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并作为镇压叛乱最有力的武器,怎么能让它流入民间,所以乾隆否决了这项提议,中国也因此错过了一个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机会。不过朝廷对火器部队的建设历来都很重视,每朝都设有“神机营”但数量很少,而且威力和射程比起洋枪洋炮差的多了。同时清朝对火器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民间是不允许私人拥有火器的,一大拿发现那是当谋反罪论处的,说起来杨一的中普合资企业,那还是算的上违法的底下工厂。上次买枪也算向荣运气,霍夫曼带来中国的枪是普鲁士王国的最新产品,连部队都装备不多,是当前欧洲最先进的步枪之一,杨一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亏的慌。
“洋枪洋炮,大人只要出的起银子,我负责帮你弄来,不过大人想要上次那中恐怕价钱上要比原来贵许多。”杨一先把价钱抬高先
“哦?这是为什么?”想到要多花不少银子,向荣心疼的问。
杨一才把自己在广州如何遇见普鲁士来的霍夫曼,如何结交的过程添油加醋的说一番,听到向荣耳朵里的是杨一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救了普鲁士的皇家贵族霍夫曼爵士,为感激杨一的恩情,两人还拜了把子,又半买半送了一批枪给杨一,这才能买到便宜货。
说完这些之后杨一又说:”大人在下虽然和霍夫曼是兄弟,但亲兄弟明算帐,总不能让别人大老远从欧洲把东西远来不赚钱吧,这实在说不过去。再者大人眼下就算把钱放在我面前,我也拿出枪来,还得等人运来才有是吧?”意思是你看着办吧,总之再想有那样的好事是没指望了,眼下还没货你出再多的钱我也没办法。
“行,先生看着办吧,先生是痛快人,我向荣也痛快,洋枪的事还是摆脱先生了。”说着向荣掏出一把大面额的银票摆在桌上,杨一粗略的看了看,大概有十几万的样子,看来向荣是尝到甜头啦,这次还真下了血本了。
“好,买洋枪的事,在下包了。”说这杨一也不管向荣心疼的目光,把银票一把收到怀里。
“大人,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兵。”
“敬听先生高见。”
“大人,民心可用啊,发贼为祸,民间士绅多有痛恨,大人进京面圣,可请皇上下旨,鼓励民间自费兴办团练,协助官军剿贼,朝廷论功行赏。这样朝廷多了不少兵勇,还能省下一笔开支。”
“听先生一席良言,向荣这就有底了,只可惜先生大才,高瞻远瞩却为何不入朝为官,替朝廷分忧?以先生之才,当朝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向荣开始用官禄来拉拢杨一。
“大人过奖了,其实我倒还真的有入朝为官的想法,不知道大人能否帮忙。?”
向荣一听,兴趣来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杨一对做官不感兴趣,想拉拢杨一却找不到法子,现在杨一主动说了,以他现在的地位,保举杨一做个小官,那还不跟玩似的。一直都是他在求杨一,弄的他在杨一面前说话都不硬气,现在翻身的机会来了,向荣想的不由激动起来。
第一部 第十七章 小刀会
“先生想做官,不知道先生可有功名在身?”向荣小心的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杨一怎么得也中过秀才吧,没准还是举人什么的?
“孔老儿的狗屁文章我才没时间去读,也没哪闲工夫参加科举,更别提功名了。”提到科举杨一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话说的向荣听起来就舒服,他自己本就是个老粗加丘八,平时为了巴结朝廷里的官,也学着说些文皱皱的话,放些酸屁,骨子里还是满洲人的粗野本性,平时对那些靠读书作官的就不怎么服气,现在听杨一这么一说顿时把杨一当做知己。
“先生要想做官,倒也不难,向某一定代为保举。只是不知道先生想做个什么官?”
杨一想了一想说:“刚才提到团练,我就想吧,眼下局势动荡,这上海表面上看起来距离那武昌还远,可指不定哪天这发贼就杀到面前,所以我想谋个武职,兴办团练,既能保一方平安,也可助朝廷杀贼。大人以为如何?”
