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40-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咖啡磨极强的震撼给进攻的士兵带来了太大的恐惧,看着一片片冲在最前的人倒下,他们畏惧的不敢上前,只能卷缩在地面上不停的发抖。

第521章 如此强军何求北境不复

韶关城的战斗持续了近两小时,就以压倒性的胜利结束,福王南京朝廷号称十万征南大军,却是在两个小时内尽速败下阵来,天下一片哗然。
胜利的捷报传遍两国各地,就在两广百姓欢庆的同时,福王南京朝廷内却是一片黯然忧伤的神色,大臣们都闭着嘴不说话,即使是平时号称喷子们的言官此时也不敢开口说话。
大败啊,简直是耻辱,对方只有几千人,就将实际人数达到五万以上的南京朝廷军打败,这是何等的耻辱,虽然前有韶关澳洲军打败张献忠,但那毕竟是澳洲人,可沈犹龙他一支训练没多久的部队既然大败数倍于几的部队,你这叫人家如何想象。
天下的百姓和士子们可都是看的清清楚楚啊,以后还有和颜面吹牛逼,即使一向号称皮厚如城墙一般的福王,也对此表示默默的哀伤。
两广新军的大胜,直接导致了福王的另一路大军畏惧前行,停留在江西境内不走了,上表朝廷,主上,两广贼强,末将不敌,又请于使些人来援。
福王看到这样的奏章,只能呵呵,派些人来,特么的要是还能派人来,我会让你们去,你们可是几万人啊,几万人对付人家几千人都打成这样,要是在派些人来让你们去打,这败了脸面还往哪搁呀。
福大胖子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两广不是自己能动的了的,这地方兵强马壮,关键还是有全澳式装备,你说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打的下来。
赶紧的让另一路大军原地待援,先驻扎在那里,别去丢人了。丢人是小,万一其他人看到南京朝廷这般不中用起了异心可咋办。
不得不说福大胖子还是有些头脑的,并没有脑袋发热还要继续干仗。不过这个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他,他只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种猪而已。想要打战的是那帮子手底下的人。
当然这个责任此时只能他来背了,谁叫他是背锅侠,有祸不他来,谁来背呢。
福大胖子自然是无所谓了,谁叫他自己倒霉,当了这个皇帝,特喵的手下这帮子不靠谱的家伙,什么时候能靠谱一些啊冲吧,腹黑妈咪。
这场大战。已经让各方势力看到了两广新军的强悍,也让大家看到了沈犹龙和桂王政权未来必然是一大敌,这个时候郑芝龙很庆幸自己没有去攻打两广,要是打了不知道怎么死。
但同时也意识到,澳洲人的练军之法,的确是有些不一样,以少胜多看来只要用了此法,就不难了,就不知道等到大郎回来是否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强军。
郑芝龙此时对自己做的决定突然有些庆幸,要不是自己让大木去澳洲。恐怕将来自己被吞并是迟早的,只是希望大木快些学成归来。
虽然老郑的想法是福州仿造两广之法,但是显然澳洲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南明的政权只有一个,那就是沈犹龙。
老沈同志和他的部队用实力证明,自己行,是一个值得被支持的人,这让澳洲的权贵们也放心不少,不然就只能等到郑森这个军阀回国,在进行支持另一只势力取代,现在看来完全不用。
两广大胜,韶关城的两次大捷。也让这里成为名城,大街小巷之上开始盛传。两广之地乃大明于次兴地,桂王乃真主也。这样酸溜的文字一出,不用想都是一些读书人传出来的。
至于是哪个读书人,沈犹龙和两广的官员是会去管的,这个可是好事啊,一旦桂王登基为帝,自己等人都会加官进爵啊,那可是有从龙之功的好不好。
桂王对于胜利也是非常喜悦,毕竟这可是一件大事,而且民间还有传言他是真命天子,能不高兴吗。
为了体现爱民亲民,这家伙穿着一身澳洲定制的将军服,乘坐着澳洲的四轮敞篷马车在广州城进行了一番游行,让老百姓们第一次看到戎装的桂王殿下是那么的帅气。
帅气好啊,桂王殿下还缺妃子否,有些人就动了这样的心思,至于老沈是不会管这事的,每月给你多少钱,你看着用吧,想要添加一个侧室,你钱够就行,别说人家老沈吧仗义,人家也没钱呢,这钱还是从澳洲老那借来的。
