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幸福)-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重九笑而不语,这杜淹,长孙安世是将高帽子往自己头上戴了,这一番说辞也是颇为巧妙,王琬先铺垫,言王世充的江淮军与李唐府军有一战之力,之后给自己戴高帽子,说的援郑破唐易如反掌一般。

张玄素当下笑道“两位言重了,眼下敝国的态势也不利,实不相瞒,突厥十几万大军在北压境,已是快要打到幽京城下了。”

闻言长孙安世,杜淹二人都是色变。

“真的吗?”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说的不错,我军明日就要起兵返回幽京。”

这一下本是满怀希望而来的三名郑国使者,都是陷入了绝望。杜淹言道“可是赵王,当初说的是一旦攻下永年城立即南下助郑啊!”

张玄素言道“此一时彼一时,若是幽京城破,就算我们救了郑国也是无济于事。”

李重九好言安抚言道“孤平了幽京之围,马上就会南下,还请郑主忍耐一二。”

三名郑国使者当下看得面露凄婉之色,长孙安世甚至当众垂泪。

待三人走后,众将颇有不忍之色,秦琼言道“王世充虽非我们盟友,但是李唐乃是我们死敌,眼下确实是连郑抗唐的时机啊。”

姬川言道“可是秦将军,王上做的没错,眼下必须北上回援幽京,并立即与突厥议和,以全力筹备对李唐之战事才上策。”

李重九言道“事有轻重缓急,回援幽京不可更改。你们说的我明白,不过唐军料不到我们可以利用永济渠调兵,有此水路在,幽州至黎阳半个月可至,将来卷土重来,亦是轻而易举。”

次日,李重九大军班师,杜淹,长孙安世等人在永年城下,看赵军主力果真拔营北返,皆是垂头。

王琬言道“如此叫我们回去,如何见得叔父啊!杜尚书,之前你说的信誓旦旦,言李重九此人是个厚道人,此次破夏后,必会援郑。可是你看,此人只懂得自己赵国一亩三分地,于我郑国死活全然不顾。”

杜淹当朝尚书为王琬如此怒叱,竟是一言不发,王世充任人唯亲,如王琬乃是王氏亲族,真的要杀杜淹这样的文臣也只是一句话的功夫。

杜淹如何敢得罪,长孙安世倒是一个老好人,在一旁劝道“代王莫要动怒,李重九不援郑,也是情有可原啊。异地处之,代王你又会如何做呢?”

王琬双目一瞪,怒气冲冲地言道“罢了,罢了,我就是知道赵国是靠不住,回洛阳后,就和叔父一起直接在洛阳城下与李唐决战就是。”

“赵王!”

王琬突听杜淹言语中充满喜色,当下回过头,却见李重九,张玄素,姬川,薛万彻等人一并前来。

杜淹上前向李重九言道“赵王莫非改变主意愿举兵援郑?”杜淹话音颤抖,心底显然十分激动。

李重九言道“杜尚书,你误会了,孤是来送你们一程的。”

此言一出三人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李重九将三人神情看在眼底,笑了笑言道“杜尚书,还记得我之前与你说的援郑三个条件吗?”

杜淹有些意志消沉,但还是言道“记得一是保怀州,河阳不失,若不能,退则保回洛,洛口,含嘉三仓不失,若再不能则保虎牢不失。”

长孙安世在一旁言道“眼下说这些有什么,怀州,河阳,回洛都已失陷,赵王恳请你体谅,非我军不能死战,实在是……”

李重九将手一止,言道“我明白了,秦将军。”

“末将听令。”秦琼大步走出。

李重九向杜淹言道“这位乃是我的爱将秦琼,我令他率一千精锐,渡过黄河助郑主守虎牢。”

“一千人马未免太少了吧!”王琬急忙言道,“最少一万大军,若不可八千也行啊。”

秦琼鼻子重重一哼言道“竟然嫌少,还在这里与王上磨磨叽叽的,秦某的一千人马,足以打你你们一万人马,叫我老秦守虎牢,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吗?我还怕你们拖了我老秦后腿呢。”

杜淹,长孙安世见了生怕两边翻脸,连这一千人马也没有了。二人连忙上前,当和事佬言道“赵主能在此危难之时,襄助我们一臂之力,我郑国上下实在是感激不已,我在这里代陛下谢过赵王之恩。”

王琬不敢在李重九面前放肆,当下向李重九赔罪言道“小王孟浪了,还请赵王见谅。”