向荣略做思考道:“这上海是个县,武职顶多够个千总,对先生来说不合适,我看这样吧,先生委屈一点,挂名在向荣手下做个五品守备,先生尽管组建你的团练,别人要问起来,就说奉了我的命令在上海练兵,我看哪个王八蛋敢给我添乱。先生再出点银子捐个功名,到京城后我就备报兵部,等朝廷正式批复下来,我就派人送与先生,如此应该没什么问题。”说着向荣要来笔墨,写了个手谕,摸出随身携带的官印盖了上去,这样杨一就算是朝廷的守备了。
“如此甚好,杨一多谢大人成全。”杨一对向荣行了一礼。
向荣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其实先生对向荣的帮助更大,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嘴上说不算什么,脸上却是一付得意的表情。
说话这天就中午了,杨一便留向荣下来吃饭,向荣也没推辞,只是让杨一派人给门口的几个亲兵送点吃的,两人落座三位美女把热菜美酒端上,刚吃到一半,突然小红急急忙忙跑进来说:“不好了,工厂出事了,打伤人了。”
杨一对向荣说:“大人,失陪了,我得去看看。”
向荣一拍桌子怒道:“走,一起去看看,我到要看看是哪些兔崽子给先生捣乱,搅的我们饭都吃不安生。”说着也叫上门口的亲兵也跟着去了。
杨一和向荣赶到工厂,发现厂门口堵了一群人,连上海县的衙役也在场,杨一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上海的一些地痞跑来捣乱,要收工厂的保护费,工人们做不了主,就把霍夫曼给叫来了,霍夫曼哪里会理会这些流氓,说话就要工人们赶那些流氓滚蛋,没想到从旁边突然杀出100多号人来,手里都拿着家伙,霍夫曼提防不及,挨了几棒子,头也被打破,鲜血流了一身,其他的工人也被打的够戗,被人放倒了十几个,还冲进了厂子乱砸东西,叫嚣着不交保护费就别想在上海混,这一下把厂子里其他霍夫曼的普鲁士同胞给惊动了,几十个人端着从普鲁士带来的洋枪,乒乒乒的一阵射击,也放倒了对方几十号人,对方见洋枪犀利,架起伤号掉头撤退,霍夫曼带着人马就要追,谁知道来了一群衙役,领头的班头不但不抓那些流氓,居然还带人把霍夫曼他们拦住,放跑了那帮家伙。
杨一看了看那领头的班头:“来的可是上海县衙属下?请教高姓大名?”这班头生的到是魁梧,见到杨一他们来了也不说话,这是冷冷看看着杨一他们。
“在下刘丽川,上海县衙捕头。”
刘丽川?杨一一听这名字,心里暗叫,老天,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差点坏了我的大事。杨一记忆里的刘丽川应该是上海“小刀会”的首领,纠集了一些倍受洋人和官府欺压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对外称“兴义公司”1853年的八月在上海起义。1853年?不就是今年吗?杨一暗自高兴,还好发现的及时,要不以刘丽川他们对待洋人的态度,造起反来,自己的工厂和这些普鲁士技术人员还不都遭殃了。尽管杨一内心对历史上的“小刀会”还是抱同情和支持态度的,但眼下这些家伙的存在,客观的影响了杨一的发展计划,留他们不得,也只能对他们下黑手了。
“既然是捕头,为什么不去抓闹事的流氓,反而来阻挡我们的人?”杨一斥问。
“嘿嘿,凭你的一面之辞我就得相信,别以为有洋人给你撑腰我就怕你。”刘丽川看来对洋人是深恶痛绝,连带杨一也讨厌上了。
刘丽川一说这话,厂里的工人和那些洋人们不干了,吵着要去追那些闹事的流氓。刘丽川和他手下的捕快们堵在门口,就是 不让他们去追,很明显,他们是一伙的。
“好啊,我到要看看谁敢再拦着,伙计们,抄家伙,谁拦着对谁不客气。”杨一大吼一声:
刘丽川面无表情的,冷笑道:“我洋人拿不得,难道连你们这些狗腿子也拿不得吗?”说着也大喊一句:“兄弟们,今天谁要踏出这厂门半步,就都给我拿下。”衙役们齐声应诺,手里的家伙也亮了出来。双方剑拔弩张,这就要开打。
“妈拉个巴子的,小的们,把这些个白吃朝廷干饭的家伙都给我拿下,放走一个军法论处。”原来的向荣在叫喊。刚来的时候,向荣就派手下的亲兵去驿站把自己的护卫队叫来,也就是用杨一买的那些洋枪装备起来的200多号人,刚才在一边听刘丽川说话,心里那火早就冒起来了,只是由于自己的人没到,他也就没说什么,眼下自己的手下杀来了,此时还不发威更待何时。
两百条洋枪顿时就把这十几个衙役围了起来,刘丽川心道不妙:怎么跑出这么些官兵了,脸色也变了:“你们居然敢包围朝廷衙役,难道想造反吗?”
