,那些人都是利用空闲时间帮咱家的拍卖行进行鉴定,不过弄错的。”
    姜松随后听了拍卖行的情况,一下子张口结舌,做梦都不会想到拍卖行会如此赚钱。特别是第一次拍卖的一套六只玻璃酒杯,居然是四十万贯;二米高,八十公分宽用金丝楠木制作的一面镜子也拍出二十多万贯的天价,这比抢钱还来得快。
    后来听到姜勇说那些天价的镜子、酒杯不是超级大家族拍走就是皇室拍走,心里就踏实多了,反正不讼是那些超级大家族还是皇宫,手中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从这些人手中获取暴利,姜松心里不会有什么愧疚。
    “少爷,有件事想请你出面。”
    “什么事?”
    “少爷,还是拍卖行的事,你想办法从俘虏中选择一些绝色美人,我们准备把那些绝色美人进行拍卖。”
    “啊!”
    姜松听后傻眼,拍卖美人?这事也能做吗?
    “小勇,做这类事不太好吧?”
    “少爷,有什么不好,那些胡女身材好,脸蛋漂亮,只要稍稍打扮一下就能拍出好价钱。现在有钱人太多,特别是洛阳城中的那些纨绔子弟、花花公子手中有大把的钱,只要有绝色美人都舍得风声。这事如果咱们操作得好的话,一名绝色美人最少能拍出数千贯甚至是上万贯。而这些美人从你的俘虏里购买的话,每人不过十多二十贯钱。”
    姜松想想也是,这种钱不赚白不赚,反正都是赚纨绔子弟的钱。
    “小勇,你的想法不错,不过不能这样操作,美人我会让人送来,但不属于咱家的,属于士兵的财产。你拍卖行只需要负责拍卖,收取一定的拍卖费用,其余所得还是要采购补给物资。这样操作的话,不会给人留下把柄,同时也为我解决了一部分军费。”
    “好吧!”姜勇摇头苦笑,那么好的概念就这样白白丢了,会少赚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钱啊!
    “小勇,这事如果操作的话,你记住,在拍卖时一定要让拍卖的美人身穿内衣,最好是时尚的内衣、内裤,灯光更是要稍稍暗一点,那样才能让所拍卖的美人看上去更美更漂亮更具吸引力。”
    “啊!”
    姜勇听后傻眼,一下子愣住了!毕竟在古代没有女人会只穿内衣裤,况且还是具有现代元素的三点式内衣裤。
    “少爷,那样不好妥吧,搞不好会被那些儒生、书生大骂的。”
    哈哈哈!
    “小勇,你人都敢拍卖,还怕人家骂。再说了,这些事那些儒生书生不会过我的说,你别把儒生、书生看得那么高尚,其实都一样。难道儒生、书生就不好色?如果儒生、书生不好色的话到风月场所去做什么?告诉你,儒生也好,书生也吧,从骨子里都是好色的,甚至比一般人还好色,内心更龌龊。如果到时候有儒生、书生真要找荘的话,咱们也不是怕,同样可以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报道一些儒生、书生的臭事、花边新闻。”
    姜松手中掌握《泾松杂谈》,加上手中拥有的情报网络,想要收集点花边新闻或某人的臭事、烂事真是小菜一碟。只要在《泾松杂谈》上稍稍报道一下,其影响力绝对的大。
    “少爷,知道了。”说完后姜勇都笑了起来,知道一旦把某人的臭事、花边新闻弄出来的话,那人真的就臭了。
    姜勇不知道的是,后世一些企业也好,名星也吧,为了出名,为了提高影响力,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样采取一些低级的手段,晒自己的臭事,目的就是要获得更大的好处。主种事在后世司空见惯,在古代可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做。
    “小勇,宝岛那边的情况怎样?”
