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首席御医(谢王堂燕)-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韦教训过这小丫环,也找回了面子,当着二殿下的面,又岂会真跟她一介女流一般见识。

    当下他便道:“二位言重了,说起来也是草民冒犯殿下在先,该是我向殿下道歉才是。”

    “怎么,你们两个先前就认识?”赵德昭又糊涂了。

    石韦正待解释时,那小公子却忙道:“二哥哥,我想起府中还有事,就先回去了,今天的事,你可千万别与皇叔父说啊,要不然我真的就要挨训了。”

    小公子叮嘱了几声,忙不迭的带着丫环逃离了望仙阁。

    赵德昭便只好问石韦。

    石韦便将先前在州桥上,他们争抢冰糖果子之事,向赵德昭说了一遍。

    末了,他又歉然道:“草民不知公主殿下的身份,若早知的话,自然不敢与殿下争。

    听罢这番故事,赵德昭不禁哈哈大笑,摇着头叹道:“我这妹妹自小受父皇宠爱,有时是会有点古怪性子,远志你也别见怪。还有,珍珠她也不是公主,只是郡主而已。”

    郡主?

    石韦的思绪立时转到了赵光义和赵廷美身上,细想着这两个宗室的家谱,一时却想不起他们谁有一个叫做珍珠的女儿。

    这时,曹琮却惊讶道:“二殿下,莫方才的竟是柴郡主不成?”

    赵德昭笑着点了点头。

    柴郡主!

    莫非,这女扮男装的小公子,竟然就是传说中杨六郎的妻子,那位大名鼎鼎的柴郡主不成?

    石韦惊讶之时,赵德昭却道:“珍珠虽是前朝周世宗的女儿,但父皇他与世宗情同兄弟,故是自幼便将珍珠收在宫中,当作亲生女儿来养,比对待其他兄弟姐妹都要恩宠。”

    听过赵德昭这番话,石韦终于是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还真是小呢,传说中的柴郡主也给我碰上了。”

    他心中暗自感叹,回想着柴珍珠那女扮男装的样子,怪不得会帅到让他都有几分嫉妒。

    此时,石韦忽然有种强烈的好奇,想要看看那柴郡主换上女儿装之后,会是何等一副容颜。

    “柴郡主,有意思……”

正文 第十一章 另类

    “曹虞侯,你还没有回答我,你是如何与远志认识的?”经过了这一番的波折后,赵德昭还没有忘记先前的那番疑惑。

    曹琮便感慨道:“实不瞒二殿下,当年臣奉命潜往南唐刺探军情,身负重伤险些陨命,若非是石远志,臣怕是早就一命呜呼了。”

    当下,曹琮便将他当年如何被石韦所救,前番出使南唐,又是如何与石韦重逢,乃至石韦怎样为卢多逊治病,又为何受人诬陷,无法在南唐容身,被迫随自己北投大宋,诸般前因后果,不敢稍有隐瞒的道与了赵德昭。

    直到此时,石韦才知道曹琮竟是把他的底细打听得如此详彻,不禁对大宋的情报刺探系统刮目相看。

    待到曹琮说罢,赵德昭的一脸的狐疑已随之烟销云散。

    此时,这位二殿下的表情,除了欣赏之外,又多了几分同情之色。

    “远志你这般才华横溢,却不为那李煜所容,这唐国你离开的好,我泱泱大宋朝,正是你一展所长的真正舞台呀。”

    赵德昭的宽慰鼓励之词,显然已在暗示,他对石韦充分的欣赏与信任,已有打算栽培之心。

    这般态度,正是合了曹琮今日的用意。

    石韦却谦然道:“二殿下过奖了,臣只是一个小郎中而已,投效大宋,只想着开一间医馆治病救人,哪里敢奢望许多。”

    赵德摇头道:“远志你不必谦逊,以你的文采,单只做一名郎中实在是屈才,你何不参加明年的科考,我料想以你才学,必可高中。”

    听得此言,石韦的心头不禁一震。

    他很清楚自己所谓的“文采”,其实不过是抄袭些后世的诗词歌赋而已,而科举考试却绝非诗词这么简单。

    石韦知道大宋朝的科举设有进士、九经、五经、明经、明法等八九种,考试的科目有经义诠释、策论等诸般内容,想通过这样的考试,非得对四书五经等官方指定的圣人之书精通不可,而且还得能写一手好的古文。

    石韦自问没有这个能耐,若是真去参加科举,岂不非漏馅不可。

    不行,打死我也不能去参加科举!

