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志德二十多岁,其他同志转移后,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等待组织派人来找他。
赵志德激动地说:“吴新国同志,上级有没有给我任务?”
李国新到三塘镇后,张晓儒建议他用化名,从今天晚上开始,他对外的化名,就是“吴新国”。
“你的任务,是搜集警察所和镇公所的情况。张晓儒到三塘镇有一段时间了吧,说说他。”
赵志德缓缓地说:“张晓儒是淘沙村人,是新民会的成员,以前经常向蒋思源汇报。蒋思源遇袭后,为了自保,把张晓儒推了出去。哪想到,张晓儒没成替死鬼,蒋思源反倒死在县城。张晓儒会说日本话,与日本人的关系好像也不错。他还是特务队的副队长,是个真正的汉奸。”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单线
李银水身份普通,平常给人打短工为生,得知组织上安排到新民会工作,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党员嘛,就得服从组织安排,党让干啥就干啥。
李国新叮嘱着说:“从今天开始,你的组织关系转到七零五支部。我们单线联系,我是你的联络员。”
李银水疑惑地说:“七零五支部?”
李国新说:“对,这是组织上新成立的支部。我们在敌占区活动,组织活动一定要保密,党员之间不得发生横向联系。哪怕再出现姜起群这样的人,也不会波及整个组织。”
李银水问:“和赵志德也不能联系?”
单线联系他没意见,据他所知,赵志德也没转移,两人原来都是三塘支部的,总可以联系吧。
李国新严肃地说:“当然不行,他有他的任务,你有你的工作。单线联系,是铁的纪律,绝对不能违反。”
李银水问:“我的任务是什么?”
李国新说:“搜集各种情报,监视日伪,定期与我会面。”
重新联系上党组织后,赵志德和李银水都很兴奋,他们知道,自己又能为党工作了。
三塘支部转移的这段时间,他们情绪低落,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
第二天,李银水兴冲冲去新民会报到,领到了一枚新民会会徽,马上别到胸前。
他被安排到新街做事,负责劳工们的伙食。
出来时,李银水遇到了在镇公所门口站岗的赵志德。
两人原来在三塘支部,相互知道身份的。
可现在,近在咫尺,却不能交流。
看到李银水胸前的新民会会徽,赵志德眼中露出惊诧的目光。
然而,他并没有询问。
组织既然联系了自己,也必须会联系李银水,从现在开始,两人都应该有了新的任务。
“吴新国”同志也特别叮嘱过他,从现在开始,他的组织关系转到七零五支部,以前的关系全部作废。
李银水走过他身前时,也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张晓儒在二楼的办公室,正好看到李银水走出镇公所。
“张会长。”
蒋洪泉站在张晓儒身后,大气也不敢出。
自从张晓儒宣布,陈国录担任镇自卫团团副后,他就知道,自己以后得夹起尾巴做人了。
他是蒋思源的堂侄,如果蒋思源还在,自然不用担心会被冷落。
镇自卫团是蒋思源的武装力量,张晓儒上任后,自然要将镇自卫团变成他的武装。
蒋洪泉一直没想通,刘行之为何要暗杀蒋思源,真是吃饱了撑的,大家和和睦睦,在三塘镇呼风唤雨不行吗?
张晓儒上任后,先是一顶抗日分子的帽子扣下来,接下又拿他们是“刘行之的人”为威胁。
傻子也知道,张晓儒要对他们开刀啊。
蒋洪泉希望,张晓儒能给自己表现忠心的机会。
然而,当张晓儒宣布,陈国录新任自卫团团副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大了。
陈国录是什么人?原淘沙村自卫团的成员,和张晓儒是一个团出来的。
最令他紧张的是,陈国录在三塘镇这段时间,与张晓儒同住一处。
得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住一起啊。
要知道,张晓儒在三塘镇有产业:酱菜馆,陈国录完全可以住那里嘛。
陈国录担任团副以来,蒋洪泉对他千依百顺,自卫团的事情,两人都是有商有量。
只要陈国录有任何要求,他都会尽力满足。
蒋洪泉唯一的要求,继续让自己担任镇自卫团的团长,哪怕是名义上的,他也满足了。
昨天,陈国录从淘沙村再次带了两人加入镇自卫团。
这种事,蒋洪泉自然不会在意。
今天早上,陈国录与蒋洪泉“商量”,这两人要担任自卫团第二、三队长。
蒋洪泉虽然像吃了苍蝇般恶心,全还是第一时间向张晓儒请示。
张晓儒转过身身子,淡淡地说:“你觉得,张荣生和陈景文怎么样?”
