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幸福)-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雁门郡百姓以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准备迎接天子御驾。

行到半路,李虎看了一眼,这雁门郡边城,对李重九言道“小九,突厥人来袭此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李重九摇了摇头,言道“只有我一人知道。”

听李重九如此说,李虎勒住马,言道“小九,临到事前,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以及镖局。突厥人狼性,这兵马一至,这雁门郡合郡百姓,皆逃不生突厥人毒手。”

“我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你既知道此事,何不向朝廷禀报此事,让他们早作准备,我也知道,你一介布衣,人微言轻,不会如我们父子般信你,但是事情无论是否做到,自己先要问心无愧。”

李重九听李虎这么说,顿时肃然起敬。李虎虽大字不识,但身在草莽之中,却明得大道理,比之朝廷上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员强多了。

李重九揉了揉自己两天两夜未合过眼睛,当下言道“爹,你尽管先走,我这就上门,通知与我们镖局有合作的商家,让他们先走。”

李虎听李重九如此说,十分欣慰,言道“商家那边,我来劝说,毕竟都是多年的交情了,他们更信我一点,至于朝廷那边,你或许有些门路,不如去找一下。”

李重九心知李虎所指得何人。

贸然去街上大吼突厥人要来了,只能被郡兵当作有意动摇民心军心之人,直接被处死,再次一点去报官,好一点乱棍轰出大门,差一点要吃牢房。故而告之此事,一定要有门路即可,如此才能上达天听。

李重九点点头,李世民,李三娘皆乃是卓识之辈,自己前去找他们,应该不会有错,就算出错了,也不过是白跑一趟,没差别。

当下李虎在雁门郡多留一天,至于李重九,孙二娘他们率领镖局上下连夜赶路,前往太原郡。

众人风尘仆仆,连夜赶到太原郡,这时候正是清晨,晋阳城城门紧闭,全城上下一片宁静。

晋阳城城下,李重九踱马而行,信缰由步,看着日出的晨辉,渐渐于此城头平行。

三年不见,不知道李芷婉是否风采依旧,还有李世民,李渊父子。

辰时三刻,吊桥终于开始缓缓放下,

李重九入城之后,命孙二娘带着镖局上下前往太原镖局安顿,自己早就探明了唐国府的路径,径直而去。

门前通报姓名,李重九即被引入客厅之中等候,并告之李二公子,李三娘子马上就来。

稍等了一会,只听门外一爽朗至极的朗笑声传来,为首来人不是李世民,还能是谁。

“李兄,我可是在此久盼啊!”李世民双手捧着李重九的臂膀笑着言道。

李重九笑着言道“能得到李二公子期盼,在下亦是荣幸之至。”

说罢,李重九看向李三娘,深深行礼,李三娘见了点点头,没有热情,没有冷淡。

李世民正欲口开口,李重九当即言道“李二公子,冒然来到府上,实有要事相告,我听闻消息,二十万突厥狼骑,已从草原上,星夜直往汾阳宫而来。”

李重九一语,登时石破天惊。

汾阳宫修筑管涔山,自北魏起,即乃是皇家避暑之地。

因汾河自此而发端,故而名为汾阳宫。

山巅天池之景,美不胜收,而宫城之中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亭台楼阁,数之不尽。

宫城内大殿上,六名宫女手持宫灯,熏香前行,而长乐公主一席宫装,长裙坠地,正缓缓朝大殿而去。

大殿之内,一名尖锐的声音,长长而出,一听即知即是去了势的阉人。

只听对方吟道“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人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惊螭。”

一诗念毕,一阵拍手叫好之声传来,之后无数阿谀奉承之言附和。

长乐公主在殿门之外,微微皱眉,在一旁的贴身宫女拂衣,则是向她做了一个欲呕的表情。长乐公主莞尔一笑,这样的言语,偏偏自己的父皇却听得十分高兴。

“娥皇来了吧!”

殿上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宣长乐公主见驾!”

