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诚这些年随赵云戍边,平定羌乱,对于这一点,自然体会更深,何况是西域诸国了。
“不容易也得做啊,大汉重归一统之后,想要继续变得更强,就得对外扩张,若是什么事都因为不易便止步不前,就算重归一统也不过是开始为下一次纷争和矛盾做准备而已。”刘毅笑道。
其实就算对外扩张,也不可能出现一个永不衰败的王朝,这对君王的要求很苛刻,需要一个目光足够长远而且有足够魄力的君王,但皇权的继承制度注定是不可能的,再优秀的基因也是有可能繁衍出废物来的,何况皇位交替,有时候也不只是帝王一个人的事情,这一点,刘毅是十分清楚地,但至少该让大家清楚地知道,这世界其实很大。
“这有些笨。”刘诚摇头笑道,这事情,三代都未必能够做到,更何况自家父亲再厉害,也不可能长生不死。
“这世上需要聪明人,但其实更需要笨人。”刘毅并不否认:“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所有的路,都是我们这种本人探索出来的?我更喜欢你将其称之为执着。”
“父亲所言甚是,孩儿受教。”刘诚仔细想了想,点头道,若是这么说的话,自己其实也算个‘笨人’了。
“吃饭了。”吕玲绮带着几名婢女,将饭菜端上桌:“儿女好不容易与你我团聚,可否不说这些事情?”
“习惯,习惯。”刘毅哈哈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今日我刘家团聚,是大好日子,诚儿,你如今业已长大,可以陪为父好好喝几杯了,这西域的葡萄酒为父可是珍藏了不少,陪着这夜光杯最好,来,走一个~”
第六百零九章 开疆拓土
“夫君?”夜深人静,虽然已是老夫老妻,夜间活动频率不如当年,但偶尔兴起时,缠战也是昏天黑地,两人的体质都异于常人,哪怕已经年近五旬,偶尔玩起来却也不输壮年,狂风暴雨之后,是一种难言的平静,躺在夫君的怀中,吕玲绮突然轻唤了一声。
“嗯?”刘毅将双手枕在脑后,低头看向妻子,黑暗中,依稀能够看到夫人白皙的脸庞,那双明目即便到如今,也依旧灿若星辰。
“妾身突然想,若是我们一家,都能够一直定居在这西域之地,不必去管那中原的纷纷扰扰该多好?”吕玲绮的笑容,一如当年初见,在刘毅的保护下,她并未承受太多压力,也因此,她的笑容依旧纯粹。
只是刘毅的庇护虽然好,但毕竟身在这个圈子里,吕玲绮也并非什么都不懂,自己的夫君是大汉重臣,但却并非真的高枕无忧,女儿当年的话,吕玲绮依旧记得,只是后来父女俩似乎都忘了这件事,没有再提,吕玲绮也没有再问,但在她看来,中原虽好,却远不比这西域逍遥自在。
“回去还是要回去的,不过还要在这边多待几年,蒸汽机你也看到了,已有了试验品,只是耗水量太大,在这西域之地不好多用,而且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刘毅搂着妻子笑道。
蒸汽机是刘毅在云南就开始研究的东西,期间做过很多次试验,如今的蒸汽机算是可以投入使用了,但对水和煤的消耗超过刘毅的预期,而且体型庞大,用在开矿、机床上还行,但有时候损耗可能比收获都多。
其实更精巧实用的设计刘毅这边也有,但对材料的精度要求很高,高压锅炉的密闭性上不足,也是造成损耗过大的根本原因,刘毅一直在寻找可以替代橡胶的东西,也试了很多,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另外精度上,若能再进一步,也可以减少损耗,不过第一台机床出来以后,精度可以逐步提升,这个问题如今已经解决了,但密闭性的材料刘毅如今也只能试着用一些软木来代替了。
“这些事情妾身也不懂,不过夫君那能够自动运转的器械若投入生产,真有那般厉害?”吕玲绮好奇道。
“以之操纵轨道车,再将木轨换成铁轨的话,从这里到长安,只要染料足够,不到两日便可抵达长安,不过这条路修起来,可不像木轨那般容易。”刘毅苦笑道,铁轨要有枕木,还得建立防止有人偷盗铁轨的甬道,沿途的岗哨等等,甚至还得专门立一条铁轨保护法,严禁偷盗。
目前来说,轨道车已经足够大汉运转,而且如今限于开采技术的问题,铁矿还没有富足到让他来铺设铁路的地步,所以这个也只是想想,想要付诸实践,恐怕得等到天下一统之后,眼下刘毅只是想将蒸汽机进行改良,眼下的蒸汽机,运营成本太高,有些得不偿失。
“不到两日?”吕玲绮有些吃惊的看着刘毅。
