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首席御医(谢王堂燕)-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小妮子,想不到也是一匹小野马呢。”于桂枝吃惊的自言自语道。

    几个女人都窃声而笑,继续偷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屋中的动静越来越大,几个偷听的女人被屋听说侧漏的春光扰动,渐渐也面色生晕,眉色含羞。

    尽管如此,她们却不肯散去,依旧不舍的在那里倾听。

    恍惚间,她们似乎都把自己像想成了屋中的桂英,想象成了石韦的妻子。

    月上眉梢,一屋的春色关之不住。

正文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度

    一晌贪欢,次日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石韦睁开眼来时,身边的小娇妻已经不在身边。

    他翻了个身,却见穆桂英正端坐在梳妆台前,打理着自己头发。

    她把那披落的头发,一点点的盘了起来,最终梳成了一个少女的发型。

    一夜之间,穆桂英便从少女便成了少妇,她似乎还有些不太适应,对着镜中自己的发型看来看去,总是感觉不是很自然。

    石韦悄声下地,忽然间出身在她的身后,手扶着她轻衣半掩的香肩,笑眯眯道:“不用再看了,我石韦的妻子,无论梳什么发型都好看。”

    穆桂英给他吓了一跳,却又为他的甜言蜜语哄的开心,斜依着他身前,略显羞涩的问道:“我这样真的好看么?”

    “当然,你若不好看,这世上就没有好看的女人了。”石韦俯下身来,亲吻着她酥嫩的脸蛋。

    穆桂英却把他往旁一推,笑问道:“那我和潘姐姐、熊姐姐她们相比,谁更漂亮?”

    石韦一怔,却不知她新婚的第二天,为何忽然想起提到潘紫苏她们。

    而且,她的语气中似乎还别有含义。

    “怎么忽然想起说她们?”石韦和起了稀泥。

    穆桂英小嘴一嘟,“我都是你的妻子了,你还有什么实话不能跟我讲的,你以为我不知道那几位姐姐跟你是什么关系的么。”

    她这话着实把石韦给吓了一跳。

    其实关于潘紫苏等人的事,石韦本就打算成婚不久后。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跟桂英坦白,然后纳她们为妾。

    尽管石韦知道桂英可能会有不满,但石韦宁愿让桂英不满。也一定要给她们一个名份。

    毕竟,这些女人跟了自己多年,不离不弃的。石韦如果连名份都不给她们的话,哪里还算得上是一个敢担当的男人。

    只是石韦没想到,桂英会先提出来。

    他寻思着反正早晚也得跟她说,既然她主动提出来了,索性不如就坦白。

    “我石韦的妻子果然是冰雪聪明,都被你看出来了。”石韦嘴角扬起一抹歉意的笑。

    他这番话,等于是默认了自己跟潘紫苏她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原以为习武的穆桂英会暴跳如雷,至少也会给他脸色看。但令石韦感到意外的却是,穆桂英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仅仅只是轻声一叹而已。

    石韦已经准备好的劝说安抚之词,一下子全无了用场,他一时便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穆桂英却道:“我知道,你一个正当壮年的男人,等了我这么多年已经实属不易。你的身边有几位红颜知己也是合情合理。你守着那承诺这么多年不变,我已经很满足,这些小事,我又怎会计较呢。”

    穆桂英的大度当真是出乎石韦的意料,他是万没想到她会有如此高的“觉悟”。

    桂英的这态度。原本是石韦所期盼的,但当这时她亲口说出时,石韦竟惊喜得有点不知所措。

    桂英接着又道:“我看得出来,那几位姐姐都是很好的人,她们并没有因为我嫁过来而有怨意,反而对我还那么好,我觉得我跟她们都很投缘。远志,不若你抽个时间,将她们都纳了为妾吧。”

    石韦又是一愣,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愣怔好一会才确信桂英说的是真的。

    这一刻,石韦感慨万千,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没想到穆桂英小小年纪,竟是这般的体贴懂事,石韦这时才深深的意识到,能娶到这样知礼的女子做妻子,真是自己三生修来的福份。

