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沐阳)-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除了增加了学校的数量之外,从第二期开始,每个学生的学费都将减少半分之五十,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减少的是一个巨大的花销。到时候完全可以刺激更多的家庭把自己家里的幼童送入学校来。

    而且经过前十二年的时间,估计到时候整个大明对于教育的氛围都会不一样,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家庭,可能会更加的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这些都将进一步的增加学生的数量,也对于国家教育计划的开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在重视基础教育之上,高端教育的计划也将被提上日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四十四章 :百年教育

    如果说高端教育,目前大明所具有的最高端教育可能就是在南京以及京城当中的两个南北国子监了。

    这两个学府绝对是国家级别的学府,整个大明能够与它们相提并论的学府一个没有,而且大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吏都是从这两个学府当中出来的。

    不过朱厚照对于这两个国子监不怎么满意,虽然这两年因为朱厚照把这个科考改制了,所以南北两个国子监按照科举新添的内容增加了几门学科。

    不过几百年的老传统了,早已经渗透早这两座学府当中的那种迂腐、固步自封却是无法褪去的。

    所以朱厚照便想到了再开几所学校的心思,大学。真正现代化的高端学府。

    从第二期的教育普及计划开始之后,内阁将主持在京城开设文华和理华两所大学。其实这两所学校的名字还是朱厚照给起的,完全就是以现在北大和清华作为的模板,两所大学一个是文科性质的,主要讲授现在传统文人所学的知识之外,加上了商学、律法等。而另外一个就是理科性质的,主要讲述明算、格物等方面的内容,而大学学年则同样为四年的时间。

    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些参加县试的考生就可以多出来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了。

    按照规定,到时候凡是在县试当中通过的学生在获得了秀才身份之后可以进行一次选择,是进入县学以便将来参加科考,或者是直接进入两所大学当中的任意一所。而且即便是进入了大学,他们将来也可以获得参加科考。

    而且除了这些通过县学考试的人之外,其他虽然没有通过县学考试,但是成绩同样十分优异的人同样可以报考两所大学,只不过到时候他们就不可以随意的选择了。

    考虑到将来这些人从大学毕业之后其优异性,他们都可以在走出大学之前获得一个步入正途或者为朝廷相关部门工作的机会。不过如果他们自己放弃的话。则可以从事自己想要的工作,当然前提是遵守大明的各种律法。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这两所大学,就好比是星星之火,当这两所大学已经成熟了之后,当大明已经足以支撑建造更多的大学之后,在全国各地已两个大学为模板的大学肯定会陆续的拔地而起。

    这是第二期的计划,而真正花费即将大规模增加的是从第三期计划开始实施之后,在内阁的规划之中,第二期计划实施二十年之后。如果那个时候朱厚照还在的话,那就是正德五十年了。

    第三期计划除了增加了每个县城里面的县小学以及县中学的数量之外,已经开始往更下面的镇里面发展了,凡是大明正式规划的镇,在第三期计划开始之后,两年之内,必须建造一所符合内阁规定的镇小学以及一所镇中学。

    大明的县以及其他县以及的行政地区有数百个,但是如果以镇论起的话,那就是数千个了。所以说越往下。财政的花费就会越多。

    而在第三期规划里面,大学也将迎来一次迅速的发展,在前面二十年里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朝廷就将以两所大学为基础,在全国每一个省份里面最少建造两所大学,同样是一所文科性质,一所理科性质的。当然如果是综合大学同样可以。

    从这个时期开始,大明的高端人才培养就将在全大明全面展开了,而且相信到时候肯定能够让大明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二十年至三十年之后,就是第四期计划实施了,这个时候出了继续增加全国各地的小学以及中学的数量,以保证每一个想要上学的人都有学校可读之外,大明的教育就将第一次进入免费阶段,或者说是义务阶段。

    这个时候,所有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就将从当初的收费变成免费的,而且中学收费同样也要再次见面超过百分之五十。

    在前期的规划里面,朱厚照更多的是考虑教育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其中的公平性,而这个时候实施的免费就是公平性的一个尝试。

    免费教育将进行到底,在这一期的规划末端,根据前面几十年所实施的情况,估计内阁就会制定出相关的用于中学的免费措施了。

    同时女校的建设也要从这个时候提上日程,她们的路子估计和前面数十年的路子是差不多的。

    那个时候估计随着大明社会的发展,在大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就可以深入人心了,现在开办女校,估计都能够让人给砸了,不过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当然,这个时期也会建造更多的大学,甚至可能会开放私人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不过估计那个时候就已经是朱厚照所见不到的了,他不可能永生,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把一些有关教育的成功的核心经验运用出来,为大明设置一个长期的教育规划。