之前为见关羽和张飞最后一面,刘毅从居延出发,昼夜不停的开动轨道车,前前后后也用了五日,已经是极快了,从伊吾到长安,比居延多了好几百里的路程,只要两天便能抵达,这让吕玲绮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
刘毅也没有解释太多,两天是个预估值,在不出任何问题而且中途没有停顿的情况下,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事实上途中得补充水,再要起步得重新加速,真的运行起来的话,恐怕得三天到四天,不过对这个时代来说,也已经是很快的了。
“真有那一天,我便辞去官职,陪夫人去看看大宛、康居还有更远的安息、大夏,你我夫妻一起畅游世界。”刘毅笑道。
真到了那一天,工业时代来临,将是无人可以组织的了,到时候,刘毅也想带着妻子,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
吕玲绮有些憧憬的靠在刘毅怀中,呢喃道:“若是如此,你我若回不来怎办?”
“那就找个旁人找不到的地方,青山绿水,山明水秀,你我夫妻就隐居下来,养只狗,再养些珍禽异兽,过那闲云野鹤的生活。”刘毅有些向往道,他这一生一开始求存,后来遇到了刘备,加入了这天下之争,追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开始尽快结束乱世,到后来想要封妻荫子,如今随着儿女长大,刘毅对于权力、财富已经渐渐看淡。
有些东西,没有的时候会倾尽一切去追求,但当拥有过后,能够将其看淡,那就算是一种境界之上的升华,如今刘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为大汉,为华夏留下些什么,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在未来少一些磨难和浩劫,希望华夏能真的人人如龙,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些东西说起来似乎很虚,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拥有过荣华富贵,享受过权利之后,若能从中走出来,看到的东西和考虑的东西将不会再往这些东西上靠拢,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向恶的方面去。
若是自己的理想达到了,那这样的生活正是刘毅最向往的。
“但得回来,我们的根在这里。”吕玲绮靠在刘毅怀中,想着刘毅描绘的画面,痴痴地笑道:“也需到时候你我已是白发苍苍。”
“那不好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黑暗中,刘毅握住吕玲绮的柔荑,微笑道。
“嗯。”
……
过了年关,便是兴元六年,刘明夫妇以及刘诚一直在伊吾城陪伴刘毅夫妇到正月底才离开。
享受了一个月的天伦之乐以后,刘毅重新投入了工作。
一个多月的经济封锁,效果已经出来了,随着大汉以及西域诸国之中,与大汉保持通商的郭嘉断绝了与那几个小国的商贸往来,原本的财富变得一文不值,国内的贵族首先开始不满,甚至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出现了内乱。
二月初,焉耆向大汉称臣,愿意归附,王室被刘毅送往武威,如何安排由朝廷做主,如今既然已经开了头,居延王的待遇可不会出现在其他小国的王室身上,除非如乌孙、大宛这样的大国,否则待遇上是不可能如先前一般。
同时第二轮轨道铺设也在各国的积极响应下开始了,伴随着轨道的开通,不少天工坊烧制的玻璃制品开始大量销往西域各国,以此来掠夺式的夺取诸国财富以及资源。
而大量的奢侈品最终的消费还是落在了诸国百姓身上,不堪重税的百姓开始纷纷出走,前往大汉所控制的城池投军或是谋生。
不少国家开始支撑不住,有的开始励精图治,拒绝琉璃制品,也有的干脆将国家让给大汉来治理,让大汉来添补这些空缺。
西域诸国大多都是千户或是百户人口的小国,抗风险能力弱,刘毅收拢西域诸国的速度也开始加快,到了兴元七年(公元234年)初,随着于阗国的正式投效,大汉的疆域已经蔓延至于阗河畔,这一年,刘毅在西域投放的新币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亿,这其中,最多只有五亿是朝廷这边投入的,剩下的都是刘毅在这边铸造。
同时,各种西域资源流入大汉,充实着大汉的底蕴和人口,而在新一轮的人口普查当中,西域之地,属于大汉的人口达到二十万!
