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关河未冷-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郑若渝笑了笑,故意将迷途知返四个字,咬得非常清楚。”我爸才不舍得让我拿他的生意去冒险呢,顶多拨一两处商铺让我先练手儿!“ 冯大器想了想,笑着摇头,”那样正好,我更不用担心拿啥来掩饰身份了。他们三个都好吧?我正准备哪天偷偷地去看看他们呢!”“也许,不用!“ 郑若渝眯起眼睛,光洁的脸上瞬间涌起了几分自豪。忽然间想起锄奸队的纪律,她有迅速将已经到了嘴边儿的介绍吞回了肚子里,“改天我以招待同学的名义在家里请一桌,大伙聚聚就是!”

  事实上,袁无隅的化名叫袁象,绰号掌柜,就在锄奸队的后勤组任副组长。而明欣和小柔,由于进来的晚,如今都被安排在了情报组的B分组,暂时只能算是外围人员。不管冯大器是否想要见他们,早晚都会在锄奸队的某次会议上与他们相遇。但是,在没得到团长曾清的明确授权之前,作为锄奸队高级干部的郑若渝,却不能直接告诉同为高级干部的冯大器,他所惦记的三位同伴,早已经成了他的同志。只能含含糊糊地以同学相聚来遮掩。

  “那更好,去你家更安全!” 冯大器根本没注意到郑若渝脸上的表情变化,兴奋得轻轻搓手。“峨眉姐,他们俩个也很好,安然无恙!”

  后半句话,其实是他早就想说给郑若渝听的。只是为了避免尴尬,才强行延后到了现在。而郑若渝听了之后,声音立刻又开始颤抖了起来:“你们,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你们抵达南阳开始,我就再没有收到你们的任何消息。”

  冯大器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潜台词,想了想,声音忽然变得很低:“大李和大王应该都好,我说不准,他们去了哪。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离开南阳的时候,绝对安全。峨眉姐,你别着急,你先坐下,听我慢慢跟你说。”

  “嗯!” 郑若渝低低的答应了一声,心神却变得愈发慌乱。

  如果是被友军给挖走了,无论是中央军,桂系,还是其他什么滇军,川军,照理儿,冯大器不至于如此谨慎。如果以上选项都不是,那恐怕就只剩下了唯一一种可能!

  无论如何,郑若渝都不会猜测李若水和王希声两个回去投奔鬼子。她相信李若水,更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正如李若水相信她,同样不附加任何条件。

  “你们三个被家里人强行带走之后不久,我们三个就奉命南撤了。后来,又参加了许多战斗,从台儿庄,大别山,一直打到南阳。在台儿庄时,咱们的军队也很强,士气也高。打的很惨烈,但是我们赢了。大别山的时候更艰难,前头是鬼子狂轰滥炸,后头也没任何人来支援!但是,直到武汉丢了那一刻,我们这些留在山上拱卫武汉的,也没让小鬼子部队踏过我们的防线……” 冯大器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悲愤和骄傲。

  虽然早就决定,不再对郑若渝起任何男女之情,永远把她当一个姐姐。但是,久别重逢,冯大器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毫无重点地,将一年半多来与李若水一道经历所有事情,都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郑若渝听得热血沸腾,几次张了张嘴,想打断他的话,最终,心却一软,选择继续温柔地倾听。她知道,经历了那么多场战斗,冯大器心脏所承受的压力,肯定大得惊人。而冯大器又是个骄傲如吕布般的大男孩儿,无论是当着自家未婚夫李若水的面儿,还是当着王希声的面,都坚决不回表现出半点儿软弱。所以,今天难得他能通过倾诉,将心中的压力舒缓一下,自己就是耐着性子,从头听到尾如何?反正,在他的话里,自己总能听到未婚夫李若水的名字。通过他的经历,自己也总能看到未婚夫李若水的身影。

  “若渝姐,李大哥当时也给你写了遗书。” 冯大器哪里能猜到女儿家的细腻心思,越说越是悲愤,声音也坚决转高。“我记得内容是:今生不能再聚,来世必不敢负!可惜,后来鬼子使用了燃烧弹,我们虽然都大难不死,那件血衣却没有留下!”

