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幸福)-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重九对方谈吐文雅,显然是读过书的。温彦博点点头,悦然言道“在下温彦博,来见卢大郎君!”

林冰将手中纸扇一收,当下正色言道“原来是温先生,卢公子还未到,还请随我来歇息。”

说罢林冰引着李重九,温彦博直上了明月楼二楼,小楼来往之人不甚多。

“芸娘,曲大家唤你。”

芸娘目光从李重九的背影上收回,当下应了一声,直往三楼一处雅轩之中。

雅轩里,几幅书画。修竹点点,格外清新雅致。曲嫣然正不施粉脂坐在一张竹椅上,手持一本乐谱。手指虚点。耳听身后的脚步声,曲嫣然也不回头,低声言道“芸娘,你说这里用变音好吗?”

芸娘笑了笑来到曲嫣然身边坐下,曲嫣然半边长发垂落遮住侧脸,仍是低着头看着乐谱,微微蹙眉,听芸娘坐在一边没有应声,这才抬起了头言道“芸娘。你怎么这般看着我。”

芸娘勾起曲嫣然额前的发丝,言道“看着我的好女儿,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句。”

曲嫣然嫣然一笑,言道“芸娘,为何突然提及此句?”

芸娘将曲嫣然的手合在手中,言道“我方才楼梯上,见到那做这琵琶行之人。”

曲嫣然脸色笑靥不变,言道“哦,莫非是齐王也到了明月楼。”

芸娘没好气地嗔道“你在我面前。还掩藏心事。”

曲嫣然站起身来,长裙坠地,看着窗台之外的灯火中的幽州城。芸娘走前一步,言道“我的好女儿。晋阳宫一别后,你既不去西京,也不去东都。最后连晋阳也不愿意留,反而来到涿郡这等边远之地。”

“人若说女儿家娇艳如花。哪里经得这苦寒,我知你的心事。你所候之人还不是他吗?眼下他来了,你为何不见?”

曲嫣然摇首言道“我来涿郡两年,若是他真的有心查访,怎会不知我在此。若真有心寻我,怎么会两年之后再来。若他心底无我,我也不会强求什么。”

言此曲嫣然脸上既是清傲,有带着几分自伤,当下坐于琴前,手挥五弦,琴音淙淙,如清泉溅流,自吟轻唱道“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这一曲正是孔子所作名曲猗兰操。

明月楼,本就是达官贵人雅聚之地,故而不如其他青楼吵杂,曲嫣然琴声一起,众人皆是凝神静听,回味在琴声之秒中。

三楼雅间之中,坐于主位之上一名威武的老者,突然停杯,捏须双眼微眯,听着不住点头。这名老者一停杯,zuoyou涿郡的显贵也是一并停手,当下停住了筷子,酒杯,一并听曲。

一曲而毕,众人回味曲子,老者油然大笑,言道“可惜,可惜。”

麾下众人不明其意,当下纷纷问道“薛公,为何如此发言。”

那老者虎目zuoyou一扫言道“老夫此来是听曲大家一曲十面埋伏的,但听了此曲,胸中意气顿消,却为当年孔仲尼伤不逢时而叹。惜哉!惜哉!”

在另外一雅间,一名三十有许的男子,站起身言道“文为时而著,曲为情而述,曲大家这一曲有伤情之意,莫非我日日来访,终于打动了佳人芳心。如此我要再多努力才是。”

说完这名男子露出了喜不自胜的表情,一旁男子笑道“薛兄,真风流名士矣!”

这人笑了笑言道“哪里及得卢兄,还有独孤兄。”

而卢姓身旁一名女子却站起身来,言道“你们男儿都如此,一个女子迷得你们神魂颠倒。”

卢姓男子,薛姓的男子,还有一旁独孤姓的男子都呵呵笑起声来。独孤姓男子言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听过吗?”