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毅借着西域诸国的力量,铺设了三条沿着天山山脉的轨道,串联各国,同时还有两条横贯敦煌至于阗国的轨道,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刘毅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轨道的铺设上。
而迄今为止,刘毅在西域建起来的城池便有十一座。
兴元九年,西域境内的木轨已经达到十七条之多,而大汉的疆土也从于阗国延伸至疏勒城,除了大宛与乌孙之外,西域诸国基本都归于大汉。
同年,大宛和乌孙联盟,对疏勒以及石城发起了进攻。
大宛户籍八万,人口三十万,有兵马六万之多,乌孙也有近十万人口,凑足了两万兵马。
八万大军,就算在中原,也是个了不得的数据了,放在西域,这样一支军队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横扫西域都不难。
大宛和乌孙显然也是看出了轨道的便利,在刘毅完成了对西域轨道的铺设之后,想要借机夺来成为自家吞并西域的跳板。
而大汉在西域的驻军,加起来也不过五万,而且镇守各方,根本不可能挡住两国联军的步伐。
只可惜,这一仗并未如他们想象中那般顺利,乌孙大军在石城下,被魏昌率领六千兵马挡住,攻城三日未能破城,反而损伤惨重。
而大宛这边,刘毅却已经布置多年,无论对大宛的情报还是地形都了如指掌,在大宛出兵的当月,刘毅亲自率领魏荣与黄荣二将领一万大汉精兵迎战大宛六万大军,六万大军被轻易击破,刘毅更是趁势挥兵西进,一路攻入贵山城,彻底将大宛纳入大汉版图!
第六百一十章 东吴使臣
“这……便是长安城?”长安城外,一队人马停在此处,愕然的看着那宏伟的城墙,虽然他们也同样见过大汉在荆州的岳阳、江陵以及襄阳城,但相比于长安,那几处城池虽然也是难得的坚城,但与眼前的长安城相比,却是少了几分气魄。
带队的青年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眼前宏伟的城池。
宽敞的城门内,车水马龙,一队队商旅或是南下,或是从南方而来入城,更远的地方,轨道汇聚之所,一列列十几节的轨道车或是驶入,或是快速开走。
这些年,汉帝刘禅并未再动刀兵,而是开始大力发展大汉经济,蜀中、益州连年丰收,这一路走来,沿途所见,满目繁华,让人不觉心生向往,与之相较而言,如今的东吴感觉上便像是一处偏僻的乡庄。
听说这些年大汉在经营西域,这一路走来,哪怕是在荆州,都能看到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在各处行商,一口流利的官话,至少能让人交流。
正要行进间,便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一将,白马白袍,坐在马背上的腰杆挺得笔直,只是向这边行来,便给人一股难言的压迫感。
“末将中护军赵广,前方可是东吴使臣?”来人策马来到队伍前,翻身下马,合手一礼朗声道。
“正是,在下顾谭!”青年翻身下马,对着赵广躬身一礼道:“久闻将军大名!”
赵广前些年担任安南将军,镇守庐江,与曹魏打了好几仗,胜多败少,便是在东吴也颇有名气。
“子默之名,吾亦早有耳闻。”赵广点头笑道:“末将奉命前来迎接诸位,请随我来吧。”
“有劳将军!”虽说是代表东吴,但在赵广这等大汉壮年一辈中的翘楚人物面前,顾谭可不敢托大,躬身还了一礼之后,带着人马往城中走去。
“尚未为将军引荐,这位便是子瑜公之子,诸葛恪。”顾谭向赵广引荐身旁略显肥胖的青年笑道。
诸葛瑾与大汉渊源还是颇深的,不但是左相诸葛亮的兄长,更是诸葛乔的生父。
诸葛乔这些年在大汉也算立稳了脚跟,如今已是廷尉丞,执掌刑狱,最重要的是,诸葛乔还是大汉司空刘毅的女婿,有着这两层关系,赵广对诸葛恪明显和善了不少。
城门口设有岗哨,看着那一名名虎背熊腰的将士排成两列队,队列整齐划一,顾谭忍不住赞道:“真……虎狼之师也!”
