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的幸福生活(玄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山谷,眼前一片开朗。

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道路直通谷里,怕不有一丈宽。

道旁栽种着各种花果树木,有的居然在开花,还有的已经结果,多数果实都已经成熟了。

这明显是人为的。

谷中温度恒定,与晚chūn初夏时候相当,空气中湿度适中,而且原本笼罩的云雾离奇消失,使得整个山谷都处在阳光的照耀下。

王石一步步沿着青石路往前走,潘凤这傻小子,没心没肺,傻笑着一边吃果子一边摘了往怀里装,眼看都装不下了。

山谷不大,不一会儿就到了青石路的尽头。眼前是一个碧绿的水潭,潭中居然有盛开的莲花,一座石桥跨过深潭,直达山壁。

山壁上,居然镶嵌着一座石门,上面有jīng致神秘的纹路,是王石从没见过的风格。

王石立在潭边,并没走上石桥。

谁知道石桥那边石门里有什么东西?

未知的东西,谁都害怕,王石虽然没有心生恐惧,但必要的谨慎还是应该的。

潘凤见王石停下了脚步,也跟着站在王石身后。本能的,他也感觉到了不寻常。

两只狗的感觉似乎更敏锐一些,这会儿已经停步不前,并且做出了谨慎的姿态。

思虑了一会儿,王石决定过去看看。

不论怎样,既然到了这个神奇的山谷,王石觉得,就应该将其中缘由弄清楚。

“在这儿等着。”王石沉声对潘凤说了一句。同时示意两只狗也停留在这里。

潘凤点头。

走上石桥,王石的步伐越发沉稳缓慢,但一直走过石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发生。王石舒了口气,还以为石桥上有机关呢。

伸手触摸着石门上的花纹,王石正准备用力推,却不防石门突然两边退开了。也就是王石武艺高强,对身体的掌控到了入微的境界,换做潘凤,突兀之下,这傻小子一定会一扑趴摔进去。

王石提起jǐng惕,抬眼向门里一看,登时瞪大了眼,心中惊诧万分。

门内居然是一个世界!

浩大看不到边的陆地,山峦起伏,河川纵横,各种植物密布,各种动物嘶号,居然王石还看见了剑齿虎、恐龙这些生物!

“不可能!”

王石脑海里首先迸出这个念头。

同时,他仔细观察起来,却发现这个世界似乎是虚拟的。虽然山清水秀,但总觉得有些刻意的痕迹,就像照片,照的再好,也不是真正的景致。虽然有无穷动物,甚至其声音也惟妙惟肖,但似乎都是行尸走肉,不够灵动!

“幻觉!?”

王石连连退了几步,退到了石桥上,脸上露出骇然。

“来吧,进来吧。。。”

这时候,一个神秘的声音直接在王石的脑海深处响了起来!

“什么东西!?”

王石脸sè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清晰的感觉到,这声音中存在着巨大的诱惑。

但是,王石是武者,武者最重要的,不是强壮的身躯,而是坚韧的意志,所以,这个声音对王石没有丝毫用处!

“什么东西装神弄鬼!?”

王石爆喝一声,双目紧盯着石门内,全身都紧绷了起来。

这时候,潘凤居然到了王石的身侧,并缓缓向门内走去。

王石侧眼一看,见他双目无神,就知道,这傻小子被迷惑住了。

伸手砰的一下,将潘凤打晕,王石将其扛在肩上,迅速退过石桥,转头再次看了眼那个虚幻的世界,咬了咬牙,立刻往山谷外走去。

如果只王石一人,他不介意冒冒险,进去看看。但潘凤却不行。这傻小子除了身体强大,其他的跟个孩子似的,根本扛不住其中的诱惑。

至于大黄二黑,不知是因为有空间烙印的缘故,还是这声音对动物本身就没有诱惑力,反正没被诱惑就是了。

王石心里最终只能打定主意,以后有机会再来这里探探。

他一手提着潘凤的传家宝,抗起潘凤,与大黄二黑迅速跑出山谷,没再回昨夜休整的那个洞窟,而是直接转向西北,直奔长安城。

王石渐行渐远,却没听到那石门中传出的一声轻叹。

第五十九章长安城外的难民

走不过数里,潘凤这小子醒了过来。

见他懵懵懂懂的,王石也没跟他细说,只敷衍了事。

这单纯的孩子,还是让他永远单纯吧。再说了,即便跟他解释了,他也摸不着头脑,还不如不去浪费那个口舌。

一边走,王石一边就在想。

这南山秦岭之中,居然还有这么邪门的地方。

那石门内的幻象世界就先不说,单单山谷里的气候,就让人惊叹不已。

外面大雪覆地,谷中却温暖如chūn,甚至还有鲜花水果,这完完全全颠覆了季节变化的天地规则,与王石的空间产生的效果惊人的相似。

那石门里到底有什么?是谁?

