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九月以来,杨一一直为部队之间命令的传达伤脑筋,中国地方太大,用人力传送情报的方法效率太低,飞鸽传书这玩意有时候也靠不住,鸽子虽然有灵性,但也备不住遇上个天敌或人类伤害的,所以杨一开始琢磨引进电报这先进的工具。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法则。1837年,莫尔斯利用这一法则发明了莫尔斯电报机,并于1844年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最早开通了电报通信。这时候的欧美先进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有线电报,杨一琢磨着先引进有线电报,再利用自己来自未来的知识,结合现有的有线电报,弄出无线电报来。最好再弄出电话,也搞个中国的电气革命,尽管这电气革命也许只是小范围的。九月初,杨一再次派史密斯回美国,引进电报设备和相关人才,同时史密斯还肩负着开发“丽人”女性用品美国市场和联系犹太人商业组织的使命。当然史密斯回美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为“丽人”系列女性内衣申请技术专利,二是要开设在美国的化妆品和内衣分厂。同样,在中国过了几年快活日子的霍夫曼也被杨一一脚踢回普鲁士,眼下普鲁士皇帝正和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不对付,双方都在边境布有重兵,这普鲁士陆军在拿破仑时代没少吃法军的苦头,一直惦记着跟法国开战,找回点面子。霍夫曼就是回去游说政府对法国施加军事压力的,最好让普法战争提前,那法国就没精力来参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了,或许也能为杨一争取点时间。当然了,“丽人”集团在欧洲的业务,霍夫曼还是要负责开展的,只次回去也要打开新式女性内衣在欧洲的市场,霍夫曼受命联合普鲁士的合作伙伴,建立新产品的销售体系和合资工厂。
九月,模仿欧美的新式学堂也先后开学,一大批学生被免费送进这些学堂,学习外语和数学,化学,物理这些新课程。杨一开始进入竭力发展教育,培育新式人才的时期。
九月的上海依旧是一付火热的气候,虽然已经没有盛夏的酷热,但秋老虎的余威仍在,杨一一向讨厌在衙门里呆坐办公,把那些官场的杂事都丢给师爷们,自己躲在家里凉快舒服。单说杨一这日在家里与张健商讨军备事宜,两人在那树阴下支开桌子,摆上瓜果水酒,边吃边说着。门子来报:“湘军曾督门下李鸿章求见。”
对这李鸿章杨一一向是极其关注的,早几年随吕贤基在安徽兴办团练,协作对太平军的作战,开始倒也顺利,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多次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获胜,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时之间,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干脆向皖抚福济辞去军务,打算回乡专心读书。陈玉成席卷皖北的时候,李鸿章带全家逃亡,展转来到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去年投到老师曾国藩的军中效力充当幕僚。
其实,适湘军于湘赣战场屡败于石达开,需人孔急。因此,曾国藩对于招李鸿章入营襄助,甚为积极主动。但曾也深知,李自恃才高气盛,锋芒毕露,真要独当一面,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他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当时,湘军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国藩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以挫其锐气。至于曾氏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就每日起早,亲自叫醒他,督促李鸿章养成早起的习惯;又李鸿章说话每每夸大,哗众取宠,曾国藩便教导他,待人需以诚;遇到困难挫折,抓工夫就大谈“挺”经,以激励李鸿章;总之李鸿章无论在思想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受到曾国藩的潜移默化,成为其得意弟子。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作为曾国藩的得意弟子,李鸿章看到新军的迅速崛起,论实力已经远远超过湘军,且新军与太平军屡次作战,无一败绩,对此李鸿章生出极大的兴趣,同时对新军的组建方式和训练都极为钦幕。这次曾国藩得知杨一有路子能买到最新式的枪炮,便打算派人前来购买,李鸿章得知后,主动向曾国藩讨了这差事,想来见识一下当初大闹李家,如今威镇华东的新军主将杨一。
