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兴华夏-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做好第一手准备。

    而且这件事,对他来说,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对于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的宝岛台湾,他想过去搞搞开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想到自己在脑中酝酿多时的开发台湾计划,林义哲的思维又变得活跃起来。

    如果要开发台湾,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使生番归化!

    而要使生番归化,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此时的林义哲并不知道,就在他一门心思的考虑分巡台湾事务的时候,又一场针对他人的风暴,已经悄悄的来临。·

 第二百一十八章 笃定以应

    天津,直隶总督衙署。

    一个人顶着漫天的鹅毛大雪,急匆匆的进了衙署,将一封信交给了一位师爷,然后又匆匆离去,师爷见信后不敢怠慢,急急的跑进了后堂,进入了李鸿章的书房。

    “咣当!”隔壁的书房传来一声清脆的物件坠地声,似乎是有人打碎了什么东西,刚好路过的李夫人赵小莲一惊,急忙和几名侍女进了书房。

    赵小莲进了书房,看到李鸿章正坐在桌旁,满面怒容,一只拳头搁在桌上,捏得紧紧的,而师爷娄春范则屏气噤声的立于一旁,不敢看他。

    赵小莲注意到桌面上摊开着一封信,边角已经被茶水打湿了。

    赵小莲来到李鸿章的面前,蹲下身去,小心翼翼的将李鸿章脚边的酒杯碎片一一捡了起来,她抬眼望去,见李鸿章的手依旧还保持着擂着桌子的姿势,对自己失手摔了茶杯的事竟是浑然不觉!

    “少荃……”赵小莲担心的唤道。

    “啊……”李鸿章转过头来,赵小莲立刻看到了那双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眼睛,不由得吓了一跳。

    “出了什么事儿?少荃?”赵小莲担心的问道。

    “其心可诛!”李鸿章突然又一拳击在了桌子上,眼中已是杀机厉现!

    “这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李鸿章将信拿了起来,递给了赵小莲,“你看看吧!有人欲置我和林鲲宇于死地而后快呢!”

    赵小莲接过信看了只一眼,立时面色大变。

    “不就是和林鲲宇在船上见了一面么?怎么成了结党营私,贪墨国帑了?”赵小莲惊问。“他们是从哪里听到的?不辨实情便信口雌黄的诬蔑,哪有这等道理?”

    “若辈只求将题目作大,以为晋身之阶。哪管什么实情!在彼等看来,我等办理洋务,便是第一宗大罪!是以无时无刻不想寻机会置我等于死地!”李鸿章怒道,“我和林鲲宇都知道他们,是以此次刻意不会面,仅于船上送别时略作小晤,不想也被他们收进眼底,做出这样一篇大章出来!”

    “制台大人,稍安勿躁。这事儿得赶紧让林鲲宇知道才是。他现远在福州,”师爷娄春范在一旁道,“大人赶紧修书一封与林鲲宇,说明事态,要他预作防备为上。”

    “也只能如此了。”李鸿章想了想。点了点头,此时侍女们已经将汁水淋漓的桌面收拾干净,李鸿章取过纸笔,写了几个字,却忽然停了下来。

    “大人?……”娄春范见李鸿章忽然停笔,小心地问道。

    李鸿章摆了摆手,略一思忖。重新写了起来,不多时,信便写完了,但李鸿章却没有写信封。而是又取过一张纸,写了几个字,连同信纸一同交给了娄春范。

    “你马上安排人去上海,去洋人的电报局。把这封信用电报发出,给这个香港的罗斯柴尔德办事处。”李鸿章说道。“越快越好,安排条船载他们过去。”

    “大人是说,这样船政那边便会得到信儿?”娄春范的声音充满了惊讶,因为这是他自入李鸿章幕府以来,头一次看到李鸿章用电报传消息,“这条线路,牢靠么?”他不无担心之意的问道。

    “牢靠的,较书信不但快捷,且不会延误。这电报发到了香港,自会有人火速飞报林鲲宇。多则五日,少则三天,林鲲宇便会得知消息。”李鸿章没有瞒自己的这位亲信师爷,“这是林鲲宇和我约定的紧急线路,一旦有重大军情,借助洋人在上海和香港的电报线,互通消息。这一次刚好用上。”