既然打了胜仗,老沈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福大胖子,我在家里好好待着呢,你这货居然来打我,你说你是不是找死,现在哥们要来找你麻烦,你看着办吧,不给钱就等着我的大军北上。
一时间两广新军要北伐的消息传遍江南,福大胖子在朝上直呼,诸卿可有良策,这话问的傻逼,却是很管用,大臣们不得不回答啊,虽然有这个大背锅侠背着,但是万一老沈打到了南京,那就不好办了。
终于有个明白人会来事,说,咱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感情牌,咱们都是老朱家的子孙呢,北方的失地还没收复,这样打起来不好。
这些人也是脸皮够厚的,你说你打人家的时候咋就没有想到呢,人家老沈有那么爱财吗,一点小钱就想收买人家简直可笑。
不过这些人还别说,沈犹龙就是在乎那么一点小钱,当然为了扩大自己地盘,老沈必须让南京朝廷吐一些出来,像江西湖南一代不弄点土地来怎么行。
于是桂王正式向福王发了一封通告,告诉他必须拿几座城来,还要陪多少钱,否则就长驱直入南京,这样说虽然有威胁的意思,但至少两广军强悍的战斗是看到的,所以福王朝廷也不敢怠慢。
为了商量这事,福王与众位大臣连夜召开中央紧急会议,说该怎么办吧,钱咱们要出,打肯定是不能打了,在打可就不是这么一点钱的问题了。
所以为了避免再次交战,福王决定还是出钱吧,地盘让出来一些也是可以的,毕竟不让也有可能被人家打下来,这还不如让出。
不过福王此举却是让天下人更加肯定,未来能光复北境的必然是两广新军。

第522章 军备竞赛

天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两广新军的战斗力那么强悍,一定可以收复北方失地,只是人数太少了,如果整个江南的残明旧部都能联合在一起按照两广的训练方法来,那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民间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高层未必会有,第一次的和谈就什么都没有谈成,你说怎么可能会达成协议,这些家伙都是自故自的,虽然有个那么热爱和平的家伙,李自成在那一直叫嚣着,大家要团结,甚至自己都不在提做皇帝的事情。
当然这家伙也知道,自己现在就一大号的土匪山贼头子,皇帝,别人会笑话他,两广新军的战斗也让他有所耳闻,知道该如何抉择了,只要有了澳洲货就不怕没有机会问鼎天下那一天。
澳洲人再次成为了大明各方势力所争取拉拢的对象,尤其是吃亏了的福王殿下,福王赔了钱,又丢了地,可以说非常的不开心啊,大胖子不开心的是自己这个背锅侠,明明自己没有想过要去打谁,特么的自己惹谁招惹谁了,凭啥我来背锅。
即使心中抗议,但是大臣们的表情分明在说,抗议无效,你这个家伙就是背锅侠的命,你不背锅谁背锅呢。所以别想了,好好背锅,要不然我们让你毙命。
别说人家当然不会这么明说,但是暗地里这么做就不一定了,反正你福王大胖子的儿子多,随便弄个儿皇帝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福王还是比较知趣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家伙装傻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保得住性命。
不过吧,南京城的这帮子官员也是够了。战打完没多久,知道澳洲人武器厉害,现在又想出一个幺蛾子出来了。说什么应该武装一支全澳式武器的军队,这样就可以和两广新军对抗了。
这次的失败完全不是战士们不够勇敢。而是对方的武器占据了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人家方法,在有一个现在老郑的福州政权可是全面像两广同志学习先进的党员纪律教育呢,据说郑芝龙还派了人去两广请教桂王。
连这个海盗头子都能看到澳洲武器的优势,要是在不做改变的话,那就真的完蛋了,所以说这些人出发点还是很好的吗,一切像优秀老沈同志学习重生之妃本娇纵。只要学习好了,咱们也是强军,收复北境咱们也可以,至于两广的那些人,他们吧不行。
买武器啊,要联系澳洲人,澳洲会卖吗,肯定不会吧,老沈是谁啊,老沈同志可是他们力捧的对象。前几次希望和澳洲人联盟都没有答复呢,就可以看出澳洲人对福王南京政权没多大兴趣。
其实也不能怪人家啊,你连个靠海的地盘都没有。想要直接接触你都不容易,人家两广和福建至少靠海,在加上郑芝龙与澳洲人是商业合作伙伴,自然能买到澳洲武器。