李重九言道“无妨,杜尚书,我派秦将军去援郑也是有三个条件的。”

“又有条件?”杜淹不由讶然,上次李重九给自己开了三个条件,这一次又是什么三个条件。

现在形势比人强,对于杜淹他们而言,抱紧李重九大腿,才是郑国唯一生机了,虽说只派出一千人马,但表示赵王愿意投入战局,将来再添兵也是可能的。

杜淹当下言道“但请赵王示下,我等必然遵办。”

王琬轻轻哼了一声,觉得杜淹也太低三下四了。

李重九点点头,笑着言道“我不会为难你们,秦将军驻扎虎牢关这一千人马,其一需要好酒好肉供着,不可怠慢。”

“这当然使得。”长孙安世当下一口答允过去。

李重九言道“其次我这一千人马只帮助郑军守虎牢关外,其余一律不停郑国任何人调遣,其三若是形势危急,我军可自主撤退,尔等不得强留。”

三名郑国使者对视一眼,最后一并言道“一切按赵王的意思来办。”

听三人答允,赵军众将皆是松了口气,秦琼这一千人马,就算是李重九为将来赵唐郑三国大战下的一步暗棋,为的就是逆转历史上这场虎牢关之战,不知是否能成功?

2014…5…62323487939891

第五百二十二章昨日之事

郑国三名使者送走后,李重九亦决定率军北归。

从幽州,到饮马黄河,到连灭夏,许两国,这一场大战,从八月中旬出兵,至十一月中旬返师,持续了三个月以上。十二万赵军南下,离乡作战这么久,又是跋涉千里,攻城拔寨之艰辛,各部减员亦不在少数,真的可以说得上师老兵疲了。

就算没有突厥危险幽京,但若是这时候,李重九勉强提师渡过黄河与李唐决战,恐怕胜算也是不大。

王世充乃是奸雄人物,与李密数战,都是惨败收尾,却犹然坚持至反败为胜的一刻,可见此人心性之坚韧。

历史上,王世充坚守洛阳,拒李世民足足达半年之久,李世民为了攻打坚固的洛阳宫城,动员重五十斤,掷二百步的大炮飞石,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八弓弩,结果应是没有破城,唐军众将见无法破城一并向李世民恳请班师,但李世民不允。

这个时空上,虽说历史已非沿着原先轨迹而走,但料想王世充表现应是没有那么差吧。

李重九下定了返回幽京的决定,不过对于河北布置却没有松懈。

沁水之战后,宇文化及残部归降近万,而破永年城后城下夏军降卒亦有过万。

宇文化及的残部,是以骁果军的底子搭起的精锐。因为三十万精锐府军战没于辽东后,隋炀帝为了第二次征伐辽东,而以募兵方式,招募勇壮。以禁军的标准装备。

在江都之变时,杨广带着十几万骁果军避难江都。但骁果军多乃是关中人,思乡心切。在宇文化及的策反下兵变弑君。

后宇文化及率十万骁果军北上,与李密大战于童山。此战几十万瓦岗军几乎被击败,李密本人亦中流矢负伤,但最后宇文化及应没有攻取黎阳仓,导致粮尽,骁果军自行崩溃。

十万当初江都从驾的骁果军,最后只有两万人随宇文化逃至魏郡。而瓦岗军在此战后也是遭到重创,劲卒良马多死,之后李密仓促迎战王世充。结果兵败,导致了瓦岗军的覆灭。

而永年城内的夏军,亦是当初追随刘黑闼的子弟兵,自古以来,河北人以父党为宗族,大宗族聚居比比皆是,故而是极重亲族。刘黑闼这路夏军,多是其河北老乡,与外敌作战战斗力极强。赵军在其手中,也吃过不少苦头。

李重九令徐世绩率一万赵军,驻扎洺州,兵将骁果军。夏军汰其老弱,捡选精锐,收编一万为军。夏军降将程名振,苏定方二人辅之。所部改编为府兵。

除了在魏郡驻扎的王马汉一万赵军外。

对于刘黑闼麾下四大降将,李文相。李德逸,诸葛德威,王小胡四人,李重九免去了四人行军总管之职,以李文相为武阳郡郡守,所部三千人马尽数改编为乡兵。

李德逸为渤海郡郡守,诸葛德威为平原郡郡守,王小胡为清河郡郡都尉,所部也尽数编为乡兵,作为赵军镇守黄河沿线的力量,监视河南的唐郑大战。

而齐郡宣布归赵的王薄,昨日也派使者来参拜李重九,恭贺李重九连破许,夏两国,席卷河北。与许国使者的目的不同,王薄使者十分直白地向李重九讨要封赏,也就是这次归降的好处。

