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才没有堵死城门,如果是张翔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就把城门堵死了,而且还是四门堵死。

    孙策还是太年轻了,超高的武力带来的只有冲动。

    曹军骑兵已经杀入城中,孙策能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并不只靠着冲动和勇武,还有一点就是对战场形势上的把握,非常的正确。

    哪怕是黑暗中,孙策也看的出来,曹军的步卒并没有跟的上来。

    所以孙策放弃抵抗最前面的曹军骑兵,而且妄想把曹军骑兵拦腰截断,然后才堵死被攻破的城门,如果是别的对手,孙策有可能成功。

    但是孙策的对手是曹操,那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面对曹操张翔这样的对手,就不能让他们看到机会,一旦让他们看到机会,那么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狮子搏兔必用全力,这就是曹操和张翔的大手笔,不动则已动如雷霆,一下子就会把家底全都压上,曹操为了夜袭的突然性。

    自然不能派出步卒,步卒的目标在夜晚实在是太大了。

    曹操明知道这一点,自然会保住骑兵的最大的优势,孙策此时并不知道,在偷袭的曹军之中,有三名天下闻名的曹军将领。

    分为三段镇守的骑兵,在前面的是许褚,在中间的是夏侯惇,压后的是曹洪,这三员将领可都是以勇猛闻名的。

    孙策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夏侯惇,两人都是使枪的,孙策可一点也不怕夏侯惇,双方在城门处交战,江东兵死命的把孙策的外围给围了起来。

    不让其他人打扰,曹军的骑兵一下子就受阻了。

    刚冲进的许褚看势头不对,立马带兵回转,没办法他可不想被留在城中,那样一来哪怕是他勇猛也是死路一条。

    许褚被人叫做虎痴,但不代表他真的傻。

    在曹军之中,除了曹操也没有人敢叫他这个诨号。

    守护孙策后方的那些江东兵,就算拼命死战,也不是许褚的对手,许褚的行进速度虽然缓慢了一些,但是还是在前进的。

    而孙策这边也非常的不顺利,一个夏侯惇就跟孙策旗鼓相当,更何况还有一个曹洪,曹洪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爱贪小便宜暴躁。

    但是曹操能把他一直留在身边,还委以重任,那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曹洪的武力极强,是曹姓将领之中最强的,也是对曹操最忠心的,历史上也是曹洪活的最长。

    曹洪有一点跟关羽非常的像,那就是爆发型的武将,前几招最厉害,最擅长的就是以众欺寡,曹洪又是跟夏侯惇一起长大的兄弟。

    夏侯惇很了解曹洪,二人配合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而是一加一大于二,孙策立马就感受到了压力,尤其是曹洪带给孙策的压力,曹洪那边可都是杀招啊!

    这个时候许褚也杀了起来,许褚为了杀进来,连战马都舍弃了,不过这样一来也有好处,当许褚靠近孙策的时间,孙策才发现许褚。

    这就是太危险了,当今天下能同时面对这三员将领的人可不多。

    就算是吕布也捏一把汗,孙策虽有霸王之名,但可惜前面还有一个小字。

    孙策一下子就受伤了,亲兵大将周泰,誓死挡住许褚,孙策已经可以看到周泰身上浑身是伤,而且每个伤口都能见到骨头。

    孙策就算是在冲动,也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撤了,就算是不为了自己,也为这些忠心于他江东将领考虑。

    孙策在马上护住周泰,一步一步的往后撤,孙策知道新野守不住了,但毕竟新野属于荆州,而不是属于江东,如果是属于江东,哪怕是在危险,孙策也会是一步不退。

    周泰虽然浑身是伤,但是却死死的护在孙策身边。

    既没有倒下,也没有脱离,也不知道他自身是什么构造,反正就是打不死,这一点许褚是深有体会的,他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对手。

    但是许褚却很有耐心,许褚是曹操身边的近身大将,可不是因为勇猛。

    他的耐心也是曹操最看重的地方,许褚就不信在砍几刀,周泰还不死,反正许褚是寸步不让的。

    现在许褚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屠夫,一刀一刀的再砍周泰的肉,那种感觉还是非常的爽的。

