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当匠神-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呀~”诸葛亮摇了摇头,明明所学颇丰,偏偏很多时候不正经说话,这也是两人关系不错,换个饱学之士,估计直接走了……不对,是直接撵人了。
  “那士载的事情先不说,你我两家的亲事,你先算一算,能的话,将你兄长也请来。”刘毅笑道,其实他对这个不是太上心,但这事不可能真的随便挑个日子就行,毕竟是刘毅和诸葛亮两家的事情,太过草率,也不符合两家的身份。
  “也罢,此事我也需与兄长商议。”诸葛亮点点头,毕竟若是真的诸葛乔因此失去诸葛亮爵位的继承权,诸葛瑾那里,诸葛亮也需给个交代。
  两人饮宴之后,刘毅告辞离去,女儿这件事有了着落,接下来,他要开始主持长安和洛阳的督建工作,眼下两地轨道已通,物资运送也更加方便,长安这边已经快要竣工,而洛阳方向慢一点儿,但今年年底也可以竣工。
  收尾阶段,刘毅这边必须亲自投入其中,七级雇佣一天得一千钱,八级的费用是一万,这钱刘毅可舍不得,只能自己亲自去建了。
  所不同的是,这次刘毅离开,除了邓艾之外,连诸葛乔也一并带上了,显然是想要培养这个准女婿,同时也近距离看一看这准女婿是否真的言行如一,毕竟就是装的再好,也总有路出马脚的一天。
  邓艾这次回来,是为了准备成亲,但这种事儿,其实用不着他自己操心,他娘,吕玲绮还有太后主持,去跟关羽说媒什么的,邓艾等结果就行了,与其在这里闹心,倒不如去干点事儿,也省的胡思乱想。
  对于刘毅回朝后,就开始四处跑,刘禅也挺无奈的,他还想跟刘毅研究研究如今朝局,结果相比于这些,刘毅显然对两都的建设更感兴趣。
  不过没多久,关羽、张飞、庞统回朝,朝局也日渐稳固,刘禅倒是不愁没说话的人。
  “邓艾?”这日,刘禅正在跟关羽、张飞散步,关羽突然提起了女儿的婚事,虽然太后做媒,但关羽觉得,还是该跟刘禅说说,看看自己这个侄儿有何看法。
  “算起来,阿姊也有早该完婚了,昔日那吴主孙权向二叔提亲被二叔婉拒,朕听闻,那孙权之子也是人杰。”刘禅看着关羽笑道:“为何拒绝?”
  “那吴国狼子野心,臣女岂能下嫁?”关羽摇了摇头,一捋胡子,冷哼道。
  现在说下嫁倒也没毛病,关羽是当朝大将军,孙权自废帝号,向大汉称臣,虽然不是真的归顺,但就级别上来讲,孙权在关羽之下。
  “倒也是,那士载之事,二叔觉得如何?”刘禅看着关羽笑问道。
  “士载家学渊源,又是伯渊与孔明的弟子,确为人杰,倒也可以。”关羽闻言笑道:“臣此番来,是想看陛下之意。”
  毕竟邓艾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刘毅、诸葛亮,关羽毕竟是站刘备这边,立场上肯定是站在刘禅这边的,若是刘禅不愿意的话,关羽肯定不会同意,太后说也没用。
  “朕?”刘禅闻言愣了愣,随即明白了,想了想道:“其实这事儿二叔不必太放在心上,丞相与司空不会害朕,至于婚事,就如同司空所言,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他们愿意便好,朕也希望阿姊能寻得好归宿。”
  “刘明那丫头和诸葛乔之事,二叔也听说了吧?”刘禅笑道。
  “嗯。”关羽点点头。
  一旁的张飞嘿笑道:“听说是刘家那丫头跟诸葛乔私定的,伯渊没办法,只能去找孔明。”
  “伯松为此放弃了嗣子之位。”刘禅叹道:“要朕说,也太小心了些。”
  “诸葛乔只是继子,如今孔明既然有后,自然不该留他嗣子之位。”关羽淡然道。
  他对这个看的很重,当年刘禅出生之后,关羽不也没给刘封好脸色。
  “朕这些时日一直在想,还有安国、兴国、定国几位兄长也到了年纪,如今伐吴有功,不如趁此机会也将婚事一并办了?”刘禅笑问道。
  关羽点点头,关平已经有后,他现在更关心的就是二儿子还有女儿的婚事,如今女儿这边没问题了,若是关兴也能成婚,他这一辈子,也算无憾了。
  “两位叔父可有中意之人?”刘禅询问道。
  关羽和张飞摇了摇头,他们哪有心思关注人家女儿?