一名扛着千牛刀的千牛备身大步而出,向长乐公主行礼,言道“还请公主入内。”

长乐公主入内之后,只见殿内,一位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的男子,正在大宴群臣。

对方一见长乐公主入内,笑着言道“娥皇,坐到朕得身边来,看一看突厥,给朕进贡的宝物。”

长乐公主行礼之后,小步来到杨广桌前,只见长乐公主一路行来,容色端庄,长裙迤逦;在座大臣武将见之,皆是神色一震,当下立即收敛眼神,眼观鼻鼻观心。

杨广命一名太监手捧一鸟笼上来,鸟笼之中,正养着一只相貌凶猛的白鹘。

杨广手指着这只白鹘,言道“突厥富庶远不及我大隋万一,荒山野岭间也只能出得这样凶禽。”

说到这里,杨广突然,言道“裴卿,始毕到哪里了?”

下首一名大臣站起身来,言道“回禀圣人,于都斤山据此甚遥远,始毕可汗听闻圣人北巡的消息,深感荣幸,进献牛羊万头,良马千匹,以供圣人使用,他自己想必是快马加鞭来此路上,想早日一睹天颜。”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言道“朕之北巡就是为了和睦北邻,始毕倒是有心了,进献牛羊不说,还献上白鹘。”

“但我大隋富有四海,仅库房中积粮草,足以我大隋子民百年亦食不尽,哪里还稀罕突厥这点财物。不过也不要淡了始毕这番热心,你们几个大臣议一议,回赐之物尽管给之。”

“是。”这位裴姓大臣允诺。

长乐公主听之暗暗摇头,国家到了这个份上了,但父亲仍是如此摆排场,充阔气。

以往在东都时,父亲命胡人来京,一律吃饭不用付钱,并以丝绸缠绕在树上,以作其衣。

第九十六章汾水投书

长乐公主在一旁,她很想说,外周乱民蚁聚,百姓食不果腹,那富有四海的大隋朝,正烽火处处。

可是说了又有何用,朝堂上能如此进言的臣子,要么已病逝,要么被杀。

“娥皇,你想不想见你姨娘?”杨广看向看向自己这位女儿。

“父皇!”长乐公主心知杨广说的,是嫁给始毕可汗的义成公主。

正当长乐公主要开口时,这时外周太监禀报言道“圣人,民部尚书樊子盖求见!”

“宣!”

不久一名虎目虬须的大臣,上前见礼,只见对方言道“禀报圣人,前方急报,始毕可汗率领二十万突厥狼骑,出现岱海以南!”

杨广闻言,身子陡然一震,殿堂之上,一名大臣言道“吾皇名声远播,威盛漠北,故而始毕可汗率突厥全部而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万岁之声犹然刺耳。

樊子盖瞪了那大臣一眼,言道“圣人,始毕可汗此来不怀好意!我看是不是……”

“打!”隋炀帝从口中崩出此字,笑道,“突厥来得正好,高句丽人只会龟缩于城,哪里来得比突厥人野战痛快!”

“朕有十二卫,有骁果健军!朕就在此处迎战!”

“吾皇天威浩荡,必然一战扫荡突厥!”隋炀帝一语,当下百官齐声附和。

这次从驾汾阳宫的,不过两万从辽东撤退的人马,而突厥人有二十万铁骑。

自仁寿二年后,越国公杨素大破达头可汗后,突厥十年生聚,铁骑卷土重来。

但天子一语而下,众臣只有领命而行,劝阻天子三征高丽的臣子,今日人头犹在东都城上悬挂。

群臣退走,殿内只余下长乐公主,樊子盖与杨广。

长乐公主看着杨广背心微抖,上前一步言道“父皇,我们是否可拜托一下姨娘!”

“娥皇,国家有事,自有男子来担当,何必劳动你姨娘,方才那些人,不足与谋,樊卿你有何退敌妙计!必要时候,朕可以率精锐杀出重围,暂避突厥人锋芒!”

樊子盖目若寒星,一举一动皆带着威严的气势,他直接言道“陛下,四面皆发现突厥狼骑踪迹,突围并非上策,何况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脱,一朝狼狈,虽悔不追。不如在此守城披坚执锐,再命人突围,请勤王之军四面而至,如此突厥必退!”

说到这里樊子盖突然跪下,言道“臣冒死再恳求陛下,暂停辽东之役,以慰众望。圣躬亲出慰抚,厚赏士卒,人心自奋,突厥不足为忧。”

樊子盖之言铮铮有声。

杨广默然一阵,沉声言道“准奏!”

“父皇!”

“陛下!”

长乐公主,樊子盖二人得杨广一言,皆是泪如雨下。

杨广看向长乐公主,樊子盖二人皆是泣不成声,长叹一声,言道“你们很好,都是忠臣,你们二人率着精骑突围,调各郡劲卒前来勤王!”

