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过一会,就发现了张达尧。
张晓儒悄声说:“达哥。”
张达尧诧异地问:“你怎么来了?”
张晓儒问:“有什么发现?”
“下午,有一个穿着棉长衫的男子,在红部外面游荡。你们出来后,也跟到了酒馆外面。”
张晓儒心里一动:“找徐国臣的?”
“对。”
张晓儒意味深长地说:“前面是三塘客栈吧?”
“是。”
张晓儒缓缓地说:“从现在开始,你的任务不再是盯徐国臣……”
第二天,张晓儒刚到红部,就被叫到了小川之幸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除了小川之幸外,还有范培林、徐国臣,以及一名穿着棉长衫的男子。
张晓儒的目光,在这陌生男子脸上停留了一秒。
张晓儒站到小川之幸身边,准备随时给他翻译。
徐国臣见人到齐后,指着杨玉海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原中共双棠县贸易局干事杨玉海,他心向皇军,此次弃暗投明,愿意协助我们,清除双棠县的共产党。”
小川之幸问:“中共在哪里?”
杨玉海朝小川之幸躬了躬身,恭敬地说:“原来中共主要在永丰一带活动,后来转移到了北庄沟,遭到皇军打击后,又到了西村。”
小川之幸瞳孔一缩,冷冷地说:“西村?”
之前中共二分区的区委就在西村,他带部队去西村扫荡,把西村的房间几乎全烧光了。
就算没烧光的,也被游击队给炸了。
小川之幸也有十几个手下,死在西村,还有十来人,在西村负伤。
杨玉海犹豫着说:“西村遭到皇军打击后,那些村民更加仇恨皇军,也更加支持中共。”
日本人总以为,通过三光政策,能压迫中国人。
他们并不知道,中国人从来不会屈服,压迫得越重,反抗的力量就越强大。
小川之幸问:“西村距离北庄沟没多远吧?”
徐国臣说道:“只有几里。”
昨天晚上,他与杨玉海见了面后,很是兴奋。
要不是太晚,他真想连夜突击西村。
然而,对三塘镇来说,徐国臣是客,调不动一兵一卒。
小川之幸走到地图前,张晓儒马上给他指出西村的位置。
这个地图很详细,很多地名,要不是看地图,张晓儒都不知道。
徐国臣一直在等着小川之幸下命令,然而,小川之幸一直没说话。
他给张晓儒使了个眼色,但张晓儒也只是无奈的苦笑。
别人不知道,他很清楚西村对小川之幸,是痛苦的回忆。
等了一会,小川之幸才突然说:“袭击西村,我们只配合,应由旅团部派出部队。”
徐国臣急道:“小川队长,机不可失,现在出兵,正好一举破获中共双棠县委机关。”
小川之幸怒吼:“八嘎!”
徐国臣吓得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了。
第九十六章 害怕
散会后,徐国臣垂头丧气地走着,他百思不得其解,小川之幸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换成其他日本军官,得知共产党双棠县委机关在西村后,还不马上扑了过去?
看到张晓儒,他放慢脚步,轻声问:
“张兄弟,小川队长为何不出兵呢?”
张晓儒低声回道:“小川队长之前在西村吃过大亏,死了十几个,伤了十来个。现在让他再去西村,能不慎重吗?”
他其实也希望,小川之幸能马上出兵。
西村附近的北庄沟,驻扎着太岳军区772团,这可是主力团,哪怕小川之幸倾巢而出,也占不到便宜。
遗憾的是,小川之幸经受住了消***双棠县委的诱惑,只愿意配合。
徐国臣叹道:“正好报一箭之仇啊。”
张晓儒看了后面的杨玉海一眼,轻声说:“报不报得了仇,还是另外一回事呢。我倒觉得,小川队长的谨慎是对的,毕竟……,你的情报未经证实。”
徐国臣解释着说:“杨玉海是贸易局的干事,共产党贸易局与县委在一起办公的。上次北庄沟的情报,就是他传出来的。”
张晓儒问:“杨玉海为何不回去?”