李重九当下将王薄封为邹平侯,加齐郡郡守,当然那对于王薄这样节操掉了一地的墙头草,李重九懒得连一文钱都不会给的。不过面子还是做足了,同时李重九派出使者往如徐圆朗,孟让,綦公顺,这样山东诸侯,希望他们能顺应大势归赵。

做完这些后,李重九当下令额托两万草原骑兵从陆路赶往雁门,上谷,而大将秦琼则是率一千骑兵与三名郑国使者一道至黎阳,从黎阳渡渡过黄河,经白马城赶往虎牢。

至于李重九本人率着这次南征的五万余赵军,在大名登船,准备从永济渠北上返回幽京。

在大名码头,千帆如云,凯旋的赵军士卒从码头之上登船。

李重九立于岸边,新任的武阳郡郡守李文相,清河郡郡守崔君素,清河郡郡都尉王小胡皆是前来相送。

清河郡乃是清河崔氏的郡望所在,虽说清河崔氏已是在天下开枝散叶,但仍有大房,小房,清州房,南祖房的崔氏子弟,身在清河。在河北二十多郡县中,清河郡人口最多,户数最广,最盛时有三十万户之多,乃是涿郡近三倍。

眼下李重九让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素,为清州郡牧守,也是有拉拢安抚清州崔氏之意,再借重清河崔氏之力量,安抚清河郡内各方势力,毕竟对于李重九现在而言,刚刚攻陷河北,底子太薄,对地方豪强必须怀柔,以免反弹。

而一向高傲的清河崔氏子弟,能来至大名来恭送李重九返回幽京,除了表示清河崔氏的谢意外,还有另一层用意。崔君素当下向李重九推荐了数名族中俊杰,李重九心底有数,当下皆是将他们一一拜官,调至幽京录用。

待要到了上船一刻,李文相姗姗来迟,李重九心知必有缘故,问道“李公何事耽搁了?”

李文相向李重九言道“卑职特来向赵王献上厚礼。”

说完李文相将手一招,随即几十人都被五花大绑押了上来,这些人青壮居半,男女老幼皆有。李文相指着这些人言道“他们乃是窦建德余孽,秘藏在民间,秘密打造兵器,这些人为我属下发现,特抓拿来献给赵王处置。”

李重九闻言走到近处,却见一女子对自己怒目而视,视其面容却依稀有几分相熟。

李重九对身旁士卒,言道“将此女子口中麻布取出。”

说完这名女子口中麻布取出,李重九问道“莫非是故人否?”

这女子冷笑言道“未料到赵王居然还认识我。”

“窦线娘。”听其声音李重九这才恍然。

李文相听了吃了一惊,言道“居然是窦建德之女。”他的部下一时不察,居然让这等大鱼混在一群小鱼小虾之中。

窦线娘仰天言道“赵王,今日我落在你手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重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紧张,当下言道“夏国已灭,这河北之地,尽归赵有,何必做些螳臂挡车之事呢?”

窦线娘言道“这河北本来是我的窦家……”

“错,你这河北本是大隋的,”李重九断然言道,“眼下大隋覆灭,群雄并起,没有谁先谁后,孤得了天命,窦公败给我也只是成王败寇而已。”

窦线娘言道“好个成王败寇,眼下你已为王,我与我父已为寇,你爱怎么说都行。”

李重九言道“我又岂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与你多言实是浪费口舌,薛侍郎。”

“诺。”薛万述上前一步。

“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薛万述言道“眼下河北方靖,这些人乃是夏国余孽,但念其并无作乱,可免死罪,判流之三千里即可。”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也好,窦线娘我与你父恩恩怨怨皆已是过去了,窦公现为乐寿侯,在御夷镇安度晚年,而尔母曹氏我也赦免了,何必又不多赦免你一人。眼下就让你至御夷镇,一家团圆,至于其他人,皆是流辽东三年,五年后可归原籍。”

窦线娘一听愣在原地。

“王上可以开船了。”

李重九点点头当下迈步。

“赵……”窦线娘想要开口,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但见李重九已是头也不回的登上赵军的艨艟战船。

一旁赵军士卒上前将窦线娘以及其部下的绳索从身上解下,身在船舱里李重九看着这一幕。薛万述向李重九言道“王上,怎不知你与窦建德的女儿,见过一面?”