又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创造了一个幻境,用什么样的手段,让谷中气候恒定?!

对了,还有那云雾。在山谷里看不见一丝,太阳能完全照shè。但到了山上,却缭缭绕绕,分明就是一种遮掩的手段。

王石心中思绪起伏,有惊叹,有好奇,更多的是jǐng惕。

这样一个神秘的山谷,到底是什么人建造的?难道是神仙?王石不由得想起了南华老仙、左慈、于吉这些人来。

要是这个时代真真存在神仙,又该怎么办?如何去面对?王石想到这些,不由得心生忧虑。

两人两狗一直走,午时都没停留下来吃食,直到傍晚,长安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帘里。

王石站在山坡上,极目远望,偌大的长安城,被大雪覆盖围绕,看起来臃肿不堪,像个巨型的雪兽。不过城中过的建筑大部分还是清晰可见的。毕竟嘛,这样大的雪,京兆尹樊陵老头肯定会组织人手扫雪,清理屋顶、道路的。

旷野上,不见一人,冷清寂寥。

王石潘凤和两只狗踩着厚重的积雪,一浅一深蹒跚走下山来,来到官道上,直接杀奔长安城。

作为长安的南大门,安门很是宏伟,而且庄重的。但现在,安门外两边,居然搭起了无数的简陋棚子,许多的人群聚集在这里,哭闹声、嘶喊声绵绵不绝。

王石与潘凤站在一边,看着这些难民,脸sè很不好看。

大雪绵绵,使得城外的平民遭了雪灾,才不得不拖家带口,来长安祈求庇护。

但安门紧闭,城墙上那一排排士兵冷漠的眼神,让王石心里很不痛快,甚至于对原本很有好感的樊陵也心生恨意。

这么多人遭灾,不赈济也就罢了,好歹给人提供温暖一点的地方休息吧?好歹也打开城门,让人进去再说才对。可是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少被冻得僵硬的尸体散乱在道旁,有老人,有妇人,也有小孩。

他们死不瞑目,一双双眼睛无神的看着天空,让王石的心都揪了起来。

更多人还处在生死边缘,王石觉得,应该想想办法才行。

让潘凤呆在一边,王石走上前,对城楼上的士兵喊道:“打开城门,我是京兆尹樊陵大人的旧识,找他有事!”

城楼上的士兵闻言,相视一望,竟俱都哈哈大笑起来。

“樊陵?是谁?”

“哈哈,那是前任京兆尹,刚被调走不久呢。”

“城下那小子,你的樊陵大人调走啦,不在,哈哈哈。。。”

王石闻言,脸sè立刻难看起来。

他强忍着怒气,喝道:“那现任京兆尹是谁?为何不打开城门,赈济百姓?”

“现任!?没有!”

“还没到吧?应该。”

看着城墙上那群嘻嘻哈哈的士兵,王石恨不得一拳一个,把他们都打死!这些没人xìng的家伙,面对城下死难无数的灾民,居然在笑!同时,他大致也明白了其中的情况。

樊陵被调走了,或是高升了。现在的京兆尹还没到任,才使得城外这些难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现在谁在管理长安!?”

王石沉喝道。

“嘿,”城墙上一个士兵冒出头来,嬉笑道:“小子,你要找咱们斄乡侯?不够格儿啊!”

“斄乡侯!?董卓!”

王石眉头一下就竖起来了。

“狗rì的董卓,让他滚出来见老子!”

王石大声怒骂出来:“你们这些狗rì的,给老子向董卓传个口信,半个时辰不出来,老子就去他府上找他算账!记住,老子叫王石!”

城楼上的士兵听见王石怒骂董卓,先是震惊呆滞,从来没人敢这么骂董卓!然后怒火中烧,不少的士兵鼓噪起来,要弄死王石。接着却又面面相觑。

王石是谁,他们这些西凉兵比谁都清楚。那可是万军从中取主帅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凶人!