  郑若渝双眸,迅速变红,匆忙转身假装去倒开水,迅速将眼泪拭去。

  既然他选择了坚强,自己就不会展露软弱。

  既然他选择做一棵英雄树,自己就绝不选择去做藤萝。

  这是他们两个的默契,不用说出来,也不用彼此提醒。既然曾经许下承诺,就永远不会更改,一直到彼此生命的终点。


  第十四章 首身离兮心不惩 (六)



  “武汉失守后,我部奉命放弃防线,撤到了襄阳。大伙士气都很低落。但李哥还是想要重新把队伍建设起来,以便今后继续跟小鬼子拼命!我们军长也很支持他,答应各方面给予倾斜。“ 趁着郑若渝转身倒水的机会,冯大器抬手抹掉了眼中的泪水,继续说道,“谁料想,鬼子怀恨在心,用飞机追着我们继续狂轰滥炸。我们,我们军长被鬼子炸死了,队伍也被炸得七零八落。大伙发了誓,要给军长报仇。身却万万没想到,上头趁机取消了我们的四十二军的番号。”

  “太过分了,怎么能这样!” 郑若渝放下水杯,咬牙切齿。

  有关国民政府所做下的糊涂事儿,她听说过不止一桩。但从前那些糊涂事,基本上都跟她格着很远,所以,她失望归失望,却不至于感到愤怒。而今天,她却没办法不义愤填膺!

  “正好马先生从南阳路过,怕我们三个愤怒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就邀请我们加入军统。李大哥和王大哥觉得他们的长处在于带着弟兄们与鬼子刚正面,我却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个做刺客的料。然后我就去见了马先生,接着被先生带着赶赴周围其他部队,又拉了几个枪法出色弟兄加盟军统。本来我觉得,等回来之后,还有机会他们俩个好好谈谈,结果,没等我跟马先生返回南阳,他们俩已经不知去向!”

  郑若渝抓起桌子上的热水,慢慢递到冯大器手中,询问声里充满了担忧,“从南阳以后,你都没有若水的消息吗?他们,他们不会真的被,被军统其他部门……”

  “不会,我发现他们失踪,立刻请马先生帮忙查了这事儿!” 冯大器想都不想,回答得极为干脆。

  “那就好!” 郑若渝将手放在桌边上,很不淑女地用桌布擦自己的手心。

  一定是刚才端着的热水太烫了!她发现自己从手心,到后背,乃至额头,都被’烫’的满是汗珠。亏得冯大器没勇气多看自己,才不至于过后被他当做笑柄。

  “马先生查了之后,很是生气。”因为心中给自己画了一条边界,冯大器的眼睛非常老实。说话的大部分时间,看得都是装水的茶杯。但是,他忽然抬起了头,谨慎地左顾右盼,直到确认附近没有第三双耳朵,楼梯口暂时也没有人下来,才将声音压到蚊蚋振翅般的幅度,向郑若渝补充,“我自己也偷偷查了一下,发现冯军长的警卫营长李大眼,居然是个老左派。就是我去见马先生的那天晚上,此人偷偷去找过李大哥和大王。后来又过了几天,他们三个就突然一起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三十多个各部青年军官,后勤上,则丢了四辆橡胶轱辘大马车,还有,还有一少部分枪支弹药。”

  “你的意思是……”郑若渝心中一阵激动,抓在桌案边缘的手指,隐隐发青。

  冯大器双眼含笑,默默地伸出右手,在桌上摆了一个“八”字,“我相信,李大哥和大王,是去了这支部队。否则,马先生不会被记得大骂军事委员会那帮人的祖宗。他们走了之后,军事委员会也一改先前对我们四十二军和其他几支被裁撤队伍的态度,用最快速度,把弟兄们,特别是有经验的连、营级军官,给安排到了别的军队中。甚至还给军官补发了拖欠已久的军饷!“这,就是在”亡羊补牢“了。军事委员会的大老爷们,可以放任被裁撤的各部队伍,自生自灭。却绝不肯让那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失业军官,去投奔八路。虽然,虽然后者也是国民革命军,也曾经跟其他革命军队伍,一道拱卫武汉。”以他们的本事,无论到哪,肯定很快就会脱颖而出。要我说,二十九路,二十六路,八路,其实没啥差别。峨眉姐,只要咱们齐心赶走鬼子,早晚都有重逢的机会。“唯恐郑若渝在军统服役久了,思想变得僵化,冯大器居然开始对她进行耐心开导,”峨眉姐,你想开一些。退一步讲,眼下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你说的对,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郑若瑜笑了笑,温婉地点头。

  其实,未必真的救没消息。

  自己在前门拦黄包车的时候,产生的未必就是错觉。

  这两年她一直在接受特工训练,感官早已变得极为敏锐。她不仅能察觉是否有人在暗中窥探自己,同时也能凭直觉判断出,其中是否有危险的蕴味。

  刚才确实有人偷偷观察过她,而且是不含任何敌意的观察。那会是谁呢?郑若渝原本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听了冯大器的介绍,却隐隐约约,有了答案!

