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万之中挑出六千,挑的都是非汉家苗裔,那些棒子和猎人民族死多少都不会令人心疼,再抓就是了,可汉家苗裔现在对刘彦来说无比珍贵。
  说起来也是怪,朝鲜半岛的汉家苗裔远比任何人想象中来得多,大概是每十人之中有两个左右。他们还保持着汉家的生活习惯,生活的环境比中原竟是好上不少!
  汉部从朝鲜半岛之上已经获得了一万两千左右的汉家苗裔,只不过除了极少部分拥有手艺的人被第一时间吸收为部众,大多数还是需要有一个过渡。
  现在想要成为汉部的部众可没有那么简单了,毕竟汉部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情况,不可能让任何一个新来的人立刻享受到“老人”的待遇,那将是对“老人”极大的不公平。
  “我们现在只能对高句丽保持战争状态。”刘彦说着想到了什么,比较突然咧嘴笑了一下,说道:“这一次再次清洗长广郡和东牟郡,会产生大量的战俘。这边的矿山不会缺少劳动力。”
  很明显的,吕议点了点头。
  的确,汉部会清理掉不少家族,那些族长含亲族肯定是要被干掉,但所谓的“只诛首恶”之下,存活的人会更多。他们将会成为“罪民”的一部分,需要长久的赎罪之后才能成为自由民,其中最为凶恶的那批人肯定是要被丢进矿山。
  “你是留在这边,还是跟我回去?”刘彦对吕议这个从东晋跑来的人还是比较欣赏。
  吕议诧异地看着刘彦,理所当然地说:“自然是由君上做主。”
  “那还是跟我回去吧!”刘彦注视着前方的村落:“纪昌需要在朝鲜半岛调控全局。这边有蔡优。你随我处理两郡。”
  前方的村落让刘彦看到了熟人,那是站在村落篱笆边上讲话的李匡和阿香。
  李匡是不久前从朝鲜半岛轮换回来,与他一块回到辽东这个狭隘半岛的人是前期就登陆作战的那批,轮换上去的是那些被刘彦认为是软蛋的将校,和一批整训之后需要见血的士卒。
  远远看着,刘彦内心里却是比较奇怪:“这两夫妻竟然能平和地聊天了?”
  要知道一点,阿香从来都是对李匡无比抗拒,三年来哪怕是互相碰面也绝对冰冷着脸,没想她现在竟然能对李匡发出笑容了?看着笑容还挺……怎么说?是期待!
  李匡和阿香,包括周边的人自然也发现刘彦等人过来。
  事实上只要是刘彦所过之处,是部众弯腰行礼,奴隶跪地拜服。也许……就是这样刘彦才喜欢上了巡视?
  错了,大大的错了,是刘彦根本就是一个坐不住的人。
  从心理角度上来看,刘彦渴望能够获得同伴,一批拥有共同思想的同伴,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难!太难!刘彦需要多强大的心脏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正视一点,那既是想要将晋人变成汉人的困难程度。
  “该是军功授田?”吕议含笑看着那对夫妻,说道:“部族中只允许军功得来的田地拥有私自的自主权。”
  说的是刘彦与众人商议之后执行的制度,既军功授田可以自由安排,余下的土地归于部族所有。
  人都是喜欢拥有自主权,那是一种智慧生物的天性。任何时代自由都弥足珍贵,残酷的时代自由需要以代价去换取。代价可以是各种功劳,亦可以是用血去换,但必须要有代价!