    未来的大明需要依据这个规划,但是同样的,也不能把他们的路子给限制死了,将来根据实际的情况,内阁肯定是要不断的调整相关的政策的。

    而且朱厚照最后所描述的只不过是一个大概,未来百年之后,大明的教育回事如何?那就要看未来的人会采取什么政策了。

    当然,朱厚照预计会和现代的差不多。

    在正德十六年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朝鲜的李氏王朝在这一年彻底绝嗣了。

    本来当年大明控制了朝鲜之后,还册封了一个婴儿作为朝鲜李氏王朝新的君主,这些年过去了,这个婴儿也已经长成了三四岁的儿童,可以满地的乱跑了。

    可是问题就处在了这里,谁都没想到这个年幼的君主他竟然自己一个人跑到了荷塘里面。而且当时竟然还没有被人发现。

    最后被找到的时候,这个年幼的君主已经彻底失去了生机。

    消息传出,轰动整个朝鲜以及大明。(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 :朝鲜民乱战争

    朝鲜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朱厚照的意料,本来对于朝鲜他一直遵循着自己制定的十五至二十年同化政策,但是随着这一次小国王的溺死,到现在时间也才过去了三四年而已,朱厚照大部分的计划都还没有实施呢。

    现在大明本土往朝鲜的移民也才不到五十万而已,虽然在朝鲜的地界大明有十万大军在那里驻扎,更是有超过十五万的朝鲜军队依附于明军,而朝鲜的朝堂从上到下都是儒家的士官。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大明可以吞并朝鲜,因为那些在朝鲜生活了上千年的当地居民认可大明的宗主国身份,却不认同大明对于自己的直接统治。

    就是因为这个,为了避免发生战争,朱厚照才制定了长时间的同化政策,他的计划是利用十几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不断的向朝鲜移民,以增加当地汉人的数量,同时不断向当地进行文化的输出,这样相信等到二十年之后,来自当地民间的阻力就基本上可以减弱到不计了。

    现在,随着这个小国王的死,这个计划不得不打断了。当初勋旧派叛乱的时候残杀了整个李氏宗亲,其实当时朝鲜李氏王朝就已经绝嗣了。

    后来大明可以找来一个婴儿来强行册封为朝鲜国王,在大明的威逼之下,那些朝鲜的大臣们也就认了这个婴儿就是李氏现存的唯一的后代。

    现在随着这个小国王的溺死,大明想要再找一个人说他就是朝鲜历史的后代,那可行性就几乎没有了。毕竟朝鲜的朝堂好说,但是那些民间的人士就绝对不会向上一次那样接受了。几年前你们说小国王是李氏唯一的后代,现在又找了一个,那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事情上报到朱厚照这里,朱厚照第一时间下令朝鲜的明军实行戒严,密切注意朝鲜本土人士的动向。

    而其次。经过内阁讨论了之后,朱厚照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干脆直接强行吞并朝鲜。

    十一月,朱厚照下令以朝鲜王室绝嗣为由取消朝鲜属国身份,取消朝鲜国家身份,纳朝鲜为一省,直接归属大明统治。

    消息传出,朝鲜震动,朝鲜军队以及朝堂之上的官吏们高呼大明万岁。但是在民间?

    为了反抗大明的统治,在消息传到朝鲜的当天,汉城便爆发了民*乱。

    朱厚照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的发生了,不过好在这样的情况在下令吞并朝鲜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也不用惊慌时所了。

    想要彻底的吞并朝鲜难度有多大,当年的大唐已经为朱厚照证明了,虽然他们国家面积狭小,但是独特的地形以及在东亚仅次于大明的向心力却也让他们反抗的力量非常强大。

    汉城的明军迅速出动,靠着优势的名利以及精良的武器。城内的乱民当天便被击溃,不过由于其他朝鲜人的暗中策应,这些叛乱的乱民得以窜逃出了汉城。

    汉城发生动乱,消息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传遍。朝鲜各地的明军迅速加强戒严,而当地的朝鲜人则是越来越躁动,显然在有人带头叛乱之下,他们那可不安分的心也躁动了起来。

    最坏的事情还是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以汉城为中心,叛乱开始在整个朝鲜出现。京畿道、黄海道、江原道,七天之内,朝鲜最重要的三个道全部出现叛乱。而这种局势却并没有止住。随后紧邻三道的其他地方也陆续的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乱。咸镜道、平安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全都出现了乱民。

    而且最为险峻的是,这些乱民已经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但数量越来越多,分布的地域越来越广,就连武器也越来越优良了,并且相互之间也慢慢出现了正规化的组织,很显然,他们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叛军了。

    叛军当中优良的武器只可能有一个来源,那就是有人在给他们暗中资助武器,而这个可能的怀疑对象就是朝鲜的军队。

    虽然在投降之后,这些朝鲜的军队都依附于了大明身上, 但是毕竟他们还是朝鲜人,在全国都爆发了反抗大明的战争的同时,他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明军迅速出击对朝鲜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排查,消息传出,驻扎在汉城外的两万朝鲜军队发生叛乱,并与当天联合城外的三万多叛军一同进攻汉城。

    由于缺少攻城器具以及没有可以和大明相对抗的火枪以及火炮,叛军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不得不向江原退去。

    十二月,虽然朝鲜的天气已经转冷,但是朝鲜的局势却是越来越火爆,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据不完全统计,在朝鲜各地的叛军加起来达到了三十万之众。