“诺!”

长乐公主,樊子盖一并答应。

此刻唐国府中。

“见过唐公!”

李重九对一名老者作了一个平揖,受李重九一揖,对方侧了侧身子,之后抱拳相还。

之后二人各分宾主坐下,李世民,李三娘则亦在一旁坐下。

这位老者面目慈和,颇具宽厚长者之风,不过李重九心知不可以貌取人。

这位唐公李渊不久前,刚刚击破母端儿,收得青壮近万。如此也就罢了,李渊亲自上阵手挽长弓,射七十箭皆中,并以贼人的首级割下,筑了一座京观。

李渊手捏长须,先不谈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之事的真伪,笑着言道“听闻李兄乃山贼出身,曾想劫掠小女为妾。”

一提此事,李重九看了李三娘一眼,只见对方将目光撇到一边去。

李重九不由莞尔,言道“回禀唐公,说的不错,不过并非为妾,乃是为妻!”

听闻李重九直承此事,李世民不由哈哈大笑,朝李重九竖了一个大拇指。

李渊倒笑了笑,言道“有几分自信,你的骑射我那日看了,左右开弓之技,自长孙兄没后,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唐公谬赞了。”李重九言道。

李渊伸手一止,言道“是否人才,如尖椎立于囊中,不是由老夫一人说得算的,不过你千里迢迢,从塞北来至太原,将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相告于老夫,求得是什么?”李重九一愣,言道“我不明白,唐公的意思。”李渊捏着胡须,言道“若是你要富贵,老夫可给之,若是你要出人头地,老人可保举你为校尉,若是你求得是其他,老夫也必想办法替你弄来。”

呵呵,说到这里李渊笑了笑,言道“就怕求得太高,老夫给不起。”

这一番话,已说的颇为不客气了,李渊言中,是觉得自己突然前来,是贪图富贵的。

李重九正色言道“回禀唐公,在下也知道自己不过一介布衣,人微言轻,若唐公说在下贪图富贵,或者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当在下贪图富贵,或者想要出人头地吧,唐公随便赏赐点什么吧。”“李兄,莫要动怒。”听李重九之言,李世民不由劝道。

“也好。”

李渊伸手一止,示意李世民不必开口,自己微微一笑,言道“既然如此,还请这位小兄弟,在舍下暂住,待事情查明真相再说如何?”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自当从命。”说罢李重九为一名下人接得离开。

房间之中,只留下李渊父子三人。李渊盘膝而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对李世民言道“世民,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不当,我恐怕连项上人头都不保,你说此人说的话,有几成真假?”

李世民言道“回禀大人,我觉得重九兄似不是说谎之人,应该有五,六分是真的。”

李渊听了不动声色,看向自己女儿,问道“芷婉你觉得呢?”

李芷婉言道“阿爹,这小贼自视甚高,但我却信他之言,应该有六,七分是真的。”

李渊闻言点点头。

李世民当下问道“阿爹,我们相信与否不重要,你如何觉得呢?”

李渊捏着胡须,言道“我与此人不过见了一面,轻易可以下决断?”

李世民,李芷婉听了不由皆是神色一暗。

“不过,”李渊顿了顿,笑着言道,“不过你们二人皆是我李渊的孩儿,我却是信你们看人的眼光,此事该不会有错。”

“爹。”李世民,李芷婉皆是喜道。

李渊点点头,言道“此事虽冒风险,但是救驾乃是倾世之功,说不定反而会是我们李家的机会。我这就给左屯卫大将军写信,告之此事。”

“另外世民,芷婉你们立即点一千精骑,准备随时赴汾阳宫救驾!”

“诺!”李世民,李芷婉一并答应,兄妹二人目光之中皆而露,跃跃欲试的神色。

大业十一年,七月。

突厥始毕可汗撕毁与隋朝的盟约,突率二十万铁骑重重包围隋帝杨广所在的汾阳宫。

杨广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请天下各郡之兵,前来勤王。

第九十七章千里赴戎机

汾阳宫以北。

山头之上,苍狼大纛,迎风正张牙舞爪。

突厥可汗始毕驻马于山头之上。始毕生就一副紫膛脸,短髯如戟,配之突厥人宽脸直鼻的容貌,形相突出,坐在马背上自有一代霸主的气势。

此时他的目光,凝注往山巅中的汾阳宫,闪烁生辉。

而众星捧月簇拥在他身后的十多名将领,则是突厥之中特勤,设,俟斤,吐屯,大部分皆出自于阿史那一族,皆是草原上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人物。

始毕手持马鞭,对着汾阳宫一指,言道““这雁门郡,本乃是胡汉瓯脱之地,今汉人不但在此开垦,天子竟也来到此处,这对我们突厥人视若无物,是挑衅。赵德言,你说对不对!”