那卢姓女子轻轻哼了一声。

在座三人皆是幽州一时最杰出的青年才俊,此来都是听曲嫣然一曲的。而那女子也出自大阀卢家,此来也是央着兄长偷偷出门,来一睹曲嫣然风采的。

薛姓男子笑着言道“听闻曲大家一日绝不过三曲,这一曲猗兰操已毕,一会若给家父献一曲十面埋伏之后,这最后一曲也不知能不能留给我们。”

卢姓男子言道“到时若不成,就让薛兄去央他好了。我想凭着薛兄与曲大家的关系,这一曲应该是不难吧。”

薛姓男子点了点头,听卢姓男子如此说,目中露出热切的神色,显然很享受对方这么说。

说话间,门外有人言道“大公子,温先生已到了。”

卢姓男子站起身言道“独孤兄,薛兄少陪,一会商谈完毕,再带这位太原才子引荐两位兄台。”

独孤姓男子言道“什么太原温家,不过一个没趣的人,卢兄早点打发了就是。”

卢姓男子笑了笑,走到门边言道“我去去就回。”

当下随着仆人指引,卢姓男子来到二楼一处厢房外推门而去。卢姓男子满脸堆笑,言道“温兄,三年前太原一别,风采依旧。”

厢房之内,温彦博与李重九早等了许久,当下一并站起身来。温彦博言道“卢兄,是我该这么说才是,来我替你引荐这位徐兄。”

这卢姓男子,自是范阳卢家的卢承庆。卢承庆与李重九相互一揖,李重九当下言道“在下乃是上谷郡鹰击郎将徐君寿,拜托温先生来见卢兄一面!”

卢承庆听对方这么一提,顿生警惕之意,当下脸色却容色不变,言道“二位远道而来,一定是辛劳了,来上一桌最好的酒菜。”(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四章遇故人

卢承庆一语言毕,当下十几名穿着紫色衣裙的女子,翩翩入内,两两奉食而入。菜肴浓汤皆盛在鼎内,上面蒸着腾腾热气。卢承庆坐于主位之上,李重九,温彦博皆坐在他左手下首,每人面前食案之上皆乘上五鼎,分为牛、羊、豕、鱼,麋五菜。生当五鼎食,这是当年主父偃的毕生之志。

卢承庆作为主人,先夹了一块羊肋,言道“两位请!”

当下李重九与温彦博这才动筷,之后卢承庆每菜只夹一筷便停箸,上前亲自为李重九,温彦博斟酒。见对方斟酒,李重九当下起身离开所坐的苇席,跪坐一旁,避席以示谦逊。

卢承庆见此暗暗点头,心道这徐某虽然是乃行伍出身,但行止中却丝毫不见那兵痞的野蛮,反而是举止有度,从容不迫。麾下一名鹰击郎将都如此,可想象李重九如何。卢承庆哪知,来前李重九曾特让温彦博教了自己一番礼仪。十年商场沉浮,李重九自知商务接待重要性。

卢承庆当下点了点头,回到主位上夹了一筷,言道“不知方才曲大家一曲二位所觉如何?”

李重九放下筷子,笑着言道“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君子高洁之志,可比幽兰,曲大家此曲可谓孔仲尼心声。”

卢承庆闻言抚掌大笑,言道“说得极好,妙哉,妙哉。”脸上笑意更浓了几分,当下他挥了挥手屏退侍女。

当下卢承庆拿起一旁巾帕擦脸拭手,开口言道“徐将军乃是李使君帐下。不知来此找我有何见教?”

李重九当下言道“见教二字不敢当,吾主公想进取涿郡。希望卢家能助使主公一臂之力。”

卢承庆心道果真如此。当下三人密谈了一会,卢承庆推说此事兹事体大。不敢擅自拿主意,需回报家伯方才答话。

李重九与温彦博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范阳卢家当事的,乃是卢承庆之叔卢子迁,而是卢承庆之父也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人却不在范阳,而是在河东为官。

当下便放下了公事,聊些书法风月之事。温彦博知识渊博,与卢承庆言谈甚欢。谈了一半,突然敲门声,卢承庆听了当下对温彦博,李重九言道“二位莫惊,来的是我两位好友,不用泄露你们的身份。”

当下轩门推开,二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温彦博立即起身介绍,言道“这位薛兄。讳万述,乃是出自河东薛氏。”

河东薛氏乃是关陇士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朝中多有薛家子弟为封疆大吏。如赞温彦博家三兄弟,皆卿相才的前司隶大夫薛道衡。以及刚刚在陇西自立,号称西秦霸王的薛举都是出身河东薛氏。当然河东薛氏后世最有名,还是三箭定天山薛仁贵。

李重九听了当下起身作揖。他若没有猜错,这位薛万述。应该是薛世雄的长子,薛万均。薛万彻的兄长,但既对方没有表露身份,他也没有道破,只是言道幸会,幸会。薛万述听到李重九乃是温彦博随伴时,矜持地随手一揖,对于温彦博倒是正式地一拜。

至于薛万述身后的,为卢承庆称作独孤兄的,倒是令李重九微微诧异,没想到倒是相识的。

对方与李重九相见,也是一愣,但似一时忘了对方是谁,于是抓头思索。这令卢承庆,薛万述倒是看出来,卢承庆笑道“独孤兄久在东都,莫非在涿郡也有故人吗?”