张荣生和陈景文,正是陈国录从淘沙村带回来的七零五民兵连战士。
两人虽然还没入党,但已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他们作战勇敢,痛恨日军,同时在淘沙村又能很好的伪装自己,完全可以到镇自卫团任职。
蒋洪泉违心地说:“能力没得说,镇自卫团有他们加入,简直如虎添翼。”
不管张荣生和陈景文能力如何,蒋洪泉都不喜欢他们。
镇自卫团是他的自卫团,随着陈国录的到来,他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一旦张荣生和陈景文分别担任第二、三队的队长,自己这个团长,很快就没用了。
甚至,他这个团长,很快就当到头了。
张晓儒淡淡地说:“既然你大力推荐,就让他们入职吧。”
蒋洪泉气得翻了个白眼,什么叫自己“大力推荐”?自己什么时候推荐过他们了?
自卫团在镇公所后面办公,回去后,蒋洪泉就宣布了这个任命。
他心情郁闷,宣布命令后,一个人独自跑到新辉饭馆喝闷酒。
“蒋团长心情似乎不太好啊。”
一个声音在身边响起。
蒋洪泉没好气地说:“别来烦老子!”
“火气还不小,看来真是遇到了烦心事。”
蒋洪泉正要发怒,看清是徐国臣后,马上换了一副笑脸:“你……徐队长。”
徐国臣坐到对面,微笑着说:“被我说中了吧?”
蒋洪泉微微叹了口气,拿起桌上倒扣的杯子,给徐国臣倒了杯酒:“其实也没什么。”
徐国臣从筷笼里取了双筷子,夹了粒花生米放进嘴里:“我大概知道你为何心情不好。”
蒋思源尴尬地笑了笑:“我的这点心事,怎么能瞒得过徐队长。”
徐国臣突然轻声说:“想保住自卫团长的位子么?”
蒋洪泉惊诧莫名:“什么?!”
徐国臣缓缓地说:“我没说明白么?只要你加入特务队,张晓儒就不敢动你了。”
蒋洪泉喃喃地说:“加入特务队?”
徐国臣低声说:“秘密加入特务队,你的身份不会公开,只有我知道。你要向我汇报镇自卫团和镇公所的情况,我则会向上面报告,保住你的位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隐患
张晓儒傍晚骑着自行车,背着盒子炮,独自回了淘沙村。
为了赶时间,张晓儒车子骑得飞快,自行车蹬得像箭一样,特别是经过神婆沟时,更是一口气就冲了过去。
这次回去不为工作,只是想动员戴氏搬到三塘镇居住。
戴氏到镇上去,还可以住大房子。戴氏却坚定地摇着头:“我不去镇上。”
张晓儒劝道:“娘,我现在是新民会长和维持会长呢,可以让您享福了。”
让戴氏去镇上,也不全是为让她享福,对张晓儒也是一种掩护。
他当了维持会长和新民会,却把母亲丢在乡下,别人也会怀疑嘛。
戴氏盯着张晓儒的眼睛,不满地说:“你那是享福吗?”
张晓儒从母亲的眼中,看到了深意,他一时语塞:“……”
他在淘沙村时,多次在杂货铺内的暗室开会,有时关巧芸还会借着与戴氏在院子里聊天,给会议放哨。
如果说戴氏没有察觉,那是假的。
戴氏意味深长地说:“真要去,让巧芸跟你去。她能帮到你,我老了,想帮也帮不了啦。”
张晓儒做的事,她确实知道几分,也能猜到几分。
别人都说张晓儒替日本人做事,她从不反驳,只在心里高兴:我儿子是个抗日大英雄,在日本人的鼻子底下抗日呢。
张晓儒搂着戴氏的肩膀,笑着说:“娘,你还年轻着呢。”
戴氏挣开,嗔笑着说:“你也该成家了,我看巧芸不错,娘相中了。明天娘找人去她家提亲,你把人带到镇上,以后你也有个帮手。”
张晓儒连忙说:“我还没考虑结婚的事,而且巧芸也走不开。”
戴氏急道:“怎么走不开?你不在村里,她天天来陪我,白天帮着我打理杂货铺,还帮我割草喂羊。她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张晓儒不再说话,母亲洞察秋毫,平常只是不说罢了。
戴氏见张晓儒不回应,又说道:“你安心带她到镇上做事。家里不用操心,村里的事,也不用操心。”
张晓儒满脑子都是工作,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
“晓儒哥!”