始毕话音落下后,一名消瘦的男子,骑马向前一步,言道“隋帝杨广,目空一切,三征高丽失败而不提,竟还敢北巡,要我突厥臣服,实在是不自量力。”听对方如此言道,始毕哈哈大笑,笑道“说的好,说的好。”

对方得到始毕的夸赞,进一步言道“可汗,而杨广身居于险地,只要我们能将他擒之,将来可凭此人,要挟大隋。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前去收刮,大隋自会源源不断,将金银,女人,丝绸,绢布双手奉上。”

“嗯。”

赵德言如此说,一众突厥大将皆是纷纷点头。

“不对,”始毕出声斥道,“我苍狼的后裔怎么能贪图这些黄白之物,杨广的生死无关紧要,不过只要此人一去,南朝就四群龙无首,我们就可以入主中原,将整个天下都成为我突厥人的牧场。”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当年突厥击破鲜卑后裔柔然之后,独霸草原,但之后突厥被南朝长孙晟,以离强合弱之略挑拨,内部分裂才有了灵州之败。而今十年之后,突厥可汗始毕,卷土重来,其志不小。

说到这里,始毕大声言道。

“俟利弗设,你率两万狼骑,截断汾河!”

“是,可汗!”

“莫贺咄设,你率两万游骑,布阵于西南,阻止隋帝出逃!”

“是,可汗!”

始毕接着言道“其余各部除了附离军在此外,控弦,拓揭四面出击,方圆百里之内,见人一律杀之!”

“是,可汗!”

众将轰然答应。

晋阳城,李府之中。

李重九高卧床榻上,闭目大睡。

不久之后,脚步声响起。

李重九睁开眼睛,只见李渊,李世民,李芷婉,还有一名青年男子,一并前来。

李渊一见李重九,言道“贤侄,这几日在府中睡得可好?”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唐国公府上,华宅广厦,又有美婢服侍,吾乐不思蜀矣。”

李重九此言一出,李渊不由莞尔,李世民,李芷婉,还有一名陌生男子,皆是露出了好笑的神情。

李重九当下站起身来,言道“唐公今日来找我,想必事情已是水落石出了吧。”李渊脸上露出肃然之色,言道“贤侄,之前是我怠慢了,昨夜几个州县疾报,于汾水之上,发现天子以木诏中所云,突厥二十万铁骑来犯,将汾阳宫重重包围,命各郡立即点兵勤王,前往汾阳宫救驾。”

李世民一旁言道“因为世兄提醒,父亲大人,已通知数个州县,以及左屯卫大将军,所以早作了准备,赢得了数日准备时间,眼下晋阳城内郡兵边军皆已是枕戈待旦。”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言道“如此甚好,你们说太原城内,所有郡兵边军皆是准备出战?”

“不错,不仅是郡兵边军,太原郡郡守已下令募兵,让全郡上二十岁至六十岁男子皆需从役。另外距离汾阳宫就近的,上党郡,马邑郡,娄烦郡,亦是二十岁至六十岁男子,必须上阵。”

“仓促之下,其余各郡的兵马,路途遥远,怕是来不及,所以只有我们四郡军兵,先迎战突厥!”

李重九看向那说话的年轻男子,对方颇有几分锋芒毕露之感觉。

李世民言道“这位乃是柴嗣昌,听说天子有难,率领三百曲部前来助力。”

李重九看对方能在此说话,必是柴绍无疑,想到这里,他看了李芷婉一眼。

“眼下突厥二十万铁骑犯境,正需要四方豪杰,为国赴难,贤侄弓马娴熟,若是立下大功,将来老夫可保举你将来青云直上?”李渊开口言道。

李重九拱手言道“多谢唐公看重,在下闲云野鹤,无心替朝廷出力,于仕途无心。”听李重九之言,李世民,李芷婉皆是露出失望的神色。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