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40-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献忠此人年少时读过书。做过捕快后来又从了军,对兵法有一定的研究,虽然没有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至少使用一两计还是可以的。
要不然在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军中。为什么他能坚持到最后,这里面肯定是和他的统兵能力有关系的。
所以相信历史书册上的话,那么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是刘云常常告诫底下人的一句话,虽然澳洲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都一定的记载和入档但对他们真实的情况调查,刘云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鉴宝名媛有妖气。
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东西,更何况史官们只要用一个春秋笔法,那就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样。寻找历史的真像,揭开他们真实的目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卫颜能够在这里否定。完全归咎于刘云当初的调查结果,这份调查结果当时看来是即费力又无用的东西,如今却是非常有用。
通知各班长负责好警戒。严防敌人晚上偷袭。
既然卫颜能够偷袭,张献忠自然也能,更何况这种战术自古便有。
此时张献忠既然想要以迷惑敌人的方法来让澳洲人放松警惕,那就必定是没有放弃攻打韶关的念头。
双方这样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尽快解决掉张献忠,不过张部人马有十几万。单靠澳洲一个营的兵力恐怕不行,张献忠现在估计也在想办法攻城。
现在就看谁最先想出办法来。谁想出了就能笑道最后。
长期对峙是不可能的,张献忠的粮草不足,要想继续南下他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粮草维持军队的稳定,要收集粮草就必然会攻打周边的县城和村庄。
等到这个时候,敌人兵力不集中,在一举出击是最为妥彻的方法。
卫颜将自己的方法告知于身边的参谋和军官,大家经过思索一会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第三连队的人数虽然是一个营的规模,但几百人对抗十几万人绝对还是有些吃力,更何况对方可不是石器时代土著,他们是一群手握冷兵器时代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手里也有火器。
张献忠的火器从哪来的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郑家流入出来的,他们近一年从澳洲采购的26磅火炮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流入到了辽东边军和后金的手中。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流入到了农民军手中,农民军买了炮不像后金那般富有会再次购买炮弹,而他们则是自己制作,用自己制作的土弹来填补,还别说真的能发射出来,就是性能有点不稳定威力也不大。
但是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能省下一大笔钱来用到其他地方,招募士兵,购买主要的器械都是需要钱的。
经过着一场战,张献忠绝对会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澳洲人能将他们打得一个措手不及很大的原因上就是用火炮的威力。
火炮的威力的确巨大,韶关的守军就依靠这些火炮的坚持了进一周的时间,要不是张献忠想出用消耗敌人弹药的方法,恐怕打到最后他都无法让韶关的守军胆颤。
掌握大量火器并且集中使用,的确在战场上的作用巨大,张献忠受此影响,立马将手底下的火炮和鸟铳都集中在了一起,学起了韶关守军和澳洲人方法开始进行操练。
这个转变让卫颜为之一振,看来蝴蝶翅膀的作用下,的确改变了许多事情,别说古人笨,古人可是聪明着呢,谁说他们就不擅长学习,人家学习起来不是人。
眼见张献忠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了,卫颜也不能这么干坐着对峙,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长期对此绝对不是办法。
所以他准备在来一次主动出击,以此正面迎击敌人,给予张献忠所部狠狠的打击,让其彻底失去进攻韶关的信心,并且撤军。
不过想要正面迎击肯定很难,城外估计都是张部的探子和细作,只要一出城估计就会让其知道自己的计划,但是不出城的话又对张献忠造成不了打击,两难之下,卫颜的参谋肖锐科给出了一个计谋,诱敌深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第425章 诱敌深入
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貌似经常在抗日神剧中都有见到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句话恐怕只要看过延安保卫战的都知道。