  如果先前真的是他,该有多好啊!

  自己这是反应太慢了,到现在,才终于回过味来!

  可如果他去了八路军那边,为何又要潜回北平?

  他是负有特别使命么?他的任务危险不危险?

  他需要不需要人帮忙?如果能帮上他的忙,那该有多好?

  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处处需要他保护,听见枪声就腿软的小女孩!自己可以跟他并肩而行,一起面对所有血雨腥风!

  整整一个下午,郑若渝都沉浸在担忧和骄傲混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团长曾清以为她生了病,会议接触之后,专门派铁珊瑚送了她一程。而铁珊瑚,显然也乐于承担这种展示自己男儿气概的工作,一直将郑若渝送到了距离她家附近的十字路口,直到再送就要违反纪律,才悻然挥手道别。

  剩下的路,郑若渝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完的。神不守舍进了院子,神不守舍和亲人们打了招呼,神不守舍地进了自家的闺房。又神不守舍地坐在床边发了很长很长时间的呆,直到天色完全发黑,他才拉开梳妆台的小抽屉,把未婚夫以前在大学和在二十九军时也给她的信,和后来辗转托人送给她的纸条儿,捧在胸前,对着灯光一遍遍重温。

  很快,她就被疲劳几刀,抱着这信和纸条儿昏昏的睡去。待她再次醒来,时间已经到了夜半。拉亮了电灯,拖着发麻的身体缓缓走向床榻,忽然间,郑若渝心中又涌上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如果真的是他,那么现在,他会不会就在我的窗外?’

  家里的丫头,不知何时进来过,体贴的给她在桌上摆放了点心,茶水,拢上了窗帘。她狂奔到窗前拉开窗帘,急切的往外张望。空中明月高悬,庭前的牡丹花娇艳似火,花前月下,却没有一个人影。她不甘心地再次仔细的扫视了整个属于自己的小院,依旧找不到任何人影,只有梧桐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戏文里的月下西厢,果然都是骗人的。’郑若渝叹了一口气,回身坐在窗前,仔细翻看以前的信件。她越看越是觉得视线模糊,心如乱麻,只有那人的音容笑貌却越发清晰。

  “今生不能再聚,来世必不敢负。”

  “今生不能相聚,来世必不敢负!”

  郑若瑜反复呢喃着这句话,起身从妆台下方的小抽屉里,摸出一个精巧的剪刀。她坐在镜子前面,芊手轻轻一挥,一缕乌黑的秀发,伴着大滴的泪珠,一同飘然落在泛黄的信笺上面。

  “今生不能相聚,来世必不敢负!” 套在小院之外的郑氏大宅之后,此时此刻,有一个穿灰色长马褂的青年,缓缓走远。

  他的脚步很慢,似乎是迷了路。他已经缓缓的经过郑家大宅三次了。最后,却只是远远地望着郑宅院内几棵熟悉的梧桐树发了一阵子呆。然后,笑了笑,大步走出巷口,很快在夜幕中消失不见。


  第十五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 (一)



  “轰隆!轰隆隆!” 几声巨响过后,一个丑陋的砖石炮楼,被炸飞了大半儿。与炮楼相连的石头墙,也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爆炸的冲击波却余势未衰,继续向豁口两侧蔓延,震得石墙到处都是巨大的裂缝,剧烈摇晃着,随时都可能整体垮塌。

  “啊,啊,啊——————“ 十几个满是烟尘的身影,尖叫着从石墙后爬出,像喝醉了酒般,踉跄着向寨子西侧逃去。还没等他们逃出二十步,”乒,乒,乒……“ 清脆的射击声响起,子弹从后边追上他们,将他们挨个放倒。

  “同志们,跟我上!”王希声放下刚刚打空了的步枪,顺手从地上拔出大刀,放声高呼,“杀小鬼子啊——!”

