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沐阳)-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李端澄下令大军加快了速度,十几里的距离只是片刻之后大明士兵便已经到达了不达海的大军不远处。双方大军相距五百多米的距离,骑在马上几乎都能够看清楚对方的一举一动来。

    在这个无名的小山头之下,大明军队和不达海的乌兹比克大军对峙了起来。双方谁都没有贸然发动进攻。对于李端澄来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攻而,而对于不达海来说自己之所以出来只不过是不想承受只能龟缩在城里的耻辱罢了,他出来只不过是为了挡住大明军队继续西进的道路,但是他也并没有要真的和大明开战,况且不达海已经决定好了只要大明的军队不贸然发动进攻他便不进攻。

    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变这么对峙了下来,此时天已经快要黑了,大明想要继续西进的道路已经被堵住了,李端澄也并不想第一个发动进攻,所以便下令一部分士兵继续警戒而另一部分士兵则开始安营扎寨了,李端澄想要在这里安营下来,至于是打还是和就明天再做决定。

    而不达海在看到对面不远处的明军已经开始准备安营扎寨了,便也下令士兵开始安营扎寨。只不过为了防备明军有什么计谋他还专门向后退后了一段距离以拉开双方之间的间距。在不达海眼中明军的将领向来便是狡猾多端的,所以现在李端澄一个简简单单的安营扎寨便让不达海想入非非,不过也不能全怪不达海,毕竟两军相距五百多米这么近的距离李端澄竟然敢安心的安营扎寨的确是没有几个人会认为正常,再加上李端澄是在中亚人眼中向来足智多谋狡猾多段的大明将领,所以他便不自觉的想多了。其实李端澄这样做本身也是一种试探。

    而李端澄看到不达海竟然也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之后认为这场战争打起来的的概率也更加小了。因为如果不达海真的想要和大明开战的话刚才自己抽出一部分军队在安营的时候正是一个偷袭的最好时机,但是不达海却没有趁机发动战争而是也选择起来了安营扎寨这样看来对方也是在极力克制着。只不过不达海这样向后退后了一段距离之后才敢安营扎寨的行为还是让李端澄对他低看了几分,胆略不足,这便是李端澄对不达海这个还没有谋面的大将的评价。。

    第一夜,相安无事,谁也没有趁着夜色对对方发动突袭。第一夜安然无恙的过去了之后第二天来临了。

    初升的阳光照亮了大地,而明军以及乌兹别克的军队也重新对峙了起来。李端澄并不像到此为止他还想继续的向西而去。现在他连乌喇秋别城都还没有到达呢,也就是才刚刚深入乌兹别克境内不远处而已,如果自己在这里便停了下来肯定不会让袁启文以及朱厚照满意的,虽然他们不想和乌兹别克打仗,但是最起码也得让乌兹别克人服个软才行,要不然被乌兹别克大军深入费尔于纳盆地深处的耻辱如何会消除。

    不达现在继续往西的路上已经被堵住了去路,但是去往乌喇秋别的路又不是就这么一条,向北绕一段路照样可以继续西进。

    所以清晨在大军用完早饭之后李端澄便趁对面的不达海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向北而去。

    明军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现在突然发动起来便犹如闪电一样飞快的便消失在了不达海的眼中。

    明军的突然发动令不达海措手不及,早先他还以为明军会在这里和自己对峙下去呢,那里想到明军竟然会突然向北而去,所以在得知明军突然发动之后虽然不达海也想立刻追上去但是奈何自己早先根本就没有准备现在要追怎么也得让全军准备好不是,所以不达海只能一面不甘的看着明军逐渐的消逝在自己的视线里,一遍不断的催促着自己的大军准备。

    当不达海准备好追击的时候李端澄早就已经带着大军从北面绕过了不达海,之后李端澄没有停留直接从东北面向乌喇秋别而去。

    半天过后,乌喇秋别已经出现在了明军的视线之中了。看到了乌喇秋别的城墙之后李端澄以及所有的明军大为兴奋,这绝对是大明有史以来深入西面最远的地方,而这一切竟然是由他们完成的。高兴之余李端澄立即下令士兵想着乌喇秋别围了上来。