所以要想买澳洲武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得到人家澳洲老的认可啊,至于你说下个什么圣旨册封一下人家澳洲老,拉倒吧,人家现在可是香馍馍,还需要你那个狗屁圣旨啊。
南京的官员们。已经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明明自己的地盘最大。开的条件又那么丰厚,这些澳洲老为啥就不心动呢。难道说他们还想要更大的利润,可是自己还能提供啥啊,提供不了啊。
其实不然,人家根本就是不想你们继续管理这片土地。
南京的官员有这样的想法,老郑同志当然也是有这样的想法了,有了枪炮打起仗来,心里有底啊,特别是澳洲老的那个咖啡磨机枪简直就是一打杀器,比火炮还厉害。
老郑已经听人说咖啡磨机枪光是扫射就杀死了一万多人那,这等杀器,一定要弄的来。
于是香港再次热闹起来,大家都希望通过从这里获得澳洲的武器,就连满清也是闻风而动,派了人来采购,这些家伙怎么把武器运回去都想好了,说只要澳洲人肯卖他们一定有方法运走。
沈犹龙是吃了甜头的人,自然是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的,所以他也派了人来,他派人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澳洲人不要将如此杀器卖给满清和其他人,一旦其他人获得了对他来说优势就等于没有了。
没有武器优势两广,未必是南京朝廷的对手,南京朝廷至少人多钱多地盘大,还有一大帮子跟着他混的士绅支持,要是真的按照澳洲军来建造部队,那就完蛋了。
老沈也是一个打感情牌的高手,当然也知道适当的玩一把威胁,说什么这些人一旦获得了武器,到时两广不敌,欠你们钱就等于打水漂了。
张天文听到这老货这么一说,都傻眼了,你特么是一个读书人吗,你读书人说这种话,不害羞吗。
真为你的老师感到害羞啊,无耻,张天文在心里腹诽几句。
不过咖啡磨这样的机枪肯定是不能卖出去的,必须保证老沈的优势,否则就两广那几千人都不够人家凸凸的呢,至于其他的武器,澳洲肯定是要卖的,不然怎么维持扩军的费用。
老张很热情的将所有招待,也不说卖不卖,而是单独和他们谈,这样就让各方都不知道到底对方买了没买,直到在战场上看到对方拿出了一把与自己使用一样的枪,哎哟,卧槽,你也买了。
对方要是在回一句啊,是啊,你也买了同款,这咋用呢,你教下我。
当然这样的对话肯定不会有,也不可能傻逼的问对方,怎么用。
既然要卖肯定要卖一个价钱了,所以涨价是必须的,现在都知道澳洲武器厉害,你看看人家两广新军就是一二活广告在那里,你不买有的是人买,所以不管张天文开出的价格在怎么高,还是有人会傻傻的觉得不错,必须买啊。
买了澳洲武器才能打胜仗,已经在大明这片土地上传了开来,一时间澳洲武器的紧俏一点也不亚于当初镜子上市。

第523章 像澳洲学习

澳洲模式,澳洲军事管理,已经成为了长江以北以南的两大势力集团的一个热词,如果这个时期有热词排行版的话,澳洲模式一定是本年度冠军。
韶关的两次战斗,都以少胜多给了众人一个血的教训,那就是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还是要看武器啊。
这武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战场上的胜负,就拿张献忠来说,十几万人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澳洲老打的满地找牙,最后不得不撤退。
当年大家还在嘲笑张献忠的部队里尽是一帮子酒囊饭袋,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完全是澳洲老太厉害了啊,你看看这两广新军就知道了,这澳洲教出来的徒弟都这么厉害,就更别说其他的了,你们想想看就知道了。
所以啊很多事情不能太早的下定言论,不然脸被打的扑扑响就说不定了。
为了学习澳洲模式,这些人都疯了,特别是老郑,一个前海盗头子,你的强项应该抢劫掠货才是啊,不应该太注重纪律性吧,现在整的比南京朝廷军还更加注重纪律,部队说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一点也不含糊,一点也不带水,这一点没把那些人的眼球都差点惊吓掉。