杨一素来对李鸿章就心怀怜惜,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深深理解李鸿章在这个时代的诸多无奈,同时也欣赏李鸿章的才能,对李鸿章诸多报复不能在清朝这一腐败的时期实现,也对有同情。如今在李鸿章登门来访,杨一顿生结交的念头,立刻告诉门子:“你先过去,好好招待,我马上就来。”
一袭长衫,一顶瓜皮小帽,相貌清瘦,双目有神,举止得体,官场多年的打滚,已经消磨了当年年少的锐气,神色间多了几分沉稳和干练,这就是李鸿章给杨一的第一次印象。坐在客厅里等待杨一的李鸿章,只听到里间有一爽朗笑声道:“来的可是写就《入都》十首的庐州李少荃否。”说话间,一道人影晃动,杨一已出现在李鸿章面前。
令李鸿章没想到的是,杨一并没有穿官服出来见自己,眼前这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居然就是威镇三省,收服太平军悍将陈玉成、李秀成,智破南京城的新军统帅,两江总督杨一吗?单从外表来看,李鸿章觉得杨一更像一个书生,穿了身极普通的居家衣裳,面带笑容,面目俊朗,比自己还要年轻一些。这一切都让李鸿章生出许多好感。
“学生正是李鸿章,拜见杨都。”李鸿章照例给杨一施了一礼。现在的李鸿章也还只是曾国藩的幕僚,并无实职,面对一个封疆大吏所以李鸿章还是自称学生。
杨一赶紧上前,阻止李鸿章继续行礼,口中道:“少荃不必多礼,少荃才名,杨某多有拜闻,今日一见,心里甚是欢喜,来的急了,这衣服也没换,失礼失礼。依我看就大家交个平辈朋友吧。这俗礼就免了。”李鸿章万万没想到,少年得志的杨一竟如此谦和,来的时候想的种种困难,竟没有一样出现,心里对杨一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少荃老弟,别来无恙?”李鸿章这才注意到里面还有一人出来,仔细一看,竟是故交张健。当年一同上京,张健与李鸿章多有来往,两人关系不错,如今在这重逢,怎么能让李鸿章不欢喜。突遇故友的喜悦让李鸿章忘记了杨一的在场,自己原本应该保持矜持也飞到九霄云外,猛的上前一把抓住张健是手,不住摇晃:“敏思兄,没想到啊,竟然在这重逢。”
张健也感慨道:“是啊,这他乡遇故知的幸事,你我当浮一大白啊!。”说着两人似乎又回到当初神采飞扬,激扬文字的年代。四手相握,不由齐声大笑。
一番激动后,李鸿章才想起杨一还在一旁,发觉自己刚才失态了,偷偷用眼角的余光观察一下杨一,见杨一神色如常,还带有些许欣慰之色,竟有为两人重逢高兴的意思,心中的石头这才落地。
杨一在一边击掌笑道:“我说刚才敏思先生听到少荃来访,竟喜不自禁呢,原来竟然是故人。敏思先生这就不对了,你与少荃乃故交,怎么不早早说出,不说别的,就冲这,今天你也得多喝三碗。”李鸿章见杨一称张健为先生,料定张健在杨一军中地位不低,这样一来,自己这趟差事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加之见杨一为人爽朗,心下也为这故友高兴。
张健来到杨一面前道:“大人,园子里的酒水仍在,我们不妨继续喝个痛快,如何?”杨一拍手笑到:“如此,正合我意,少荃兄,来来来,一起到园子里好好叙叙。”说着杨一在前面带头回到刚才来的园子内。
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夜听
进得园子,张健与杨一相交日久,素知杨一不重俗礼,也不谦让,只顾招呼李鸿章坐下。李鸿章与杨一乃是初识,中国又历来是礼仪之邦,经年受儒学熏陶的李鸿章怎么肯先坐下,只是一再礼让,口中不住道:“杨督面前,小子怎敢造次。”一再退让,杨一见此,只好先坐下,这李鸿章这才敢落坐。只是这神态依旧是一付恭敬的摸样。
张健见李鸿章如此,便笑着说到:“少荃你是不了解我们大人,平日里那些官吏见了大人,个个礼节周全,你道大人怎生说他们?”张健这一问也把李鸿章的兴趣问了出来,便道:“怎地?”张健先在看看杨一,见杨一依旧是一付笑眯眯的表情,这才说道:“官场上的繁文缛节真是无趣的紧,请他们做吧他们只敢坐半个屁股,他们坐着不累,倒把我这看的看累了。”说着张健指着李鸿章哈哈大笑起来。李鸿章看看自己坐下的样子,正好也只是坐了半个屁股,知道张健这是在说自己,不由的嘿嘿笑起来。
杨一见李鸿章略显尴尬,赶紧说道:“少荃不必顾及太多俗礼,杨某今天只想和少荃做个知心的朋友,朋友只间弄许多俗礼就没多大意思了。”李鸿章稍微调整了情绪道:“大人,子曰:克己复礼,这礼还是一定要讲的,蒙大人抬爱,但鸿章断断不敢造次越礼的。”
杨一听罢,做钦佩状道:“少荃不愧为曾师弟子,叫人钦佩。你看这样如何,你我私下里是好友,在家里就不必弄些俗礼,到了场面上,你非要弄那礼节我也不拦你,如何?”