关巧芸得知张晓儒回来后,马上跑了过来。
看到张晓儒站在院子里,心里突然特别高兴,像吃了蜜似的,整个人都甜了。
戴氏看到关巧芸,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你们说话吧,我去睡了。”
张晓儒等戴氏一转身,马上说道:“把达哥喊来,我有事跟他说。”
关巧芸撅起嘴,不乐意地转身走了。
不管她有多少心里话想跟张晓儒说,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烟丝吗?”
关巧芸走后不久,张晓儒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突然听到有人问。
他下意识的回答:“没有。”
说完后,他才猛然醒悟,这不是接头。
转头一看,说话者不是李国新,而是淘沙村的张盐求。
张盐求比张晓儒要大十来岁,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成家。
张盐求整天游手好闲,是淘沙村有名的二流子。
“杂货铺连烟丝都没有了?”
张晓儒掏出烟,递了一根过去:“是盐求哥啊,这么晚了还来买东西?”
张盐求双手接过烟,恭敬地说:“对不住啊,刚才没看清,张会长回来啦。”
张晓儒随口说:“回来看我娘。”
张盐求拿着烟,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感受到烟丝的香味后,才轻轻叼里嘴里,点燃后,贪婪地吸了一大口。
张盐求让烟在肺里打了几个转后,才恋恋不舍地吐出来:“张会长,你不但要经常回来看娘,也得回来看看自卫团。自大从你去镇上后,自卫团都变样了。”
张晓儒不动声色地说:“变样了?变什么样了?”
张盐求神性地说:“他们在宣传抗日,要跟东洋鬼子对着干呢。”
张晓儒眉目一跳:“他们是谁?”
张盐求低声说:“自卫团有些人。”
“张盐求,你在这里干什么?”
张晓儒正要说话时,张达尧突然走进了院子。
张盐求看到张达尧,连烟丝也不买了,把烟倒扣着,弯着身子溜了出去。
张晓儒扬声说:“盐求哥,等会我给你送烟丝,你在家里等着。”
张盐求连忙说:“好的,我哪也不去,在家里等着。”
张达尧苦笑着说:“晓儒,他换烟丝的东西,不是偷的就是摸的。”
张晓儒瞥了一眼张盐求离开的方向,淡淡地说:“进去说吧。”
张晓儒到暗室后,问:“张盐求是什么情况?”
张达尧叹息着说:“他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爹娘死十多年了,整天好吃懒做、偷鸡摸狗。”
张晓儒问:“他也受过训练吧?”
张达尧点了点头:“是的,训练时天天喊苦,不是装病就是耍赖,反正是不想训练。”
淘沙村十八岁至四十五岁青壮年,全部要接受自卫团的训练,哪怕张盐求是个二流子,也不例外。
张晓儒缓缓地说:“他刚才告诉我,自卫团有人向他宣传抗日。”
张达尧叹息着说:“这是我安排的,看来他的思想是改造不好了。”
张晓儒严厉地说:“既然知道改造不好,为何不讲究方式方法?”
这是张晓儒第一次在张达尧面前用这种语气说话,淘沙村的发展一直很顺利,张达尧的思想开始麻痹大意了。
张达尧不以为意地说:“只是宣传抗日,应该不会有事吧?”
张晓儒语重心长地说:“我的达哥哟,张盐求喜欢到处乱窜,如果他去日本人那里,说淘沙村自卫团有人宣传抗日,到时候日本人来查,多少人会被牵连?如果查到了七零五支部或七零五民兵连,有多少同志会因此牺牲?”
张达尧吓了一跳,他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自己确实大意了:“现在怎么办?”