    石韦笃定了主意,遂道:“承蒙二殿下这般看重,草民实是受宠若惊,只是草民只想潜心修医,无心于宦海,这科举嘛,草民真的是不想参加。”

    他这话一出口,不仅是赵德昭,就连潘紫苏和曹琮亦是吃了一惊。

    潘紫苏自不用说,出身于官宦之家,在她的世界观里,读书人若不谋得做官,读书又有何用?

    眼下听得石韦竟似不愿为官时,潘紫苏心下当然就急了。

    曹琮先前则听石韦讲过,他于诗词之道尚有些研究,至于其他则生疏得紧,故是曹琮便以为石韦是担心自己词写得好,文章却一般,参加科举万一不中岂非让他们失望。

    念及此,曹琮便笑呵呵劝道:“远志呀,你这话就错了,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一身的才学,若是不为朝廷效力,岂不是糟蹋了。”

    “可是……”石韦眉头暗皱,欲待再找借口。

    那曹琮却紧接着又道:“再说了,有二殿下做你的荐主,再加上你自己的才华,高中无疑,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曹琮这是在委婉的把石韦拉入赵德昭门下,而这位二殿下也微微点头,以示默认。

    宋之科举依隋唐旧制,录取进士之权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任何干预。

    便是因此,那些台阁重臣,有时便会在考试之前,向主考官推荐一些自己欣赏的考生,名为“公荐”。

    这种潜规则,其实南唐与北宋都存在,只不过赵匡胤治国清明,政治风气远较南唐积极向上,故而大臣们所推荐之人,也多是确有真才实学之辈。

    以赵德昭的身份,他所推荐的人选,主考官岂有不给面子的道理,曹琮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

    只是他们却无人知晓石韦真正的底细,谁又会想到这个能写出那般绝世词作的年轻人,竟然连一段简单的古文文章都可能写不出来。

    曹琮把话说到这份上,赵德昭业已表现出极为看重的样子,这个时候石韦若再推拒,倒显得有点不识抬举。

    思绪翻飞之下,石韦忽然心生一念。

    当下他也不及多想,便道:“实不瞒二殿下,草民之所以不想参加科举,却是因为我觉得这科举之道,皓首穷经一生,苦心钻研圣人之言,就算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未必有经世致用的实干之才,便是因此,草民才不愿参加。”

    石韦这话,着实将曹琮吓了一跳,要知这科举乃国家选官的大制,石韦此言,分明有抨击国策之嫌。

    惊诧之下,曹琮连连向石韦使眼色,石韦却只假作不知。

    赵德昭同样很震惊,只是,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他却渐渐沉默下来。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赵德昭口中喃喃的念着这个闻所未闻之词,似乎是若有所思。

    这经世致用四个字,乃是出再于明末思想家顾炎武之口,他主张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当以治事、救世为急务,而非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经世致用四个字,恰好是打中了科举的软肋。

    石韦看得出来,赵德昭是一位听得进良言的皇子,所以他情急之下,才搬出这一番道理来,试图说服赵德昭不再逼他去参加科考。

    正如石韦所料,赵德昭先是狐疑沉默了一阵,忽然间,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释然开悟般的惊喜之色。

    “好一句‘经世致用’,远志,你这想法虽然有些特别,不过我觉得却很有道理,嗯,看来我果没看错,你当真是难得的异才。”

    那边曹琮就愣怔了,原还为赵德昭会怪责于石韦,却没想到,这一番“怪诞”的言论,却反而更加赢得了赵德昭的青睐。

    石韦却淡然笑道:“草民只是一己愚见,难得二殿下这般开明,草民钦佩之至。”

    赵德昭欣然一笑,抚着他的肩道:“你既不愿参加科举,我也就不勉强了,不过我想邀你做我府中的宾幕,这你应该不会再为难了吧。”

    所谓宾幕,无非论赏诗词,出谋划策,这般不必露短的差事,何乐而不为。

    当下石韦便拱手道:“承蒙二殿下如此看重,草民岂敢不从。”

    赵德大喜,笑道:“好好,甚好。”

    一旁的曹琮却暗叹石韦高明,便想若是参加科举做官,乃是当朝之臣,而若做了二殿下幕僚,将来那就是新帝宠臣。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石韦这一招看似放弃了眼前的风光,却是以退为进,为长远做了精细的打算。