李鸿章听了仍自犹豫,一旁的张健恼了:“你这少荃,当年同赴京师,你作《入都》十首,是何等脍炙人口,是何等的意气飞扬,如今反倒变得不爽气了。”李鸿章听罢,赶紧站起来回道:“敏思兄切莫恼怒。”说完看了看杨一,见杨一依旧是一副和善带笑的表情,这才说到:“既如此,鸿章就高攀了。”张健依旧不依不饶道:“早该如此。”
三人复又坐下,只是李鸿章还是略有拘谨,张健见状便找李鸿章叙起旧情,说些当年的往事,杨一一直不做声,只是在一旁做个看客,慢慢的李鸿章也放开许多,与张健说些年少轻狂,激扬文字的旧事。杨一见两人说的兴起,也不插话,只是在一旁默默的给二人倒酒,张、李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高兴。偶然间张健问起李鸿章的近况,在何处高就?李鸿章听的不由面色一淡道:“说来惭愧,小弟虽有功名在身,但官场沉浮有年,起起伏伏,如今只是在老师门下为一幕僚。”
其实李鸿章的近况杨一一直很关注,也告诉过张健,但张健还是作出一副惊讶状道:“以少荃之才,怎地落得如此境地?”这张健和李鸿章不同,他是一向闲云野鹤惯的,对仕途早就不带希望,跟了杨一后,大家定了造反革命的基调,对官场的事情就跟着参合了;而李鸿章不同,一直以来,李鸿章都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志,以光宗耀祖为荣,然官场黑暗,李鸿章多年坎坷,时有起伏但其志不改,只是如今落魄,心中不免有些怀才不遇的牢骚;当年组建团练,屡次立功,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最终落了个告病回家读书的下场,官场的黑暗,有志难舒等等这些都是李鸿章心内的疙瘩。现在张健又有此一问,李鸿章不免悲从中来,端起酒杯一口饮尽道:“嘿嘿,敏思兄,老杜有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说着两颊红润,竟是有些醉了。
虽然喝的是黄酒,但李鸿章本就酒量不豪,说话间也喝下不少,加之心中有事,人也开始有些恍惚。杨一见状赶紧叫人扶李鸿章下去休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鸿章才醒过来,只见自己躺在张柔软的床上,一个丫鬟摸样的女子正背对着他在做些针线活。李鸿章看看窗外天色,竟已经黑了。酒醉后的头疼不禁让李鸿章呻吟了一声,惊动了那丫鬟,丫鬟回头见李鸿章醒了,赶紧过来扶着李鸿章。李鸿章在丫鬟的搀扶下坐到桌子前,这丫鬟先给李鸿章倒上杯温热的茶,然后说到:“您饿了吧?要用点什么?我这就去准备。”一杯温度合适的茶喝下去,李鸿章觉得整个人都轻松许多,这才回到:“随便弄点米饭就可以。”丫鬟待李鸿章缓过劲来,乖巧的拎一马桶到李鸿章跟前,然后转身出去。
少倾,那丫鬟端着饭菜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粗使丫鬟,那粗使丫鬟把马桶拎出去,只剩下先前的那个丫鬟在服侍李鸿章。这李鸿章本就是大家出身,从小是被人服侍惯的。只是最近在曾国藩的军队里只能有一些个男仆伏侍,此时的情景,倒是他最习惯的,又让他有仿佛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觉。
米饭是热的,几个小菜也做的很精致,李鸿章不由胃口大开,一气吃了两碗,这才放下碗筷。那丫鬟见李鸿章吃完,上前收拾时道:“这位先生,我们家老爷吩咐了,先生你要是起了,可以去老爷的书房寻我们家老爷,张先生也在呢。”
