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40-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荷兰人选择沉默,包括总督在内的等一干巴达维亚总督区官员,谁都不敢开口说话,毕竟澳洲人的火炮威力巨大射程远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们的舰船行驶的速度相当快。
“上尉,我想您这个提议恐怕不妥,比试很容易擦枪走火,要是因为如此而造成你我两国人员的伤亡那就太不好了,所以我认为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瑞森皱着眉,出来打破沉默,以缓解尴尬的场面,如果他从一开始想到澳洲人会对指挥权如此在乎,他绝对会强烈的反对这次提议,甚至现在他已经看到了澳洲人绝对会抓住这件事情不放,现在就算荷兰人不想组建联合舰队恐怕也不行了,澳洲人的兴趣一旦被提起,就只能硬着头皮也要上。
第239章 常青藤大学
1642年3月12日植树节
在曼城北区一片占地面积达一百多亩的土地上,一群老少青年,正扶着铁铲,一铲一铲的将泥土翻出。而后将准备好的树苗放入自己挖好的坑中,最后将挖出来的泥土在重新填回。
这里是常青藤大学的校园一角,在三月前的紧张施工下,校园的第一栋教学大楼和宿舍已经建设完毕,其余的教学楼和建筑业在加班加点的施工进行中,工期预计在今年九月开学之前建好,以迎接常青藤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批大学生。
教育部部长于丽红大姐作为常青藤的名誉校长出席了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植树活动,一颗颗小树寓意着未来大学培养出的一个个学子。
大学教育与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曼城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一些大学教育工作,但其主要的职责还是负责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为各大企业和国家培养特殊的需要人才。
而大学教育则完全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研究理论的科研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才是未来澳洲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具备相当数量的科研创新人才,国家的科技才会得到发展,思想才会做出突变,社会形势才能发展完全性的改变。
从欧洲收罗来的那些科研人才,已经成为了穿越众们引导的重点培养对象,穿越众们希望以自己一个小的引导,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拥有的新突破,以加快科技的复原工作。
目前来看,穿越众虽然已经完成了蒸汽时代的复原工作,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科技复原工作基本无法展开,整个穿越众的团队几乎可以说在科技方面的人才非常缺少,就连一些技术性的工人,现在都已经被提拔成为了工程师和担任某项攻关的重点项目负责人。
除了需要复原更为复杂的科技之外,穿越众也需要编写出一套完全可以教授学生的教材出来。
目前的教学材料只是穿越众根据自己大脑里还有电脑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编写出来的,可以说相当的不完整,对于系统性的教学和启蒙教育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
那些欧洲历史上在各学科有着非常突出贡献的名人,恰恰能够为澳洲填补这一空隙,他们有着非常人的思考能力,只要穿越众提出一个较小的提示他们几乎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这些研究明白并且提出自己问题和研究经过。
常青藤大学的建立将标志着澳洲正式向高等教育迈出第一步,所以拥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技术的穿越众都被政府强制性的要求每周必须到大学进行讲解自己该领域的研究课题,以帮助常青藤大学的高级教授人才的不足。
好为人师这种事,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非常愿意做的,毕竟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和理解讲解给别人听。
而且自己教授的还有很多是历史上历史名人,这对于那些虚荣心极强的穿越众来说是最为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是想将来,这些名人如果被记录史册之中,那么自己也注定会记录,甚至有可能给自己冠名为导师,这可是不小的荣誉,即使传到了自己后世子孙的时也能吹嘘。
让人名留青史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大明读书愿意做,来自后世的穿越众同样愿意,说到底大家穿越前基本上都是属于平凡人,直到穿越后才摇身一变成为了什么老总国家的重要部门领导。
虽然这些在眼前能够带来不少的荣耀,但要说到真正的流芳百世可能也只会在史册上只是小小的一笔,相比于发明了什么定理和论述的学者和科学家的身份绝对要比这个值钱的多。
常春藤大学之所以选择植树节这样一个特别的的日子作为正式开学仪式,主要原因是要让日后学子们记住学校的历史,其寓意是常春藤就像每一位植树之人一样,种下一颗颗树苗看着他们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于部长,今天您亲自为莅临开学仪式,真的是太荣幸了,作为常春藤大学的校长,我代表全体教师表示对您的欢迎。”黄福黄胖子这位常春藤大学的最大股东兼校长,挺着大肚子笑呵呵的伸出手对于丽红大姐表示了欢迎。
自从开饭店挣钱后的黄福,就有些不甘只做一个有钱人了,而是开始玩起了政治和文化来,这座大学就是在他的牵头带领下邀请了几位同样对教育文化有着非常兴趣的商人联合出资组建。
别看黄福等几个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是要比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觉悟要高的多。在黄福的支持下,澳洲历史上的第一个由民间商人完全资助的奖学金香格里拉助学基金,就是黄胖子对教育事业最大的支持。
只要是成绩优异的学子都可以像该基金申请助学金,到目前为止,该基金会已经对二十名评论优异学子进行了资助。
“老黄啊,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也是大学名誉校长,今天这么重大的仪式又是我亲自定的,能不来吗?到是我该感谢你对国家教育事业的贡献,可是要比很多种政府官员还要大,如果将来设立最佳教育贡献奖,第一个该颁发的就是你。”