    “敌袭,敌袭。” 乌喇秋别城墙之上仅有的一些士兵站在城墙之上看到了不远处的明军之后立马发出了敌袭的警报,但是奈何此时的乌喇秋别在守军的数量上面就好似一个不设防的城池,本来乌喇秋别城里面原来的守军再加上不达海带去的将近六千大军也才一共八千多人而已。乌兹别克汗国本来军队就不多,但是地盘却不小,在它的地域上面城池无数肯定不可能每一个城市都放上上万大军的,要不然就是只需要十来座城池便耗光了乌兹别克的大军了。现在乌喇秋别能够有八千多人守着已经是特殊的情况了。

    这一回为了出城堵住李端澄的明军不达海可是抽调了八千人出去,在城里面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还在防备着。但是对于一个高大的城池来说不到一千的守军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在

    当李端澄他们到了北门的时候,城内的守军也才刚刚行动起来,由于本来人数就少,分配到一个小地方人就更显得少了,一个北门总共也才只有不到一百的守军。

    当李端澄他么到了的时候跑出城门想要把护城桥拉起来的几个乌兹别克士兵怎么用力最后也没有成功,而里面的其他人一看护城桥拉不起来,立马便有一部分士兵想要跑出来帮忙,但是奈何这个时候明军已经跑了过来了,所以一看到明军那刚刚出来的一部分乌兹别克士兵便立马跑了回去。

    而那几个出来拉护城桥的士兵一看明军已经到了自己跟前了,直接跪在地上投降了。本来不想和乌兹别克的大军发生任何冲突也不想抓他们一个人以免冲突加剧的李端澄一看这种情况便直骂娘,你说你们几个就不会跑回去,非得直接投降啊,弄得现在本将军要是不把你们几个抓起来了自己都没法向朝廷交代。

    没办法,李端澄一挥手,很快几个投降的士兵便被绑了起来。之后李端澄便下令兵围乌喇秋别,但是却并没有下令进攻。

    抓了几个俘虏怎么也得审问一下吧,幸好在此时的乌兹别克蒙古语也是通用的语言之一,本来之前这里便都是蒙古人的统治之下,而现在的乌兹别克人也有很多具有蒙古人的血统,所以蒙古语在这里也是很有市场的。就连现在的乌兹别克汗国的大汗穆罕默德?昔班尼也是蒙古人,他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代。

    李端澄此前常年和蒙古人交战对蒙古语也多少有点了解,这才使得和几个俘虏之间的交流不是特别的困难。

    李端澄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这一审问弄得自己不得不向乌喇秋别发动进攻。审问肯定得先问对方城内有多少人的守军,将领是谁了?

    李端澄这么一问,几个俘虏全都老老实实的交代了,总俘虏口中李端澄得知现在的乌喇秋别的全部守军也才一千人不到,而守城的将领也是没有什么名气,而且有着白痴之称阔卢拓在得知明军到了城下之后竟然自告奋勇的想要担当乌喇秋别城的指挥官,和现在的守将争夺起来了指挥权。

    结果得知了这一切之后李端澄又犯难了,现在的乌喇秋别就相当于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一样,而且竟然里面还发生了争夺指挥权的内斗。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不用怎么进攻大明就可以攻下乌喇秋别了。但是这样的话便有和之前定下的不和乌兹别克交战的大致方针冲突了,李端澄相信只要自己打下了乌喇秋别城,到时候回来的不达海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了。

    李端澄有意不想打,但是奈何得知了城里的真是情况之后军中的其他将领却纷纷嚷嚷着打,群情激涌之下李端澄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他们的意见。

    出师在外,计划赶不上变化啊。李端澄在心里想着。最后思考了一番之后李端澄决定了打。一座大城不要白不要。而且最主要的是李端澄想到了朱厚照之前吩咐的如果不得不打的话一定要把战火烧到国外去。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就是朱厚照这个太子殿下也是没有说绝对不能打。而现在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得到乌喇秋别城,之后只要自己想方设法通知在南疆的袁启文,到时候只要袁启文能够直接派大军前来在有自己在这里先下一城的情况下大明很有可能再次开疆拓土。只要利益足够大有什么战争是不能打的。如果放过了这次机会就连李端澄自己都感觉有点可惜。况且把这个城池当做贺礼送到京城也很适合。

