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龙腾-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间又一个念头闪现在李从嘉的脑海,自己的分析从心里出发的确不错,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他是穿越而来的,根本不是之前那个李从嘉,他要动手既不是子弑父更不是弟杀兄,不会有任何心理上的负担!而且之前他还真的闪现过如此念头!难道真的是自己?李从嘉越想越像,心头不禁升起一股深深的寒意,有想法和实际去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正是这种寒意让他一时忘了自己身处单杠之上,双腿一软竟然掉了下来,摔了个实实在在。

    看见六皇子从单杠上摔下,王云林第一个冲了过去,跟在他身后的几百名晨练中的士卒,这一幕令得几名留在原地刚刚加入的新兵都有些愕然!他们当然不会知道现在在每一个士卒心中护卫六皇子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本能反应!



 第八十五章 谋事在人成者天



    大唐保大十年二月十二,后周皇帝郭威遣使将慕容彦叛乱一战中出兵相助却兵败被俘的唐军将领燕敬权送到金陵,还给李璟带来了一封手书。对于寻常的百姓或是普通官员而言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在军营中六皇子李从嘉的心里却掀起了波澜,历史的走向果然没有改变,接下来就要轮到自己的父皇诚惶诚恐的上书致歉了。

    昨天晚上刘彦青的父亲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将军回了金陵,可能多半与此事有关,李从嘉正在思索着如何找个机会和这位老将军见上一面。清淮节度使坐镇濠州,手下七八万精锐还有两万水军,可说江淮一带最大的力量就掌握在刘仁赡的手中。自己想要能在三年后扛住周世宗柴荣的亲征,刘将军就是绝不能忽视的力量,但是如何与之接触却是颇让人耗费脑筋的事情,因为现在他封王之事已经放上了台面,在此敏感的时刻他李从嘉接触任何一位朝中重臣都会很不合适。

    “殿下,锺瑞年公子派人来请您过府相见。”李从嘉正在想着心思却有士卒进帐禀告,鍾大少爷的马车已经停在军营之外了。

    “好,我稍候便去。”前来通传的士卒名为李具,那日李从嘉从单杠上掉下来摔得七荤八素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来到自己身边的,此人身手不凡,杞县一战斩首过十,且头脑灵活能察言观色,因此便也将他留在身边做了亲兵,六皇子的亲信队伍是需要不断扩大的。

    从上元节开始锺瑞年来请李从嘉赴宴前前后后已然不下十数次,多是一些应酬的场面,往来也以各处豪商居多,对锺大少而言请来表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也对他们悦来客栈的生意有很大的好处。而对六皇子来说亦不抗拒,听这些豪商说一些四方之事亦可以开阔眼界,甚至获得不少有用的信息,比方说后周正在制造战船训练水军!看来他们对于江淮已有虎视眈眈之心,否则要战船何用?

    不过今天锺少爷请李从嘉前来可不是要赴宴的,等六皇子到了锺府就立刻被请到了书房之中,一同的还有刘彦青,赵龙和锺九则在书房之外守候,任何人不经传唤皆不能入内。单看这个阵势李从嘉就知道今日之事非同小可,如今他和锺瑞年加上赵龙刘彦青就是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一个是发小一个是表哥都是他身边最为可信的人。

    “从嘉,此次我大唐出兵相助慕容彦那郭威很是震怒,如今派人将燕敬权送来恐怕有示威之意在内,皇上召集了燕王威国公韩大人和刘老将军等人今日午后在养心殿议事。”果然刚刚坐下锺瑞年就给了李从嘉一个重量级的消息,如今六皇子身在军营之中,皇宫内院的消息却是没有鍾大少爷来的快捷了,但由此亦可见锺瑞年的手段。

    “慕容彦叛乱一开始声势颇大,却是虎头蛇尾,郭威此人确实厉害,单看他先前的隐忍已是不凡,后来的用兵也是可圈可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慕容彦的十几万大军未战先乱,那燕敬权也不是知兵之人,若能提前察觉轻师后退又哪会兵败被擒?那郭威如今此举,难不成还会携评叛之威兴师问罪与我大唐?”不要这样看我,那些话我是听我爹说的,接过话头侃侃而谈的正是刘彦青,话语之中颇有见地,倒让李从嘉锺瑞年奇怪,看见二人的眼光他急忙做出了解释。