    如果不是他们缺乏训练,缺乏武器,以及没有统一的指挥的话,说不定他们就要一举成功了。但是在正德十六年的年底,虽然辽东十万大军从平安道进入朝鲜以及南方十三万大军在海军的协同之下直接登录京畿道,朝鲜的局势开始发生了转变。

    再次之前,面对这些叛军,朝鲜的明军只能够扼守城池,有时候甚至看着城外嚣张的叛军而无能为力。

    不过现在随着大明二十多万大军的登陆,以及海军在沿海一带的协助,登时这种不利于大明的局面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明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叛军,而且更关键的是,明军的武器以及战斗力并不是他们可以比拟的。

    明军并不追求进军的速度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法,每到一个地方,迅速控制当地所有道路,而后便派出大军对当地每一个地方进行清剿,一直到确定当地已经没有叛军了之后,再继续进军下一个地方。

    这样虽然延缓了明军的速度,但是却胜在有效性高,而且相对于现在朝鲜战争的特性,这样的方法无疑是最好的,也是最具有长远考虑的。(未完待续。)

    ps:  ps:求张月票啊……

第六百四十六章 :平定叛乱

    面对明军这种稳扎稳打的战略,朝鲜的叛军开始坚持不住了,本来他们的势力就处于劣势,想要获胜就只能寄希望于明军自己出现失误,甚至明军越是突击冒进,他们就越是容易逮到明军的失误从而取得胜利。但是现在,明军这种稳扎稳打的战略根本就不给他们找到明军失误的机会。

    明军取得的第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是辽东大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扫荡了整个平安道和咸镜道,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平安道以及咸镜道的每一个城池,每一条河流,每一做山头上都出现过辽东的大军。

    虽然那里的朝鲜叛军拥有者主场之利,但是在辽东大军这样的扫荡之下,却也摆脱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

    咸镜道和平安道战火的平息对于整个朝鲜战场的影响是相当重大的,它标志着整个战争的局势已经完完全全的被明军所掌控,也表明了明军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朝鲜叛军的灭亡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正德十七年二月,在海军的协助之下,明军打通了从海上到汉城的通道。保证了汉城的安全,至此明军可以从容不怕的去剿灭那些叛军了。

    二月中旬,十万明军以汉城为中心,对京畿道的叛军进行了毁灭性的大军,在半个月的战斗之中,双方供爆发千人以上的战斗五百多次,明军伤亡超过三千人,而朝鲜叛军更是全军覆没,被杀两万有余,超过六万多人被俘虏。整个京畿道全都被战火犁了一遍。

    至此,京畿道这个朝鲜最重要的地方也已经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控制之中,恢复了它应有的稳定。

    京畿道是整个朝鲜抵抗的中心,近十万叛军被消灭对于整个朝鲜反抗的形式也是毁灭性的打击,至此就连其余地方的叛军也已经认识到了在明军的打击之下。叛军势力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的信念动摇了,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比在战场之上杀敌上万都要有用。同时也是明军最希望出现的。

    控制了京畿道之后,南北两路明军开始联手朝夹在平安道和京畿道之间的黄海道动手。这里的战斗可谓是异常的顺利,二十多万明军出击,整个黄海道的叛军总共也才三万多一点而已,在前面十数万叛军已经被消灭的情况之下,他们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的勇气。

    除了一小部分的叛军还能够勉强抵抗之外,大部分的叛军都是闻风而降,这一次他们就连逃窜的想法都没有。

    因为之前的残酷现实已经告诉了他们,不管你们逃窜到哪里。明军都会逐步的推进,一直到把你们逼上悬崖峭壁,或者逼到大海里去。所以,所有一切的逃窜都是徒劳的,甚至到时候连一个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黄海道叛军的大规模投降给其余还在抵抗的朝鲜叛军起了一个不好的开头,控制了黄海道,朝鲜八道已经有四道被明军牢牢掌控,而且这四道还是整个朝鲜最为重要的地方。

    三月,江原道叛军首领柳相是主动率领四万叛军投降。柳相是是整个江原道朝鲜叛军实力最大的一伙,同时也是整个江原道叛军的风向标。他的投降对于其他江原道的叛军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不但代表着他们势力的消弱,也是一种信念上的摧残。

    在柳相是的协助之下。明军仅仅出动了十万大军便在不到八天的时间之内平定了江原道。至此,整个朝鲜绝大部分的地区都已经停息了战火,更关键的是,除了镇守城池的十万明军之外。已经有十几万的大军在京畿以及江原道一线对于剩下的三道虎视眈眈了。

    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整个朝鲜最南部的三个地区,也是朝鲜重要的产粮区。这里的叛军实力很强大,但是当一路明军以耽罗岛为跳板直接在全罗道和庆尚道发动攻势之后,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反抗。

    南北两路明军犹如压路机一样疯狂的推进,就连一直以来明军坚持的稳扎稳打的战略都被放弃了,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这里的叛军根本就兴不起抵抗,每一次交战的时候,两军只要一接触,不出半个时辰,朝鲜叛军一准发生溃败。而且现在这些溃败的叛军也学乖了,没跑多远便全都蹲在地上高高举起双手,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