徐国臣叹息着说:“他的身份暴露了,晚走一步,就要落到共产党手里了。”
张晓儒反问:“既然共产党知道他投诚了,又怎会还待在西村呢?我也想破获共产党领导机关,但还是等下次机会吧。”
徐国臣哑口无言:“这……”
张晓儒缓缓地说:“共产党狡猾得很,老百姓又总是站在他们那边。为了保护共产党,他们宁可自己的房子被烧、东西被抢,甚至亲人被杀,真是难以想象。”
抗日战争改造了老百姓的思想,使群众思想进步了,甚至所有人的思想都进步了。
***曾经说过:“日本人在中国,开办了一个大学校,教育了中国的广大人民。”
原本一盘散沙的老百姓,经历过日本人的残暴后,变得团结、进步。
他们知道:八路是自家人,八路军是打鬼子的,是保护他们的利益的,是守护他们家乡的。
西村的房子虽然烧了,但共产党帮着群众重建房屋,他们的粮食如果被抢,共产党会给他们捐粮。
徐国臣恶叹息着说:“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共产党吃他们的喝他们的,也要出公差,何必为了共产党拼命呢?”
张晓儒没有接话,他只是看了一眼杨玉海。
杨玉海低头头,显得自卑而胆怯。
小川之幸没有出兵,他很失落。
如果日本人不信任他,他的背叛将毫无意义。
张晓儒说:“是啊,我也想不通。跟着皇军多好,有吃有喝,又不用担心打仗,真好。”
小川之幸不出兵,徐国臣自然不会干,他带着杨玉海,马上去了县城。
张晓儒原本想,中午请徐国臣和杨玉海一起吃饭,晚上再找机会除掉杨玉海。
既然杨玉海去了县城,张晓儒只能让张达尧回去汇报。
张晓儒找到张达尧,让他终止盯梢任务:“你回去告诉老李,日军很有可能会再次扫荡西村,很有可能就在下午。”
张达尧兴奋地说:“日军要敢来,我带二排去狙击。”
张晓儒摇了摇头:“这次轮不到我们,北庄沟有正规部队,二排负责带路就行了。”
玉海的情报,常建有很重视,马上向上面汇报。
不管双棠县委机关,是否还在西村,都应该再次扫荡西村。
中午,县城派了渡边中队和两个警备中队,在渡边俊夫和常建有的带领下,直扑西村。
三塘镇据点的小川之幸,下午接到协助行动的命令后,带了一个小队,绕到临双公路,走大路去了西村。
张晓儒作为翻译,也跟着小川之幸去了西村。
小川之幸没从白云山抄小道,到西村后,渡边俊夫和常建有已经到了。
小川之幸的小队,没有开进村里,所有人待在南边的蚊子山上。
小川之幸带着张晓儒,进村与渡边俊夫和常建有会合。
西村的房屋,大部分保持着原来的状态,只是有些窑洞的门窗,已经修好。
如果日军不来,里面应该都会住着人。
而此时,整个村子,空无一人,连只鸡都没有,安静得可怕。
不用猜,所有村民,全部躲到了深沟里。
西村准备充分,坚壁清野做得很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家做足了准备。
小川之幸看到西村没一个群众,更是不敢让手下进村,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次来西村,不会有什么收获。
开会时,小川之幸要求,三塘镇的部队,驻守在西村南边的蚊子山。
小川之幸本来就只是配合,他的部队不进村,又占据了附近的制高点,渡边俊夫和常建有也没说什么。
常建有把张晓儒单独留下,向他了解情况。
常建有问:“张晓儒,上次皇军在西村遇袭,你也在吧?”
张晓儒“心有余悸”地说:“是啊,当天晚上,手榴弹像落雨一样,皇军住的房子,又没有屋顶,手榴弹从天而落,躲都没地方躲。”
常建有看了看远处依然没有屋顶的房子:“今天晚上,绝对不会给他们机会。”
日军吃过一次亏,今天没人再选择没屋顶的房子。
宁愿待在屋外,也不想待在屋内。
至于窑洞内,门口必须有人警戒,否则里面的人也是不敢睡的。
张晓儒突然说:“科长,既然共产党早有准备,不如趁天黑之前回去。”
常建有的脸色,一下子板了起来:“你也怕了?”