    “老将军不愧是我大唐名将,可谓一语中的,不过郭威此举还是威吓居多,此时他尚有北汉契丹在其侧背,对我大唐动武智者所不为。”李从嘉点了点头,此言出自老将军口中倒是顺理成章,燕敬权之败赵匡胤等人固然表现精彩,可主要的原因还在他敌情不明又偏师冒进,后周刚刚建立不久,契丹对郭威并不友好,一日不解决这个巨大的威胁他怎么会率师南下?这可能也是三年之后大战的原因。

    “从嘉眼光不差,我也是如此作想,江淮之地有刘老将军镇守,郭威虽说迅速平叛但亦有损耗,此时兴兵他也要好好斟酌!不过我看此事对从嘉你的外封也颇有影响,假如今日皇上提起此事你我所求就大有希望!”在锺瑞年刘彦青面前李从嘉不用有太多的掩饰,他的分析得到了表哥的认可,于此处锺瑞年的眼光可说是一点不差。当然他和李从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战事之中亦有寻常难得的商机。

    “该我说的我全说了,看起来爹爹并没有起疑心。“”李从嘉闻言沉默了片刻,随后眼光看向了刘彦青,后者点了点头立刻答道。

    “那我们就在这里等?”微一沉吟李从嘉又对锺瑞年问道,他是非常明白表哥话中的意思的,刘仁赡将军身为清淮节度使执掌江淮兵权,假如父皇有意要将自己封到江淮必然要征求这位大将的意见。这段时间自己的封王成了最大的重点,锺瑞年为此可谓不遗余力,锺太师和韩尚书等处都花了很多功夫,如今就等着皇上提起此事了。

    相反是当事人李从嘉却不宜在此事上发表任何的意见,还要表现出避之不及的样子,尤其是在燕敬权兵败之后,后周声势大盛,此时他要还想去江淮之地便与一向的行径太过不符了。但李从嘉更知道自己是一定要想方设法争取封到江淮的,除了自己他不相信任何人会比他更想守住江淮,而此等军事重地的得失将决定大唐的命运,因此才兵行险招让刘彦青找机会在刘仁赡的面前说了一些话题,现在刘彦青已经照着自己的吩咐做了,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亦难预料。

    “嗯,我等三人在此枯坐也是无趣,恰好今日乃是玉京楼秦玉瑶姑娘在金陵的最后两日,不妨前往奇芳阁一观……嗯,秦姑娘对重光你极为仰慕,如此佳人见上一面也不错。”锺瑞年点点头说道,求江淮之地是他最先和表弟提起并反复劝说,如今看来他还真是不遗余力了,否则有可能遭遇兵祸以李从嘉的性格是定不会谋求此处的。

    从楚地回来,表弟给了自己五千两黄金作为二人合伙的资金,且对具体的操作他根本不闻不问,最多是提一些既有“创造性”的意见,即使是表兄弟这一份信任也让锺瑞年感觉极好,亲兄弟明算账也确是合伙的最好基础,表弟更不愧是天资聪颖,对那行商之事不过接触数月竟然已是不在自己之下,恐怕也只有他这个“天才”能够做到了。

    “奇芳阁,秦玉瑶?锺少此论极高。”刘彦青第一个出言附和,天魔之姿,倾城之态的舞技谁不想见?

    “表哥你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吧?”李从嘉却是没好气的问道,锺瑞年刚才停顿之后说出的话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家伙还真会利用自己的价值,恐怕今日父皇召集重臣议事不过是恰逢其会,即使没有此事表哥也肯定会请自己去奇芳阁的。

    “知我者,重光也!谁让你现在这么大的名气?江南第一才子,哪个不想见你。”锺瑞年闻言微微一笑,之后还用颇为怨怪的语气言道,随着李从嘉名声大涨就连自己在外也要受不少的牵连,很多人根本不是找他谈事而只是为了李从嘉,让锺少爷亦不得不羡慕嫉妒恨。



 第八十六章 安民避战可得兼



    锺瑞年李从嘉刘彦青三人去了奇芳阁观看秦玉瑶的倾城之舞,今日是秦小姐在金陵的倒数第二日,很多人闻讯赶来,再要错过恐怕就要去汴梁的玉京楼了。京城之中清风楼晚晴楼奇芳阁向来鼎足而三,但观此次秦玉瑶连去晚晴奇芳二处,似乎两家有联起手来对抗清风的意思,但无论他们之间如何争斗,受益的还是那些客人。