  “既然如此……”刘禅想了想道:“我便拖母后帮忙甄选吧。”
  “那便拜托太后了。”关羽点点头,长嫂为母,由太后来帮他们操持儿女之事,倒也恰当,眼下天下太平,正好趁此机会将这些事儿都了了,再弄出些后代来,让他们也体会一下这儿孙满堂的感觉,那此生也就无憾了。
  “正好司空如今在长安负责完工之事,朕便书信司空,为几位兄姊都备好府宅。”刘禅笑道。
  “多谢陛下。”关羽和张飞点点头,既然刘禅没有疑虑,那这女儿,便嫁了吧。
  “两位叔父何必如此客气。”刘禅摇了摇头道:“正好,今日无事,两位叔父很久没有陪朕去游猎了,同去如何?”
  “喏!”


第五百九十二章 长安将成
  重新回到长安的刘毅也不会每天都在工地上,如今主要是对皇宫的修缮和装饰问题,偶尔也会花个几万钱偷懒,在大方向确定之后,让工匠照着他的意思去做,自己则回城寨或是陪陪家人,有时候也会去上朝,一般他上朝的时候,都是有事,或者是给出一些建议,刘禅发现刘毅提出建议来,很尊重自己的意思,同意自然最好,不同意刘毅也不会再说,这样的相处关系刘禅很喜欢。
  诸葛亮的话,多少回有些时候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所以刘禅也就比较亲近刘毅一些,当然,刘毅若是不谈钱的话,那就更好了。
  邓艾和关羽女儿之间的婚事敲定下来,刘毅亲自挑选的良辰吉日,在长安建成后的第三天,府邸也准备好了,距离司空府和大将军府都不远,邓艾如今也算是大汉朝的中层,再进一步就能位列朝堂的那种,加上背靠刘毅和诸葛亮这两尊重臣,如今又娶了关羽的女儿,未来可期。
  太后似乎是说媒说上瘾了,听说这段时间在给关兴和张苞物色伴侣,不时会召见臣公中未出嫁的女子。
  刘毅记得前几天入宫的时候,看到个十二岁的女娃娃跟自己行礼,听说是要看看是否合适关兴。
  这万恶的旧社会……
  照这么来说,其实诚儿也能成家了!
  坐在轨道车上的刘毅甩了甩脑袋,自家儿子现在正在闯荡,已经有了些成绩,也不好现在拉回来结婚,再说刘家现在的传统都是先看对眼了再说媒,不着急。
  “司空,这是长安接下来的账务,请司空核对。”诸葛乔将做好的账目交给刘毅,长安工程已经进入尾声,材料已经就位,这些材料多是购买价格以及沿途运送的费用,如今大汉的水泥、砖是官营的,只有冶炼是天工坊垄断式的负责,但各个场子要运营,也得要钱,天下一统以后,刘毅还准备将水泥、砖这些进行私营化,工业足够强盛之后,下一步就是搞经济了,这些技术的下放,对于促进大汉国内的民生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更让刘毅担心的是,货币量已经开始不足了,作为常年运转货币的人,刘毅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汉境内的货币量上限在哪里。
  虽然云南铜矿还在不断的铸造货币,但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却在缩水,有人在暗中吸纳货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不可能无休止的往外铸币,到时候那藏在暗中的人突然把手中的货币拿出来,很容易造成市场的崩溃。
  得想个办法让这些人把吞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刘毅一边翻看着账册,一边道:“长安即将建成,你写封信送回去,两都的府宅,有一部分是给官员居住的,但只能算朝廷借给他们的,若想永久拥有,就得花钱买,至于价格,需得按照当前市价来买,建议陛下设一统管房舍屋宅出售的衙署,专责此事,同时朝廷会定期查账。”
  “此外民居方面,之前长安和洛阳的居民可以分配,但以后想要进来,房屋朝廷并不发放,需按照当前放假进行购买,城寨的人口,现在可以开始往长安迁徙了。”
  “这般快?”诸葛乔诧异道,对于出钱买房倒没什么意外,这也是眼下朝廷收入最重要的一笔。
  “嗯,眼下只剩下皇宫还未完工,月底之前便可全部竣工,城寨如今也有五六万人口,够了。”刘毅想了想道:“对了,还有奏书中询问一下陛下,看看是否可以以功勋兑换房屋,若是可行,可整理出一批宅院,专供军中将士家眷聚众,长安书院也在那一带。”