全面像澳洲学习,你要说福王是因为被打了败仗才这么做还情有可原,可是你一个郑家这么做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人家老郑可不会管你们怎么想,我自己做我的,你管的着吗,现在最让郑家动心的就是蒸汽船和咖啡磨机枪,有了这样两样东西,自己不但可以纵横四海。就是陆上也能说上那么一句话。
自打咖啡磨机枪的出来,多尔衮就一直没睡过好觉,这东西可是个大杀器啊。对骑兵的杀伤力更大,冲锋的时候想躲都躲不了。所以多尔衮才头疼,不过现在还好至少这些南蛮子没有全都装备这种武器。
现在看来,只能等到自己的大杀器出来了,只要找个杀器一出来,就不怕这些南蛮子了,也不知道这些工匠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想到加农长炮,多尔衮就有些生气,你说弄个大炮仿造这么久还没有一个样品出来能不生气吗贵门商女。匠造坊的工匠即使被斩头了几个也没用,这些家伙就是没有造出来。
杀乐人也没用,不过这里面也就冯自海和澳洲人知道,这难度有多大,不是你一个仿造就能出来的,你以为26磅小炮呢,就是这个火炮你都没法全部完全仿造就更别说其他的了。
加农长炮的技术首先满清的冶金技术就不过关,又怎么可能造的出来,所以澳洲才会设定这么一个大炮计划将对方拖进泥潭,使其陷入到造炮的深渊之中不能自拔。
如果多尔衮知道。澳洲人的计划估计打死也不会造,随着澳洲的武器出现越来越多,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一旦南方势力利用起澳洲提供的武器渡过长江,那将会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装备了全澳式装备的南明军,光是武器就比满清要上一个档次,就更别说其他的了,其他方面更不是他们能比的了,现在整个南方的势力都在向澳洲学习建军模式。
这种模式被传的神乎其神,据说可以以一敌百,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东西在满清内部难以实行。
军队改编涉及到了各旗主和贝勒之间的利益,必然不会那么轻易的同意。所以多尔衮也只能想想。在说这个传言可信度也不高,大明的军队除了边军有些战斗力之外。其他的军队战斗力如何想都不用想啊,所以不用考虑就知道了。
现在满清的军队没有直接和澳洲军交过手,不过从阿济格那里听到的描述可以看出,澳洲军纪严明这一点是绝对做到的,在扬州与嘉定从未见过澳洲军抢夺百姓之物。
光是凭借这一点就可以肯定一样事情澳洲军比大明军更为强悍,至少战斗力是他们的几倍,这一点是非常可以肯定的。
澳洲人的战斗还需要好好去探寻一番,至于两广的新军也需要好好查一查,这个潜在的对手资料可以说多尔衮一定也不了解,还有福建郑家,这是长年与澳洲人有往来的海商,现在也在全面学习澳洲人的建军速度。
这些人先后学习了澳洲模式,简直让多尔衮不敢想象,这样下去好嘛,你们就这么对你们的老朋友。
多尔衮你感觉很内伤,内伤的不行啊,他突然有种感觉自己和这些家伙已经拉开了距离,距离好嘛,这个距离一旦拉开了就不是什么好事,想要在合拢就难了。
现在南方老们开始使用起火器,知道火器的威力,这势必造成对统一江南留下不小的隐患,所以必须要调整战略啊。
多尔衮想要通过军队改革,可是目前自己手里掌握的八旗军只有三旗,其他贝勒估计不会听他的,虽然他的实力最强,但军改可是和改变祖宗法制差不多,很难得到人支持不说,还有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
要想成功学习澳洲军队建制,就必须用实际的证据出来让那些贝勒旗主们看到,大清要是在不变就要被赶回关外了。
证据就是战斗证据,韶关的两次战役都是有幸存者的,只要能拿到切实的证据证明就有了说服力。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免有些佩服起自己来,这大清能入关自己可以说是尽心尽力,虽然现在没有坐上那个位置,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权臣。
只要军队改革成功,这大清日后自己的话语权将会更加有说服力。
掌控了军队就等于掌握了话语权,到时候想要重新登上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能,多尔衮此时已经开始做着美梦,对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