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左右两翼进行突击的汉军骑兵,其中的一支即将与那股两千左右的萨珊骑兵发生接触。
  另外一支处于右翼的汉军骑兵,他们是在进行弯度比较大的迂回,带着那股四千左右的萨珊骑兵兜圈子。
  汉军骑兵是在运动中收拢了长线,慢慢变成了三个骑兵队,每一个骑兵队都是两名骑兵并驾齐驱,他们的身后是跟着同样并肩齐驱的袍泽骑士。
  从高空中向下鸟瞰,会看到汉军骑兵拉长了三条长线,线条并不是绝对的笔直,相反是像蛇一样的扭曲,会在前方骑士的带领下不断地改变形状。
  用诸夏的战争队形来解释,三支汉军骑兵队都是在布置长蛇阵。这种骑兵队形并不是被用来做冲锋用途,主要是拉扯敌军的阵型,同时在进入射程之后用远程武器进行攻击。
  每一名汉军的骑士,他们都会与袍泽保持三米以上的安全间距,使队形看上去又被拉长。
  汉军的轻骑兵,他们的主要装备是一杆骑矛、一柄用弯曲幅度的骑兵用战刀、一部骑弩和一张骑弓。因为是轻骑兵的关系,战马并没有什么防御甲具,其实则是穿着一身轻便的骑兵款式皮甲。
  所谓的骑兵款式甲胄,是一种有裙甲的类型,裙甲的长度是覆盖了大腿。
  皮甲对于防御近战类型的武器基本没有太大的效果,对远程拥有金属箭镞的防御也不高,除非是对上使用骨头或是石头箭镞的箭矢,要不然其实是防止擦伤,再来就是一种心理安慰了。
  “射!”
  不同的语言,不同阵营的士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出高喝。
  汉军骑兵这边并没有使用骑弩,进入到射击可达范围内的骑士,他们是手持骑弓搭箭发射。
  萨珊军队那一边,专业的弓骑兵使用的是一种大弓,普通骑兵则是使用角弓。
  汉军的骑弓和波斯弓骑兵使用的弓,它们从外形方面看上去很像,弓身的长度都比普通弓要长一些,所用的箭矢箭杆也要稍微长一些。
  弓弦的响声在马蹄的奔雷声中并不明显,被射出的箭矢在半空中飞着,它们落下的时候,只有极少部分是命中骑士和战马,一旦人被射中基本上就是大半的箭杆穿透而过,战马被射中是会失蹄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一支汉军骑兵是一种长蛇阵型,互相对射的同时整体队形不但是进行了大幅度的弯曲,甚至是进行了“断节”分为更多的长形队形部分。
  与这一支汉军对战的这一股萨珊骑兵,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是跟随着汉军骑兵在运动,并且是分着进行了分兵行为。
  双方在运动中不断对射,时时刻刻都有骑士中箭落马,要不然就是战马中箭失控。
  汉军骑兵这一边是早就拉好了队形等着萨珊骑兵自己“撞”上来,一样是在射箭,可是同一时间段是有更多的汉军骑兵射出箭矢。
  这样一来的话,汉军这一边每倒下一名骑士,萨珊那一边则是至少会倒下三名骑士,等待双方的阵型都是在运动对战中拉扯断节破碎,两天汉军骑兵至少还有一千九百以上,萨珊的两千骑兵却是只剩下不到一千七百的样子。
  算是正式交战了的两股骑兵,互相之间不再存在什么队形之后,战事的发展是慢慢变成了小队与小队的较量,或是单骑之间的厮杀。
  交战态势发生改变之后,汉军骑兵的装备优势被最大化的体现出来,例如进行追讨时期,不用多么费劲就能拿起骑弩瞄准射击,一发不中就再射一发,直至将敌手射翻下马。
  进行对冲的敌我双方骑士,汉军骑兵是有一杆长度六米的骑矛,萨珊骑兵这是大多为弯刀之类的短兵器,骑兵对战讲的就是一寸长一寸强,对冲之下是萨珊骑兵的弯刀距离汉军骑兵还有那么几米距离,却是被汉军骑兵的长矛捅了个透心凉。
  两股一开始数量都是两千左右的骑兵,他们从进入厮杀状态,到演变成为小队混战,时间不过是过去五分钟左右。
  身为统兵主将的李均,他只是在前面会关注一下进入厮杀状态的部队,更多的心思则是会放在整体的调动上面。
  “汉人果然不止使用火器才厉害。”哈比布拉比较关注开战后的厮杀情况:“我们损失三名士兵左右,才能消灭一个汉军!”