  当然,长安再大,也不可能将整个大汉军队的家属都接纳,而且如今军中将士也未必愿意将家眷接进来,但刘毅相信,随着两都重新繁华,这条政令,将会让大汉军队展现出更高的战斗力以及对外的侵略性。
  大汉一统天下,以如今刘禅的表现来看,只是时间问题,这位天子并不像后世评价的那般不堪,最重要的是,颇懂得忍道,是个做大事的人,天下在他手中一统很有希望,所以刘毅眼下的目光也不再在大汉,一统之后,有两条路可以考虑,其一是西域纳入大汉版图,如果条件允许,以西域为跳板向西发展。
  至于另外一条,就是航海业了,但眼下还没有成型的航海术,这是一条有潜力,但却需要经验积累的路,刘毅眼下也只能提出个观念来,就算能够造出海船,也不等于能称霸海洋,人类对大骇的探知,目前来说还处于一个莽荒时代,这东西,刘毅帮不了忙,只能鼓励人们去航海,开辟航道,但什么时候能够真的发展起来,刘毅就不知道了,若天下一统的时候他还有精力的话,会去研究这个。
  但眼下来说,刘毅考虑的是大汉将士的狼性和侵略性,既然技术已经达到这个地步,对外扩张是肯定的,至少要让人知道大汉之外的地方还很大,别老纠结在内斗上,也算一种缓冲内部矛盾的途径。
  “喏!”诸葛乔点了点头,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为刘毅书写奏书。
  “叔父。”一边的邓艾抬头看向刘毅道:“按照长安这边的地况来算,在河套的农庄计划不太适合。”
  “哦?”刘毅看向邓艾,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一者,两地土地不同,这边更加肥沃,更适合更重,拿来当牧场有些浪费,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养,但这个量得把控,每年更低所得抛去食物之后,可以将剩下的送往边地喂养牲口,如此一来,也能提高边地的牲口数量。”
  “其次,眼下我大汉每年人口出生的数量比之当年几乎翻了一倍,这般增长下去,要考虑粮食供应,如今我大汉境内,真正的产粮地也只有几处,关中、荆州、成都平原,如今还能自给自足,但若是下一步将并州也纳入大汉疆域,而且羌胡归化之后,这几处地方就要承担包括巴郡、南中大片地域以及并州、西凉的粮食,除非能将冀州也一并拿下,否则随着我朝人口增加,十年之后怕是就要面临粮食问题了。”
  邓艾这些年除了打仗之外,更多的就是研究屯田,预估未来在粮食方面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大汉这些年除了兴工之外,在华佗的带领下开始有大量的医匠去往民间,医疗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华佗研究出来的麻沸散问世,相应的就是生育力的提升,不是说出生率,而是新生婴儿的存活率。
  这个东西提升上来,大汉的人口数量这些年增长速度有些惊人,在去年的户籍清算中,当年人口不足四十万的荆南,二十年过后,人口已近两百万,整个荆州人口加起来,作为这新汉的发源地,也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地方,哪怕随着大汉的治所迁至成都,后来到汉中,现在又到了长安,荆州这些年来的发展也依旧是最强的。
  刘毅虽然这几年一直在蜀中,但他主要精力是在云南,那边人烟稀少,哪怕这两年开始发展起来,基数太少的情况下,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蜀地包括南中在内,如今总人口也就接近五百万,这么算下来,荆州眼下依旧是大汉最强的州郡,主要人口输出。
  如果大汉不继续扩张,而是埋头发展河洛、关中之地,未来十年之内,荆州都得算大汉的人口大州。
  当然,如今两都重建之后,会迁徙一部分来充实关中、西凉,之前刘毅为了发展河套,可是迁徙了不少人口北上,关中如今人口也不多。
  人口来算大汉人口如今不到一千五百万,比之曹魏也不遑多让了,曹魏的具体数据不太清楚,但就算有差距也不会太大,但十年之后,这个情况可就得彻底扭转了,若再有二十年,不说技术上的问题,单是人口上,大汉就能反过来凌驾于曹魏之上,所以未来粮食也会是一个很困扰人的大问题。
  这么算起来,的确不好将关中八百里沃土拿来放牧,河套之地以放牧为主,耕作只能算辅助,但放到关中来,这关系就得倒转过来了。