    孙策已经进入了死地,幸好周瑜提前有所转变,在沿途有很多巡逻的江东兵,这些江东兵成了孙策最后的一丝希望,只要前路没有被堵死。

    孙策都会杀出去,就算前路被堵死,孙策也有这个自信可以杀出去。

    有些人的自信那是盲目,与生俱来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孙策就是这种人。

    周瑜终于是带兵杀到了,周瑜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用英姿勃发来形容了,儒雅的外表之下出手却极为的狠辣,周瑜的身手可不差。

    这也是为什么孙策和周瑜是知己好友,如果周瑜能文不能武,恐怕也成为孙策的朋友。

    就跟孙策现在身边的那些谋士,就应该没什么区别了。

    周瑜身边还有一些江东的死士,这样死士的头领就是吕蒙,此时的吕蒙正在守住江东军最后的退路,所以才没有跟随。

    这些江东死士,是从所有江东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跟孙策身边的亲兵有一点不同,他们不论出身以武选材,每一个都是军中的刺头,最后被周瑜收入麾下。

    这些死士用身体挡住了许褚三将,周瑜强行拉着孙策离开了,夏侯惇被人射瞎一只眼睛之后,就发现自己射箭变得非常的准。

    可以说射箭现在都省的瞄准了,也算是因祸得福。

    夏侯惇搭弓射箭,箭矢射向了孙策,只不过很可惜就是偏离了一点,要不然这次的首攻恐怕就是他夏侯惇的了。

    箭矢**了孙策的背部偏右的位置,可是夏侯惇不知道这一箭射的是刚刚好。

    孙策少年征战,用勇武打了的地盘,当然也付出很大的代价,一身的旧患,其中的最后的旧患,就是这次夏侯惇所射的位置。

    哪怕夏侯惇射中孙策背部偏左的位置,恐怕效果都没有现在好,因为孙策身上有护心铜,前心后心都有保护,夏侯惇还真的未必射的进去。

    夏侯惇的运气不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孙策这次是伤上加伤,但是孙策却没有表现出来,哪怕是他在疼痛,他也在忍着,孙策对自己太狠了,孙坚死的早孙家的一切都压在了他的肩头。

    这一切的精力铸造了现在这个孙策,成就当然伴随着代价。

    当孙策和江东兵逃出城外的时候,孙策才让人为自己处理伤口,医者看见了孙策的伤口,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刚要说话就被周瑜用眼神制止了。

    医者离开之后,周瑜追了上去,“刚才你想说什么?”

    “大都督,属下不敢欺瞒,主公的身体恐怕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周瑜:“怎么可能?主公英武非凡,怎么可能因为一支冷箭,就会有这样的后果。”

    “冷箭并不致命,致命的是旧患,主公的这处旧患已经是老毛病了,所以近年来主公才没有出手,这次旧患恐怕要爆发了。”

    “那你为什么阻止主公。”周瑜已经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大都督饶命啊!主公的那个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

    “好了公瑾,你不要难为这个医者了,我的病情我早就知道了,周泰周将领怎么样了?”孙策从后面走了出来。

    “主公,周将军都是外伤,但并无大碍,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孙策让医者离开了。

    周瑜也突然明白一些他想不明白的事情,孙策性格霸道,虽然对兄弟之情很看重,但以前不会让孙权染指他的权力。

    近几年却一反常态,给孙权很多机会,“主公,是早知道有今天吗?”