    李从嘉对于奇芳阁最深的印象就在一道小吃,鸡汁回卤干!这是他后世最喜欢的吃的食品之一,而在此时的唐都金陵就显得更加原汁原味,那些母鸡都是人工喂养,不含任何合成饲料、激素与添加剂,绿色纯天然,浓稠的鸡汤浸透香甜的卤干,绝对是人间美味。

    在京城之中,鍾大少爷去哪儿也不会缺少上好的包间,哪怕没有提前预定都会有人相让,今天也不例外,虽然奇芳阁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但城中最大布庄彩云轩的老板丁百万闻听是锺少爷前来立刻将顶层的包间让了出来,美人歌舞可以再观,得罪对方万万不能。

    奇芳阁中宾朋满座,此时在皇宫的养心殿内也是重臣云集,不过一边是气氛热烈,一边则颇有些愁云惨雾的意思!龙椅之上的保大皇帝李璟就是一副愁容,后周虽然表面上客气的送回了燕敬权可郭威手书之中的一句“助纣为虐”却让他坐立不安,此时对方大将高怀德赵匡胤等人更在徐州集聚士卒,搬运粮草,似有南下江淮之意。

    自李璟而下,燕王李景遂,威国公宋齐丘,太师锺云,兵部尚书韩熙载,大学士冯延巳高越等人亦皆是默然肃立表情严肃,当然这未必是每个人都和李璟一样的忧愁心情,只是皇上如此神情,臣子自然要以君之忧为忧愁,察言观色之道可是自古以来的必然之法。

    可能殿中唯一还能保持从容之态的便是那位站在燕王李景遂下首腰板挺得笔直的鬓发斑白之将,看上去约莫五十余岁年纪,可精气神依旧不输壮年,正是大唐的两朝重将现任清淮节度使镇远将军的刘仁赡,也是六皇子李从嘉伴读刘彦青之父,此番郭威遣人送回燕敬权,李璟暗自派人秘传老将军回京议事,之所以秘传乃惧后周之军。

    “众卿,那郭威信中言语已隐隐有威胁之意,此番高怀德赵匡胤等辈又在徐州之处操练人马,大周军精更兼战将众多,慕容彦十数万大军十日之内便土崩瓦解,我大唐在江淮之处不过七八万人马,还有不少乃老弱,此番伐楚虽是功成亦损耗不小,倘若大周真的提病来取江淮该怎生是好?江淮一丢金陵便失屏障啊!”局面如此沉闷也不是个办法,说到底还是要李璟来打开局面,听他言语之中很是畏惧大周军力,假如李从嘉在此一定会想父皇的迁都从此时就埋下了。

    放在往常皇上如此一问最先回答的肯定是威国公宋齐丘,不过近日他却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沉思之状,丝毫没有出言之态。其实心中明镜一般,李璟没有出言斥责他已然是够厚道了,说到底当日就是他一力主张出兵才会导致今日之败,此时说什么好了,一个不对反而内外不是人,老国公为官多年深谙其中三味,自是会有人回答的。

    说实话此次大周平叛一仗的确打的干净漂亮,此前谁会想到慕容彦能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郭威及手下诸将与此一战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加上周军精锐的战力确是令人畏惧,这样的周军假如携平叛之威南下,大唐能当得住吗?更遑论此时还有南汉在后虎视眈眈,兵戈一起他必然偷袭唐军后路,一旦陷入两线作战大唐可谓危矣,宋齐丘就错在小看了郭威而高看了燕敬权。

    “陛下,此次郭威虽是成功平乱,安定人心,可毕竟大周新建更需安民,兵者之事想是不得已为之,况且慕容彦虽败亦不能改契丹北汉对其敌对之心,此时或因其士气旺盛而有隐忍可一旦被其窥得机会亦不会坐视,以我观之那高怀德赵匡胤等辈与徐州之举不外试探我军虚实而已,当不会冒进,陛下仍可采远交之法结好契丹,江淮一带这全力戒备便可。”此时终究还是太师锺云首先出言道。

    “太师之言朕心中亦知,可此次我方出兵相助慕容彦,契丹与北汉却无半点动作,坐视其十几万大军烟消云散,似这般朕岂能将我大唐之地寄望于此。太师也言高赵二将屯兵徐州有试探之意,而我若是全力戒备江淮岂不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听了锺云之言,李璟面上愁容并未散去,沉吟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言道。

    皇上此言虽然未免有些示弱但毕竟有所道理,锺云一时再难进言,倒是兵部尚书韩熙载看得清楚,并非契丹北汉没有动作而是根本来不及有所动作,就算是他之前就料定慕容彦必败也没有想到如此之快,而眼下陛下已然为大周的军势所慑,就算大周没有南下之意也会杯弓蛇影,但想要按他之心却不能如此相劝,计将安出了?