    感动之下,石韦一把将她拥入了怀中,千言万语,都抵不住这紧紧的一拥。

    桂英紧紧依偎在他怀中,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二人相拥的温存。

    “远志,你们起来了吗。”是表姐于桂枝的声音。

    二人从温存中醒来,桂英下意识的从石韦的臂弯中抽离。

    石韦干咳了一声,大声道:“我们已经起来了。”

    “起来就快出来吃饭吧,这都快晌午了。”

    “哦。”

    石韦应了一声,回头再看时,穆桂英却在低眉含笑。

    他二人相视一笑后,便急急忙忙的穿戴梳洗。

    一刻钟后,石韦扶着他的新婚妻子,缓缓的步入了大堂中。

    大堂之内,一桌热气腾腾的酒菜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他们二人。

    二人一进堂中,所有人马上都站了起来,于桂枝上前扶住桂英,笑盈盈道:“瞧瞧咱新家少奶奶,今儿的气色真好,昨晚上一定睡得很香吧。”

    于桂枝那一句“睡得很香”,故意加重语气,显然是另有暗示。

    潘紫苏等人会意,均是忍不住暗笑。

    穆桂英初经人事,对于她们说的这些“荤话”还不太懂,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桂英脸畔顿生晕色,便道:“桂枝姐你可别叫我什么少奶奶,咱们都是自家姐妹,叫我桂英就好了。”

    “好好好,桂英啊,赶紧坐吧,多吃点,补补身子。”于桂枝笑着给她又是添饭又是夹菜。

    其余潘紫苏、陆玉竹等人对她也是极好,席间嘘寒问暖的,都把她当成了自己姐妹。

    穆桂英初始还怕自己不太适应,但与她们只相处了一会,便感到了亲切和温馨,紧张的情绪渐渐收敛,很快也变得自然起来。

    看着穆桂英能与她们和睦相处,石韦心中当真是高兴。

    这饭吃着吃着,穆桂英忽然把筷子放下,很郑重的说道:“各位姐姐,桂英有一件事想与姐姐们商量。”

    众人一怔,好奇心起,不约而同的都放下了筷子。

    穆桂英环看了众女一遍,便微笑着说道:“这些年来多亏有你们照顾着远志,桂英虽然嫁给了石韦,说是什么正妻,但桂英却知道,你们每一个人在远志心中都有和我一样的份量。”

    石韦一下子明白她想做什么了,只是想不到她竟会当众说这些,倒叫他这个当事人一时有点尴尬。

    众佳人听得桂英能如此体谅她们,心中也无不觉着欣慰。

    穆桂英接着又道:“所以我刚才也跟远志商量了一下,不如过些时候,挑个良辰吉日,就把远志和众位姐姐的好事,一并都办了吧,从今往后,咱们一起和和睦睦的,好好伺候远志。”

    这番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震住了。

    穆桂英口中的“好事”,自然是指石韦纳她们为“妾”,这当然是她们梦寐以求之事。

    先前之事,她们还在担心,穆桂英对此会多有不悦,甚至还会横加阻挠。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桂英非但没有阻止,反而主动的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事给提了出来。

    在场地的这些佳人们,怎能不感到惊讶和意外。

    惊异之余,更是欣喜。

    众美心中暗喜,却又有些不好意思,无人敢吱声。

    穆桂英见她们没人说话,便向石韦道:“远志,我们方才不是商量好的么,你倒是说句话呀。”

    石韦被逼到这份上,只好讪讪笑道:“桂英也是一番好意,我看这事就依了她吧。”

    石韦一开口,在场的美人们嘴角都悄然露出了笑意。

    穆桂英看在眼里,知道她们是答应了,遂是笑道:“这样就好了,大家吃饭吧。”

    一桌子人这才又动起筷子来,那其乐融融的气氛,渐渐的便又回来……石韦这边各种喜事不断,但就在一个月后,大宋帝国的上空却笼罩上了阴云。

    天子赵匡胤因前番砒霜的中毒,体质本就大大下降,前番经历了北伐燕云之战后,精神和体力消耗太大,回京不久之后,便染上了重病。

    生老病死,乃万物轮回之本,即使是医术高明的石韦,面对赵匡胤这由衰老而导致的病情也无可奈何。

    他所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来延长赵匡胤的生命。

    赵匡胤似乎也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人到了这个时候,生死都已看淡,况且他已完成了收回燕云,统一天下的伟业,就算此时而去,也不算遗憾。