  今后汉部大概是会存在几种人,统治阶层、功民、自由民、仆从、奴隶、罪民。
  刘彦是经过详细的思考,想要保持扩张只能是以半集权和半分封来统治国家,具体怎么干还需要看实际,才能区分出集权的力度和分封的力度。
  统治阶层当然就是以刘彦为首的这一批,以他为最核心的高层,再往下就是各种勋贵。勋贵大概是会以领主形式存在,分内外两种的形式,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有属于自己封邑的封臣。
  功民就更简单能够理解,既是那一帮获利功勋的人,他们会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干什么都不会有人干涉。他们也许会成为刘彦统治的根基,是最为爱戴刘彦的那批人。
  自由民则更加简单,就是一帮非奴籍的人。要是在周王室时期,他们是被称呼为国人,既是有披甲上阵的资格,可以用功劳来换取自己社会地位的提升。
  仆从只是比奴隶要高一级,他们比自由民低一个等级,无法享受社会福利,安置的对象就是征战或购买来的奴隶,汉家苗裔先天性上在进入汉部之后就是仆从这个等级,非汉家苗裔被征服的对象和赎买对象一开始的身份是奴隶。
  当然了,刘彦可不会将内心的什么想法都说出来,那些等级制度也并不会全部公诸于众,只是会提倡,还有用实际行动来让所有人明白待遇的区别。
  “君上。”吕议指着远处,那里似乎是在移植什么树木?他说:“桑麻在辽东苦寒之地,恐怕不好伺候。”
  必然的事情,辽东苦寒绝对不是说假的,农耕上不便利,再来就是一年四季要比其它地方少很多可劳动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会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刘彦满是坚定地说:“不但不会放弃,还会寻找机会继续扩张。”
  核心阶层都知道刘彦的坚持,他们也是最希望刘彦有类似坚持的一个群体。
  中原啊,那可是中原,相当多人的眼中,只有中原才是“天下”,除开中原之外都是蛮荒。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汉部可以发展壮大,某天成为中原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就是哪怕最有信心的人,他们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中原的统治者,这一点上他们的心没有刘彦大。
  “已经开始在巩固朝鲜半岛的既得利益,或许会暂时停止战事,将注意力转到青州的扩张上。”刘彦蹙着眉头说:“东莱书院……或许会引燃青州的大面积战火。”
  那是情报上显示的事情,东莱书院并没有停止搞串联,他们将矛头指向了汉部,可看趋势野心不会只是长广郡或东牟郡,极为可能是要图谋整个青州。
  东莱书院到底是什么来路?看去十分的复杂,曹家该是其中的一股力量,可绝对不会只是曹家。
  “这一次是危机,但也是机会!”刘彦异常渴望能有一个州的领地:“在辽东我们无法过度地刺激慕容鲜卑。在朝鲜半岛也无法刺激到他们四国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太实际了,汉部随强,但不是第一梯次的强大势力,单独与石碣或慕容鲜卑交战,或许是会获胜,只能是局部击败,无法做到以蛇吞象。
  “慢慢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刘彦异常坚定地说:“是的,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内心里却是在想:“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升级系统!”


第165章 阵营和立场
  胡人尚且知道需要一个制度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刘彦又哪能不知道?任何政权都存在阶层,不可能真的存在什么人人平等,真要是人人平等只会是无政府主义……
  再一次乘风破浪,三十艘船只从马石津出发,会先去庙岛列岛中的长岛,进行必要的休整以及物资补充后,他们会在东牟郡那边登陆。
  “这一次我们会面对非常复杂的情况。”刘彦面庞迎着海风,留长了的头发已经束起了冠:“极为可能是一直处于交战状态,只有完全消灭那些敌人才可能停止。”
  假的,其实是肃清了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人就可以停止,但谁又能说得清事情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或许他们还需要拿下东莱郡,甚至可能是演变成为对青州展开征服之战。
  刘彦是开始在留长发束冠了,他甚至已经有计划地在要求部众像一个真正的汉人那样,不管是服饰还是想法,入了汉部就不再是晋人,是一名汉人了。
  这一次从辽东半岛带回后赵地盘的是五千的战兵,基本上都是经过朝鲜半岛那边的战火历练。会有新的部队被投入半岛,一些辅兵性质的辅助部队也开始向野战部队转正。
  刘彦下达了新一轮的招募令,但凡是自由民都能够进行报名,一旦审核通过就会成为辅兵,经过新一轮的甄选之后再成为战兵。
  那一项技能审核制度非常完美,会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徽章,什么人有什么技能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新一轮的征兵中,要求必须有一项作战技能,一般是短兵或长兵,掌握长矛使用技能的人比较多,谁让汉部每年都有固定的操练,练的还是以长矛居多。
  技能考核还分了等级,就是俗不可耐的金、银、铜,然后每个阶段再分一、二、三的等级。
  刘彦自己以身作则进行了考核,比较拉风的获得了相当多的“金牌资格”。
  按照记录的话,汉部拥有“金牌资格”的人并不多,仅仅是五十来个,“银牌资格”的却是有将近五百,“铜牌资格”……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不过绝大多数其实就是掌握三级的长矛手技巧罢了。
  作战技能只是其一,信不信连种田、纺织、烹饪都有认证资格?刘彦就是要这么搞,汉部就是要这么牛逼。
  “再有两刻钟,我们会登陆。”刘彦需要知道一点,他问:“登陆地点一切正常?”