  波斯人对于汉人的强大还是有比较深的了解,真没有将汉人视为菜鸡,相反是比对罗马人还要更加的重视和忌惮。
  后面纯粹是汉人的火器表现得太抢眼了,导致火器更为波斯人忌惮,某方面来说是忽视了汉军除了火器强大之外的实力。
  “总督阁下!”沙展是一名波斯将军,他一直是关注汉军的本部:“他们动起来了!”
  哈比布拉视线转移过去,看到的是汉军本部正在以缓慢的速度向己方接近。
  “暂时没有发现这一支汉军携带火器。”沙展对这个发现还是相当的振奋:“如果他们没有火器,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大胆一些?”
  不算之前那一支波斯人与众多盟友一起进入匈尼特国境内的战事,他们其实是第一支在本国国境内与汉军交战的萨珊军队。
  作为第一批与汉军交战的萨珊军队指挥官,哈比布拉的心理压力是超乎想象。恰恰是压力太大了,才会使他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更多是倾向于保守,分兵进击季多罗王国是不得不做,率军压上来更是一种战略方面的考虑。
  就在刚才,哈比布拉还想着从本阵抽离一支骑兵,去挽救那一支看上去注定要败了的己方骑兵,还没有进行抉择之前,汉军的本部却是压进了。
  汉军本部压进的时候,右翼那一支一直处于游弋状态的汉军骑兵,他们已经变成了一个锋矢阵的队形,对着前方的四千左右萨珊骑兵发起了冲锋。
  李均会让本部向前,是策应左右两翼的己方骑兵,其中之一就是保证左翼即将取胜的战果,再来就是给予敌军主将更多的心理压力。
  军队与军队之间的较量,胜败主要是看统兵将领对战场的把握,通常就是进行调度给予已经进入交战状态的己方部队,更多能够取得战果的机会。
  通常意义上来讲,避免某个局部处于劣势,保证有优势的局部战果扩大,是一名将军最基础的素质。
  李均在干的就是保证局部优势扩大,会视敌军的状态进行下一步的选择。
  “骑兵……”哈比布拉咬了咬牙,大吼:“骑兵全部脱离本阵,不用思考更多,直接向能看到的敌人冲上去!”
  哈比布拉被沙展一提醒算是醒悟过来了,他们比汉军多出十倍的数量,过于谨慎不但是在打击己方士兵的士气,还是在给敌军进行逐个消灭的机会。
  正在亲率本部向前推进的李均,听到敌军本阵战鼓和号角变了节奏,再看敌军本阵呼啦啦奔出骑兵,组成阵线的步兵也是在向移动,暗骂了一声,下令:“命令左右两翼脱离战场,本部向北转进!”
  李均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还是出现了,他希望的是敌军对己方足够忌惮,每一次只是派出合适的数量进行交战,要是敌军不管不顾地发动全军出击,他们就是满身铁又能打几颗钉,只能是选择拉开距离。
  “哈哈哈!”哈比布拉指着看模样在撤退的汉军一阵大笑:“汉人原来也会害怕!”
  汉军撤离的举动是引起了萨珊将士发出了欢呼,似乎是发现原来汉人也不是无法战胜,小心脏总算不用跳得那么快,手脚也不用再发抖,一时间是勇气重新回来了。
  “撤离速度不用太快!”李均听到波斯人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回应是一脸的冷笑:“让他们追!”