    娄春范听到李鸿章如此说,放下心来:“我这就去办。”

    娄春范拿着信匆匆离了书房,赵小莲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也松了口气。

    “洋人的电报线果然厉害,要是天津及福州各有线路,就不用叫人专门跑这一趟了……”李鸿章想起自己当年想要铺设电报线结果却为士林舆情所阻的事,禁不住叹了口气。

    “少荃,这事儿,莫不是那左季高……”赵小莲瞅着李鸿章阴晴不定的脸色,轻声提醒了他一句。

    “不好说是不是他,此二个上弹劾我和林鲲宇的折子的人,一个是直隶道御史张玉藻,另一个是翰林院编修贺子桓,这二人似是和左季高无有瓜葛。”李鸿章道,“但就这两个言官上的折子而言,确是杀意阵阵,令人不寒而栗,有他左季高的风格!”

    “这事儿少荃准备怎么办?”赵小莲问道。

    “总是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意便是!”李鸿章冷笑了一声,恶狠狠的说道。

    福州,林义哲宅第。

    正在休假的林义哲正看着女儿林语曦和儿子林冠臣在花园里追逐着嬉戏,远远的看见徐润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看到徐润出现,林语曦和林冠臣便快步跑了过去,林冠臣年岁小,跑得太急,收势不住,竟然一头撞进了徐润的袍褂里,险些摔倒,徐润手快,俯身笑呵呵的一把扶住了他。

    “徐先生!”林语曦脆生生地叫了一声,亲热地拉住了徐润的胳膊。

    依在徐润身前的林冠臣则一跳一跳的,伸出手去,想要勾徐润的白胡子。

    徐润一瞬间有些失神。

    眼前的这一对可爱的姐弟,让他不由自主的又回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来。

    那时,他也是给人当师爷,他教授的,也是一对天真烂漫的姐弟……

    徐润很快便回过神来,呵呵笑着,从衣袖里取出买来的两个用纸套着的糖人儿,在两个孩子面前晃了晃,两个孩子高兴地接了过来,蹦蹦跳跳的围着他转。

    林义哲注意到徐润望向林语曦和林冠臣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之意,情不自禁的抬起袖子轻轻拭了下眼角,他知道,徐润是又想起了已经不在人世的孙女燕儿,不由得看了一眼身边的陈婉。

    徐燕儿的年龄和陈婉相仿,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也应该会有儿女了吧……

    陈婉从林义哲的目光里看出了他的心意,她微微一笑,向他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说话时注意,避免勾起徐润伤心的往事。

    “大人,天津李制台来的电报。”徐润来到了面前,将手中的电报纸交给了林义哲。

    听到是李鸿章来的电报,林义哲不由得一愣。

    “李制台果是洋务先锋,这么快便知道这电报的好处了。”林义哲奇道。

    “事情紧急,李制台急于向大人示警,是以才用了电报。”徐润说着,抬了抬手,示意林义哲先看电报。

    林义哲打开电报纸看了起来,他只看了几眼,眉头便皱了起来。

    陈婉注意到林义哲脸色的变化,一颗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林义哲当“鬼使”期间,湘乡老家遭到冲击的事,已经让她的神经一度绷得紧紧的。林义哲在欧洲遇刺的消息也曾令她坐卧不安,日夜忧虑。现在林义哲虽然平安归来,还升了官,但她知道,类似的风波,是不会就此消停的。

    “出了什么事?李制台要向咱们示警?”待到林义哲看完电报,陈婉急不可耐的问道。

    “让人给告了。”林义哲说着,将电报递给了爱妻,此时他的脸色已然恢复了平日的笃定从容。

    “李制台急急示警,可见事情已经捅到了中枢那里。”徐润问道,“大人觉得,此事该当如何应对?”

    “以不变应万变。”林义哲淡淡一笑,道,“不作任何解释,也不用解释。”

    “不解释?”陈婉一愣,“这却是为何?”

    “船政每造一船,一切用度帐目,船只大小详情,都上报在工部户部,有案可查。”林义哲冷笑道,“彼辈想要借此做章,是自寻死路!”