    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大宋江山的未来。

    几经权衡之后,赵匡胤终于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下旨立二皇子赵德昭为太子。

    帝国的储君之位尘埃落定,石韦那悬着的心,至此也终于安下。

    半月之后,赵匡胤病情恶化,无法再理朝政,遂又下旨由太子德昭监国,总理内外军政大事。

    这一天的黄昏,病病垂危的赵匡胤,躺在寝宫外竹床上,身处高阶,俯视着落日的余晖笼罩下的洛阳城。

    身为当朝首席御医,自从赵匡胤患病时起,石韦就一直的陪在他的身边,陪着这个日暮西山的老人。

    “远志,你说朕之功绩,可与那先代明君相比吗?”望着夕阳的赵匡胤,忽然间幽幽问道。

    石韦沉默了一会,答道:“陛下不仅仅是明君,陛下是可以和汉武唐宗媲美的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

    赵匡胤喃喃念叨着这四个字,夕阳映照下,那一张苍老的脸,似乎在微笑。未完待续RQ

正文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临别的礼物

    那一天的黄昏,石韦也不知道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只依稀记得,赵匡胤临终之前,始终喃喃自语着“千古一帝”四个字。

    还有,那释然的微笑,石韦永远也不会忘记。

    大宋的开国皇帝,不带一丝的遗憾,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举国哀恸之余,太子赵德昭在众臣的劝说下,于先帝灵枢前继位,尊先帝赵匡胤为大宋太祖皇帝,并下令大赦天下。

    被赶出燕云地区的辽国,闻知大宋天子新亡,鹰派们蠢蠢欲动,想要借着大宋举丧之际,倾兵南下夺还燕云。

    不过,鹰派们的建议,却被皇太后萧绰严辞否决。

    燕云一战,大批的鹰派武将们死在宋军手上,高粱河一战,更是让鹰派的领军人物耶律休哥陨命。

    经此一役,辽国国内的鹰派权贵们势力遭受重创,话语权已是今非昔比。

    故是因此,萧绰才有能力压倒鹰派们的舆论,力主与宋和谈,重新划分疆界。

    为了向大宋示好,萧绰更是主动的派出了使节,亲赴大宋为赵匡胤奔丧。

    新登基的赵德昭地位未稳,自然不想跟辽国再起冲突,遂令礼部热情的接受了辽使,接受了辽国萧太后的致哀,并表示愿意跟辽国进行和谈,重开睦邻友好。

    赵德昭虽然不想跟辽国开战,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对辽国软弱,实际上。在与辽国的谈判中,他开出的条件已算比较苛刻。

    除了辽国承燕云归属大宋之外,双方两国互约为兄弟之国。宋国为兄,辽国为弟。

    尽管这只是名义上,但兄弟一字之差。却在向世人表示,辽国终于向低头,承认自己低大宋一头。

    辽使在这方面拒理力争,试图为辽国讨一个平等的地位。

    赵德昭却坚持不肯退步,声称如果辽国不答应开出的条件,那就别想再开边境贸易。

    辽国失去了富庶的燕云之地,经济遭受重创,国内人心不稳。如果再失去跟宋国的边境贸易这一块收入,对辽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萧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平抚燕云失利所遭受的重伤,只好全盘接受了大宋开出的条件。

    经过一轮的谈判之后,双方在洛阳正式签订了新的和平条约,至此。大宋与辽国间的敌对紧张关系,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与辽人签订了和约后,新登基的赵德昭,得以集中精力巩固他的帝位。

    身为赵德昭继位的功臣之一,石韦自然是受到了赵德昭极大的重视。不但封为了县侯,而且还径直从太医院,升至了中书省。

    在石韦的举荐下,樊若水、潘子君等石韦故友都连升数级,在新朝的文官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穆羽原本就是军界的新贵自不用说,跟随石韦多年的熊青叶,官职也连升三级,成为了一名禁军中层高官。