张晓儒讪笑着说:“要说不怕是假的。”
常建有缓缓地说:“既然来了,自然不能轻易回去。”
张晓儒的害怕,在他看来是正常的。
如果张晓儒不害怕,才有问题呢。
张晓儒环顾四周,满脸担忧地说:“我怎么觉得,村外到处都有八路军呢?常科长,我们没中计吧?”
常建有说:“双棠县游击大队没几个人,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不会有危险。明天一早,进山找人,不抓点人回去,是交不了差的。”
第九十七章 袭扰
听到常建有的话,张晓儒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没有说出来。
常建有却注意到了,他拉住张晓儒,冷冷地说:
“你不要被八路军吓倒,皇军上个月才扫荡了这片区域,有什么好担心的?借他们一百个胆子,敢来吗?”
张晓儒苦笑:“不是不相信皇军,而是不相信杨玉海。之前皇军在北庄沟就没占到便宜,今天又扑了空……,常科长,小心为妙。”
常建有不以为然地说:“滚。八路军有什么好怕的。”
但他心里,却对杨玉海的行为,打了个问号。
杨玉海是主动投靠,这样的人能相信吗?
张晓儒提醒:“八路军不可怕,但他们太狡猾,科长,你可得把杨玉海看紧了。”
张晓儒走后,常建有把徐国臣叫来,让他暗中盯紧杨玉海。
徐国臣迟疑着说:“大队长,杨玉海刚投诚,本就敏感,我们这样做,会不会伤了人家的心?”
常建有缓缓地说:“多留个心眼不会错。”
张晓儒是三塘镇据点的人,晚上自然待在蚊子山。
赶到蚊子山时,看到日军正围着山头,在挖环形工事。
小川之幸对西村有阴影,宁愿住在山上,也不进村。
他的手下也很卖力,知道这是保命的,挖得又快又好。
小川之幸看到张晓儒,得意地问:“张桑,你觉得这些工事怎么样?”
张晓儒奉承着说:“很好,只有皇军能挖出这么好的工事。”
小川之幸鄙夷的望了村里的其他日军一眼:“他们没经历过八路军的袭击,自然不会上心。”
张晓儒微笑着说:“有了这么坚固的工事,晚上可高枕无忧。小川队长,淘沙村自卫团第二小队,很快会来,挖工事他们不行,但给皇军做饭,还是没问题的。”
小川之幸笑着说:“哟西,你考虑得很周到。”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我到路口去接他们。”
小川之幸特意没翻越白云山,经过淘沙村后,走临双公路,再走小官道到的西村。
这样走,既然为了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安全。
白云山只有羊肠小道,谁知道会不会有游击队呢?
途经淘沙村时,张晓儒让张达尧带领第二小队,协助皇军扫荡。
整个自卫团才有七支能打响的枪,他们跟着来,也就是做做饭,搬运一下物资。
工事挖得差不多时,张达尧才带着第二小队赶到。
张晓儒把张达尧拉到一旁,向他介绍着日军的布置:“赶紧把情报送出去。”
让第二小队来西村,表面上是配合皇军作战,实际上是及时传递情报。
第二小队也没有进村,待在蚊子山上。
为了给小川之幸更大的安全感,张晓儒命令第二小队,在日军工事外围,再设一道防线,由第二小队驻守。
也就是说,他们将成为日军的人肉屏障。
张晓儒向小川之幸汇报后,小川之幸很高兴。
他拍了拍张晓儒的肩膀,微笑着说:“张桑,你是大日本帝国真正的朋友。”
张晓儒谦逊地说:“皇军辛苦了,我们只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让第二小队在外围,他们晚上行动,自然就不会有人察觉。
小川之幸将指挥部放在山顶,周围都是自己的部下,八路军别想再偷袭。
就算偷袭,首先也是淘沙村自卫团第二小队遭殃,他们是皇军的第一道岗哨。
蚊子山一直很安静,天黑之后,村里突然响起了枪声,响了一阵后,又归于寂静。
但此时,所有人都睡不着了。
就连张晓儒,虽然和衣躺在山腰的一个树洞,但两耳一直倾听着山下的动静。
张达尧也跟张晓儒挤在一起,听到声音后坐了起来,轻声说:“晓儒,好像是咱们的人。”
张晓儒侧着身子,今天晚上的任务只用一个:睡觉。
他懒洋洋地说:“睡吧,养足精神,明天还有事呢。”
睡在村子里的常建有,也刚刚躺下,听着枪声,马上坐了起来,抓着旁边的枪,就要中出去。
外面的徐国臣突然说:“大队长,没事,几个土八路骚扰。”
常建有叮嘱道:“不可掉以轻心。”
一个小时后,差不多要睡着时,突然传来“砰砰!”两声巨响。
所有人再次戒备,特别是蚊子山上的日军,小川之幸命令,所有人必须进入战斗位置。
然而,爆炸声后,再次没有了动静,直到一个小时之后……
常建有总觉得,爆炸声离自己很近。
他也知道,之前日军在西村吃了大亏,外面的袭扰,如果不理吧,突然攻进来怎么办?