    “呵呵,大人所言极是,夫人勿忧,老朽也是这个意思。”徐润也笑了起来,他看到陈婉眼中的担忧之色,便安慰了她一句。

    “先生说没事,那我自然放心。”陈婉听到徐润这么说,脸色稍缓,但一颗心仍然悬着。

    “放心吧,没事。”林义哲笑着拍了拍爱妻的肩膀,转过头,看着在园中嬉闹的两个孩子,脸上现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令陈婉悬着的心渐渐平复下来。

    “皇太后那里,只怕是不会放过这两个家伙的。”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慈禧太后看着手中的奏折,脸色慢慢的阴沉了下来。

    “……前接直隶道御史张玉藻弹章云林义哲与李鸿章津口私会,不知谈论何事一说。传闻异辞,已非一日,近日外间议论,佥谓林义哲与直隶督臣李鸿章平日交相好,是物议必非无因。臣查有船政拟向北洋转让威远快船三艘,成船者一、尚在兴工者二。成船者尚未调拨,然臣查尚在兴工之二船,北洋许贴补船政船价每船库平银八万两即可买入。然林义哲上报威远快船船价逾库平银三十万两,此中尚不含枪炮武备之价,缘何北洋仅贴补八万两即可领走?即八万两即可领船,则该船船价三十万两必为不实。如此而言,船政之前所造轮船价款,其实价与上报之价当为天壤之别!此间是否有不可告人之处,则非臣所知也……”

    ps:哈哈哈哈,一体重受到挑战的姑娘在微信群里哭诉,说她梦见宫斗,她和其他十来个嫔妃被太后赐死。太后赐了别人二尺白绫,打量她一眼,赐了四尺……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推荐!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有人要倒霉了

    “……近年来外臣罔上行私,朋比为奸者多有,相沿成习,贪墨中饱。林义哲与李鸿章之所以敢为此者,盖以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皇上冲龄践祚,大政未及亲裁,所以淆惑圣聪,其心不可问矣。臣伏请皇太后皇上赫然震怒,明降谕旨,彻查此事,将林义哲、李鸿章贪墨欺罔之罪,予以重惩,并饬部臣秉公严讯,按律定拟,不得稍有轻纵。使外臣知所恐惧,以振朝廷纲纪……”

    慈禧太后看完了奏折,两条眉头已然拧成了两个黑疙瘩。她合上了奏折,微微抬了抬手,“刘诚印,把折子给皇上送过去。”

    刘诚印应了一声,快步上前,躬身双手接过奏折,送到了同治皇帝面前。

    同治皇帝心里一激灵,赶紧放下了手中其它的折子,将这本奏折接了过来。

    “皇上看一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置?”慈禧太后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金指套,神态又恢复了平和从容。

    同治皇帝仔细地将这本翰林院编修贺子桓参劾林义哲李鸿章勾结贪墨事的奏折看了一遍,想了半天,仍是没敢说出什么,而是将折子递给了老师翁同龢。

    “皇帝马上就要大政亲裁了,这点事情,都拿不出个主意,还要问别人么?”慈禧太后抬头瞥了一眼同治皇帝,说了一句。

    慈禧太后的语气虽然很是平缓温和,但同治皇帝听来,还是如雷贯耳,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儿子以为,这事应当著令工部户部详查船政帐目,如确有贪墨事,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如若查无此事。则当严惩构陷之人,否则开了这个头,外臣便无人敢任事了。”同治皇帝想了一想,答道。

    “皇帝说的好。”慈禧太后赞赏地点了点头,“翁师傅以为呢?”

    翁同龢正为同治皇帝的最后一句话吃惊不已,听到慈禧太后这么一问,不由得愣在了那里,引来另外几位帝师惊讶的目光注视。

    “翁师傅觉得如此妥当么?”慈禧太后见翁同龢没有作答,又问了一句。

    翁同龢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下意识的顺着皇帝的意思说道:“皇上如此处置。甚是妥当,只是……”

    没等他这个“只是”后面的话说出来,便被慈禧太后一句话给打断了:“这事儿就按皇帝说的办吧。”

    “儿子遵旨。”同治皇帝恭声道,浑然没有注意到翁同龢那惊愕的目光。

    慈禧太后又大致了翻了下剩下的折子,在发现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之后,便让刘诚印将折子全都送到了同治皇帝桌前。

    “我身子倦了,先去歇了。”慈禧太后起身道,“皇帝今儿个就辛苦些吧!”