    姜松为了发展宝岛的经济,把家族中的一些企业都搬迁过去,很多的实业在宝岛都建立的相应的产业。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宝岛的经济发展,关键是带动了中原一带大家族在宝岛进行投资。加上宝岛是姜松的封地,必须要发展好,只有发展好了,才会有收益,才能向西逐渐挺进。
    宝岛的治理姜松一担心,有房玄龄、虞世南二牛人在,管理小小的岛屿根本不是问题。主要是让房玄龄在宝岛上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原发展的体制,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少爷,宝岛的发展挺好的,不论是咱家经营的企业还是合股举办的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好。目前管理宝岛上的产业事务是小怜姐在负责,每月都会送来相应的报表,这段时间抽调了一部分人到宝岛上,那里人手还是挺缺乏的。”
    对于欧阳怜姜松没二话说,在管理造纸厂的时候挺上心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经过几年的锻炼,管理宝岛上的产业没啥问题。加上是陆霸的老婆,有这层关系姜松更放心。
    “小勇,宝岛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卖到了内地吧?那税收方面怎样?”
    “少爷,你说的没错,写信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销售到内地,真正在宝岛上销售的不到三成,至于税收方面不清楚,你得问玄龄他们,反正咱家同样上税,今年仅仅宝岛上咱家就上交了近百万贯的税收。”
    姜松听后有点愣!百万贯的税收开什么玩笑,那要有上千万贯的销售收入。不过稍稍思考片刻后,姜松心中就明白了,毕竟仅仅是销售到小岛、百济等地的兵器就是不小的数字。
    “少爷,咱家不仅仅是在宝岛上的兴建相关产业,在朱崖、娜霸等地同样兴建了一部分产业,这些产业的布局都是玄龄建议的。朱崖岛上的产业到是有收益了,娜霸的刚刚兴建,还没体现出收益。”
    朱崖岛上兴建产业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在娜霸诸岛上兴建产业就得考虑。按姜松的观念,娜霸、小岛等地方只发展农业生产,不发展工业。
    

第425章 阴谋
    “小勇,娜霸上兴建了些什么产业?”
    “也没什么,就是一个大型盐厂、家俱厂,还有就是捕鱼作坊,还修建了一个码头,其他没有。另外就是士信带着巡逻队还干起了贩卖的事宜,主要是把宝岛上生产的东西销售到小岛、百济、新罗及南洋一带,听士信说是少爷你安排的。”
    姜松点点头,这事确实是姜松同意的。这不仅仅是把宝岛上的产品销售出去,关键是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毕竟巡逻队光靠海关总署的经费是不够的,不足的部分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巡逻队有自身的优势,武装押运产业到海外销售就是非常好的路子。
    “松哥、勇哥,我回来了!”
    正在叙话的姜松、姜勇二人突然被叫喊声打断。姜松抬头一看,是罗士信,这真是意想不到,没有想到这小子会跑回来过年,事先半点信息没来。不过见到罗士信,姜松还是挺高兴的。
    姜松站起来和罗士信来了个熊抱,拍了拍罗士信的臂膀道:“辛苦了!”
    呵呵!
    “松哥、勇哥,小弟那里辛苦,真的好快乐!”
    姜松摇头苦笑,知道这小子的性格。到宝岛上带领巡逻队算是最高兴的事。按姜松心里的计划,是想把罗士信培养成最牛的帅才,而非历史上的将才。
    “士信,玄龄、大书法家都好吧?”
    “好!他们都好,心情非常的愉快!就是忙,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务,人也清瘦了不少,精神到是很好。宝岛上的事宜基本走上正轨,朱崖岛、大澡岛上的事也差不多理顺。大书法家目前还在娜霸,估计要到年后才能返回宝岛。小弟这次是来帮玄龄、大书法家接家人到宝岛上。”
    姜松点点头,让家眷到宝岛是必须的,只是开始时宝岛上生活条件太差。现在宝岛上的基础设施基本修建好,把家眷送到宝岛上生活就没啥问题了。
    通过罗士信的介绍,姜松心中挺兴奋的。宝岛在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的治理下,三个新建的城镇基本修建完毕,各种设施也算是初步完善,产业布局完整。由于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吸引了中原一带大家族的大量投资,从而让宝岛的经济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目前宝岛上的人口达到目的了二十五万,差不多达到了中原一带超级县级的人口基数。有了人口就好办,各类产业才能兴建。政策的引导,会让宝岛的发展呈快速增长。甘蔗、水稻、水果的试种、引种,不用多长时间,宝岛会繁荣昌盛,这一点姜松心里有数。
    “松哥,宝岛现是大变样,特别是城镇的建设方面真的比中原一带美太多。不仅是街道宽敞,在绿化方面绝对是中原一带城镇无法相比的。此时的宝岛已经不是原来的荒无人烟的贫穷岛屿,是欣欣向荣的城镇。现在中原一带好多的商家都要求进驻宝岛发展,甚至有一部分商家把中原的产业都搬到了宝岛上。”
    这一点姜松相信,毕竟在城镇规划的时候,姜松就建议把街道设计宽敞一点,注重绿化建设。把各产业的布局规划完整,把生活区、产业区、商业区分类别类的进行系统的规划。那些建议都是人有现代元素的概念,这样的城镇建设不好才怪。
    “士信,接管大澡岛、朱崖岛时没引起当地政府的干涉吧?”