    “高,实在是高啊。”

    曹琮暗向石韦挤眉,眼色中尽是赞服之意。

    石韦岂能猜不出这位官二代在想什么,心中却叹:兄弟,你想多了,宦海波涛汹涌,看似风光,却怎及得我做一个幕后闲人潇洒快活啊。

    方自感慨时,忽见一名侍从模样的人入得望仙阁来,向赵德昭递上了一道帖子。

    赵德昭拆将开来看了一遍,笑道:“是四叔邀我明日去他府上参加蹴鞠,远志,曹虞侯,你二人若是有兴趣,不妨一起来吧。”

    “蹴鞠?不就是踢足球么……”

    石韦回想起自己当年在学校球场上的“叱咤风云”,兴致油然而生。

正文 第十二章 “野蛮”王爷

    蹴鞠自战国时就有,唐代时成了一项朝野流行的普遍运动,至这宋朝时,依然是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酷爱的一项玩乐活动。

    赵德昭口中的“四叔”,便是赵匡胤的四弟,齐王赵光美。

    石韦早在定居汴京不久,便听说这位齐王是个狂热的蹴鞠爱好者。

    别家王公贵戚,府中也就是修个园子池塘什么的,这位齐王可好,干脆把花园给拆了,在自家府中修了一座专供蹴鞠的鞠城。

    如今听闻这齐王办蹴鞠赛,又正好被二皇子邀请,石韦便想自己这个院队主力中场,虽然比不上职业球员,对付赵德昭这班业余选手还是绰绰有余吧。

    何况他也想亲眼见识下,这个时代的足球赛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便欣然应邀。

    赵德昭又问曹琮愿不愿意一起来凑个热闹,石韦原以为他会巴不得参加这等皇亲贵戚主办的高层娱乐活动,却没想到曹琮竟以有公事为由,委婉的拒绝了赵德昭的邀请。

    说定了时间,石韦便怀着狐疑,告别了赵德昭,离了这樊楼。

    一出大门,石韦尚未及问时,曹琮却先道:“石兄,你怎的也不看我眼色,那么痛快的就答应了去齐王府蹴鞠。”

    石韦一怔,奇道:“曹兄你今儿个拉我来樊楼,不正是想帮我结交二殿下的么,眼下有机会顺道再结识一下齐王,如此好的机会,难道我还应该拒绝不成?”

    曹琮摇头一叹,似乎有难言之饮,便是将石韦拉到了一处偏避小巷。

    看了一眼四周无人,曹琮才低声道:“远志你是不知道,蹴鞠是没什么,可你胆子也太大了点,京城谁不知道,敢跟齐王殿下玩蹴鞠,那可是轻则摔个鼻青脸肿,重则断胳膊断腿。”

    曹琮说得是声情并茂,只把旁边的潘紫苏吓得花容微变。

    石韦却愈发的好奇,笑道:“我是去蹴鞠,又不是打仗,不至于像曹兄说得这般严重吧。”

    曹琮见他不信,便煞有介事的个中将原由说了一遍。

    原来这大宋朝的蹴鞠与唐时还是有所不同的。

    唐时的蹴鞠是双球门,与现代的足球场地颇为相似,蹴鞠队员间常有身体接触,对抗性强。

    至大宋时,这蹴鞠就渐渐流行起单门来,双门队员各居半场,彼此交替着往中央高悬的环形小门里踢,谁入门的多谁就获胜。

    宋时的这般踢法,重在单人的技巧性,表演性增强了,但对抗性却减弱了很多,算得上是蹴鞠运动的退步。

    只是这位齐王性情豪烈,不喜现下这种花巧的杂耍踢法,专门与流行风向背道而驰,偏爱玩唐时那种激烈对抗的蹴鞠。

    再则,你齐王是堂堂王爷,你关上门来爱怎么踢就怎么踢,谁也不会管你。

    可是这赵光美却偏不,似乎是嫌自己跟一帮仆从踢没意思,隔三岔五的就会邀请汴京那些相识的权贵官宦们上门陪他踢。

    这一场蹴鞠下来,不少官员们都会受伤,久而久之,汴京城的官宦们便对齐王的蹴鞠之邀“闻风丧胆”,只是齐王的面子他们自也无人敢不给,便只好烧香拜佛,盼着自己别被邀请。

    “去岁之时,我大哥就收到了齐王的帖子,结果才踢了半场,就给撞得跌断了胳膊,足足养了两个月才好。”