    说打便打,李端澄立马聚拢兵力打算全面进攻距离自己最近的北门。当然在进攻之前李端澄没有忘记先劝降一番。

    站在北门城外,李端澄让那几个俘虏向上面防守的守军喊话,大意便是说大明天军现在从天而降,数量有数万,你们快快投降倒是保证不杀汝等,不让城破之时便是汝等的死期。

    令的李端澄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在喊完了这短话之后里面的人竟然真的打开了城门投降了。

    李端澄绝对不会客气,直接带着大军从北门蜂拥而入。之后即便有少许的军队还在抵抗,但是也没有翻起来什么浪花,很快乌喇秋别城便被李端澄控制了起来。这个时候李端澄才知道原来里面的守军投降并不全是自己劝降的缘故啊。

    本来在不达海走之前曾经在城里面留下了一位将领代替自己来守城,但是他却忘记了把阔卢拓这个相当于白痴一级的人给带走了。结果现在就悲剧了。当李端澄到了城下的时候,阔卢拓竟然自我感觉良好的和不达海留下的那个将领争起了指挥权。阔卢拓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想在这个时候表现一番。那位将领当然不肯了,于是两人便发生了冲突了。结果在争吵的激烈的时候阔卢拓竟然失手把对方给杀了这下子便闯了祸了。城内的守军在看到自家将军被杀了之后对守城已经没有信心了,靠着阔卢拓这个白痴能办成什么事,所以有一部分人便直接打算投降了。其中北门的守军便是投降心最急切的一个。因为他们可是打起来第一个倒霉的啊,所以投降自然也得赶紧啊。

    得知这个结果之后李端澄哭笑不得,不过不管怎么样也得感谢一下阔卢拓啊,要是没有他大明也不会不费一兵一卒便攻下乌喇秋别不是。只可以阔卢拓已经被早先冲进来的明军给剁成了肉泥了,李端澄只能看着那血腥的尸体不断的惋惜,一个大功臣就这样被误杀了啊。

    基本上控制了城内的局势之后李端澄立马指挥者大军走向了城墙,因为他得知不达海已经回来了。

    话说当不达海回到乌喇秋别之后发现上面的守军竟然已经从自己的属下换成了明军的时候大怒。想不到自己昨天还不想和大明交战,他们今天竟然敢来给自己这么一手。

    所以刚回来不达海便朝着立足未稳的明军发动了进攻。很可惜本来双方的士兵人数便是基本相当,再加上现在明军更是依城而守,靠着这么点的兵力就想收回来乌喇秋别城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在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之后不达海不得不停了下来。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样进攻下去除了能够白白的消耗掉自己的兵力之外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便转进攻改为了围城。虽然不达海靠着现在将近八千的兵力想要收回乌喇秋别有困难,但是困住四个城门让城里面的明军出不来确实可以做到的。

    “哼,只要把你们困在城里面到时候等你们没吃的了看你们怎么办?”看着城上那威风凛凛的明军,不达海恶狠狠的说道。他的想法是没错,中亚的城池普遍存粮不多,因为这里粮食一直都是紧缺的东西。只要他能够把乌喇秋别城一直围起来不让里面的明军突围出来,而乌喇秋别城内不多的粮食在吃完了之后李端澄他们绝对会陷入困境。但是他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却不是这样想的。

    在自己进入乌喇秋别城之前李端澄便已经派出了好几批传令兵伪装成乌兹别克人的样子悄悄的从北面绕回南疆去了。

    乌喇秋别城距离南疆的费尔于纳盆地非常的近,出了费尔于纳盆地只要一个多时辰便可以到达火占城,而从火占城也只需要半天的时间便可以到达乌喇秋别。所以李端澄派出去的探子只用了恰好一天的时间便从火占城北面回到了费尔于纳盆地的大明境内。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速度最快的一波探子一惊到达了袁启文驻扎的俺的干城了。知道这些人是李端澄拍回来的探子,守城的士兵不敢阻拦连忙把他们带到了袁启文那里。