    孙策:“公瑾应该知道前长沙太守张仲景,他断言我活不过五年,我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我那个二弟日后就仰仗公瑾照顾了。”此时的孙策虽然没有死,但已经是托孤之言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无奈违诺

    孙策希望周瑜辅佐孙权,但是周瑜也有难言之隐,“主公的这处旧患,是为公瑾承受的,公瑾自当为孙家笑死,但是二公子恐怕对在下很是忌惮。”

    “我那个二弟我清楚,他会重用公瑾的。”

    周瑜:“重用和信任永远是不一样的,二公子会重用属下,却不会信任,而且二公子的野心太大了,江东恐怕承受不了。”

    孙策:“这还是我认识的周瑜周公瑾吗?怎么你怕了。”

    “属下不是怕,而是二公子不可能得到张翔的支持,张翔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向江东下手,一来是鞭长莫及,二来是主公和老主的情分。”

    孙策:“是啊!我这个小叔父,还是重情义的。”

    周瑜:“但是以二公子的性子,比主公和老主更像是一方诸侯,诸侯之间这点情义就不存在了,张翔一旦出手就不会留情。”

    “公瑾想的太多了,我还没有死,那些事情等我死后再说吧!”

    孙策越是这样,周瑜就越头痛,性命攸关的事情怎么就不着急呢?

    周瑜和孙策回到了江东,医者也在孙策身上下了一剂猛药,让孙策看起来跟常人无异,不过孙策的身体最多还能支撑三个月。

    三个月之后,就算是神仙下凡恐怕都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孙策要做的就是为孙权扫平障碍,军中的事情孙策一点都不用担心,有周瑜在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那些江东的世族,这些世族到哪里都是蛀虫,在江东也是一样的,孙策曾经下过狠手,但是反弹太大了,山越之乱都跟这些世家有关系。

    所以孙策才会罢手的,这次孙策完全不会罢手。

    这是孙策唯一能为孙权做的事,这也得到了周瑜的全力支持。

    孙策一回到江东,就发动了大军,现在出手是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更何况大军也是最齐备的,连集结都不需要了。

    至此江东就染起了血雨腥风,这些世家最后都依附到了孙权手下,孙权也不得不出面,“大哥你马上让大都督收手吧!不能在这样杀下去了,否则会让世家寒心的。”

    孙策:“这件事你不用管,为兄是为你好。”

    孙权压根就听不明白孙策在说什么,“大哥,臣弟也是为了江东的大业着想,你不能在纵容大都督了。”孙权认为这一切都是周瑜的主意。

    不得不说孙权对周瑜的误会很深,而且是从小就有。

    孙策:“这是我下的命令,江东的世家绝对不能留。”

    “臣弟知道,但也不能超之过急啊!事后如何堵住百姓的口啊!”

    孙策:“到时候为兄会用自己的性命堵住天下人的口,江东不能留下这些蛀虫。”

    “大哥你在说什么啊!臣弟怎么越来越听不懂了。”

    “你听不懂吗?我身边的那个医者不是你的人吗?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我把他软禁了起来,就是怕你心软,让为兄的大计功败垂成。”

    孙权:“大哥这一切都是误会,你不要听信谣言。”

    “我没有误会,我的旧患来了,我活不过三个月了,你觉得我做这些是为了谁,二弟你以后要信任公瑾,文有张昭武有周瑜,才可保我江东无忧。”

    “大哥。”孙权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会听见这样一番话。

    “走吧!你告诉你手下的那帮人,你无能为力,我孙策独断专行,他们就会支持你了。”

    孙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了大帐,他只知道今天离开之后,整个江东就恐怕要变天了,怪不得公瑾会出手那么决绝,连他的人都没有放过。

    孙权的确是有野心,但是孙权也很重视自己这个大哥。

    孙家子弟不多,孙权很清楚自己是在谁的庇护下活了下来,没有孙策就没有他的今天。

    此时孙策没有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他这个弟弟,这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其实孙策这样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弟弟了,如果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恐怕就会是一场亲人间的惨剧了。

    孙策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孙策才会把位置传给孙权。

    跟周瑜谈过之后,孙策更确认了这个决定,孙权让周瑜忌惮,那么孙权就必须是江东之主。

    江东大地一下子就又回到了动乱之中,曹军在新野休养了一段时间,然后就继续南下了,曹操就差最后一步就可以拿下荆州,曹操是不会放弃的。

    更何况此时的张翔已经拿下了整个青州,而且是不费吹灰之力。

    曹操可以说是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但是张翔这个人却不是一个遵守承诺之人,曹操可不觉得这是件好事,所以曹操才会还没有休整结束就继续发兵。

