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国新说:“看来,以后你的工作重点将在太原。”
  张晓儒笑着说:“对,七零五支部的主要人员,都会去太原。老李,咱们在一起快六年了吧,怎么样,一起去太原?”
  李国新马上说:“只要上级放人,我一定去。”
  他跟张晓儒搭档六年,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一排、四排、五排,以及没加入七零五民兵连的同志,都要去太原开展新的工作。他这个指导员如果不去,该多遗憾啊。
  张晓儒说道:“明天晚上,我们开个会研究一下,县城所有的七零五支部和区党委成员都要参加,研究下一步工作。”
  李国新笑道:“这还用说么,肯定都想跟着你。”
  张晓儒严肃地说:“我党历来不能搞个人主义,更不能搞山头主义。我看,有些同志就必须留下来。”
  第二天晚上的会议,就是研究去太原的事。警备队的关兴文、陈光华,肯定是要去新编第二军的。陈国录、史建德继续潜伏在军统。至于其他人,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想法。
  张晓儒说道:“大家都说说吧,留在双棠县是组织需要,去太原继续潜伏,意味着更长的时间不能暴露身份。不能穿八路军的军装,不能喊称呼自己人为同志,晚上睡觉也不能说梦话,还要随时警惕身边的人,随时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关巧芸第一个开口:“我要去太原,三排也全部去,我们继续开客栈,为同志们传递情报。”
  特意从三塘镇赶到县城的张达尧也开了口:“我也想去太原。”
  “还有我。”
  陈景文也举起手。
  李国新急道:“你们都走了,二区的工作以后谁来干?”
  关兴文笑嘻嘻地说:“不是还有其他同志么?”
  张晓儒沉吟道:“老李,这样吧,除了警备队和特务队的同志外,其他同志想去太原的,给县委打报告申请。当然,我们也要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就算县委批准,军统的周宏伟,也未必会同意。”
  经过县委紧急研究,二区的张达尧、陈景文、张玉亭、关巧芸全部留在双棠县。虽然这些同志很有想法,但组织的决定,他们还是遵守的。
  七月中旬,警备队与剿共团突然撤离县城。他们是白天离开的,这是日军最松懈的时候,日军现在最怕的是晚上。
  警备队和剿共团离开时,日军当时没有发觉。城外的游击队倒是知道,可他们早接到命令,对城内出来的军队,都不得阻拦。
  8月21日,双棠县日军拒绝向我党政军投降,但在双棠、襄漳游击大队、武工队和民兵的围困,及联合发出的通牒威迫下,慑于限令3日不缴械投降,即攻城活擒,日军从东门逃出县城,逃往长治。
  8月24日,县委将日军侵占双棠的滔天罪行公布于众:
  七年多来,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和游击区大“扫荡”11次,小奔袭无数。日军在双棠县设立据点12处,其中青树镇、印塘、新泽、县城驻的时间最长。
  日军在全县放火烧毁房间56175间,抓捕壮丁5179人,在双棠县杀害党、政、军、民人员达13495人,终身残废者1693人,宰杀牲畜家禽达6千5千头(只)以上,派粮、抢粮达2亿8千万斤,其他财产损失无法计算。
  县城的解放,张晓儒没有看到,他带着警备队,跟随姬永昌的剿共团,在几天后到了太原,接受改编。张晓儒担任新编第二军第五师第三团团长,关兴文、陈光华都担任了营长。
  10月初,新编第一军、第二军全部改为省防军,后又并编为第8总队。到了总队,张晓儒更是如鱼得水。
  太原接收前,军统在太原毫无势力可言,需要从各地抽调大量情报人员。双棠组有好几十人,抽调了八成人员进入太原。陈国录、史建德,都调到了军统太原站。
  张晓儒内有几百同志协助,外有陈国录等军统人员配合,在接下来的上党战役中,张晓儒及时传递的情报,为我军取得上党大捷,发挥了关键作用。
  太原解放前夕,在张晓儒的努力下,第8总队起义,张晓儒终于回到了革命队伍。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