  “就依你说的办吧,不过放牧不行,可以蓄养一些家禽之类的,就像荆州时那样,鸡鸭猪,这些无需放牧,可以做大兴养殖场。”刘毅摸索着下巴道:“这方面,你来规划,完成之后,也不必问我,直接送去朝廷,眼下二都即将完工,这关中以及河洛之地未来的规划都得做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喏!”邓艾点点头。
  轨道车的速度渐渐放缓,也代表着长安即将抵达,刘毅走出车厢,看着远处在视线中逐渐清晰起来的长安城轮廓,巍峨雄浑的城墙带着一股难言的压迫感,刘毅心中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这座在自己手中完成的都城究竟会是怎样的气象。


第五百九十三章 惊叹
  史诗级建筑群——长安:极度坚固+59,大国气象+57,风调雨顺+62,国运昌隆+67,九龙朝圣+54,军民和睦+67,路不拾遗+69,克己奉公+66,以民为本+62,天朝之威+63,龙腾之地+56,众志成城+63,防震抗灾+67
  这是刘毅第一次建起史诗级建筑群,之前的战神祠其实也算,不过只是单独的。
  巍峨高耸的城墙,足有八丈之高(十八米左右),巨大的水车顺着渭水排了一排,为长安城提供了足够的水动力传输,同时还有完善的地下排污渠道,整座长安城是以八卦为基础排列建设的,也有八门,真到了战时,这阵法可以用,哪怕打开城门放敌人进来,也可以摆下八门金锁阵来防御。
  况且水泥和砖石建成的城墙,光是城墙的厚度便有五丈,内部还设有各种机关,别说这个时代,就算放到一千多年以后,到了热兵器初期,恐怕一般的火炮对这样一座城池也是无解的。
  城门设有千斤闸,还有吊桥,三重防御,就算有人诈开城门,只要放下千斤闸,对方短时间内可攻不进来。
  城墙上设有水动力破军弩,以青铜为弩身,弩箭长有七尺,拇指粗细,射程配合城墙的射程属性,能达两百步,一百零八连发,整个城墙设有一百零八架,暗合天罡地煞之数,就算敌人有足够的兵力围了长安城,有这些弩在,都很难靠近城墙,更别说城墙下方的一层,还有一排射孔,可以通过这里以连弩对外射击。
  可惜,刘毅一直期待的龙凤呈祥,金光大放什么的特效都没有出现,肉眼看去的话,也只是一座雄浑威严的城池立在这里,站在城池面前,会让人有股想要朝拜的感觉,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一座城池足够震撼,但对于见惯了钢铁丛林的刘毅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系统也不给放个特效什么的,史诗级建筑群啊,完全不需要低调,若真能有什么龙凤呈祥,祥瑞降临的场面,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那绝对是吉兆。
  不过这样一座城池,其实有这么强的武装有些浪费了,真的有敌人打到长安,并且还能把长安城给围了,那这个国家,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
  “司空?”诸葛乔疑惑的看着刘毅。
  “何事?”刘毅扭头,询问道。
  “第一批百姓已经到了城外,是否进行安置?”诸葛乔躬身道。
  “嗯,安置吧,按照之前分配的,城中有专门的养殖场,之前培训好的百姓可以直接入职,另外城中规划的商铺现在可以拿属于他们的房屋来换,过后就只能购买。”刘毅点点头道。
  眼下长安虽然建成,但人口方面,这座城池可以容纳八十万人口,眼下城寨中这些人口还不够,要从荆州引一批过来,跟当初的岳阳不同,这里是大汉未来的核心,哪怕洛阳建成,天下一统也是如此,因为按照刘毅的计划,大汉在天下一统之后,会尝试着向西扩张。
  至少大宛以东的西域诸国都纳入大汉掌控,这样一来,长安显然比洛阳更适合作为大汉的都城,至于城中居民以何为生,眼下几万人口怎样都能安置,至于以后,随着长安都城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人口自然会进来,还有军人家属的安置。
  “另外通知陛下,可以尽数搬迁了,长安城已经建好。”刘毅将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