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李璋的身份十分特殊,年纪轻轻又身处高位,他去了反而会让其它人不自在,所以他也没有强求。
  不过这时李璋想了想再次开口道:“韩兄,我希望你不要把我是青玉案作者的事透露出去,毕竟我现在的情况不宜太过锋芒毕露,几分虚名对我来说非但没有什么用处,日后可能还会带来麻烦。”
  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是微一皱眉,想到李璋的身份的确有些特殊,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处高位,如果说没有人嫉妒肯定不可能,若是再显露出文才,恐怕会引来更多人的目光,这对李璋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点虚名对他来说的确没什么大用。
  想到这里,韩琦当下也点了点头道:“好,我记下了,这件事你知我知,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
  时间已经不早了,韩琦也要去赴约了,李璋也亲自送他出了门,本来还想派辆马车送他的,但韩琦却没有同意,因为他结交的朋友大都不怎么富裕,如果他出行与别人不同,恐怕会拉远与别人的距离,对此李璋也深以为然,于是也没有再坚持。
  接下来几天里,韩琦就安心在李璋家中住下,而李璋也找了个良辰吉日,请了媒人去刘府提亲,对于李璋和青织的婚事,刘家人做梦都想定下,如果不是因为刘美去年去世,刘家人在守孝期不能婚配的话,恐怕他们立刻就会与李璋商量婚礼的事宜。
  不过就算无法立刻成亲,也可以先把婚事定下来,也就是六礼的前四礼是可以进行的,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第五步就是请期,也就是商量婚礼的日期,不过这个暂时不需要商议,而且走过了前四步,这桩婚事也算是定下来了,若是有一方反悔的话,将会对这一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女子若是悔婚,本质上与失节差不多。
  整个订婚的过程并不需要李璋和青织这对当事人出面,这些都是双方家长的事,李璋这边是由李用和与吕武出面,而刘家则是青织的大哥刘德出面,毕竟长兄如父,而李璋在看过刘府送来的婚书才知道,原来青织比他小两岁,今年也十五了,如果不是因为和李璋之间的纠葛太深,这个年纪的女子其实也应该出嫁了。
  双方的婚事是定下来了,可是让李璋不满的是,订婚后他反而不方便见青织了,而成婚最少还要等两年,这两年间除了上元节,恐怕他们平时都很难见面,幸好狸儿倒是可以自由出入刘家,青织平时也会给李璋写信,然后由狸儿带给他,李璋再给她写回信,可是书信联系毕竟不如当面交谈,这让李璋总感觉少了点恋爱的气氛。
  李璋的婚事定下来了,最高兴的就是刘娥,甚至她在两人订婚后,立刻下旨给了青织一个令人的封号,所谓令人,其实就是女子的封号,一般只有五品官员的妻子才有这样的封号,而李璋刚好是个五品官,这也代表着刘娥对这桩婚事的认可,她的圣旨一出,几乎是把这桩婚事给定死了,日后再也不可能更改了。
  除了刘娥外,赵祯也同样高兴,毕竟不能光他一个人成亲,甚至他还和李璋约定,等到李璋成亲那天,他无论如何也要出宫参加,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做李璋的御,所谓御,其实就是伴郎,一般是由新郎的弟弟或极为亲近的朋友担任。
  不过就在李璋的婚事刚刚定下来,他也将精力放在火器监和钱行上时,却没想到朝堂上却忽然再次爆出一个十分火爆的消息:新任宰相王曾竟然和枢密使曹利用打了起来!
  李璋听到上面这个消息也不禁暗算吐槽:怎么大宋的宰相都这么暴力,前有李迪和丁谓打架,现在有王曾和曹利用,难道说大宋的宰相是靠武力值上位的吗?


第二百九十九章 党争?