    “儿子恭送皇额娘。”同治皇帝赶忙应声行礼道。

    目送着慈禧太后在刘诚印的搀扶下消失在大殿门口,翁同龢这才对同治皇帝道:“皇上。方才那件事……”

    “怎么?翁师傅以为不妥?”同治皇帝有些不满地问道。

    “六道十三科纠弹纲纪,风闻上奏,本是份内之事,即便稍有错失。似不宜重责……”翁同龢提醒同治皇帝道,“若谴责过重,言官不敢言事,恐会令言路闭塞啊!”

    “那就让吏部和都察院也一块儿查!若是有错。让他们定如何处置好了!”同治皇帝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就这么定了!”

    “是。”翁同龢想想既然是都察院也参和进来了,断不会为难自己人。心下略定,便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同治皇帝随后的一句自言自语却令翁同龢又是大吃一惊。

    “哼!他们这帮人就是瞅着林义哲不顺眼,总想找他的毛病!若是查无此事,他们可就有的苦头吃了!”

    翁同龢听出了同治皇帝话里明显带有偏向林义哲一边儿的意思,惊愣不已。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同治皇帝怎么会突然向着林义哲说起话来。

    而翁同龢并不会想到,仅仅在几天之后,事态的发展便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刹后海,恭王府。

    一间暖阁里,二人正在对奕。

    恭亲王和文祥对坐在雕花紫檀木棋枰前,将一粒粒黑白分明的棋子点在棋盘之上,玛瑙制成的棋子不时的敲击着棋盘的表面,发出“啪啪”的清脆声响。

    恭亲王奕忻面沉如水,专注的看着棋盘,执起一子,久久不落。

    对面的文祥轻笑道:“王爷,您这是……”

    恭亲王苦笑了一声,将一枚黑色的围棋子儿放进了棋罐:“没心思下棋啊!”他按着自己滚烫的脑门,仰头靠在椅子上面。身后的两名侍女就走了过去,轻轻的帮着按着他的额头。

    “王爷心忧何事?”文祥笑问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那些个腐儒书生会来这么一手!”恭亲王叹道,“也难怪李少荃这么心急。”

    就在昨天,他已经得知,工部、户部、吏部和都察院已经就贺子桓上的折子开始查起林义哲的船政帐目来。

    “王爷可是心忧林义哲船政那里真的有什么贪墨之事?”文祥问道。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这船政的价目,他上报得都清清楚楚,有案可查。再说了,船政这些年经费一直不足,他就是想贪墨,也得有油水可捞才是。”恭亲王道,“我是担心,他从此以后,更不见容于士林,这日日弹,夜夜劾的,还做不做事儿了?”

    文祥静静的捻着棋子儿,一双深陷的眼睛却放出光来:“只怕未必……”

    “文中堂这话怎么说?”恭亲王问道。

    “有皇太后帮他挡着,他自会平安无事!”文祥笑了笑,说道。

    “可我瞧皇上这严查的阵仗,应该是得了皇太后的旨啊!”恭亲王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忧虑,“可没见着皇太后有护着他的意思啊!”

    “雷声越大,雨点儿越小,皇上摆出这等阵仗,恰恰说明了皇上也有意思想要保他!这阵仗。是用来堵那班清流的嘴的!”文祥笑道,“您就瞧着吧!到时候会有好戏看的!”

    “但愿如你所言,不过,我也得准备准备,防着一旦有什么差池,帮他说两句。”恭亲王道,“我已让军机处发文给他,就新造诸舰事宜,说明详情。这几日想是该有文来了。”

    “王爷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文祥听到恭亲王竟然留起了后手,不由得大笑起来。“此事我愿和王爷赌上一局,王爷可愿意否?”

    “赌便赌了!”恭亲王笑道,“你这分明是惦记我那把壶,那我便用它来和你赌上一赌!”

    七日后,紫禁城,养心殿。

    “皇帝,上次的那个事儿,查得如何了?”慈禧太后看了同治皇帝和军机处及六部尚书等几位重臣一眼,问道。

    “回皇额娘的话。经工部和户部查实回报,船政所造之船,帐目清楚,无有虚报贪墨之情。”同治皇帝答道。“儿子还着查问外国船厂,做了比对,同类船型,船政所造之船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