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启舟与刁骏有着同样的心思,无论是八路还是日伪,都是他不能容忍的。
  宋启舟在三塘镇与魏雨田接头,老军庄的刁骏和智秀清,分别是日伪和八路见了面。
  每个人都得防着其他两个,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心腹。
  最终,智秀清决定,老军庄的人,自由决定去留,哪怕想放下枪回去种田,他也没有意见。
  两天后的傍晚,李国新到了淘沙村杂货铺。
  接完头后,李国新低声说:“老军庄一分为三了。”
  张晓儒诧异地说:“一分为三?”
  李国新缓缓地说:“智秀清带着一部分人上了老爷山,准备与我们合编;刁骏投了日伪;宋启舟当了双棠县抗日游击总队司令。幸好你的情报及时,否则会被刁骏得手。”
  刁骏已经勾结了日伪,一旦他在老军庄没能干掉智秀清和宋启舟,就由日伪出面,里应外合,将反抗力量清除。
  如果智秀清和宋启舟没有防备,还真不好说。
  张晓儒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对了,宋书计很喜欢你这里的酱菜,特别叮嘱,给他买两坛回去。”
  张晓儒连忙拿了两个小坛子,用绳子扎好后,递给李国新:“我的就是组织的,宋书计喜欢,是我的荣幸啊,千万别提买。以后,不但宋书计的酱菜和腌菜,二分区其他同志的酱菜,我也全包了。”
  “那好,我拿点回去。对了,明天镇上赶集,县委要在三塘镇上开一个敌占区工作经验会议,宋书记叮嘱,在关帝庙跟你见一面。”
  “好,我会提前在后面树林等着。”
  第二天一早,张晓儒正准备带着乔子清父子,以及张达尧、关兴文兄妹一起去赶集时,魏雨田突然到了杂货铺。
  魏雨田双手抱拳,微笑着说:“张会长,一千发圆头弹已经送到了张家大院。”
  宋启舟的双棠县抗日游击总队,已经挂牌成立,上峰大大的夸赞了他。
  魏雨田提出,为获取情报,需要一千发子弹,上面很痛快地拨给了他。
  张晓儒大喜过望,如果能有一千发子弹,淘沙村自卫团就能组织一次实弹射击了。
  “是吗?走,去看看。你们先去,在关帝庙占个位子,到时我来。”
  看着新到的子弹,张晓儒很高兴。
  他也知道,魏雨田之所以会把子弹如数奉上,是因为宋启舟已经打出了双棠县抗日游击总队的名号。


第三十六章 动静要大

  正当张晓儒急着往三塘镇赶时,在半路上遇到了镇公所的交通员王朴堂。
  看到张晓儒,王朴堂一脸高兴:“正要找你,蒋镇长让你赶紧去一趟。”
  张晓儒马上掏出烟,问:“什么事?”
  香烟真是个好东西,不管两人熟不熟,敬根烟,马上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王朴堂是镇公所的交通员,很了解镇公所的情况,无意之间就能透露不少消息。
  王朴堂接过烟,轻笑着说:“川夜太君和常大队长来了,看样子是好事。”
  张晓儒给他点上火,心里大约知道什么事了。
  智秀清与八路合作,带走了老军庄的那些“老人”,刁骏和宋启舟,也分别带走了跟自己走得近的手下。
  原本张晓儒准备去关帝庙,可现在只能先去镇公所。
  但在去镇公所之前,张晓儒先去了趟关帝庙。
  张晓儒笑着说:“出来得急,没给你准备点酱菜,先去拿点,免得忘记了。”
  张晓儒这么一说,王朴堂自然不会反对,哪怕绕一下也是愿意的。
  张晓儒随口交待一句:“我要去趟镇公所,你们先忙着。”
  他希望,宋长路如果等不到自己,到时来摊位一问,就知道自己身不由己。
  关巧芸原本想跟着张晓儒,可一听要去镇公所,马上闭住嘴。
  看到张晓儒把酱菜递给王朴堂,又没收钱,关巧芸又想说话。
  可看到张晓儒投来制止的眼神,她只好撅起嘴,将头扭过去。
  张晓儒连范培林都敢得罪,怎么要讨好这个镇公所的交通员呢。
  王朴堂拿着酱菜,笑得嘴都合不拢:“多谢啦。”
  在镇公所,除了川夜濑不逢、常建有和蒋思源外,还有刚投靠的刁骏。
  如今的刁骏,不再是老军庄的二当家,而是双棠县警备队第七中队的中队长。
  之前警备队有六个中队,刁骏来后,新增一个中队。
  警备队与华北治安军不一样,他们由日军训练,用的也是日式装备,粮饷也由当地政府供应。
  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警备队要比治安军强一些。
  老军庄离三塘镇较近,七中队暂时在三塘镇接受改编和训练。
  川夜濑不逢踮起脚尖,拍了拍张晓儒的肩膀,微笑着说:“你上次带路有功,今天中午一起喝一杯,庆祝刁队长荣升。”
  张晓儒欠了欠身,忙不迭地说:“不胜荣幸,恭贺刁队长。”
  但他心里却暗暗叫苦,虽然中午可以吃顿大鱼大肉,但很有可能与宋长路失约。
  张晓儒突然发现,驻守三塘镇的小川之幸和范培林没来,随口轻声问蒋思源:“会长,小川队长和范队长怎么没来?”