  汉军全是骑兵,萨珊军队却是步骑混编,李均很愿意看到波斯人兴高采烈地追击。
  李均之前还郁闷敌军足够冷静,要是敌军真的保持阵型,全是骑兵的汉军真不会傻乎乎去冲击。
  现在嘛,萨珊军队自己动了起来,是在追逐之中步骑脱离,大军是越拉越散……


第1077章 特殊的东部
  要说诸夏哪个朝代将骑兵运用得最为犀利,毫无疑问会是西汉时期的刘彻执政中期。
  更早的时候也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学习胡人进行单骑走马,就是赵国的单骑走马强盛时间太短了。
  一直到刘彻执政时期进行改革之前,哪怕是进行军事改革玩单骑走马的赵国在内,诸夏玩的还是以战车和步兵为主力。
  当前的时间是距离诸夏骑兵将星璀璨的时间过去了将近五百年,很多西汉时期的骑兵战术战法,哪怕是没有历经中原沦陷为胡虏统治,基本上也是没留下多少。
  汉帝国的骑兵战术战法,其实就跟西汉那个时候的骑兵将校一样是学自以往的对手,再进行自己的总结和优化,形成了自己的打法。
  骑兵的战术并没有太多,大的分类不过是四种。
  狼群游击战术:骑兵缀上敌军,但不接战,只不停骚扰,因为步军不成阵就无法应对骑兵,所以迫使敌人时时都维持阵型,堕其士气,耗其体力。待敌军疲劳时骑兵分成若干小队全面攻击,使敌混乱逃散,骑兵在追击过程中大量杀伤敌军。
  侧击战术:骑兵在侧敞籂搬饺植祭邦熄鲍陇翼绕开敌军主阵,攻击薄弱处,或攻击敌阵之间联接处,冲开敌军,制造混乱。
  重骑冲锋战术:这种战术需要骑兵人马皆被重甲,手持长矛,近敌时开始冲锋,待遇敌时速度至最大,主要依靠强大的速度惯性撞飞敌人。
  风筝战术:近敌是不冲锋,而是围绕敌阵抛射,若敌前进则撤退,敌人停下就继续抛射,或是让敌军追击之下向后射,一直是保持距离使用远程武器进行攻击。
  李均手头并没有具装重骑兵,连突骑兵都没有,自然是玩不了具装重骑兵的冲击战法。
  骑兵的战术战法大的分类是四种,每一名骑兵将校还会因为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指挥能力,进行一些非常必要的调整。
  羽林军在撤离,看上去好像很乱的样子,但却并不是那种散开了毫无纪律的溃逃。
  萨珊的骑兵是追得最起劲的一批,他们此时此刻好像是被打了鸡血那样,心怀获胜的自信,脑子里想的是追上汉军并用手里的武器进行杀戮。
  着实是因为太高兴和兴奋,萨珊各个种类的骑兵在追击时,是视胯下的战马速度快或慢,渐渐是拉开了距离,然后分成了几个梯队。
  徒步追赶的萨珊步兵,他们叫嚷得比谁都要大声,迈动着双腿向前狂奔。
  萨珊步兵倒是没有那么快被分成了几个梯队,就是在追赶的时候不存在什么队形,反正就是“Waaaaaaaaal”地向前冲,然后身边没有了熟悉到可以互相配合的袍泽。
  哈比布拉当然是发现了己方军队的情况,他反复确定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汉军的撤离为真实。
  “不能追得太远。”哈比布拉谨慎地说:“已经成功激起士气,让胆量和杀性重新回到勇士们身上。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最大的胜利!”
  源于汉帝国的凶名赫赫,再加上波斯人在自己的史书中对汉人的记载太过于玄乎,他们在没有真正与汉军拼杀之前,上至将帅下到士兵,每一个人都是无比的心虚。
  波斯人对汉人最早的了解是继承自帕提亚人,然后帕提亚人因为渴望与汉人结盟的关系,记载中的汉人是无比的高大上。
  到后面,波斯人是自己接触到了汉人,东汉时期还试探性地东进到西域。那一次波斯人出动了五千左右精锐和五万多的附庸国家(种族)杂兵,却是被不到两千的东汉军队带着约三万属国军队给怼了个几乎全军覆没。
  仅是一次试探,波斯人就确认了汉人的不好惹,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认知是,汉人真的太高大上,只能与之为友,不可与之为敌,吧啦吧啦……
  在多少年前?好像是五六年前的样子吧,当代的波斯人是带着无尽的美好再一次主动接触汉人。
  他们这一次没有脑子犯抽再用派出军队的方式,是很正式地派出由皇室作为正使的使节团,到了汉帝国的都城长安进行国事拜访。
  这一次也是有中亚以西的国家使节团走上数万里之遥,非常正式地抵达诸夏的都城并递上国书,波斯人做到了帕提亚人没做到的事情,拜访的原因与帕提亚人一样是有结盟诉求。