李鸿章这才打量了下这丫鬟,见这丫鬟相貌清秀,举止也得体,知道是杨一专门派来招呼自己的,心下不由一阵感动。见天色已黑,李鸿章怕时候晚了去找杨一会失礼,便问那丫鬟:“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那丫鬟回到:“时辰还早,天刚擦黑,要不我这就引你去见我们老爷?”李鸿章想想老师交代的任务还没跟杨一说,心想着借这机会先提一下也好,于是便点了点头。
丫鬟拎着个灯笼在前面领着李鸿章去书房,沿着一回廊走了没一会,来到一排房子前,那丫鬟指了指其中一个亮着灯火的房间道:“那就是我们老爷的书房,你自去吧,老爷不让下人靠近那。”说着把灯笼插在回廊的一柱子上,便离开了。
李鸿章顺着丫鬟指的屋子走去,来到门口,正欲敲门,只听的里面有人说到自己,便把手放了下来,听声音是张健在说话:“大人,这李少荃的确是个人才,只可惜运气不佳,又逢乱世,至今未能掌握一方。我看大人一向爱才,不如向朝廷推荐一下,留他在上海做个独当一面的人物。”李鸿章听到这,不由想听听杨一的说法。
张健说完后,那屋子里一片安静,透过窗户纸上的人影,李鸿章发现杨一在来回踱步,似乎在考虑什么?“敏思,此举我看不妥。”这话把李鸿章听的心里一惊,暗道:难道是这杨督嫉恨当年在庐州的事情?正在思量呢,张健问杨一道:“如何不妥?”杨一略一沉吟道:“先生莫要用这等眼光看我,难道你疑心我嫉恨当年庐州之事?”张健道:“大人多心了,敏思不敢。”杨一继续道:“少荃此来,依我看必是受曾公之托来买枪炮的,我们就这样留他下来,于曾公处不好交代。其二,少荃乃曾公弟子,他的前途本应由曾公出面推举,我们就是要出面也得招呼曾公一声,征得他老人家同意才名正言顺啊。”杨一正待继续说下去,张健笑着接过道:“其三,先生下午命人准备好枪炮,是为少荃准备的,其四,如我所料不差,大人必定会有信托少荃转交曾公,这信的内容嘛我就不说了。”李鸿章只听得两人在屋子里一起笑起来。只听杨一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敏思也。”张健和杨一在里面打哑谜,只把个门外的李鸿章听的心痒,也不知道杨一信里会写什么,就这么站在外面没由来的一通猜测。猛听里面张健说道:“这个少荃,也没喝多少,怎地现在还不醒,待我去看他。”一句话把李鸿章惊醒,连忙镇定一下情绪,举手敲门。
只听门内杨一道:“是少荃吗?”说着门被打开,开门的正是杨一。李鸿章见杨一亲自开门,连忙施礼道:“打扰杨都休息了,少荃有礼。”杨一赶紧扶住李鸿章,嘴里说道:“少荃,我都说了,大家私下就不用行俗礼了。”
张健在一旁道:“就是,少荃也太放不开了。”杨一把李鸿章让进书房,李鸿章环视书房,见书房内摆满各种书籍,正打算说点什么为开场白,杨一抢先道:“少荃你别看这里书多,其实都是摆样子的,我还真没看过几本。”杨一这话一说,李鸿章顿时就觉得大家关系拉进许多,也觉得杨一没有那高官的做派,心里不由道:“这杨一能威镇三省,倒也和此人性格有关。”想着李鸿章从怀里掏出曾国藩托他带按理的信件,呈给杨一。杨一接过略看一下,笑着递给张健,张健看后笑道:“大人料事如神,敏思佩服。”原来信里说的正是买枪炮的事情。
张健笑着对李鸿章道:“少荃,事情大人下午就准备下了,五千支后装步枪,十万发子弹,另有60毫米迫击炮20门,少荃满意否。”李鸿章其实在外面偷听的时候就大概知道这事,现在听张健这么一证实,更是对杨一为自己所做的感动不已,正想说写感激的话,有被杨一抢先说道:“少荃不必感激,但凭你和敏思的交情,这忙我就得帮,更何况里面还有曾公的面子。不过我可说好,这钱我是没赚你们的,所以运费得你们自己出。我帮你们联系好了沈家的船队,帮你送到温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