  大宋这个时代真的很奇怪,明明军事上弱的要命,面对小小的党项都能三战三败,但朝堂上的大臣却一个个都是火爆脾气,动不动就会在朝堂上直接干架,如果是一般的低级官员也就罢了,可是偏偏连宰相都是如此。
  王钦若去世,王曾终于如愿以偿的接替了他的位置,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谁也没想到他的这把火竟然这么大,不但烧到了别人头上,也烧到了自己头上,火气上来竟然不管不顾,与枢密使曹利用打了起来。
  王曾比曹利用年轻十几岁,按说应该占着上风,但曹利用却是宫廷侍卫出身,而且还做过不少年的武将,虽然这些年养尊处优,把当年的身手都丢了,但毕竟底子还在,所以两人在大殿上你来我往的打了数个回合,竟然没有分出胜负。
  本来朝堂上的其它官员是想拉架的,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拉着拉着竟然也打了起来,而且还以王曾背后的中书省,以及曹利用背后的枢密院分为两派,当着其它官员的面直接打起了群架,当时朝堂上也是一片混乱,连刘娥派来询问的内侍都挤不进来,最后还是向守殿的内侍询问了一下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因。
  “就因为排队的问题打了起来?”景福殿内,李璋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赵祯道,他在听说王曾和曹利用打架后,也立刻跑来向赵祯打听消息,结果听到打架的起因时,一时间也有些不敢相信,两个宰相会因为排队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
  “这件事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却自有深意,这不但关系到各个宰相的排名,同时也关系到中书省与枢密院的地位高下,以前王钦……王相在位不计较这些,但并不意味王曾不计较这些。”赵祯这时也苦笑一声道。
  大宋的宰相制度与前朝不同,三省六部几乎已经走向了消亡,而宰相的权力则由中书、枢密和三司瓜分,中书管政,枢密管军,三司管财,而中书省衙门又称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管,平章事其实就是宰相的官职,也就是狭义上的宰相,一般有两人,但这两人也分主次,所以分别称为正相和次相。
  而枢密院则是由枢密使掌管,一般还有一个副手为枢密副使,至于三司则是由三司使掌管,负责财政,也号称计相,平章事、枢密使、三司其实可以统称为宰相,另外因为平章事的权力太大,于是又设了参知政事,用来分平章事之权,参知政事也勉强可以称为宰相。
  这么多的宰相,肯定需要有个主次,一般来说,宰相是百官之首,毕竟他掌握着行政大权,所以按照规定,上朝时宰相要走在最前面。
  但是在赵恒晚年到刘娥垂帘听政这段时期里,宰相的人选一直变来变去,王钦若、寇准、丁谓、李迪、王曾、冯拯等等,这些人轮流上马,导致上朝时,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头人。
  相比之下,枢密院却一直由曹利用掌管,再加上当初刘娥刚刚垂帘听政,也需要人支持,于是为了收买曹利用,她下旨让曹利用暂时排在百官之首,曹利用不但官职高,而且资历也极老,当初澶渊之盟时,就是他亲自去辽营的谈的条件,所以当时也没有人反对,哪怕后来王钦若重新登上相位,也默认了曹利用走在他前面。
  但是王钦若可以不计较这件事,但王曾却不肯妥协,所以他在担任了宰相后,看到每次上朝曹利用都走在自己的前面,心中也十分的恼火,因为他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个排序的问题,而是代表着政事堂与枢密院地位高低的问题,所以在今天上朝时,看到曹利用再次走到自己前面,结果王曾竟然一把将曹利用推开,结果曹利用不肯相让,这才引来了这场群架。
  “这帮人还真是……”对于王曾和曹利用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李璋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不过他总感觉两个宰相在朝堂上打架实在有辱斯文,特别是王曾,平时看着挺和气的人,却没想到还有这么火爆的一面。
  “要我说还是大娘娘厉害,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后,大娘娘却像是没发生过似的,依然让大臣们正常上朝,早朝时也根本没提这件事,只是等到散朝后,让枢密副使张士逊转告曹利用,让他下次上朝时遵从原来的规矩,我估计曹利用肯定很不服气。”赵祯这时再次开口道。
  “何止是不服气,曹利用那么高傲的人,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种闲气,我估计这件事肯定没完,日后说不定还会给他们引来大祸!”李璋听完后却是沉思片刻回答道。