所以这些人不敢怠慢,立刻派了几个人去城中报讯。

王石怒气不消,一拳打在城墙上,轰隆一声,把个坚固的城墙生生打出一个窟窿,吓得城墙上的士兵惊若寒蝉。

这动静,也吸引了城外难民的目光。

有好心的难民过来跟王石说,让他赶紧离开。说城中的西凉兵不好惹。

王石细心安慰,只道待会儿就好,城中一定会派粮赈济。

虽然难民们不太相信,但总算心头有了点希冀。

王石就站在城下,心中默数着,等待着。

如果董卓真敢不来,王石打定主意,一定要让他好看。

不一会儿,城墙上传来声音。

“城下可是廉县公乘王石王先生!?”

王石闻言,抬头一看,就看见一个面貌粗狂,约莫四十来岁的魁梧中年汉子。而王石认得的李儒,就在他身边。

“你就说董卓!?”

王石眉头一挑,喝道。

董卓心中暗怒。多少年没人敢这么轻侮他!?但王石不好惹,他深深地知道,如果现在真与王石翻脸,指不定会横死在长安。

所以只好强作笑颜,道:“正是董卓。”

“好。”王石点了点头,喝道:“你为何不开城门赈济百姓?!”

董卓笑道:“我非是京兆尹,赈济百姓却不是我的事。”

“嗯?!”王石眼睛一横:“你不是京兆尹,为何霸占长安!?”

“霸占?”董卓一愣,道:“我可不是霸占,王先生别乱说,不然朝廷还不治罪于我?”董卓解释道:“我前些天接到天子诏书,调任护匈奴中郎将,兼领河东太守,却不料遇上大雪,只好在长安驻足。”

“原来是这样。。。”王石闻言,知道了其中缘由。

“王先生怎么还在长安?你的商队四天前不就走了吗?”董卓这时候又道:“不如先生进城,与我煮酒一杯,如何?”

王石闻言,心里舒了口气,看来商队已经往北地而去了。他嘿嘿一笑,冷冷道:“董仲颖,你敢让我进城?”

董卓噎住了,说不出话来。

同时暗骂自己嘴贱,何必要与那王石客气呢,这下好了,被他反将一军。

“嘿嘿,嘿嘿,王先生说笑了。”董卓不自然笑道:“说起来,我董仲颖能够调任,还是托了王先生的福,先生若真想进来与我喝一杯,也未尝不可。”

“哼!”王石冷哼一声,道:“你既然在半个时辰之内到了,我也不与你为难。你现在立刻抽调一百石粮食出来,先赈济百姓再说。”

董卓面露难sè。

说实话,一百石粮食对于董卓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但他怕万一打开城门之后,王石冲进来,威胁到他就大大的不妙了。

这时候李儒给董卓使了个眼sè,低声道:“那王石也是个人物,不会说话不算话,岳父放心便是。”其实李儒明白,开不开城门,对于王石这样的凶人来说,大约是无所谓的。

董卓闻言一愣,沉吟片刻,便对城下王石道:“好罢,就按先生的意思办。”

“不过先生。”董卓立刻又道:“这些难民可不能放进城。我只不过暂驻长安,没有这个权利。”