  蒋思源在张晓儒耳边轻声说:“他们有任务,今天共产党二分区在镇上开会……”
  张晓儒心里一惊,嘴上却说:“要我们协助吗?我的自卫团也来了人。”
  蒋思源摆了摆手:“不用,他们跑不了。”
  张晓儒笑着说:“恭喜会长将中共一网打尽。”
  蒋思源随口说:“跟我没关系,是范队长搞到的情报。”
  既然是范培林搞到的情报,张晓儒自然不好多问。
  此时的张晓儒,哪怕再心急如焚,可脸上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
  从蒋思源的只言片语分析,二分区今天开会之事已经泄露。
  甚至,会场也有可能被包围。
  要怎样才能通知区里的同志呢?
  张晓儒急得汗都出来了,可他脸上又不能表露出来。
  幸好,快到中午时,关兴文来镇公所找张晓儒。
  “三哥,我们的货还没卖完,是收摊还是回去?”
  张晓儒笑了笑,每次赶集都有戏班唱戏的:“收摊和回去不是一回事吗?你是想去看戏吧?”
  关兴文不好意思地说:“是啊,难得来一趟。”
  张晓儒看了看周围,突然在他耳边低声说:“你们马上收摊回去,另外,想办法在戏台弄点动静出来,越大越好。”
  关兴文眼中不是惊讶,而是惊喜:“这……”
  这段时间一直不停地训练,电话线也不能割,又没有任务,他都快憋坏了。
  张晓儒看到蒋思源走过来,故意大声叮嘱着说:“赶紧回去,路上小心。”
  关兴文机警马上跑开,回头说道:“我们马上回去。”
  看到蒋思源,关兴文顿时明白张晓儒的处境,有些话不方便当众说。
  关巧芸远远看到关兴文跑来,迎上去问:“晓儒哥呢?”
  关兴文轻声说:“把达哥叫来,三哥有事吩咐。”
  听到张晓儒有事吩咐,关巧芸马上把张达尧叫来,三人在旁边僻静处商量。
  关兴文悄声说:“三哥让我们马上收摊回去,但是,又让我们在戏台弄出动静,越大越好。”
  刚才在路上,他又在回想着张晓儒的话,又要回去,又得弄出动静,还得越大越好。
  关巧芸诧异地问:“出什么事了?”
  张达尧缓缓地说:“出什么事就别管了,先办事吧。”
  张晓儒这样说,自然有道理,只管照做就行。
  关巧芸喃喃地说:“怎么才能闹出大动静呢?”
  关兴文提议:“要不,我们故意在戏场吵架?”
  关巧芸摇了摇头:“不行,你忘记晓儒哥说的啦?任何行动,都要保护好自己。”
  其他人的话,她可能记不清楚,但张晓儒的话,肯定牢记在心。
  特别是上次在集辉村,她不听指挥,张晓儒给她上过一课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遇事再也不冲动,总会在脑子里多想一会。
  在戏场打架争吵,倒是可以弄出动静,但效果未必好,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说不定会暴露自己。
  关兴文说:“那你说怎么办?”