    其余如潘惟德、曹琮等旧友,除了与石韦相善之外,本来就是将二代的身份,因此同属新帝登基后提拔名单。

    然而,当石韦的亲朋好友们,一个个都官至高位时,石韦却做出了一个让不少人都吃惊的决定。

    开春之时,石韦正式向天子提出辞官的请求。

    眼下天下已定,大宋朝国泰民安,赵德昭也当上了皇帝,石韦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所有的敌人都已经被消灭,他自然便要激流勇退,逍遥自在的过他的小日子。

    从南唐至大宋,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勾心斗角,石韦确实也有点累了。

    以他的性格,有钱花,有美人相伴,逍遥快活才是王道,整天泡在官场上,时刻琢磨着对手的心思,皇帝的心思,累也累得要死,哪里还有心情享受生活。

    他以前是怕赵光义报复,但现在赵德昭登基,有皇帝罩着他,他再也没什么可害怕的人,自然便可以安心的退休。

    毕竟,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眼下赵德昭对他是不错,但若时间久了,不小心哪天出了个错,说不定就被皇帝冷落也有可能。

    与其整日提心吊胆,干脆还不如趁着赵德昭对他印像最好时离开,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赵德昭当然不舍得他走了,便道咱们一起共渡了那么多难关,眼下朕已登基,正是与卿共享富贵之时,你怎么就能够辞官而去呢。

    石韦的理由也很简单,一如当年他初入赵德昭幕下一样,声称自己生性逍遥,不适合做官,当初是为报德昭的知遇之恩,所以才鞍前马后效力,而今大势已定,便想归隐田园,做一名消闲自在的隐士。

    赵德昭沉默了许久,虽有万般的不舍,但最终还是答应了石韦的请求。

    当初赵德昭欣赏石韦的才华,几次三番的想要推荐石韦从政,但石韦却无不拒绝,即使是赵匡胤想要升他的官,他也是坚辞不授。

    眼下见石韦心意已决,赵德昭也就不再勉强。

    于是,赵德昭便御笔亲书“大宋第一神医”一匾,连同黄金五百两赐与石韦,准许他风风光光的退休。

    这一日,石韦去官衙交付官印,那些属下们纷纷来跟他道别,都不舍得石韦离开。

    石韦把众人安抚了一番,交待他们要好好的做事,便打算卸任而去。

    正当这时,宫中却派了人来,言是花蕊太后身子有些不舒服,请石韦在卸任之前,务必要去为太后诊视诊视。

    “花蕊夫人么……”

    石韦的脑海里,花蕊那绝世的音容相貌浮现在了眼前。

    因是在立储一事上支持德昭,故而德昭在登基之后,将花蕊夫人连同宋皇后一齐上尊号为皇太后,并称两宫太后。

    有了太后的名份,再加上德昭的尊敬环护,花蕊夫人从此便可安心的享受她的后半生的日子。

    石韦跟花蕊夫人关系不一般,想着自己这一辞官,恐怕今后再没有机会见她,就借着这一次机会进宫,也算是跟她告个别吧。

    石韦便把印官暂时也收了,最后一次坐着官衙的马车,匆匆的赶往了宫中。

    如今花蕊夫人从先帝的妃子,升格为了太后,所享受的规格和待遇自然也提升了一大截。

    赵德昭为了报答她,本想在宫中另起一座新殿,专门供她居住,不过却被花蕊夫人以国用日多,该当节俭为由拒绝。

    花蕊夫人即使高枕无忧,也很懂得低调做人。

    入得蕊仙宫时,宫女们都已退在外边,称太后娘娘在里边躺着,请他独自进入诊视。

    石韦迈入了空空荡荡的宫中,听着身后宫门吱呀呀的关上时,心里边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转过那道熟悉的屏风,石韦终于再一次看到了花蕊夫人。

    许久未见的她,依旧是那么美艳动人。

    她背对着石韦,懒懒的侧卧在锦床上,那修长窈窕,曲线分明的身姿,清晰的映入眼帘。

    今日的她,只着了件白色的薄衣,内中那冰肌玉骨若隐若现。

    此等香艳的身姿,着实令石韦倒抽了一口凉气。

    看她这样子,哪里是身体不适,分明是在诱惑自己的样子。

    石韦不敢多想,咽了口唾沫,趋步入内,拱手道:“微臣石韦见过太后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