  “杀鬼子啊!”

  “替乡亲们报仇!”

  “旧~欧洒息搭色八口搂仨那衣!吼辽欧优太撕撸!!” (注1日语,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响彻云霄。中间还不时夹着几句生硬的日语。身穿土布军装,脚踏草鞋游击队员们,跟在自家副大队长王希声身后,呐喊着冲过被炸毁的炮楼。

  炮楼附近,兀自有少量鬼子带着伪军负隅顽抗。但是,在洪流般的游击队员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是那样的孱弱可笑。连两三个深呼吸的功夫都没坚持够,就被彻底冲垮。所有坚持不肯缴枪者,都被大刀和刺刀直接送去见了阎王!

  由于队员跟上来的太快,王希声只来得及砍翻了一名鬼子,就彻底失去了继续施展身手的机会。拎着血淋淋地大刀片子,他扭头张望,恰看到被炸瘫在地上的下半截炮楼。”老韩,你带领一中队清理残敌!老赵,你带二中队负责收容伤员,打扫战场。小李,小孙,小王,你们三个,跟我来!“ 干净利索地丢下一句布置任务的话,他身体纵身一跃,直接跳进了炮楼下半截残骸中,丝毫不在乎周围已经被震酥掉的墙壁,和腾空而起的浓烟。不多时,又抱着自己的钢刀和两个巨大的铁疙瘩,满脸兴奋的冲了出来。”再进去几个人,抓紧,里边有洋落儿。鬼子全都被震死了,武器却全都跟新的一样!”“快,进来帮忙。这次咱们赚大了!“ 被他点了名字的战士,进入炮楼残骸搜刮了一圈儿之后,也大叫着陆续走出,手里的机枪,步枪,让人看上去无比眼热。

  炮楼周围的奉命清理战场的游击队员们,再也安耐不住。一个个接一个,鱼贯而入,很快,就将日寇存放在炮楼里的枪支、弹药以及其他物资补给,搜得干干净净。”乒——”“乒——“

  寨子深处,零星又传来几声枪响。但炮楼周围的游击队员们,却丝毫不感觉紧张。负责清理残敌的一中队,也是强将带着精兵,零星漏网之鱼,遇到他们,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炮楼周围的游击队的干部战士们,目光都被吸引在缴获物资上。一挺重机枪,两挺歪把子轻机枪,三架完好的掷弹筒,还有十多个刷着绿色油漆的木头箱子。每一个箱子里,都盛放着黄澄澄的子弹,在初夏的阳光下,闪烁着”醉人“的光芒。

  然而,这还不是吸引人的。让大伙最挪不开眼睛的,是王希声亲手从炮楼残骸里搬出来的那两个铁疙瘩,一大一小,较小的上面,还用螺丝拧着许多鸡零狗碎,被谁不小心用手指碰上一下,就发出怪异的声响,”嘟,嘟,滴,滴……”“别乱按,别乱按,这是电台,鬼子的大功率电台。咱们今天所有缴获加起来,都没它一个值钱!“ 王希声被队员们的鲁莽行为,刺激得冷汗直冒。赶紧扯开嗓子,大声命令,”赶紧做一幅担架,把它给我抬回军分区,然后上缴冀中军区总部。这玩意儿如果能修理好了,用处至少能顶一个中队!“(注2: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下面的二级军区,总负责人吕正操将军。)

  “啊——” 根本没听说过电台是何物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四下闪避。唯恐自己一不小心,将这“能顶一个中队”的宝贝疙瘩,给碰坏掉。

  二中队长老赵,干脆亲自去张罗担架。然后又亲自抬着担架,将此物连同伤员们,一道送回了军分区,最后,又亲自看着它被装上前往冀中军区总部的马车。

  三日后,李若水正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看一本发黄的技术手册。忽然听到一串熟悉的脚步声,从门外由远而近。不用问,他就知道来的是王希声,将书反扣在桌子上,迅速抬头,果然,看到了记忆里那张坚毅的面孔。

  “大王!”李若水心中大喜,起身上前,与对方双手相握,用力摇晃。

  “李哥,我这次来,是专程来向你道谢的!”半个多月未见,王希声的身板又结实了许多,笑声也愈发爽朗,“你上次从北平运回来的那批物资,可是立了大功。半壁店那边的鬼子堡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