“他们?”赵广看了一眼这些守城士兵,笑了笑,没有接话。
顾谭见状有些惊讶道:“将军似乎不认同?”
“如今大汉兵制有所不同,各军将士成军之后会被派往北方或是西北戍边,经历过战场的,才有资格称之为虎狼之师,这些……刚从新兵营中训练出来,未曾上过战场,没有资格称之为精锐,更何况虎狼之师?他们还不配。”赵广言语中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经过数年发展,大汉的兵制日趋完善,虽然还是征兵制,但因为有书院的缘故,所以是以自愿为主,不会强制征兵,发粮不发饷,但将士家属享有优惠政策,赋税减免,子女可入书院读书,战死后还有抚恤,哪怕没有饷钱,愿意参军的人还是很多的,如今大汉治下,加上西域军队以及驻扎在北方防备鲜卑的边防军,大概有五十万之众。
新兵在各地守城、巡逻一段时间后,会被派往前线接替老兵,接受战场洗礼,大汉这些年每年都在跟鲜卑作战,阴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如今已经被尽数划入汉土。
作为大汉的将军,背后有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而且这国家是在他们手中一步步强盛起来,赵广有自信的理由。
顾谭点点头,东吴其实也有类似的政策,这些年为了添补人口,提升军队战力,每年都会与山越作战,这些年孙权一直在致力于向南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相比于眼下的大汉而言,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一行人进入城中,长安城的繁华让顾谭、诸葛恪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宽阔平坦的路面,两旁是繁华的商铺,基本都是二层楼连成排的整齐商铺,街道足以容纳八车并行,在商铺后方,是一栋栋高楼,五层楼在这个时代来说,的确算的上是高楼了,整个长安给人的感觉非常整齐,大多数建筑,无论铺面还是居民楼,都是统一规格的,每一道街口都有一处颇为醒目的建筑,有青楼,有最近几年才兴起的酒楼、客栈还有茶馆。
大汉的炒茶如今无论在魏朝还是在东吴,都颇得名士青睐,不过在东吴一般都是自家收藏,像长安这样拿出来开茶馆的,在东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东西在东吴可是按两来算的,就算是大户人家,能够每天喝的也不多。
“定国兄,这……茶馆中怎的有如此多人?”路过茶馆的时候,顾谭忍不住询问道,本来挺珍贵的东西,怎的感觉什么人都能喝起一般?
“最近在荆州、云南等地有了专门的茶田,这东西在外面或许珍贵,但在长安,真不算什么稀罕物,差一些的,寻常百姓也能喝的起,当然,上品的很贵,普通的,百来钱就能买到一斤。”赵广想了想道。
百来钱,一斤!?
顾谭和诸葛恪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广,他们说的真是同一种东西?
“这东西在东吴很贵?”赵广不解的看向两人,他对经济不是太在行,而且这些东西也是商人们自己倒卖的,朝廷只收税,但对于这些消费品不会太多干涉,但技术却是严格保密的。
顾谭和诸葛恪相识一眼,苦笑无语,顾谭想了想对赵广道:“拜会天子是明日,我等可否先入茶馆看看?”
“既然如此,末将便陪二位吧。”赵广点点头,他这次就是负责接待东吴使臣,既然对方想要逛逛,他也不会拒绝。
命人先将二人扈从带去休息,赵广带着两人先去了茶馆。
“赵将军,好久未来了。”茶馆的主人见到赵广进来,笑着将三人迎进来。
“一壶……好茶,再配些糕点,给我们找个清静些的位置。”赵广笑道,他平日里是不太喜欢茶的,自家父亲喜欢,但他和兄长对这东西没那么热爱,对于茶也没什么讲究。
“好!三位请随我来。”对方点了点头,将三人迎上了二楼。
茶楼的设计颇为雅致,回廊式结构,无论坐在何处,整个茶楼的景物都能尽收眼底,有专门的乐师弹奏乐器,悠扬的音乐如同潺潺流水一般流淌在整个茶楼中,坐在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宽敞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竟然让人生出一股恍如隔世之感,整个人的精神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