    通过几个探子很快袁启文便对发生在乌喇秋别城的事情一清二楚了,得知李端澄的意图之后袁启文不做迟疑,当天便立即下令士兵集合,当天晚上便踏上了征程。

    只不过当李端澄派去的探子回到大明境内的时候,乌兹别克汗国大汗穆罕默德?昔班尼在得知了乌喇秋别的事情之后也已经带着大军来到了乌喇秋别城外。

    李端澄的结局倒低会如何呢?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打退昔班尼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打退昔班尼

    穆罕默德?昔班尼作为乌兹别克的大汗,虽然他出身高贵,是曾经的大汗阿布尔海尔的直系亲孙。但是这个身份却并没有带给穆罕默德?昔班尼他应有的荣耀与尊贵。相反的这个身份带给他的确实无尽的追杀。

    他的祖父阿布尔海尔曾经在乌兹别克人聚集的地方建立起了一个游牧的国家,但是每一个帝国的建立都是伴随着无尽的杀戮与数不清的敌人的。阿布尔海尔的帝国只持续了自己一代,在他死后他的帝国便立刻被内部的和外部的仇家们给联手肢解了。而作为阿布尔海尔的孙子穆罕默德?昔班尼也不得不在年幼的时候便逃亡他国。

    在逃亡的路上吃了多少苦,没有人知道,在其他的国家里面做小兵的时候有多少次差点战死战场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一直到后来随着战功的逐渐增多穆罕默德?昔班尼开始在他国获得更多的重视,以至于后来被赐予了一块封地。从这个时候穆罕默德?昔班尼才真正摆脱了那种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生活。

    小时候以及年轻时候的经历养成了穆罕默德?昔班尼成熟稳重、懂得隐忍的性格。

    作为现在乌兹别克汗国的的缔造者,穆罕默德?昔班尼对于自己的地盘的掌控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少得了穆罕默德?昔班尼派出去的探子。不管是边缘荒漠、还是贵族们的家中亦或者军中将领们的身边处处都密布着穆罕默德?昔班尼的人。

    其实当李端澄带着大军深入到火占城的时候,他的行踪就已经被穆罕默德?昔班尼派往给地的探子们发现了,之后迅速的便有人把李端澄在这里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昔班尼。一开始的时候昔班尼并没有打算亲自出手来解决李端澄他们。因为在他的眼中李端澄还不够格自己亲自动手。八千多人的明军交给不达海足以。

    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昔班尼却不得不亲自出手了,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不达海这个自己器重的将领竟然把乌喇秋别城给丢了。 而且李端澄攻占乌喇秋别的过程也让的昔班尼大为震怒。所以在得知乌喇秋别已经被攻占了之后昔班尼亲自来了。

    现在的乌喇秋别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在昔班尼来之前这里只是被不达海带来的军队把四个城门给围起来了,但是现在随着昔班尼以及他的五万大军的到来,整个乌喇秋别城都被为的水泄不通。

    昔班尼的大帐里面,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就连外面的护卫们时候都已经感受到了里面不同寻常的气氛。

    在大帐里面的最上面坐着的是大汗昔班尼,而在两边便是昔班尼带来的大军之中的各个将领们,在大帐的正中间站着笔直的站着一个人,正式不达海。

    “不达海!”昔班尼大喝一声,吓得不达海直接跪了下来。

    “大汗饶命啊?”不达海跪在地上颤抖着说道,他现在不能不怕,再从昔班尼来了之后便没有和自己说过一句话,就连一个好一点的脸色都没有留给自己。作为昔班尼身边心腹之一,不达海自然之道昔班尼这是对自己生气了,并且还不是一般的生气。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昔班尼的小舅子,两人也算是亲戚的关系了,在平常就是自己犯了一些小错误昔班尼也都是批评自己两句而已,曾来没有像现在这里一开始便是板着个脸一句话都不说。昔班尼越是这样也就越是让不达海担心。不达海不会怀疑曾在血海之中长大的昔班尼的残酷。

    “不达海,本汗问你谁让你出城的?”看着跪在下面颤颤巍巍的不达海,昔班尼眼中闪过一阵失望,自己寄予厚望的不达海此生的成就也就是止于此了,很难再有作为了。难道天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