要是理会的话,就中八路的计了。
他突然想到张晓儒的话,把徐国臣叫来,问起杨玉海的情况。
徐国臣并没觉得杨玉海有异常:“大队长,杨玉海表现正常。”
常建有叮嘱道:“一定要把他盯死,特别是八路军骚扰时,要知道他的反应。”
很多时候,人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事情。
他心里已经对杨玉海起疑,自然觉得杨玉海应该会反常才对。
徐国臣鄙夷地说:“刚才的几次骚扰,杨玉海吓得滚到了床底下,此人胆小如鼠,不是个真正的共产党。”
常建有又想到张晓儒的话:“不可掉以轻心,八路军狡猾得很。”
渡边俊夫命令,加强警戒,所有部队轮流站岗、轮流休息。
小川之幸接到命令后,也通知了张晓儒。
很快,第二小队的阵地上,有个黑影悄然离开。
“砰砰砰!”
“砰!”“砰!”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村里突然枪声大作,伴随着枪声,不断有手榴弹爆炸。
听枪声,不是袭扰,而是真正袭击。
张晓儒马上一骨碌爬起来,虽然他知道蚊子山不会有危险,但姿态得作出来。
张晓儒跑到山顶的指挥部,紧张地说:“小川队长,看样子八路军发动强攻了啊。”
小川之幸并没打算支援山下,以皇军的战斗力,也无需他们的支援。
这个时候,坚守阵地才是最明智的:“让八路军攻吧,我们坚守蚊子山就是。”
第九十八章 人在物资在
小川之幸的决定非常正确,夜战是日军的弱项,加之他们地形不熟,在黑暗中作战,连路都不找不到。
他们能做的,就是防御,等天亮发动反攻。
然而,八路军的进攻越来越凌厉,日军准备反击后,八路军的袭击突然停止,很快退到了村外。
日军挥起一记重拳,却像击在空处一般。
渡边俊夫气得哇哇大叫:“八嘎!”
他现在有些后悔,不应该待在西村。
或许,天黑前退兵,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他感觉村外到处都是八路,他们的袭扰,就是为了让日军撤退。
八路军的袭击,从上半夜开始就没停过。
有时是一阵排枪,有时是一枚手榴弹,时不时的还发动进攻。
总而言之一句话,鬼子别想安心休息,时刻得保持警惕。
整整一夜,日伪确实没有休息好,刚合上眼,就有枪声。
搞不好还有手榴弹,睡在窑洞的还好些,睡在没屋顶的房子里,时刻都担心手榴弹从天而落。
倒是张晓儒,在八路军发动袭击之后,钻到树洞里,心安理得地睡觉了。
天亮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八路军终于不敢袭击了。
可是,日军还敢向北深入吗?
早上开会,渡边俊夫和常建有,都认为,必须给八路军一个教训。
就连小川之幸,也不再反对,他只提出担任后卫。
日军从来吃不得半点亏,昨天晚上被八路军骚扰了一个晚上,今天不报复一下,就不是鬼子了。
昨天晚上,所有人都被折腾了一夜,白天轮到他们折腾八路军了。
小川之幸让张晓儒留下看家:“你带人留在山上,给我们做午饭、看守物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