    “皇上,老臣麾下还有数万精锐,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论及用兵老臣也未必怕了赵匡胤与高怀德,大周士卒虽精终是缺少水军,江淮一带水网纵横,我军以长击短大有所为,只是……”看见皇上如此,老将军刘仁赡奋然道,他与太师锺云不同,纯粹从军事角度出发,大唐在江淮一带未必没有与周军一战之力,但必须解决一事。

    “将军有何言尽管说之,朕当倾听。”到底是武将,刘仁赡之言听得李璟总算是振作了一些,不过听他言犹未尽不禁立刻问道。

    “方才言及赵高二将与徐州屯兵之事对我江淮军心民意极有所损,因此欲要抗敌必先安军民之心,老臣自问无此威望,还望陛下派人前往才是,倘若此事无忧,老臣必能为陛下稳守江淮!”刘仁赡终于说出了心中所想,这亦是他赶回金陵的目的之一,军心不振人心惶惶如何为战?不过看看李璟一副不振的样子也知道为何事会至此。

    “哦,那依老将军所言,何人前往最为合适?”李璟问道。

    “此事还要请陛下和各位大臣斟酌。”刘仁赡心道皇上你最合适,假如现在你往江淮走一趟保证可以安定军心民情,不过此事看样子也只能想想了,李璟可不是一个马背上的皇帝。

    “嗯,老将军所言却是开我等愚鲁,陛下以当下之情确如刘将军之言,这前往江淮之人须有安定人心之能,声望绝不能低,且更以皇族之人为宜,臣推荐一人,若此人去不但可安江淮人心,还能让大周知我南唐并无兴兵之意,收一举二得之效。”听了刘仁赡之言李璟遍视群臣,片刻之后韩熙载却是心中一动,上前言道。

    “哦,那是何人?韩尚书快快言来。”李璟一听此事方才稍有喜色,急忙追问道。



 第八十七章 朝堂自古是非地



    闻听兵部尚书韩熙载提起派一人前往江淮便可既安民心又可向大周表示善意,李璟心中大喜立刻追问,韩熙载言道:“今我大唐皇室中人,若论声望除陛下之外当以六皇子为先,殿下才情不凡天资聪颖,所做皆可为传世佳作,极得赞赏与士子之间,且殿下风流俊赏,洒脱不羁,如需一人前往江淮可二者兼得,则非六皇子不可。

    “重光?”李璟微微一愣,在这样的议政场合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李从嘉的存在,不过得韩熙载稍加提醒却是心中一动,如今说起名气不要说其他皇室之人,怕是自己也不一定比得上六皇儿,其天赋才情确是不凡,要知道李璟在词曲之道上也是有着专家水平的。

    什么风流俊赏,洒脱不羁,那只是韩熙载有些话不愿意说出罢了,倘若说在明处就似那流传甚广的郭威与柴荣之言,李从嘉与词曲之天赋怕是唯有魏晋之曹子建、盛唐之李太白可与之相比,可却不问政事。不通兵法,与后陈叔宝何其相似?便再是才高亦不足为惧。

    李璟让李从嘉身入军营有对他加以历练的意思,可看儿子的表现呢?居然将逍遥安乐床抬到了军中,还养了个罪臣之女作为外房,空有才子风流,却无男儿之志,更和皇太弟李景遂走的颇近,对自己的心意根本不知加以揣测,一天到晚不是和宋承宪编撰全唐诗就是和锺瑞年流连于青楼酒馆,如此观之柴荣之言还真是真知灼见,六皇儿非是可以托付国事之人,不过以眼下形势韩熙载之言确是可行。

    “陛下,韩尚书所言甚是,便是老臣也听过六皇子善词曲、工音律之名,文人士子对其莫不推许,民间亦有传诵,倘若殿下前往江淮确可安定民心提升士气。”李璟想着心思一时沉默不言,老将军刘仁赡出言道,除了皇上自己之外六皇子倒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不但可以达到安定军心民意的目的应该还不会干涉自己的军事布置,记得儿子和自己说过一句话,六殿下将皇上让他入军营之举称为赶鸭子上架,且一向性格温良,并非似大皇子李弘冀那般强势的。

    “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