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幸福)-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叔达思虑转了几转,他是个明眼人,怎么猜不到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是在自己面前演戏。不过陈叔达却不动声色,他在想着下一步决定的风险。

秦王是英睿之主,能信人用人的,与自己一贯也是十分相厚的,不似陛下除了陇西李家外,一律不肯信任外姓之人,现在自己既然已是失宠,甚至有一日可能会落到卢赤松那般下场,为何不在这时候替自己都打算打算。

当下陈叔达站起身来,不避来来去去的剑锋道“两位住手,听我一言。”

李世民,长孙无忌都是停了下来,陈叔达道““殿下,吾怀此念久已,不敢发口,今长孙所言,正合吾心啊。”

陈叔达当下跪下道“恳请殿下早作打算,现在已是旦夕存亡之时了。”

见了这一幕长孙无忌也是丢下剑,跪下道“秦王殿下,请你三思啊,就算不为你自己,也要为了我们天策府一帮忠于你的臣子想一想啊。”

“你,你,你们。这不是逼我吗?”李世民手指二人,脸上青了一阵,又白了一阵。

片刻之后,李世民,长孙无忌二人已是从走出陈叔达的汉东郡公府,天策府的卫士早已是给李世民备好车马。长孙无忌朝街边一侧头,冷笑一声,随即对上前对李世民道“殿下,果真太子,齐王殿下的耳目都在附近,不过殿下,我们这么明目张胆的来找陈叔达,不怕太子和齐王知道了,我们与陈叔达的关系吗?”

李世民淡淡地道“何必要怕,孤是堂堂正正上门来拜见,私下拜见才起疑呢,一会儿再去萧瑀,宇文士及,窦威,封德彝的府上拜访,太子齐王弄不清孤的打算了。”(未完待续。。)

111521425510302503

第七百五十五章兄弟相争(第一更)

长安夜幕降临,街鼓分五波鸣响八百次后,长安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早已是没了行人,只有巡城武侯仍在大街上巡逻。眼下大唐刚刚经历战事,崩在朝廷身上的那根弦还未松下,一律处于临战状态。

这时候若是有人犯了宵禁,就是直接被武侯当作细作当街打个半死,若不死,也难逃拷问。

所以大街上一片寂静,坊门也是关闭的紧紧的,长安城内唯有坊内也多半是暗着。唯一灯火亮着地方,要数靠着皇城要闹坊曲如崇仁坊,平康坊等,达官贵人在坊内仍是歌舞升平,坊内的酒肆里与胡姬喝酒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说起崇仁坊,平康坊,都是长安有名去处,崇仁坊内多是各州官吏在京城里的留邸,邸务留后使办公之处,所谓留邸就是唐中期进奏院的前身,通俗易懂的说来就是今天的驻京办。崇仁坊内除了留邸外,还有无数旅舍,是外地人来长安若没有去处,一般都选择崇仁坊的旅舍下榻。

至于平康坊内,留邸旅舍虽是不少,但最有名的乃是当地的青楼楚馆。到了夜里,长安的妓女名流,京都侠少,萃集于此。

其中平康坊秦楼,也是大大有名,所谓秦楼用的是秦穆公女儿弄玉在楼上吹箫的典故,这萧史弄玉之意,含着男女偷情相会之意。秦楼的姑娘各个擅于吹奏乐器,倒也是名副其实。

现在秦楼中某一重重隔起的雅间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对坐其中。帘子外是清倌人弹着琵琶,其悠扬婉转的歌声。听得十分醉人。

不过李建成此刻却没有多少心情听着歌声,他停著不饮。似想着什么脸上阴晴不定。

李元吉知李建成此刻心情不佳,当下宽慰道“太子,眼下到了平康坊就是寻风流来了,朝堂上的事就放一放吧。”

李建成抬起头看向李元吉道“孤如何能宽心的了,你说今日秦王连续拜访朝中几位宰辅,用意何在?”

李元吉笑着道“太子,眼下长安多是不利于秦王的传闻,你说秦王现在还能如何呢?听说他拜访裴寂时,几乎是痛哭流涕。哈哈,没有料到昔日威风一时的二兄,今日竟也是弄到如此狼狈的境地。”

李建成身子前倾看向李元吉问道“四弟,这流言一夜之间传遍长安,我看肯定是有人动的手脚!”