王石皱起了眉头。

虽然董卓说的有点道理,但王石心里还是很不爽,就冷哼一声,没再搭理董卓。

难民们听了王石和董卓的对话,一时间惊叹于王石的身份,居然能让手握重兵的斄乡侯董卓低头。又惊喜于那一百石粮食。于是很多人都上来跟王石道谢,对王石感激的不得了。

王石却知道,这一百石粮食,也就够城外这几千难民最多吃一两天。一两天之后,他们仍然要面对饥饿的威胁。王石绞尽脑汁,要想法解决。

不过半个时辰,城门嘎吱嘎吱的打开了。

十几辆大车拉着一百石粮草,缓缓驶出来。

难民们齐齐欢呼,蜂拥上前。

王石连忙喝住,又从难民中找了些身强力壮、德高望重的人帮助维持秩序,分派粮食。

王石把难民分队,每一队领取一定的粮食。

很快,粮食就分发下去了。

但铁锅有限,柴火也没有,又是个大问题。

没耐何,王石又要求董卓送一百口铁锅出来,和许多柴火出来,董卓无奈,只得照办。

不一会儿,原本庄重的安门外,就成了大食堂。

炊烟袅袅,一队队难民携老扶幼,团团围着一口口铁锅,眼巴巴的望着,许多人肚子都不争气的叫了起来,咕呱咕呱,此起彼伏。

董卓和李儒站在城门楼上,看了好一会儿,才回到府邸。

回府之后,董卓大发脾气,喝骂连连,只道王石欺辱他,不把他放在眼里,扬言要把王石碎尸万段。

但话是这么说,董卓心里却只有无奈。

李儒也不吭声,心里想了千般办法,却都无用。

“这个杀才,我一定要弄死他!”董卓咬牙切齿:“文优,你想个办法出来!”

李儒沉默良久道:“只有招揽高手。。。如果岳父帐下有一人能敌住他,此人就不足为惧。”

董卓闻言深表赞同,脑子里甚至在想,招揽到一个高高手,敌住王石,然后再用王家村全村老幼的xìng命威胁王石,让王石为他效力,任他揉圆搓扁,当牛做马!

想到妙处,董卓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六十章带着灾民去北地

不说董卓如何痴心妄想。

单说王石这里,又有麻烦了。

偌大的长安城,周遭村落繁多,十二座城门,可不仅仅只有安门这里才有难民。其他的城门外,还有更多的难民聚集。所以当安门这里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更多的灾民从其他城门汇聚过来,那一双双眼巴巴渴望生存的眼睛,看的让王石心痛万分,也头疼万分。

区区一百石粮食,对于这汇聚起来的上万灾民而言,不过杯水车薪。能顶一天就不得了了。

一天之后怎么办呢?

王石抬头看了眼城楼。

继续敲诈董卓?

王石想了想,否定了。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xìng呢,更何况董卓这种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他,让他在部下面前大失颜面,保不准这家伙狗急跳墙。要是动起手来,王石倒是不怕董卓的兵马,但这些难民怎么办?还有王家村呢?

虽然说王石可以立马干掉董卓,但他手下总有一批忠心的人,肯定会伺机报复。王石总不可能把董卓手下都杀光吧?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防备着吧?只有千rì做贼,没有千rì防贼的道理嘛。

想来想去,王石觉得,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皱眉想了好一会儿,王石咬咬牙,把潘凤和几个比较有威望的难民代表叫了过来。

“我思索着,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王石斟酌了一下,道:“董卓是什么人,我想大伙儿都明白,能拿出这么一百石粮食,算是不得了的事了。至于新任的京兆尹,也不知何时才能上任,兴许要等到化雪了之后。但大家伙看看,这样的天气,要等到化雪,至少还要半个月。”

几个灾民代表沉默不语。虽然天上能见到模糊的太阳,但北风还是刮得哗啦啦的响,气温没有半点回升,甚至老天不开眼,还要继续下雪也说不准。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自己想办法。”王石道。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灾民代表中的一个老者哆哆嗦嗦道:“咱们这些人家,口粮原本都紧巴巴的,又遇上这样的天灾。。。”

其他几人也连连附和,只愁眉苦脸的望着王石,希望这位猛男给出个主意。

“我的意思呢,”王石沉吟道:“如果大家伙信得过我,就跟我走。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嘛,对不对?没吃的,又不能进城,真要等到京兆尹到任,官府开仓放粮,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王石说着,还指了指被搬到一边的那些冻僵的尸体。

“到哪儿去?”

那个老者问道。

“路上咋办?没吃的。”

“是啊是啊,又冷又饿。”

王石道:“去北地,至于路上的吃食,我来解决。”

“北地呀!?”

几人立刻脸上露出无比的失望。还以为王石只是带他们就近避难呢,却原来要迁徙。

北地是什么地方?

在中原汉人眼中,北地甚至整个凉州,都是蛮荒边塞,是贫瘠之地。那里有战争,有胡虏,那里的人野蛮不讲道理,不受教化。怎么比得上长安一带?

长安可是西都!

几个代表都默然了。

王石见状,连连解释道:“你们放心,北地虽然地处边塞,但土地肥沃,适于种植。而且北地没有战争,虽然羌人横行,但不会乱来的。”

“可是。。。可是。。。”

几人支支吾吾,犹犹豫豫,说不出话来。

自古以来,安土重迁,是百姓的习xìng。不说长安如何好、北地如何差,单说让人放弃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