韶关虽然在地里位置上是进入广东的门户,同时也是张献忠南下的必经之路,守住了这里,进入广东的通道将会被斩断,张献忠要想南下就必须舍近求远,如果是那样,估计他也就会放弃南下念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沈犹龙才会在这里进行布防,并且加强了保卫的能力,因为沈犹龙的关系,第三连队才会来到这里进行防守。
双方都是看中了韶关的重要性,所以才来这里进行布防。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最开始沈犹龙就没有想过,他的想法是防御,从来没有想过正面迎敌,或者将张献忠所部歼灭,要说两广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低张部人马,可是沈犹龙毕竟是一个文人,讲究的防御政策。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可以说是被动影响了第三连队,第三连队一开始就是受到了这种被动的影响进行防御政策,并没有想过正面迎敌。
直到现在肖锐科提出了诱敌深入,这个计策之后,大家才想到要如何解决敌人,而不是一味防守,防守只会不断加深疲惫,同时也会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
诱敌深入,就必须第三连队撤出韶关城。但是这样做的风险系数也是有的,一旦撤出张献忠攻下韶关,要想在夺回来就难了。根据肖锐科的提议,
第三连队假意撤出韶关城,随后等待张献忠所部进攻,一旦发现对方进攻就配合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
不过这个计策风险系数太大,一旦城里的守军守不住也就意味着第三连队将会彻底机会夺回韶关。
所以在卫颜提出诱敌深入这个计谋给韶关的守军将领之后,对方的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摇,就是不同意。
这澳洲人打战是厉害。可是你们也不用冒这么大的险吧,要知道对方可是有十几万人啊。即使你们占着武器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胜利。
张献忠的人马太多,根本不是诱敌深入就能解决的,韶关城几位将领一致劝说还是以防守为对策,只要坚持几个月敌方没有了粮草。那就是胜利了。
坚持到对方没有粮草,这种美好的想象也亏这些人能想的出来,张献忠可不是什么善茬,没有粮食他会到周边搜刮网游之隐职。
要是这么一支对峙下去,别说第三连队受不了会疲惫,恐怕这些守军也会。
不进攻就没有危机感,长期的对峙会给自己的心里自我安慰,一旦这种安慰形成就会放松警惕。
虽然在对峙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产生这种心里因素,但人数众多的一方绝对是会占领绝对优势的。
这种前提下。第一连队可没有胜算,而且长期在这里防守将会让香港陷入到防备空虚状态,虽然没有人敢进攻香港。但是香港的驻军存在就是对几方势力的一种威慑。
所以不管怎么样,诱敌深入,还是怎么样都必须尽快解决张献忠这个麻烦,必须让对方离开韶关,前往其他地方。
明军将领的不同意,并没有有阻挡住卫颜他们的行动。他们是来支援韶关的,可是不受沈犹龙调遣。现在韶关城保住了他们也该回去了,所以卫颜提出要离开韶关。
韶关的守军将领们立马傻眼了,这就走了,张献忠还没走呢,可不能让澳洲人走了一旦澳洲人走了张献忠必定立马发动进攻,到时候别说城守不住,就是性命也得丢在这里。
“卫将军,您可不能走,这眼下韶关的危机还没有解决,您走了张献忠必然进攻韶关。”韶关城游击江之信一脸严肃的请求。
身为韶关明军最高将领,他可是清楚澳洲人走了意味着什么,一旦走了自己也就完了。
“江大人有所不知,我方接到的命令是替韶关解围,现在危机解决了我们就该前往香港驻防,这是我们的任务,所以还请大人多有体谅,依我看张献忠是不会在进攻了。”
卫颜说的轻松,可是哪里知道江之信心里的担忧,要是你们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眼见对方去意以绝,江之信只好说要请示总督大人在做决定,希望能用这个方法将对方多留几日。
当然卫颜也知道对方肯定是想要留下自己才这么说,此时要是强行出城必然是会撕破脸,只好点点头同意。
城门毕竟是由明军把守,强行出城不是不可以吗,但是那样做只会给张献忠带来好处,他还没攻城,城里的澳洲人和明军就干起来了这不是对他天大的好处吗。
所以为了顾全大局,卫颜只能如此,但不代表他就放弃诱敌深入。等到对方走后,他立马发了封电报到广州要求张天文与沈犹龙进行谈判,关于此计策的讨论。
长期的驻扎于韶关其实对于沈犹龙来说也不是好事,多驻扎一天也就意味着他要支付一天的钱,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他还是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点结束,结束了他才能解决其他的问题。
要是这么一直耗下去,不但两广人心惶惶,就是正常的商业经营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卫颜估计,沈犹龙只要不老糊涂,应该会慎重考虑这个计谋。
前期他没有想到是因为害怕自己的部队抵抗不住,或者是战斗不足,现在有澳洲人给他撑腰那想法可就不一样了,要是能够正面歼敌,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要说为官不为民就为名,他老沈可是读书人出生,名留青史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想要的,更何况眼下这个机会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成功的机会,他绝对会慎重考虑。
发完电报之后肖锐科看着卫颜问道:“老卫,要是沈犹龙不同意,你准备强行出城吗?”