  波斯人总算还是智商在线,没有第一时间就提出结盟的意愿,要不然就该是像曾经的帕提亚人一样,被汉人用关爱智障的目光打量。
  汉帝国与笈多帝国发生摩擦,被波斯人认为是绝佳的机会。
  波斯人很热情地提出“五国同盟”的建议,无视了汉帝国某种程度上的无动于衷,搞成了“五国同盟”之后自认为与汉帝国结成真正的全面结盟又近了一步。
  笈多帝国按照关系是与罗马更为亲近一些,萨珊很早就想搞笈多帝国了,就是一再从陆地向南出击,远还没有摸到笈多帝国就分别被两萨特拉普和季多罗王国给拦了下来,只能是依靠海军找笈多帝国的不痛快,但海上较量其实是笈多帝国那边占了优势。
  按照萨珊的推测,汉帝国就算是再怎么强大,跨海远征笈多帝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甚至可能是迎来失败。
  让萨珊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从海上较量到真正地实施登陆,汉帝国只是花了不到三年就彻底将笈多帝国给打没了,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汉帝国可能失败,也没有拖上了十来年或更久。
  萨珊要是以海上航程还算其实是比汉帝国离笈多帝国要更近一些,并且萨珊沿海到笈多帝国沿海的海况会更好一些。
  他们要是真的想要组织一场针对笈多帝国的跨海远征,咬一咬牙并不是办不到,就是海上交战和非战斗减员必定会损失惨重,大概就是将登陆部队送上笈多帝国,然后就该任由登陆部队听天由命了。
  恰恰就是自己咬一咬牙能进行一场送死的跨海远征,萨珊才会对汉帝国跨海远征并真的灭亡笈多帝国,发现汉帝国远比他们自己猜想的还要强大。
  要是汉帝国只是强大,对于双方土地并不接壤,没有什么历史恩怨,当前双方关系自认为友善,等等方面看似没有冲突的萨珊来说,他们只会更加渴望与汉帝国结成盟友关系。
  元朔十五年,汉帝国提出港口以及沿海租借,甚至是内陆城市寻求租界,就像是一棍子敲在了萨珊的脑门上,一阵晕懵之后答应归答应,却是也被敲醒了。
  波斯人寻求与汉人成为全面的盟友从来都是一厢情愿的愿望,他们想要与汉人结盟,无非就是想要对抗罗马人,然后就是贸易所带来的好处了。
  被敲了一闷棍的萨珊醒悟过来,之前因为带着渴望的关系,被弱化了的汉帝国消灭了那么多国家以及种族可算是被严正地重视,丢弃了一厢情愿,以带着恶意的思维,突然间发现汉帝国扩张成性以及展现的霸道,绝对会是比罗马人更加危险的国家。
  无巧不成书的是,汉人再一次西进,并且没有在重新收复西域之后就停止西进的步伐,入侵了匈尼特就不说了,对于西高车也是诸以武力。
  到了这一地步,就算是脑子再不清醒的波斯人也该认清汉帝国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了。
  哈比布拉其实是从头到尾都不赞成应该与汉帝国有过多官面接触的人之一,他认为与汉帝国的交流应该仅限于商业,那才是最有利的交流方式。
  事实上,不管是帕提亚帝国时期,还是到了萨珊的早期,汉人还没有内乱,萨珊东部一直是在享受来自与汉人贸易的红利。
  毫不夸张地讲,帕提亚帝国能在与罗马人的交战中撑那么久,主要就是因为垄断了与汉人的陆上贸易,尤其是从汉人那里获取丝绸再高价卖给罗马人。
  阿尔达希尔家族能够推翻帕提亚帝国并建立萨珊帝国,实际上也要感谢来自汉人贸易产生的巨额利润。
  汉人那边内乱,再历经五胡乱华,实际上波斯人已经有一两百年没再接触过汉商,甚至是见不到哪怕一匹丝绸。
  波斯人再一次与汉人进行贸易是发生在元朔十三年,重新开启的商路是来自海上,并不是传统的丝绸之路再次畅通。
  这一次波斯人没能再当拦路虎,无法垄断来自汉人的商品,自然而然也就无法再敲诈罗马人,是作为萨珊东部总督的哈比布拉最为痛心疾首的事情。
  没有了利益,可能因为过多与汉帝国接触产生新的威胁,哈比布拉作为少数反对与汉帝国进行接触的高位者之一,等待沙普尔二世幡然醒悟过来,哈比布拉俨然是成了萨珊的智者之一,不但是手头的权利得到加强,声望方面也是与日俱增。
  作为东部总督,哈比布拉所在的家族自然弱不到哪去。
  这一片区域有一个仿佛魔咒一般的存在,不管是大流士的波斯帝国时期,或是阿萨息斯的帕提亚帝国时期,甚至是到了阿尔达希尔的萨珊帝国阶段,任何一任的东部总督都心怀着雄心壮志。
  有些东部总督想要的是当土皇帝,牢牢地控制住东方省。
  有些东方总督则是会想更进一步,比如皇帝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