  吕议是安排登陆的人,比较谨慎地说:“如果有什么意外,会有狼烟通知。”
  刘彦这是不得不带兵回到后赵,再不回来两郡可真的是要易主咯。
  实际上,按照纪昌的意思,汉部完全可以暂时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就像是抛出骨头去让众多疯狗撕咬。
  然而,刘彦办不到啊!他不能失去长广郡,那里有非常重要的城镇中心,再来就是很不清楚失去了既有的领地,系统会不会有什么惩罚性措施。
  那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哇!得了一个汉·辽东刺史的印绶可以奖励三千人口上限,以“系统”的尿性惩罚肯定是存在,不可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
  登陆过程没有出现什么意外,让刘彦极度怀疑东莱书院纠集起来的那帮家伙不是蠢蛋就是人心不齐。
  要深切的知道一点,“半渡而击”并不止单纯地指在河流动手,任何敌军未能使用全力进行反击都算“半渡而击”。然而,那帮一直在串联的家伙没有那么干,难道是不知道刘彦要调动军队回来?
  “有这个可能性。”吕议一旦进入状态看去就是一个偏冷的性格:“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他们还没有谈妥。”
  不止是那两个可能性,第三个可能是港口这边戒备太森严,那帮家伙没有把握突破外围防御。
  刘彦严肃问:“他们有什么动作?”
  已经有相关的人将情况进行汇报,却是负责这一次作战的行军长史吕议来负责了解。他挑选了重要的详细说了一些,最后说:“比较零散,意味着没有绝对权威的人来进行指挥。”
  刘彦喜欢这种能够从复杂的情报中迅速挑出与大局有关的行军长史,只有脑筋清洗的人才能从一团乱麻中敏锐地察觉出那些细微的东西,再进行最后的论断。
  “算上部族武装,我们有接近一万二的兵力。”吕议问:“君上想从哪一家先开刀?”
  “不,不是哪一家。”刘彦露出了狰狞的表情:“既然东莱书院搅风搅雨,那肯定是先直击要害。”
  吕议愣了,他看了看周边,船只上还不断有部队登岸,那些士卒上岸之后没有太明显的晕船现象。
  晕船?那是最开始之初的事情了,哪怕是本来有,来回倒倒腾腾数十次之后,真的无法适应的人也只能是待在陆地上,没有可能会成为可以渡海作战的士卒。
  “发出征召令!”刘彦说着自己笑了起来:“老惯例,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
  吕议揖礼应:“诺!”