  曹利用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这老头自从当年在澶渊之盟立下大功,又曾经平定过岭南叛乱,使得他一路升职为枢密使,而且这些年无论朝堂上的风向怎么变,他都如同稳坐泰山一般的担任着枢密使,这也让他慢慢的变得嚣张跋扈起来,对别人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模样,而且还时不时的提起他当年在澶渊之盟立下的功劳,颇有些恃功而骄。
  “曹枢密的性子的确有些傲气,不过表哥你说这可能会为他们引来大祸是不是有些过了?”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有些惊讶的反问道。
  “呵呵,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你想想这次打过群架后,政事堂与枢密院已经结下梁子了,日后这两府之间的分歧肯定也会越来越大,再加上王曾与曹利用不和,他们肯定也会拉拢大臣、积蓄势力,以便给对方致命一击,但这你想这将会导致什么?”李璋这时却是笑呵呵的看着赵祯道。
  “拉拢大臣、积蓄势力?这……这不就是党争吗?”赵祯听到这里也猛然一惊,当下露出几分惊容的道,作为皇帝,他自然知道若是下面的大臣们拉帮结派的话,只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灾难,唐时的“牛李党争”就是前车之鉴。


第三百章 言尽于此
  曹利用和王曾其中一人要倒霉了!这是李璋从赵祯那里打听到消息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他在向赵祯告辞离开了景福殿后,一路上在考虑着这件事。
  刘娥最痛恨的就是大臣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所以她在听政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大臣把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关系献上,然后列成图表挂在她的书案旁边,每遇到大臣推荐官员时,她都要看一看这个图表,只有是双方有关系的一律不予录用。
  而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王曾和曹利用必定会拉拢势力互斗,这也触犯了刘娥心中最大的忌讳,当初她那么信任王钦若,但依然给王钦若安排了王曾、鲁宗道等人,为的就是防止王钦若结党,连王钦若都被刘娥如此防范,更别说王曾和曹利用了。
  不过王曾和曹利用一个是宰相,一个是枢密使,相当于大宋朝堂上的两大巨头,刘娥为了朝堂上的稳定,不可能把两人全都换掉,所以李璋才判断他们其中一人必定要倒霉,至于是谁倒霉,那可就说不准了。
  本来曹利用算是刘娥的人,王曾却太过忠直,曾经在许多事上反对刘娥,所以按照照理来说,倒霉的应该是王曾,但曹利用这个人身居高位太久,人也越来越嚣张跋扈,在朝堂上可得罪过不少人,连刘娥都有些受不了他的脾气,而且现在刘娥已经坐稳了朝堂,已经用不着曹利用帮她稳定局面了,所以李璋也有些无法断定,最后很可能就是要看刘娥的心情了。
  天色还早,李璋也有些事情需要去火器监处理一下,于是他就穿过皇城准备去火器监,但是当走到端礼门时,却忽然只见王曾从门内走了出来,两人相见也颇有些尴尬,主要是王曾尴尬,因为他现在鼻青脸肿的,看起来实在是有辱斯文。
  “下官参见王相!”李璋看到王曾的模样也是强忍住笑,然后上前行礼道,端礼门内就是政事堂,在这里见到他也不奇怪,当然他也没想到王曾都伤成这样了,竟然还在政事堂没走,也真是恪尽职守了。
  “不必多礼,李都尉这是去见太后了?”王曾干嘛一声缓解了一下自己的尴尬这才开口问道。
  “不是,我去陛下那里聊了会,王相这是要回去吗?”李璋尽量控制自己的脸不露出一丝笑容,免得引起对方的误会,不过看王曾的模样,曹利用还真不愧是宫廷侍卫出身的人,这下手可真够狠的。
  “嗯,政事堂的事处理完了,我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想早点回去休息一下!”王曾这时点了点头道,说到自己身体不适时,他脸上再次泛起几分尴尬,毕竟身为宰相,打架可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我也刚好有事要去火器监处理,即如此,下官就不耽误王相了!”李璋也实在受不了这种尴尬的气氛,当下也主动告辞道,而且不知为何,他看到王曾这张脸总是忍不住想笑。
  王曾也同样不想以这个样子见人,当下刚想点头与李璋告别,但这时却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只见他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李都尉,你对太后最为了解,以你之见,太后对今天早朝的事会有何看法?”