李元吉见李建成如此问,当下神色不自然地道“太子殿下,你还用猜,当然是李重九搞得手脚了,不过我看这谣言也绝对并非空穴来风。你看二兄现在到处求人。还不是装作可怜,太子你可不能心软,放过这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李建成冷笑道“孤问的不是秦王,而是你。你真的没有在暗中做手脚,然后将事推到赵国细作身上吗?”

李元吉见李建成这么问,心道何时自己兄长听到了什么风声。李元吉当下道“太子。你这是哪里话,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帮你巩固东宫的储位,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听李元吉这么说。李建成这才坐直了身子道“好,你不否认,这么说倒是真的了。看来这其中,也绝非赵国细作在其中挑事的缘故。四弟,你事情做太显眼了,孤都听说,你以为父皇不会知道吗?暂时放手,先停一停吧。”

“是,”李元吉不情愿地答应了一声接着又道,“太子殿下,这一次河阳兵败,父皇虽让屈突通顶罪,但实际上已对我们十分失望,你的储君之位虽保住了,但我他却是好几日不见了。若不乘着这时候打压秦王,让他东山再起,再父皇面前重新得了宠信,那对你威胁可不小。”

李建成道“你这什么话,平心而论在河阳之战前,孤认为秦王是孤最大敌人,而眼下河阳之战后,李重九却是孤,也是我大唐最大敌人。孤倒是要劝你以往那一套趁早收起来,现在要顾全大局,不可再勾心斗角,二弟要重掌军权就由他吧。”

李元吉一副受教的模样,但是心想若是太子不再针对秦王,以李建成用人时朝前,不用人朝后的脾气,那么他在李建成眼中地位就必然下降。李元吉知道自己生来就不为李渊所喜,他今日的权势地位,全是攀附李建成而得来,他怎能甘心再回到以往。

李元吉想了下道“太子说得是,其实我看也并非一定要启用秦王才能打战?”

“这话怎么说?”

李元吉道“你看秦王骁勇善战,是因为天策府聚集了一帮人才,其中武有长孙无忌,侯君集,程知节,张亮,段志玄,文有房玄龄,杜如晦,薛收,于志宁等人,若是我们将这些人才纳为己用,那么秦王不仅没了爪牙,而且我们也收得一大批人才,到时候委任一名得力将领,还怕打不过赵人吗?”

李建成闻言有所心动,但是道“天策府的人对秦王都是忠心耿耿,若是骤然挖秦王的墙角,恐怕会惹怒了他啊。万一他狗急跳墙,不肯与我干休如何?”

李元吉急道“太子殿下,你若是再这么让下去,秦王必会继续得寸进尺的,你还忘记了,上个月你派杨文干出任雍州治中之事,但是李世民却推举他的舅舅高士廉出任雍州治中,我们派人去议论,吏部的官员说秦王是尚书令,当然要听他的调遣,一定要让高士廉出镇雍州,这分明是不把太子殿下,不把东宫储君你放在眼底啊。”

想到这件恨事,李建成霍然而起,将桌案的酒菜撒了一地,帘外的清倌人听见帘内的动静,当下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弹奏得不好。当下放下琵琶拜下。

李建成摆了摆手,示意清倌人继续弹下去。自己对李元吉咬牙切齿的道“吏部那些官员,如此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庆州那还缺一个都督,孤决定保举杨文干去庆州任事,他是跟随孤的老臣了,绝不能薄待了。”

“庆州之地民风彪悍啊,恐怕不如雍州易处啊。”

李建成道“正是庆州之地民风彪悍,孤才有心让杨文干到庆州招收敢死彪悍之士,充实东宫护卫!若是杨文干一人撑不住局面,孤再派尔朱焕、乔公山二人到庆州帮他就是了。”

李元吉点点头道“太子殿下谋虑周密,杨文干去庆州。与段德超也有照应。”

提及段德超,李建成脸上浮出一抹笑意,延州总管段德操是李建成难得几个在军中的亲信大将之一。段德操也很争气,在与梁师都的多次征战中,都获得胜利。

眼下突厥陷入内乱,突利在东面叛变**之势已成。李渊也不需如以往那帮看突厥脸色行事,现在李渊又调刘兰夏州都督府司马,大有要先攻灭梁师都铲除边患,与赵国腾兵再战的打算。

“至于你说的天策府的人才。为我等效力之事,孤觉得可以用之,可以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的。就找借口将他们调出长安,”

李元吉见李建成终于下了决心,当下大喜立即拜下道“太子殿下英明!”