  关巧芸突然眼睛一亮:“晓儒哥以前说过,我们的战斗,就是东打一枪,西打一枪,零星敌伪汉奸出来就打,多了就躲,没有枪弹,就拿煤油桶装上鞭炮吓它,使敌人摸不着头脑,睡不好觉,不得安全。今天,就可以用鞭炮嘛。”
  张达尧点了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鞭炮、火柴他们自己就有。
  关兴文兴奋地说:“那还等什么?赶紧动手!”
  关巧芸连忙制止:“不急,咱们先收摊,出去之后再绕回来。”


第三十七章 辨别

  关兴文走后,张晓儒一直心神不宁。
  他不知道关兴文能搞出什么样的动静,也担心他们会有危险。
  自己不能参加,关兴文等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能在搞出动静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吗?
  当然,张晓儒更担忧的是二分区的同志。
  毕竟,日伪已经盯上了他们。
  “啪啪啪啪啪……砰砰……啪啪啪啪……”
  张晓儒在新辉饭馆的包厢里,正在给川夜濑不逢等人倒酒时,突然听到一阵猛烈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枪声,还是鞭炮声。
  张晓儒拿着酒瓶呆住了,他仔细辨别着声音,很快平静下来了。
  枪声与鞭炮声确实很像,但枪声不会这么急促,如果是机枪射击的话,也会是“哒哒……哒哒哒”这样的。
  至于步枪身材,除非几十上百条枪一齐射击,否则哪有这么密集的?
  张晓儒断定,这一定是鞭炮声,而非枪声。
  明白过来后的张晓儒,突然大声说:“哪里打枪?”
  川夜濑不逢此时走到窗边,眺望着声音的来源。
  他们中午在三塘镇的新辉饭馆吃饭,新辉饭馆位于三塘镇仅有的两条街交汇处的东南角,是三塘镇最大最好的饭店,也是蒋思源的产业之一。
  站在窗口,能看到两条街的景象,却看不到戏台。
  其他人也跟着到了窗边,蓦然,下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张晓儒伸头往下看去,一群人奔跑过来,一边餐,还有人大声说:“快跑,打枪了!”
  川夜濑不逢回头看了蒋思源,不满地说:“怎么回事?”
  蒋思源也是一脸茫然,他坐在饭店里,怎么会知道发生什么事呢。
  张晓儒主动请缨:“要不,我下去看看?”
  川夜濑不逢没说话,算是默许了,张晓儒马上跑了出去。
  如果真是打枪,张晓儒此时出去是很危险的。
  像蒋思源这样的,明知道是鞭炮,也未必会出去。
  在街上,张晓儒拦住行人,问起发生何事。
  几个人都告诉他,戏场突然有“枪声”,有人大喊“快跑,打枪了”,他们也跟着跑了。
  张晓儒一路跑到戏场,看到地上的鞭炮纸屑,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迅速跑回新辉饭馆报告:“有人在戏台那边放鞭炮,老百姓以为是打枪,四处逃散。”
  川夜濑不逢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这个时候放什么鞭炮?”
  “砰砰……砰砰……砰”
  川夜濑不逢话刚落音,远处又响起零星的声音。
  张晓儒一听,心里大吃一惊,他听出这是枪声。
  川夜濑不逢也很意外,笃定地说:“这是三八式步枪的声音。”
  蒋思源突然记起,今天要围捕中共二分区,连忙说:“会不会是小川队长在抓共产党?”
  川夜濑不逢缓缓地说:“有人放鞭炮,一定要追查,很有可能是给中共报信。蒋会长,三塘镇治安堪忧啊,后天有批壮丁要路过,能保证安全吗?”
  蒋思源坚定地方说:“我们一定加派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他心里想,有本事别走三塘镇啊。
  蒋思源最不希望,三塘镇发生这种事情。
  一旦在三塘镇出事,他这个新民会长,总免不了要挨骂。
  旁边的张晓儒,突然大声说:“报告,淘沙村自卫团请求参加。”
  蒋思源斜睨了张晓儒一眼:“你们自卫团才训练几天,连枪都不会打。”
  张晓儒坚定地说:“哪怕只训练一天,也应该参加。协助皇军作战,是我们最大的荣幸。自卫团还没跟八路军打过仗,希望哪天能与他们一较高下!”
  川夜濑不逢欣慰地看了张晓儒一眼,同时,嗔恼地望向蒋思源:“你们都应该向张晓儒学习,舍不得出人出枪,怎么能消灭八路?”