“强行出城,锐科,你想多了吧,我是这么鲁莽的人吗!最多只是让领事馆给沈犹龙施压罢了。”卫颜一脸邪魅的笑道。
第426章 施压
前往韶关增援的澳洲军要撤回香港,这个消息对于沈犹龙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眼下刚刚稳定人心,这两广的商业贸易往来也刚刚有点回暖。
他还想靠着这个回暖劲赠上一笔,好偿还欧从澳洲人那里借贷而来的钱财,可是突然听到澳洲人要撤军这不是釜底抽薪吗,谁都知道韶关城主要依靠澳洲人在,才能勉强的支撑着。
若是这个时候澳洲人撤军的消息一出,别说两广再次人心惶惶,恐怕就连张献忠都会再次大军逼近。
哦,对了,张献忠还没有走,准备随时南下工程劫掠呢。
面对这种情况,沈犹龙的心里简直有一千字草泥马的在奔腾,还能不能愉快玩耍了,这个时候撤军啥意思呢。
虽说澳洲人提前撤军对于他来说可以节省一笔费用不假,但是这个钱显然不能节约,要是节约了自己恐怕就完蛋了。
不能让澳洲人走,一定要留住澳洲人,不为别的,就为两广的百姓着想也要留下。
沈犹龙为此亲自登门与张天文进行商讨,希望他能说出前方的战士留下,他也知道如果澳洲人想要强行离开留是留不住的。
“张领事,你们可不能这个时候走啊,张献忠的部队可都还在,要是澳洲军撤退了如何迎敌啊。”
看着一脸焦急状的沈犹龙,张天文宽慰道:“大人莫急。咱们坐下来慢慢说,关于撤军一事我也收到了电报。”
张天文这么一说,沈犹龙就知道对方肯定也在思考这件事情。这要怪也怪当初自己害怕澳洲人赖着不走就让他们解了围就必须撤出广东境内。
现在人家要走也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在走,合情合理,而且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能让他们走的,走了谁来迎敌啊,沈犹龙一边在内心感叹澳洲人的强大,另一面也对大明的军队*感到痛心,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朝廷尽快推出军队改制计划。
“澳洲军回撤这是符合条约的。现在张部人马并没有进攻,所以他们待在那里也不是个事。为了大人您考虑我觉得还是撤了好。”
张天文这话明显有为对方节省军费的意思,而且还是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好意是好意,但是现在情况不同。
从韶关的属下那里沈犹龙其实已经得到了澳洲人为什么要撤军的消息,无非是与当地守军将领在意见上有些不合。可是这个可以商量吗,这样一走了之算个什么事情。
“沈大人对张献忠看来还是非常忌惮的很,不然也不会如此着急不知道大人对于他有和看法盗妃凶悍,王爷难眠。”
两人都没有继续在深究那个问题继续下去,而是进行了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老沈一个文人要说打战上有什么看法绝对是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没领过兵打过仗,最多只是存在书面的解释而已。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说不出来,人家至少兵书读过几本而且还会反问。
问题到了他那里,果然他又将问题推了回来,像张天文询问。
“大人想听我的建议。那我就直说了,当前这种局势对于双方来说越是对峙的时间越长,对大人越不利。”
接着张天文将对峙会产生的疲倦怠慢等情况和沈犹龙一说。看着对方点点头的表情就能知道,应该是听进不不少。
其实张天文的目的就是要对方配合好澳洲人的行动,其他的他们不管。
要说诱敌深入这个计策的确太过冒险了,一旦运用不好广州就危险了,所以沈犹龙一直捉摸不定拿不下主意,主要的目的就是害怕。
现在看来澳洲对这个计策是势在必行。如果不同意他们就撤军。
“张领事,您给我说说。要是诱敌深入能否全歼张献忠所部,机会有多大。”