    朱崖岛、大澡岛表面上都是朝廷管辖,只是由于属于岛屿,地方官员也不当一回事,甚至连最基本的基层组织都没有兴建。不过真要接管时,姜松还是有点担心。
    呵呵!
    “松哥,朱崖岛、大澡岛等岛屿都是无人管理的海岛,上面也没有多少人口。我们接管时,地方官员高兴还来不及呢,谁会干涉。在地方官员的眼里,朱崖、大澡等岛屿就是垃圾,是贫穷落后的荒岛。”
    皇帝虽然说是岛屿都丢给姜松治理,可到具体事宜时鬼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现接管没有问题,姜松心里还是不放心,一旦这些岛屿发展好后,地方官员肯定会眼红。到时候搞不好会向朝廷、皇帝上奏。
    “士信,你回宝岛后,告诉玄龄、大书法家一声,和咱家管辖的岛屿相近的地方官,还是要适当的疏通一下,花点钱没啥关系,只要那些地方官员不找咱们的麻烦就好。”
    “啥!给那些贪官送钱,松哥你搞错没有?”
    num=
    3
    》
    “士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咱家接管了朱崖、大澡等岛屿,皇帝是承诺过归我管理,不过毕竟那些岛屿一直是属于中原管辖。再说了,玄龄、大书法家不是把岭南一带的百姓迁移了好多吗?还有一些流放的才子、官员,这些事如果让朝廷、皇帝知道后还是有点麻烦的。和那些地方的官员搞好关系,是为了咱家管辖地方更好的发展。”
    “那好吧。”
    “士信,接手娜霸等岛屿时遇到阻力没有?”
    “阻力是有一点,不过在我们的强硬镇压下,宰了一些不听话、反抗的人后都乖了。现在娜霸那里迁移了一万多岭南一带的百姓过去。原本那里有三万多人,大部分都是中原过去产的人,只有少部分是小岛上迁移去的人。总的来说,娜霸上的百姓对于我们的接管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只有部分官员、家族反抗。”
    娜霸一带在古代时确实中原人口占多数,这一点是肯定的。就算是到了后来,那些地方也属于中原朝廷的属国。小岛人是后来才迁移过去的,甚至连说的话都是岭南一带的语言。说白了岭南一带的语言在古代时属于官方用语,就算是后世国家决定官方语言时,岭南一带的也仅仅比北方话少上票。
    “士信,告诉玄龄、大书法家,娜霸等诸岛必须使用中原语言。特别是原籍是小岛的居了,不准再使用小岛语,反正小岛本身也没有什么语言。”
    “好的。”
    “士信,娜霸那里驻扎了多少巡逻士兵?”
    “目前有一千多名巡逻士兵,五条战船,分别保护娜霸一带的岛屿。至于岛上的捕快不属于小弟管,具体有多少不清楚。”
    “士信,巡逻队驻扎各岛屿的士兵要注意轮换,不能让士兵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该让士兵回中原休息时一定要执行,不然士兵会有思乡情绪。”
    “松哥,这些事你不用操心,原来驻扎在星岛、月牙岛上的士兵都轮换回来了,巡逻队士兵每二年休息一次。不过星岛、月牙岛上的原驻扎士兵,有好多士兵的家眷都搬迁过去了,这一部分士兵没有轮换,只是给了休假。”
    让姜松欣喜的是,通过近半年来的运作,罗士信不仅销售了大量的的淘汰兵器到小岛上,还对百济也销售了不少。为此赚回来了大量的白银、黄金。虽然都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