李建成点点头。但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二人又喝了几杯,李建成当下离开。他身为太子若夜不归东宫,总不是太好的。所以李建成当下连夜而去。李元吉则不在乎那么多,当下继续留在秦楼赏歌喝酒。

护军宇文宝来到楼上对李元吉道“殿下,叫末将来有什么事?”

李元吉道“你与杨文干相熟吗?”

宇文宝道“平日有交往,但交情不深。不过末将兄长与他十分相厚。”

李元吉听了道“你兄长莫非是司农卿宇文颖吗?”

“正是。”

李元吉点点头道“太子方才派杨文干去了庆州,孤不清楚太子此举的用意,但万一将来长安有变,庆州杨文干,延州段德操都是太子的后路,也是我的后路,孤则派你去联络杨文干,务必通过你兄长的关系结好于他,另外还有云州总管郭子和,我对此人有旧恩,他懂得该怎么做。”

宇文宝当下道“诺。”

李元吉拿起桌上酒杯递给宇文宝道“喝了这杯酒就连夜动身去云州吧!”宇文宝当下谢过,接过酒杯一口喝干。

宇文宝走后,李元吉双目微眯,心底又谋划了一阵,当下从席子上起身走出帘外,清倌人见李元吉走出当下一并拜倒道“恭送官爷。”

李元吉微微一笑道“不必恭送了,随我回府吧!”

那清倌人抬起头连忙道“殿下,奴家卖艺不卖身。”

李元吉笑着道“孤要得就是卖艺不卖身的!”

望日无极宫大朝,百官云集于殿上。早朝上一连十几道奏章上书,都是关于长安粮价飙升,百姓生活疾苦的事情。

李渊坐在殿上,皱着眉头,下面百官的议论着实令他生厌。

当下李渊最终忍不住了道“说来说去,无非是打击囤粮粮商,开仓放粮,从各地掉粮之办法,这些不过是老调重弹,你们若是没有别的新意,就不要再议论了。”

见李渊如此疾言厉色,当下众臣也不敢说话。自洛阳为赵国所据后,长安粮价一日比一日更高,现在已经成了李唐上心中之痛了。以李唐的国力,就算这一次攻打河阳失利,但是也没有触动筋骨。可是长安的日益疲弊,这才是伤及了大唐的根本。

当下一臣子道“陛下,眼下我大唐的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关中,关中的人口和财富又多半集中于长安,这才是导致粮价持续不降的原因。微臣认为要解决此困恼,唯有迁都才是。”

这名臣子此言一出,堂上也是议论纷纷。

李渊仍是愁眉不展道“迁都之议也是没有新意,若是要迁都迁到哪里?我大唐虽广,但又有何处能够胜过长安的?”

这名臣子道“陛下,不如考虑荆北豫西之地,以微臣愚见樊州、邓州,都是不错。”

李渊听了没说什么,而是又问了几个大臣意见,有的说可以,有的又是反对。李渊看向李世民问道“秦王你怎么看?”

李世民见李渊问自己,想到自己现在身处嫌疑之地不便发表任何议论,当下道“儿臣没有什么看法。”

李建成却道“秦王殿下,迁都之事兹事体大,你身为秦王,又为当朝三公,堂堂尚书令,怎么能说没有看法呢?”

面对李建成这公然挑衅,李世民转头看向李建成目光之中绽出寒芒。(未完待续。。)

111618221210311222

第七百五十六章扫清侧榻(第二更)

朝堂上李世民与李建成二人成剑拔弩张之势。

朝堂官吏都是心道,又来了。秦王和太子如此对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部分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垂下头来佯装不闻不问,但实际上却是观察着二人一举一动。

而李渊则是一贯对两子之间的针锋相对,没有表态。

李世民迎向李建成的目光,朗声道“既然太子要说,那么微臣也就直言了,荆北豫西处于四战之地,没有函崤之险以扼东面,北没有黄河之险。李重九只要拥有洛阳,随时可以从运河上从四面调兵前来攻打,所以迁都荆北豫西身处险地,实乃不智。‘

‘依微臣之见,可以在荆北豫西之地,下设一大行台,将长安府兵调之一半驻扎于此,一来分长安人口压力,二来也可以守卫河南,庇护荆襄,为长安之屏障,抵御赵军西进之势,此乃是上策!”