    末了,曹琮又举了个“活生生”的例子,以此来证明齐王府蹴鞠赛的“恐怖”。

    听到这里,石韦也稍稍有点发了悚。

    潘紫苏更是直接劝道:“远志,既是那齐王蹴鞠如此野蛮,我看你就别去了,若是为了一场蹴鞠给踢坏了身子,那可就不值当了。”

    石韦也想推了,权衡了一下,却叹道:“现在说什么已经晚了,先前我已经答应了二殿下,这时若再反悔,岂非让二殿下以为我是言而无信之人。”

    听得他这番,潘紫苏虽然担心他出事,但也无可奈何。

    曹琮却拍着他的肩,很郑重的说道:“石兄,事到如今,兄弟我也没办法,只好祝你好运了。不过所幸你是个郎中,到时候若是被撞出个‘三长两短’来也不怕的。”

    他这话明显有开玩笑的意思,石韦无奈一笑,拱手谢道:“那我就承曹兄你吉言了。”

    打趣几句,二人便是告辞。

    石韦与潘紫苏回往府中,他自己不言,潘紫苏便将樊楼文会之事,代为告知了一众家眷。

    樊佩兰等人听闻石韦受到了大宋朝二皇子的赏识时,自然又是欣喜不已,一众女眷们将潘紫苏围了起来,叽叽喳喳的询问石韦是如何出风头的。

    潘紫苏胸有笔墨,便是绘声绘色的将望仙阁的文会说了出来,只将众女眷们听得是一惊一咋,将石韦夸了又夸。

    黄昏之前的时候,赵德昭又差人送来了一身蹴鞠行头,以及印有他印符的通行腰牌。

    当天晚上,石韦用回家时顺道买来的鞠球,穿着那身行头在院子里练习了一通。

    这宋代的鞠球,乃是用十张牛皮缝的,密砌精缝不露线角,做工相当的精细,除了弹性及不上现代足球外,其他方面都还凑合。

    石韦又是踮球,又是射门的,折腾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生疏了大半年的球技给找了回来。

    樊佩兰这些一旁观看的女眷,瞧着石韦竟有这等出色的蹴鞠技术,自然又是吃了一惊。

    本来石韦是想着明天的球赛,好好过一把瘾,但想到曹琮所说的“可怕”,便盘算着明天这场蹴鞠,进球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保命”。

    有了这样的念头,石韦琢磨了半天,心想明天的蹴鞠,最容易受伤的自然就是小腿,而二殿下送来这身行头虽然霸气侧漏,但却独缺了一副护腿。

    于是石韦就画出图样,让丁老汉连夜动手锯出两块护板,又请樊佩兰用布将之缝装起来,做出了一副简易的护腿。

    次日一大清早,石韦尚在洗盥之时,二皇子府的车马便已先到。

    石韦匆匆的将行头穿好,乘了马车便直奔齐王府去。

    一刻钟后,车马抵达齐王府,石韦出示腰牌之后,便被王府的仆丁引往了后府的鞠城。

    隔着鞠城的高墙,石韦已隐约能听到“砰砰”的踢球声,以及阵阵“传球”之类的吆喝,想来是早到的选手们正在热身。

    转过一道弯,正待迈入鞠城大门时,冷不丁差点与一人撞到。

    两人都吓了一跳,本能的退后一步,石韦抬头一看,却惊奇的发现,眼前这人竟然就是柴郡主。

    此时的柴郡主,竟然还是一身鞠手的打扮,应该也是来应邀参加比赛的。

    而且,柴郡主的行头还和自己行头的颜色不同,看样子应该是敌方那一队的人。

    “你……你也来蹴鞠?”柴郡主认出了他,惊问一声。

    石韦拱手淡淡一笑:“草民是应了二殿下之邀,只是草民水平稀疏的紧,待会比赛开始时,还请郡主脚下留情了。”

正文 第十三章 愤怒的“小鸡”

    本周强推,燕子也会加快更新,请大家这周尽量把手头的票投给本书,别让数据太难看,燕子拜谢。

    ——————

    柴郡主那神情,分明是在惊讶,这个不同寻常的南唐人,不但作得一手好词,而且还会医术,如今竟然连蹴鞠都会。

    他会的也太多了点吧!

    最初的惊异之后,柴郡主再次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