  “这个……太后不是已经让曹枢密按照规矩站位吗?所以我觉得只要日后没什么其它的事,太后应该不会在意这种事。”李璋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回答道。
  “其它的事,李都尉你似有所指啊?”王曾却是十分敏锐的抓住了李璋话中的重点,当下也再次追问道。
  李璋本来不想在这件事上发表什么看法的,毕竟他和王曾、曹利用都不算很熟,没必要偏向任何一方,不过既然王曾问到这里了,而且认真算起来,他和王曾的交集也更多一些,甚至当初王曾还想给他说亲。
  想到这里,李璋也终于暗叹一声,当下目光炯炯的看向王曾道:“王相,在这件事上我本来是不应该多嘴的,不过我想提醒一下王相,大娘娘的书案旁的墙壁上,可是贴着一张所有大臣的亲朋好友图,希望你能明白大娘娘此举的用意!”
  李璋说完向王曾拱了拱手,然后转身就离开了,言尽于此,王曾能明白其中的关节最好,如果不明白,那也不能怪他了,毕竟两人的交情也只值这么多了。
  王曾听到李璋没头没尾的话也是一愣,但是看着李璋远去的背影,他却慢慢的陷入到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猛然一惊,脸上也露出几分惊惧之色,他已经想明白李璋话中的意思了。
  惊惧过后,王曾又露出几分庆幸的表情,然后再次扭头看了看李璋离去的方向,当下也不由得叹道:“好一个李璋!此子日后定可位极人臣!”
  李璋这时已经走远了,当然听不到王曾对他的夸赞,不过就算是听到了对他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类似的话他听的太多了,不过他依然不敢放松,火器监虽然走上了正轨,但他只要有时间,还是会来转一转,现在刘恕已经完全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只是刘娥不松口,他也走不了。
  一直在火器监呆到天色将晚,李璋这才乘着马车回到家中,刚一进门,就见韩琦一脸八卦的迎上来道:“李兄,听说朝堂上王相和曹枢密打起来了,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你的消息还真是灵通,今天早上的事你竟然都已经知道了?”面对韩琦的询问,李璋也不由得苦笑一声道,大宋各个衙门的保密工作一直做的不好,除了像火器监这种绝对需要保密的衙门外,其它衙门简直就像是个八面透风的篱笆似的,什么样的消息都可能流传出来。
  “不是我的消息灵通,而是这件事实在太轰动了,现在整个京城都在讨论这件事,今天我与一帮朋友举行诗会,却没想到这个消息传来,所有人都不写诗了,而是在讨论这件事,只是这件事外界的传言很多,我们也不能确定真假。”韩琦这时再次兴奋的道,这么大的八卦,对他们这些年轻的士子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的确是真的,两人是因为上朝时排位的事起了争执,进而打了起来。”李璋当下也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宰相打架这么劲爆又有卖点的消息,的确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情况怎么样,两伤的严重不严重?”韩琦再次八卦的问道,他们这帮士子整天闲的没事,科举又要等到明年,所以除了读书外,就是找时间聚在一起,说是吟诗作对,但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闲聊。
  “曹枢密我没见到,不过王相却是伤的不轻,都快没办法见人了。”李璋实话实说的道,既然都已经传的满城皆知了,他也没必要保密,反正当时那么多人,估计也瞒不住。
  “啧啧~堂堂宰相竟然亲自动手,实在是有辱斯文!”韩琦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想要感叹几句,顺便批判一下王曾与曹利用两人的做法,只是说批判就批判,你这一脸八卦的好像也强不到哪去?
  “韩兄,我觉得你可以去学一点拳脚,万一日后到了朝堂上与人打架,这样也能占点便宜。”李璋这时忽然灵机一动与韩琦开玩笑道,韩琦也是做宰相的人,而且在宰相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能在大宋做十年宰相而不倒,这点足以说明他的本事。
  “哈哈~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希望以后不要用到才是!”韩琦听到李璋的调侃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上头的宰相都打成一团了,他们这些即将步入官场的士子自然也要早做准备。
  不过说到这里时,李璋忽然想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