这姓独孤的男子,当下笑了一声,却仍不记得李重九是谁。

“绮妹,你怎地也来了,不是让你在房内吗?”卢承庆面露几分不快,自己妹妹在抛头露面,这事若是让一贯注重家风的母亲知道了,定是不高兴。

哪知他这妹妹看了李重九也愣在原地,陡然脸色一红,看向低下了头。

这姓独孤的男子,见到卢绮的神色,当下突然拍腿言道“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记得了,你就是白马寺前与李法主相谈半日的人。”

李法主是谁?

现在提及这个名字,整个天下的人谁能不知谁能不晓,一旦瓦岗军攻破东都,那么李密就是天下共主。

卢承庆,薛万述知此人,居然与李密相熟,皆是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待重新打量李重九后,二人似同时又重新认识了一番般。

卢承庆当下言道“莫不是那舍妹日日念在口中,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听舍妹说此乃是一介布衣而作,没想到却是李兄。”

薛万述言道“此诗我亦听闻过,我想能作此诗者,他日绝非池中物,方才怠慢了,请再受我一揖。”

李重九见薛万述胸中坦荡,当下也十分喜欢,还了一揖。

倒是眼前,当初那白马寺门前的独孤三郎,却是不忿,心道什么,池中之物,当年在白马寺时不过是一介布衣,现在六年后穿得还是如此寒碜,显然也不是什么了得人物。

这位独孤三郎,于是双手虚握,问道“当年白马寺匆匆一别,不知李兄眼下在何处高就呢?”

李重九看去,六年不见,这位独孤三郎也已非当初那意气少年,沉稳了许多,看他腰间革袋,举止气度看来也是位居人上之辈。不过此人这点浅薄的心事,李重九依旧轻而易举的一眼看穿。

李重九笑了笑,佯作一副心虚的样子,言道“在下蒙得温先生青眼,在温家行走。”

这位独孤三郎闻言摇了摇头,桀桀笑了两声地言道“原来如此。李兄高才,若不想屈居人下,不妨来左御卫军。我独孤修德,身为左御卫军虎牙郎将,让尔作个司仓,参军应是可以的。”

卢承庆闻言摇了摇头,暗道独孤修德张狂,生担心李重九动怒。但却见李重九轻轻抬手,言道“多谢独孤兄好意。”

独孤修德哈哈一笑,当下入座。薛万述亦是摇头,言道“还请温兄,李兄不要见怪,家父乃是左御卫大将军,若是李兄有意,我可为你引荐家父。”

这薛万述显然有诚意多了,替李重九引见薛世雄。李重九微微一笑,仍是淡然称谢而过。薛万述见李重九不吭不卑倒是肃然起敬。(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五章一面

明月楼,三楼宴厅,二十几名健卒,把守于走廊之上,一旁的客人见到这些健卒们内衬的坚甲,皆是知趣的从一旁走开。房内透出铮铮琵琶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宴厅之中众人,皆是露出凝神倾听之色。各样的涿郡高官皆是默然而坐,坐上首的那名老者不住,不住点头,显是勾起了心事。

一曲而罢,宴厅之中众人恍然回过神来。垂帘之后,曲嫣然抱着琵琶向众人微微行礼,众官员皆没有拿捏架子,反而一并鼓掌。

一名老者笑着问道“薛公何故忘神呢?”

老者笑了笑,看向众官员,挥了挥手。在坐的歌姬,舞姬,皆是懂得察言观色,皆站起身来行礼后退出门外。众人心知老者必然有话要说,当下都是停杯,双手置膝注视对方。

这老者抚须言道“歌舞虽好,但却是温柔乡中,眼下天下反贼并起,李密攻东都甚急,窦建德于河北逐渐势大,杜伏威在江淮已成气候,吾辈身为朝廷重臣,当为君分忧。”

说到这里老者言语之中,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众官员当然也知眼下的时局,但他们皆是本地官吏,首先想的倒是如何保住涿鹿这之地,想的是家族家产的安全,境内不受义军涂炭。

老者言道“吾已接到天子旨意,不日率左御卫军沿运河南下,侧击反贼李密。”

老者此言一出,当下一名官吏言道“薛公。你乃是我们涿郡的定海之针,你可不能走啊。若是你一走,涿郡必然为反贼攻陷。”

“不错。涿郡北有李重九,东有罗艺,高开道,南有窦建德,皆是虎视眈眈,若是你一走,各方来攻涿郡如何是好?”