李重九言道“当时孤还未入主幽京,好似在飞狐县时遇见的,在眼下上谷郡郡守赵万三的堡里,当时她拿刀要杀了我等,迫赵万三降窦建德,这女人性子够烈的,也算有几分胆识吧。”

薛万述听李重九说得如此清楚,显然对当时一幕历历在目,当下他见左右无人,上前一步言道“王上,听说当初窦建德为了拉拢罗成,以谋得涿郡,曾给罗成与他女儿定下婚约,但好像待罗成战死之日未至,二人也未成婚,故而此女还是未嫁之妇,王上是否把这女子送到宫中服侍,抑或者直接送到宫外安置,以免王后知晓。”

李重九听了转过头,看向薛万述不由哑然失笑。

战舰已是起锚,船身微微晃动,河面上微风传来,李重九淡淡地言道“不必了。”

薛万彻误会了他的意思,其实李重九只是想说,这女子的性子,只是让他想起了若干年前的李芷婉。

很多事如同河水底下的泥沙积累,风平浪静时,静静躺在河底,待激流涌动时,河底泥沙翻动,不由令他突有几分百味杂陈之感。

时过境迁,当年的李渊,而今已是大唐之主,而李重九方今完成了一统河北的大业,感慨只是一转眼间数年光阴已过,而昨日之事重忆之时,犹在眼前。(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江淮枭雄

江苏丹阳。

现在已是江淮军的大本营。

江淮军大营之中,杀气冲天,江淮军精锐上募营五千子弟兵,肃然站立。

江南霸主杜伏威头戴金冠,负手走下台阶,正与江淮军重将辅公佑,王雄涎,左游仙,阚陵等人一并检阅上募营。

现在的杜伏威踌躇满志,就在李重九与刘黑闼在河北大战之时,杜伏威破了宿敌李子通,攻下了江都,并且还收服了江淮一带的反王汪华、闻人遂安,现在势力大增。

眼下杜伏威整合了江淮,扬州一带的势力,依长江之险,已是挤掉了萧铣的梁国,跻身为唐,赵,郑之下,天下第四大势力。

“脱衣服!”

杜伏威猛然一喝,说罢上募营士卒毫不犹豫地一并撩开上衣,露出精赤的上身来。

杜伏威按着刀,大步走下,从站立成一列一列的士卒们身后走过。但见士卒胸前上刀疤箭创,伤痕累累,杜伏威即大声言道“来,赐酒!”

说完一名小校即奉酒上前,那士卒当下举碗豪迈地一饮而尽,最后将碗砸在地上。

待连赏赐了十几名士卒后,杜伏威来到一名士卒的身前,但见其白白净净的前胸毫无伤痕,倒是后背露出一个箭创来,当下脸上一沉,停下了脚步。

那名士卒噗通一声跪下言道“大王,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给我砍了!”

说完两名杜伏威的亲兵上前,将这名士卒拖起。

长长的哀嚎远远传来,杜伏威森然看向全军,但见那名士卒哀嚎之声未远,日光之下见得其冷酷面容,令人心底一寒冷。

“吴王,检视过了其他人都没有伤口在后背的。”江淮军二号人物辅公佑开口言道。

杜伏威颔首言道“辅伯,这这一次攻下江都,咱们劫掠了多少金银美女?”

说到这里辅公佑摇首言道“江都现在有什么好东西。早给宇文化及,李子通他们收刮赶紧了,这一次我们江淮军入城掘地三尺,也捣腾得不多。”

“不管多少,都给犒劳弟兄们。”

辅公佑听了当下言是,对三军大喊言道“听到了吗?吴王,说了将江都劫掠来的财宝美女,大家都给分了。”

“谢吴王!”

“吴王千岁!”

杜伏威陡然喝道“谢什么谢!千岁什么千岁!”

但见杜伏威脸一沉,众士卒皆闭上嘴。

杜伏威言道“今天我运道好,我吃肉。你们就跟着吃肉;我有女人睡。你们就有女人谁;如果哪一天我没肉吃。也没女人睡,你们敢去别人那大鱼大肉,就不要怪我翻脸。”

听杜伏威这么说众士卒皆是默然,仿佛热火被浇了一盆冷水般。

辅公佑上前一步低声言道“吴王差不多了。弟兄们也算提着脑袋替你打下的江都,今日就弟兄们高兴一场吧。”

杜伏威听辅公佑这么说,当下点了点头。

一旁左仙游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