  蒋思源被骂,不满地瞪了张晓儒一眼,这小子太会表现了,真要让淘沙村出兵,说不定个个都是怂货。
  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情况,饭还是要吃的,酒也照喝不误。
  只是吃饱喝足后,川夜濑不逢和常建有去了三塘镇据点,张晓儒则回了家。
  离开镇公所,张晓儒绕了一圈,观察四周无人注意后,绕到了关帝庙后面的树林里。
  这是他与宋长路约好的接头地点,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宋长路。
  张晓儒希望,二分区可千万别出事。
  对二分区开会之事,张晓儒听李国新提了一句。
  他不知道范培林的情报,是从何处获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范培林的情报是准确的。
  张晓儒正在沉思时,听到有人朝树林走来,他警觉地望着声音的来源,很快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李国新。
  张晓儒紧张地问:“老李,区里没出事吧?”
  李国新诧异地说:“你知道区里出事了?”
  张晓儒说:“上午我在镇公所,听蒋思源提起,小川之幸和范培林准备抓捕二分区的同志,我让人在戏台弄出动静,不知道你们察觉到了没有?”
  李国新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长长的吁了口气:“原本鞭炮是你放的?”
  幸好有鞭炮声,否则整个二分区真会被一锅端。
  这次来开会的,除了区里的同志外,县委也有人参加了。
  原本是讨论在敌占区的工作经验、方法和必须警惕的事项,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
  张晓儒说:“应该是,他们已经回村了。”
  李国新疑惑地说:“这次很奇怪,我们开会,日伪怎么会知道呢?”
  张晓儒说:“据说是范培林搞来的情报。”
  李国新喃喃地说:“范培林?”
  “老李,宋书计呢?”
  李国新沉声说:“放心,他没事,但是,我们有几个同志被敌人抓走了。”
  张晓儒急道:“啊!那怎么办?”
  李国新沉吟着说:“此事区里会调查,你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对了,川夜濑不逢说,过几天会有一批壮丁经过三塘镇,能不能打?”
  PS:有读者说“书计”是个错别字,之前提过,这是故意的,要不然会显示“高官”,比如说“宋书记”,阅读器起来反而不方便。


第三十八章 留一手

  一般来说,壮丁很少用车辆运输,都是用一根绳子,把每个人的胳膊连起来捆着,由日伪拉着绳头押送。
  押运壮丁,大多是重兵押送,毕竟每次押送,不是三五十人,至少在一百人以上,多者甚至数百人。
  日军会出动一个小队以上,警备队可能出动得更多。
  以二分区的游击小组,加上淘沙村几个人,不够人家塞牙缝。
  既然要解救,必须击溃日伪,没有一个团的部队,想都不用想。
  李国新沉声问:“有多少人押送?”
  张晓儒说:“不知道,估计不会少,川夜濑不逢命令三塘镇自卫团参加护送。我代表淘沙村自卫团,请求参加押送。”
  参与押送,能获知壮丁的具体情况,反而有利于营救。
  淘沙村民兵队,原本就只负责情报搜集、带路等,配合正规部队作战。
  李国新摇了摇头,缓缓地说:“我会向上级汇报。”
  今天二分区游击小组,负责会场的安全保护。
  他们与日伪发生枪战,损失了好几个人。
  再营救壮丁,除非上级另派武装,否则有心无力。
  当前,二分区的重要任务,是找到情报泄露的源头。
  张晓儒回到村里后,天已经快黑了。
  到关兴文家后,发现张达尧也在。
  张晓儒问:“晚上的站岗,安排好了没有?”
  关兴文现在是自卫团一小队的队长,张晓儒是二小队的队长。
  一小队的队员,主要是些“刺头”:训练不积极,甚至仇视关兴文和张晓儒,甚至对日伪也痛恨的人。
  这些人,以后是淘沙村民兵队的重点培训对象,每天都要严格训练。
  魏雨田拿来的子弹,大部分交给一小队实弹射击。
  而二小队,则是配合训练、或者没有主见,盲从训练之人。
  这些人的心态,跟很多伪军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天生软弱涣散。
  如果有脏活、累活、苦活,一般交给二小队,好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
  像晚上站岗、配合日伪巡查,基本上是二小队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