  刘彦看向了围在周边的一众将校,对着徐正招了招手,等待人靠近了,才说:“不需要立营了,原地小憩半个时辰,随后向东莱郡进发。”
  事先已经被提醒过的徐正立即应“诺!”,转身之后开始大声呼唤军官的名字。
  哪怕是再迟钝,吕泰那一批人被全数调往朝鲜半岛作战,有些人甚至是非常明显被丢在了丝毫不重要的岗位,基本上总该是察觉到了什么。
  刘彦不喜欢软蛋,已经有了一批被处理的人,剩下的那一些不管是不是软蛋,至少是遇到战事的时候没有人会选择退缩。
  没有错,那就是一种“上位者”效应,统治者喜欢什么,治下的人必定是会跟随,再不喜欢也要假装自己很喜欢。所以咯,有什么样的统治者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员。
  东牟郡就是在东莱郡隔壁,很不幸的是东莱书院就在东莱山(莱山)那边,与登陆点的平面地图相距是一百里左右。
  休憩的时间结束,徐正率军出发了,是由李匡作为前锋,后军是由西骞建同带领。
  部队出发的时候,刘彦恰好是在接见一些家族的族长。
  一直以来刘彦就没有改掉登高望远的习惯,导致接见众多族长的时候,他们身在阁楼之上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开拔的部队。
  “主上麾下的劲旅啊!”苏乐完我一脸的荣幸,刻意加大了声音:“那些跳梁小丑闹腾了那么久,是该一个个全灭咯。”
  立刻就是一片赞同之声,他们还每个人都是盯着正在开拔的部队看。
  不管是真的还会是假的,刘彦都满意这帮人的表态。
  这帮家伙算是跟随刘彦一路走到黑的人,且不谈意志坚定啥玩意的,他们就是做出了实际的行动,提供人手、物资、情报,几乎能做的就都做了。
  他们是应该立场坚定,除了因为家族有跟随迁移之外,长久以来获得的好处也使得他们难以放手。
  不是每个人都能提供食盐,还是提供给予治下的家族贩售权,他们只是按照价格向刘彦购买,可以几倍地贩卖出去,中间的差价可以使人吃得满嘴流油。
  食盐只是其中之一,最近兴起的皮草贸易和药材贸易也是充满了利润。在这些前提下,只要是汉部没有显示出灭亡的迹象,除非一开始就是立场或阵营不同,不然又有谁会狠心放弃?
  “我知道一直在流传一点,是关于汉部会放弃长广郡或是东牟郡。”刘彦坐在了主位,尽可能地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错的,那是别有用心的家伙散布的谣言!”
  大部分人是笑着在点头,不少则是笑得有些尴尬。
  刘彦才不管众人的反应,径直接着往下说:“汉部不会放弃长广郡和东牟郡,无论什么时刻都不会!我很欣慰你们的选择,你们也该欣慰自己的选择,因为你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那些下错注的人,他们会付出代价,他们付出的代价也许会成为你们将要获得的利益。”
  “主上!”苏乐完我是见刘彦停下来,似乎没有说话的意思,立刻就说:“您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骂自己怎么能够那么迟钝,刹那间无数人表态,一个比一个激动,相同的意思就是刘彦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刘彦知道那是假象,是表忠心的一种方式,但任何群体不都是这样的吗?反感什么的没有必要,只需要利用好就行了。
  “辎重和民夫!”刘彦在满意地点头:“尽可能提供更多有用的情报,交付给吕长史。”
  吕议适当地站出来,行了个礼,说道:“某添为今次战役的行军长史。”
  一群人立刻看向了吕议,他们之前该是与吕议接触非常多,一些自认先前建立良好交情的人立刻就是一片赞扬之声,大概就是有吕议作为长史,今次作战该是如何如何的顺利之类的……


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
  东莱书院寻山而建,山脚有院,山上有阁。
  整个青州只有一个公开能够求学的地方,那便是东莱书院。它的建立是在曹嶷败亡之后的第六年,由一名称作宫陶先生的人建立。
  东莱书院建立之初,只有那位宫陶先生以及学生数人,山脚亦是只有几间茅屋,它真正开始扩大是在公开收徒之后。
  知识难求的年代里,有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已经可以令人疯狂的事情,足以令人愿意付出大代价来求学。
  东莱书院公开教授知识,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学生,有了足够的人力开始进行必要的建设。
  曾经的茅草屋很快就被清理光,换上了砖瓦的院落,先是一个院落,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直至形成一大片的院落群。
  山下的书院建立起来,东莱书院也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地步,他们开始往山上建阁发展。
  知道在山上盖房子有多么困难吗?那是什么材料都需要依靠人力运送上去,等于是一砖一瓦都留下足够的汗水,其间或许还存在不少颜色鲜艳的血液。
  莱山当然是东莱郡的地标之一,它的海拔不算太高,建立起来的阁楼恐怕是很难有什么“仙气”,至少不会存在浓雾笼罩。
  几声钟响在山中被敲响,一些身穿白色长衫的士子成为长队小跑着,他们是走过一个石孔桥想着对面的院落而去。
  东莱书院在山上的楼阁数量不算少,大多是选在了地势相对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