歼灭张献忠,张天文在心里冷笑,这老沈的也太大的胃口了吧,要是调动两广的其他地方军队来一起配合还有这个可能,光靠韶关那点人马吃下对方十几万人,别做梦了吧,除非有几千人的新军差不多。
“恕我直言,沈大人,要想全歼根本不可能,最多只能给对方造成一个重创,让他们不敢在来两广,这样两广的危机也就顺理解决了,毕竟韶关的人马太少了。”
几百对十几万这样的神话可以有,但是风险系数比诱敌深入还大,而且卫颜他们提出的战略打法就是消耗对方的有生战斗力,而非是全歼。
“我方的计策主要以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如果需要全歼灭这就要大人调动两广各地的军队进行合围才可行。”
这样说沈犹龙也就明白多了,澳洲人这是没有打算将张献忠部消灭,准确的说他们也没有这实力,毕竟人数在那里,可不是吹牛就行的。
澳洲人也算实诚并没哟说谎,要是说谎了那沈犹龙才叫哭的都没地方哭去了。
“大人想想,张部人马一直驻扎在韶关城边,难道就不会去扰其他城镇吗?到那时百姓们肯定会对朝廷有所怨言,您说是不是。”
这话可不假,民心对于一个政府而言意味着什么,他老沈是两广总督,管理这里的所有事物,看着百姓被欺压不管别说言官对他会参上一本,就是自己那关也过不去啊。
所以还得让这张献忠的人马赶快离开的才好,要想他离开就必须对他痛打,知道两广是个硬茬不是那么容易吞下的,就会离开了,所以澳洲人计谋还是非常对的。
只是沈犹龙的心里还是非常担心,万一出现什么意外那广东的门户就等于打开了,还谈什么防守。
“大人是否对广东的门户打开一事感到烦恼,其实只要您集中兵力在韶关一代作为开战之势,张献忠必然不敢轻易动兵,毕竟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大人占着武器装备还是优势的。”
张天文就像是沈犹龙肚子里蛔虫一般,能猜到他心里想什么,但是他说的又非常对,有时候沈犹龙都会在想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
第427章 中计
夜黑风高,韶关城的城墙之上今天难得的没有点起连串的火把照明,这也让原本没有月光的夜晚,看上去更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韶关城的不寻常举动,引来了张献忠的注意,虽然他一直让人在军营里歌舞升平寻欢作乐,不过他知道那些都是给外人看的罢了,真实的目的还是为了要麻痹澳洲人和明军的注意力,等到他们放松了警惕在做进攻。
所以此时韶关城的不寻常举动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的引起了重视,按照这些天来的观察,对方不应该将火把全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估计在玩什么计谋。
明军和澳洲人玩计谋无非是想要搞偷袭,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张献忠立马叫来人加强巡防,严密监视各个路口的方向。
虽然韶关城里漆黑一片,可是张献忠的大营却是灯火通明这一点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韶关城下,卫颜以及第三连队的官兵,已经整装待发等候出城,按照他们的推断,即使韶关城漆黑一片张献忠也不会撤走探子监视,所以他们必须做一次掩耳盗铃的偷偷撤退。
这次撤退必须让张献忠知道,而且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确走了不会在回来了,这样才能引起他的对韶关城的再战。
城下张献忠的探子一直没有离开过,虽然漆黑一片。可是凭借听觉还是能听出一些动静的。
吱呀一身,这是开城门的声音,立马引来了探子们的注意。纷纷朝着城门方向望去,虽然看不清什么,但是本能的反应还是让他们侧目过去死死盯着。
城门打开后,随后便是一阵整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