‘说得好!‘

声音来自龙椅上,李建成听李渊都开口了,当下也不能再反驳李世民的意见,当下只能笑着道‘秦王这一番话果真是极有见地。‘

李世民见意见为李渊所采纳,见好就收当下退了一步道‘我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还是要听听诸位大臣的意见,陛下再下决断。‘

李渊颔首道‘说得对,诸位臣工尽管议一议。‘

退朝后,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离开大殿。二人远远看着李世民与诸位大臣,正商议着筹备河南大行台的事。脸色都是不佳。朝堂上已是决定,让温大雅镇守攀州。车骑将军张亮率领一千多人马从武关出关中,以为将来在荆北豫西设立大行台作准备。

而温大雅和张亮都是李世民的亲信,李渊这么做,就是有意让李世民执掌河南大行台了。

李元吉道‘若是河南大行台设立,秦王将总督河南人马,李孝恭,李靖等人都要听他节制了,还有东迁的关中府兵,到时候他一出长安。手上有人马和地盘,我们就拿他没办法了。‘

李建成点点头,看向李世民道“所以一定不能放秦王前往河南,在河南他是龙,而在关中他不过是一匹夫罢了。”

李元吉笑道“太子殿下已有定计了吗?”

李建成微微点点头。

片刻之后,宫城的后宫里,李渊的宠妃张婕妤正看着太监悄悄递给他的密信,这密信是李建成暗中所给。

李渊入长安后纳了很多后宫,因为窦皇后不在也无人劝阻。而且自古以来历代开国皇帝都是子孙很多。李渊也不例外十分龙精虎猛,从武德元年至现在武德五年,后宫中竟为他诞下了二十多个子女,以李渊五十多岁的年纪而言。实在是不容易。

不过后宫中,李渊倒是最喜欢还是薛婕妤,张婕妤。尹德妃几人。其中尹德妃,张婕妤还都给李渊诞下了皇子。故而更令李渊宠爱,一人封了酆王。一人封了周王。

也是因为诞下了一子,张婕妤为了儿子的前程,也不得不为将来考虑起来。上一次她与尹德妃一并进言说李世民私授田产结交李神通之事,早已是得罪了李世民。

以李世民的性格,若他将来登基为帝王,他与尹德妃以及他们的儿子,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张婕妤也是异常坚定地站在李建成一边。张婕妤手中李建成送来的信上写着“可以秘告陛下说,秦王身边的人们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阳,无不欢欣雀跃。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以后不会再回长安了。看来秦王此去是假托抵御赵军的名义,出镇河南,实际上是打算总揽兵权,怀汉景帝时梁王之心。”

张婕妤将信读了两遍后,又找来一名读过书的太监,问汉景帝梁王的典故是什么。弄清楚一切后,张婕妤将密信烧掉。不久李渊的御驾即抵达了张婕妤的宫外。张婕妤梳理好最美艳的妆容,静静迎候李渊的驾临。

洛阳宫内。

从各方而来的情报不断汇总,呈送至李重九的桌前,在李重九桌案的一边,曲大家曲嫣然正在给李重九研墨,往香炉里添香。李重九写完一封奏折,抬起头看见佳人素手添香的场景,总觉得十分赏心悦目。

李重九搁下笔笑道“朕记得你是江南人士吧,昔日陈朝的校书郎曲勘是你的祖父对吗?”

曲嫣然讶然抬起了头,看向李重九道“当日与陛下不过匆匆相会,没有想到陛下竟然记得。”

李重九笑了笑道“你的话我都是记得的,你当初告诉我,你回去报仇时,你的仇人或已身死或是病死,这话恐怕不实吧。”

曲嫣然看向李重九道“陛下?”

李重九从案上抽出了一封奏折道“这是萧家在江南的势力,给我送上的密报。其中正好有一篇写到你了,其中有言你祖父曲勘归隐后,为人逼迫起兵反隋不从被杀,而其中的主谋至今仍是好好的活在江南对吗?”

曲嫣然紧紧咬住嘴唇没有说话。

李重九走到曲嫣然面前道“当初在洛阳时,你为何不告诉我?”

曲嫣然垂下头久久没有说话,半响才道“复仇之事,嫣然不敢假手他人。”

李重九反问道“朕在你心底就是他人吗?”

曲嫣然泪水已是从目眶前滑落下来道“陛下,嫣然怕说出来,你会以为嫣然与你相好,是为了假手于你,替自己报仇。”

李重九听曲嫣然这么说,当下将佳人搂在怀中道“你对朕是否真心,朕还看不出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