于丽红对于黄福进行了一番表演和赞赏,随后来到准备好的剪裁仪式的简易台上,主持人经过短暂的介绍,今天是常春藤大学的开学仪式之后,几位股东与教育部的几位官员便拿起了礼仪小姐送来的剪刀将大红花剪断。
最后整个仪式在于丽红大姐的发言结束语下宣布完成,整个仪式不算太过豪华,就连采访的记者也只是通知了曼城日报一家,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未来能够影响世界的一所大学就在这样悄然的环境下完成了开学仪式。
而他的股东黄福黄胖子除了换来一个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名誉之外,还未将来的香格里拉集团进行多种经营赢得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第240章 政治代理人
澳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强国无论是出于任何方面考虑,在自己拥有较大的利益的国家培养一个代理人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会做的事。
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在殖民地都采用了类似方法进行统治,要不然以西班牙和荷兰那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要统治那么大一片的领土,即使每个国民组建成军队,也不够放的。
所以殖民地代理人,成为了殖民帝国的首要培养对象,这些人一般要不是出生于底层的小人物或者是贵族首领,当然在后期也有留学殖民该国的母国学成归来的。
不管这些人的身份如何,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政治代理人,作为统治该国的工具和利益交换者,他们通过外部势力的帮助已达到统治该国的目的,同时也为殖民大国提供一切利益。
在大明培养一个政治代理人对于澳洲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未来的局势还是眼下的情况,都需要一个相对亲澳的政治代理人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有与澳洲有过交往的官员之中,要说最适合这个代理人位置的肯定是非郑芝龙莫属,无论是官职还是利益方面都与澳洲有着太大的密切往来,但其野心太大不受控制,一旦过分的支持做大,势必会对明末一团糟的局势雪上加霜。
至于那位国姓爷对于澳洲的事务的向往和新式军队的训练的确感兴趣,但要是支持其出来作为一名政治代理人显然有些太年轻了,而且他还是郑芝龙的儿子。
要知道郑芝龙的出生可并不怎么好,虽然已经贵为福建总兵。但不管是朝堂上的文官还是武官对其都并怎么待见,一直把他看成是一个海盗。
虽然他的出生不好,但因为其麾下拥有近十万大军,又掌握着大明最为强大的水师部队,光是舰船就有上百艘之多。在东海想要混一口饭吃,没有他的许可根本就行不通。
郑芝龙不行,郑森不行,大明朝廷里的那些死板官员同样不行,至于后宫阉党,那还是算了吧。这个难度有点太大,崇祯对太监掌权太过忌惮根本就不会同意。
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之中,原本被赵世杰等人经过一番威逼利诱才最终答应签订租借香港的大明新安县令王翔,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跑到了香港来视察。
对于这位名义上新安县的最高长官。租借区的官员还是相当热情进行了一番招待,同时王翔对于澳洲人所建造的速度除了产生惊讶之外,对于澳洲所提供的各种建材也非常的感兴趣。
这位虽然有些志大才疏,但对新鲜事务的喜爱却是好比国姓爷对新式武器的喜爱,甚至经过一番思想教育,这位对于远在海外的澳洲之国都产生了兴趣。
有了这个新发现,瞬间让何语找到了一个突破点,虽然眼下这位官职虽然低了点。但还是可以好好地培养一番的吗,有哪个高官不是从底层走来。更何况这位年纪也不是太大,如果作为澳洲的政治代理人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双方的接触时间不多。更多的时候还是上次谈判的经历,但很快国土安全部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秘密调查其这位县令老爷来。
别看王翔年轻,但其对八股文的恨意甚至东林党的一些所作所为也是非常不满的,曾经不止一次在府上或是好友家中说过东林的坏话。
这位老兄也算是一个不畏强权之人,不过为了生活还是选择了加入*的官僚集团。所以在听到很多关于澳洲国内的新鲜事务才会产生好奇宝宝般一样。
何语在他临走之时用了澳洲人惯用的伎俩之一,送书。送了一本经过穿越众改编的民主与自由,政治管理学。两本书籍给他回去研读。
相信只要王翔看完这两本书的内容,他的心里就像是装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外部拥有一剂助推药就能将其点燃引爆。
事实也正如何语等人料想的那样,王翔拿着两本书回去之后,进行了好好地研究和理解,对于澳洲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的政党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无论是商人还是农民只要你选票够多,你就能成为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皇帝,获得最高的权利,这简直不敢想象。
但是澳洲人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甚至他们已经将其总结出来整理成了书籍,供他国所学。
如果有一天大明真的能像书中所说的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那么会怎样一种场景,无论是东林还是阉党成为国家的两大政党,双方真正的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思考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为了反对而反对。
王翔正在一天天变化,朝着一名澳洲粉逐渐转变,对于未来成为澳洲在大明的利益代理人的目标也向前进了不少。
这种转变只是一种对新思想带来的冲击和思考,它所带来的冲击是几百年后的新思潮对落后几百年的思想冲击,除了对王翔的影响之外,还对所有与澳洲人接触过的商人,学子都是一种影响。
几千字的根生蒂固的思维要想一时一刻冲击完全改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能够如此轻易改变,那么所谓的文化也就没有了传承。