“涿郡乃是薛公根本之地,若是大军一走,涿郡一失。左御卫军就成了一支孤军了。”

老者之言,遭到了众官吏的一并反对。老者却勃然大怒言道“此乃是天子旨意,我奉诏而为,岂可更改。尔等皆乃是大隋官员,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若是朝廷不在了,你们焉能保住现在的饭碗。”

众人见老者发怒,皆是埋头不语,转而看向了座位中一名中年男子。希望他能说几句话。

这名中年男子,见薛世雄动怒,心知这时候决不可顶撞,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这中年男子接过老者的话言道“薛公。所言甚是,没有朝廷,我等官吏。士族何来得今日。朝廷必然为重,何况还是天子的钦令。”

老者点了点头。杀气一敛,言道“还是卢公识得大体。若是朝廷上下都是卢公这样的就好了。”

这中年男子一笑,言道“薛公谬赞了,在下不身居庙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薛公不嫌我多嘴,敢问若是薛公率军南下,涿郡遭反贼来攻,一郡黎民该如何自处呢?呵呵,老朽作了多年田舍汉了,顾来顾去也只有那么几亩薄田了,这点小心思,让薛公见笑,见笑。”

老者双目一眯,心底道,谁不知这整个涿郡大半田地都是范阳卢家,什么几亩薄田了。

不过老者思量着,他确实也有必要给众人一个交待,若是自己大军一走,这般人后院起火就不好了。不说别的,大军出征在外,若是这帮人断了自己的粮道,三万大军片刻瓦解。

老者当下言道“老夫虽征东都,但天子给我的旨意是,沿路贼寇随意剿平,我先除了窦建德,安定下河北,再行南下也是不迟。”

众官员纷纷点点头,河北义军窦建德之势最强,之前涿郡通守郭绚率军万人,都被窦建德给击败了,现在有左御卫军出马,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谁不知这位老者乃是大隋名将,而麾下三万皆是精锐,剿灭窦建德十几万乌合之众易如反掌。

“至于罗艺,李重九,高开道之流,不过蝼蚁罢了,老夫倒是不屑于出兵剿灭。”

那中年男子当下言道“薛公,罗艺乃虎狼,窥视涿郡久矣,高开道与突厥勾结,也不可小看,但最令人担心的还是李重九。听闻此人骁勇善战,又有草原番骑之助,近年来连败契丹,宋金刚,罗艺,现在连高句丽人也折在他的手中,此人更胜于罗,高二人,乃是一方枭雄,不可轻视。”

老者听中年男子如此称赞,当下冷笑言道“什么李重九,不过是蟊贼罢了,当年这等老夫杀得没有八百也有一千。”

中年男子言道“既是如此,不知薛公可否将大军留下一万坐镇此地,如此涿郡上下五十万百姓皆是世世代代感激薛公之恩。”

老者摇了摇头,这个提议根本行不通,一万大军若是留在涿郡,改日还姓不姓薛就不知道了。

“好吧,”老者将手指一敲,“你们回去就将各自养有曲部,庄客组织起,编为乡兵。人数多少你们自己定夺就是了,当然钱粮也必须有自己供给。”但此言一出,老者瞬间又是暗暗后悔,心道卢家等人,都是早有野心,允许他们自建武装,如此不助长他们的势力吗。

但听老者这么说,那中年男子目光中喜色一抹而过,当下抢着言道“既然如此,就按着薛公的意思办吧。”

在楼上商议着决定涿郡一地的大事时,楼下薛万述却是极其热忱地相邀李重九能见自己父亲一面。

见薛万述其意诚恳,卢承庆也只好出面替李重九婉拒。

当下众人重新入座,依旧是卢承庆坐了首位,而独孤三郎位次居然比薛万述还高一等。现在李重九并不意外,这独孤修德乃是出自独孤阀,乃是关陇士族中数一数二的大阀,甚至可以说陇西士族中除了杨家之外,就属独孤阀最尊了。

由此也可见的卢承庆交游,这三位士二代虽眼下不起眼,但却是河东薛氏,范阳卢氏,陇西独孤氏,但却代表三个地位差不多士族。也就是士族与士族间方才一并交往,似寒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