张晓儒缓缓地说:“先排查全村,有没有像张盐求这样的人。同时,采取补救措施,让张盐求改变想法。”
张达尧问:“怎么改变?”
张晓儒在他耳边轻声说:“你这样……这样……”
“如果他还是到处嚷嚷呢?”
张晓儒果断地说:“那他就是汉奸!对汉奸,我们绝不手软!”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见面
张达尧走后不久,张晓儒提着一袋烟丝,准备去张盐求家。
刚出门,在院子里看到个黑影,张晓儒伸手就要摸枪。
“晓儒哥,是我。你要出去?”
关巧芸一直待在院子里,张晓儒难得回来一趟,她得抓住机会。
张晓儒停下脚步:“去趟张盐求家送烟丝。”
关巧芸轻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
张晓儒没有拒绝:“好。”
两人并排走着,虽然天黑,但关巧芸还是脸上发烫,感觉呼吸也有点困难。
她突然鼓起勇气,说:“晓儒哥,我想去三塘镇。”
张晓儒和张达尧在里面聊天时,戴氏又悄悄出来,让她这次跟着张晓儒去三塘镇。
戴氏的支持,给了关巧芸莫大的勇气,要不然,她说不出这种羞死人的话。
张晓儒低声说:“你去了三塘镇,村里的事情怎么办?”
关巧芸说:“不是有玉姐吗?”
张晓儒看了看四周,轻声说:“回去再说吧。”
关巧芸应道:“好。”
快到张盐求家时,张晓儒让关巧芸在外面等着:“我跟他说会话。”
张盐求住的是单孔窑洞,门窗早坏了,门上挂了个帘子,就当是门了。
窑洞没有灯光,张晓儒拿着手电照了照:“盐求哥在家吗?”
张盐求听到声音马上走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说:“在的,在的。”
张晓儒把烟丝递了过去:“盐求哥,够吗?”
张盐求客气地说:“够了,够了,多少钱,我给你去拿。”
张晓儒摆了摆手,真要让张盐求给钱,恐怕他也拿不出来:“不用了,盐求哥,跟我说说自卫团的事吧。”
张盐求知道张晓儒感兴趣,反而不多说了:“张会长放心,我会帮你盯着自卫团。”
张晓儒点了点头:“好吧,下次再来看你。”
张盐求见张晓儒不多问,心里有些失望,他还想多换点好处呢。
只是话已说出口,再想把张晓儒留下,自己的话就更不值钱了。
关巧芸回去时,问:“晓儒哥,张盐求傍晚来杂货铺干什么?”
张晓儒在路上没说,到杂货铺后,他才告诉关巧芸:“张盐求与我们不是一条心,以后要安排人盯着他。”
关巧芸啐了一口:“他是个二流子。”
张晓儒苦口婆心地说:“三塘镇现在的形势比较复杂,村里的事情也较多,我们办起了军服厂,下一步要把军鞋厂办起来。我在镇上办榨油厂、办药店、斗铺和布区,下一步,还想在山里养羊、养鸡、养猪,如果可以,还要办纺织厂、染厂。这些事情,哪一样离得开妇女同志?”
关巧芸心系在张晓儒身上:“这些工作,别人也能干嘛。”
张晓儒诚挚地说:“别人能力都不如你,而且,有你在村里,我也放心。”
关巧芸脸上一红,问:“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在一起……工作。”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组织需要你的时候。”
关巧芸突然问:“晓儒哥,你心里有人了吧?”
张晓儒诚恳地说:“瞎说什么呢?我们战斗在敌人心脏,随时都会面临危险。不让你去三塘镇,一是担心你的安全,二是淘沙村实在离不开你。至于个人问题,暂时还没考虑。”
关巧芸轻笑着说:“别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小孩都会打酱油了。”
只要张晓儒心里没别人,她就放心了。
就在张晓儒回淘沙村时,宋启舟和盛贤勇,带着抗日游击总队仅剩的三人,以及第8师政训处主任彭太守,趁黑摸回了三塘镇。
彭太守准备亲自到三塘镇走一趟,在茶冲村,他听宋启舟汇报了抗日游击总队的“战绩”。
之前在神婆沟两次伏击日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