就像是那些移民到澳洲的大明移民,澳洲政府只能是对他们引导逐渐的接受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有些却不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去做,因为这样恰恰会带来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王翔被确认为澳洲在大明朝堂内部的政治代理人之一后,国土安全部也将会重点对他进行关注和引导,从而让他成为澳洲的铁杆粉丝,让其知道只有澳洲才是真正可以拯救大明,可以让其实现自己心中理想和抱负的支持者,跟着澳洲走绝不会错。
不过这样王翔也会注定成为一个傀儡,虽然这个傀儡目前还人微言轻,但是可以肯定,他的未来绝对前途无量。
第241章 两广总督的担忧
国富则兵强,兵强则国士勇。
在大明的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两百三年一个循环的王朝更替,已经成为了习惯,从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天灾和*密不可分。
何为天灾,像蝗,旱,水等都为天灾,*则是外族入侵或是内部分裂导致的王朝衰落。
大明的局要解,碰上任何一个这个时期的人几乎都拿以力挽狂澜,就像崇祯一样,他是被公认为大明历代皇帝以来最为勤奋的节俭皇帝之一,几乎能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勤奋和节俭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他的前任前任都要努力的皇帝,最后大明却亡在了他手上,这究其原因是为何,除了内部的东林一党做大之外,也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问题。
崇祯是刚愎自用很固执的人,所以最终结局会是吊死煤山的歪脖子树。如果他的勤奋在多一份包容,而不是把阉党直接打倒,也许大明的亡国也不会如此之快。
都说阉党误国,是小人,东林个个都是君子,可是在后来的李自成入京满清入京之时,投降最快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到是曾经被视为阉党余孽的等一干大臣更为颇有气节,刀架在脖子上也没有低下头求荣。
随着澳洲人在两广地界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光是得到一个新安县令王翔的支持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他的官太小影响也只是在新安县一角,要想在整个两广地区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获得更大的官员支持。
两广总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年的两广总督是沈犹龙。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鄞县知县。天启初,征授御史,出为河南副使。崇祯元年。召复故官,进太仆少卿,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江西妖贼张普薇等作乱,犹龙遣游击黄斌卿协剿,大破之。增秩赐金。以忧归。服阕,起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从他的生平简历就能看出,这位是绝对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也是一位抗清义士。
老沈是进士出身,又是从最底层知县干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今天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这些官职随便放在两广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能地方官震一震的。
这样一个人对于澳洲人在两广的商业活动不可能不关注,同时也对两广的商业环境和手工作业坊带来的变化感到震惊。
虽说与澳洲官方联系的一直是广州知府和下面知县,但随着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澳洲货出现,让沈犹龙想忽视澳洲人存在几乎都不可能。
为了了解澳洲人。他收集了很多关于澳洲的资料,基本上都是与澳洲客商有过亲密的接触之人那里的口述得来。
所有的口述可以得知,澳洲人地处南洋之南。南洋也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之地的南方,据说距离西洋之地还要走万里海路就可达到澳洲本土,那里拥有一片与大明土地相当的面积土地,而且人口稀少。
澳洲虽是前宋崖山之后,但传至今夕国已无君上,国朝皇帝由人民选举而产生。内阁首辅则由新选举的皇帝也就是总统像国会举荐,这国会就有些像内阁。只不过他们的人数要比内阁人数还多,不像大明内阁的大臣们一般几乎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的内阁大臣可以是任何出生和职业的人。
据说商人也可以成为内阁大臣和总统,也就是皇帝,这简直不可想象,商人治理国家的后果会怎样,观澳洲就能看出,全名皆如商人一般,无力而不起早,就连那些读书人也是如此。
这是让老沈最为觉得不满的地方,他认为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让一个商人来领导读书人治理天下简直是可笑,当然这是他最开始的时候想法,到了后面他听说澳洲历史上还有过出生农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汉最后被选上了总统,就更为惊讶了。
随着对澳洲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渐渐的发现,就是这个重视商业,皇帝可以是任何出生的人国家,其实很强大,他们将本国制造的商品运来大明贩卖,一度挤垮了本地的众多手工作业者。
除了在商业上竞争处于绝对的优势之外,他们的军事实力也足够强大,无论是从红毛夷人,还是泰西人传来的消息都可以证明澳洲的水师和陆军都非常强大,强大到让他们根本抵抗不了。
就连一直在东海强势的郑家,也不敢轻易得罪澳洲人,据说双方有过一次短暂的海上交战,澳洲人只是出动了一艘军舰就将郑家的舰队堵在了港湾之内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河阳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又是传承自前宋,在这个时期出现,沈犹龙甚至都在想,澳洲人的出现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只是为了每年可以回到老家机主通商,难道就没有别的想法。
眼下大明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乱遭,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不断攻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