    每次大战之后,适当的休整都是必然的。

    跟孙策之战已经算是恶战了,但是由于张翔下手的果断,让曹操必须提前出手,以应对张翔的下一步动作。

    曹操全军压向荆南,曹仁也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他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为了襄阳城,曹仁都不敢休息。

    而张翔这边的确在筹谋一件事情,南方发生的事情,真的是一波三折,一切张翔都看在眼里,虽然失去了掌控,但是事情发展是对张翔有利的。

    本来是一场与曹操之间的公平交易,现在却变得张翔很占便宜。

    事先张翔真的没有这么想过,张翔头一次想守信一回,但事情却不让他这么做,郭嘉杨旭等人都有一个想法,在曹操背后插一刀。

    而且这是手下谋臣共同的决定,就连阴夔都觉得很合适。

    阴夔是吃到了战场的甜头,以前张翔作战都是入不敷出,但是近年来的回报就越来越大,阴夔也清楚打顺风仗的时候回报是最大的。

    眼前这种局势,曹操不在无疑是打顺风仗,最适合的时候,阴夔可不想放过。

    张翔也架不住群臣的上谏,难得武将文臣是一个想法,如果张翔反对,那就是孤家寡人了,张翔只能对不起曹操了,直接发兵许昌。(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逃出城天

    张翔大军直逼许昌,张翔亲自坐镇,连张翔的帅旗都竖了起来,不过那个行军速度就不用多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张翔带着大军散心呢?

    可以说非常的慢,这次出兵士卒已经不一样了。

    大军经过了长时间的休整,又轻松拿下了青州,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让军中士气大增,战心已经恢复了,人人必争先来势汹汹。

    现在张翔心里有一句话,“这帮臭小子,早干嘛了。”

    现在就算是这帮人能打恶战,张翔都不会让他打,没办法一年之中已经过半了,张翔可不想让这些人的战意过早的发泄出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翔的大军虽然行进很慢,但是许昌已经乱了。

    许昌做为曹操老巢,本来应该是防守最为严密的,但恰恰有点相反,城中的兵卒其实并不多,所以张翔这次出兵,真的是恰到好处。

    最主要的还是许昌没有一个做主的人,曹操之子曹植和曹彰共同镇守许昌。

    当初曹操用意是让两个兄弟相互摩擦,让两兄弟相互争斗,看看谁才是最适合继承自己霸业的人,曹操可是那种连自己孩子都算计的人。

    但是真的遇到战事,曹植和曹彰就不一样了,而且有很大的分歧,曹植好文曹彰好武,本来就是两种人,从小到大二人也是争斗不断。

    现在更是争论的不可开交,曹彰要出城迎敌,而曹植要坚守待援,“三弟还大的口气,面对张翔竟然选择主动出击,你知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曹昂一死,曹植这个老三,就变成老二了,所以才称曹彰为三弟。

    曹彰:“正因为敌手是张翔,才要主动出击,哪怕是小胜也必须要打一场,二哥你不是军中之人,你不清楚,如果不能振奋士气,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振奋士气,有很多种方法,古之名将开仗之前,就可以用言语激励士气,难道三弟不行吗?不要大军来满足你自己的私心,不要在胡闹。”

    其实曹植这番话很贴合众多文臣的心思,城中的士卒本来就不多,如果有大的死伤,许昌城就不用守了。

    许昌对曹操意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在众人手中失去,那就是难辞其咎了。

    曹彰:“胡闹,战场岂有儿戏,二哥你不懂。”

    “不懂,你读过几本书啊!恐怕连兵书都没有读过基本吧!你的方法能采用吗?”

    “好了,你们两个想吵架,就去大殿之外,而不要在大殿之内,什么形势都看不出来,真是妄为曹家子弟。”曹丕突然出现在大殿之上。

    曹丕因为做错事,所以近几年,没有机会在曹操面前表现,所以才会有曹彰和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