向荣大怒骂到:“你个王八蛋,朝廷的衙役要都象你,天下早他妈乱套了,你小子勾结流氓收保护费,你以为老子是瞎子吗?也不看看地方,杨先生的地盘就是老子的地盘,就凭你们这些下三烂也敢来闹事,今天老子就要代替这上海县整治你们这些污吏。”说完多着手下的兵丁们说:“都给我听好了,三声之内,他们不缴械投降,格杀勿论。”在向荣看来,当差的收点保护费不过分,他自己就没少收,只是收钱也应该看对象,姑且不说不知道杨一是他向荣的朋友,但就这一厂子的洋人也不该来这捣乱嘛,洋人是你们惹的起的吗?这不是存心给朝廷添乱吗?看来这上海县令是不想干了,才任这帮无法无天的手下乱来。
当、当、当、向荣一声令下,当兵的也一起怒吼,惊的衙役们手里的家伙纷纷落地,直接就放弃了抵抗。
看见向荣的手下杀到,杨一也就放下心来,对向荣说上一句:“大人,这些人就交给你了,我得料理厂里的事。”说着一拱手,向荣回道;“先生尽管去忙,县衙那边有我。”向荣带这手下押着衙役去了上海县衙。
留下的杨一急忙一面安排受伤的人去看医生,一面让人把厂里收拾干净,还好厂子里损失不大,只是砸坏了一些门窗。忙完厂子里的事情,回到家里,发现向荣已经在那等他,原来向荣是来向杨一告辞的。
“杨先生,皇命在身,不敢多留,县衙那里我都处理好了,你就等着他们的回话吧。”杨一把向荣送到管道上,道一句:“大人一路顺风。”这才挥手告别。
(咸丰三年(1853)八月,刘丽川等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创立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首领为刘丽川、周立春等。刘丽川,广东省香山县人,农民出身,曾做过伤科医生,道光二十五年加入天地会。道光二十九年到上海,与福建人陈阿林、江苏人周立春、潘启亮等联合兴安会馆董事李仙云、嘉应公所董事李少卿、上海商董徐渭仁等建立上海小刀会。对外称“义兴公司”,主要成员为农民、城市劳动者、失业船夫以及受外国侵略者排挤的中国行会商业资本家。咸丰三年七月十三日,嘉定农民千余人在徐耀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一度占领县城。随即与上海小刀会周立春等联合,于八月初三日再次攻占嘉定。初五日,刘丽川率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占领上海县城。杀死知县袁祖德,活捉苏松太道吴健彰。刘丽川在上海建立“大明国”,后改名“太平天国”,自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并上书洪秀全,表示愿意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小刀会起义军纪律严明,又于上海全城遍贴布告,痛斥清朝及外国侵略者罪行,阐明起义宗旨为“反清复明”,故从者甚众。不久相继占领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并计划与苏州小刀会起义军配合,夺取苏州。小刀会占领上海,使围困太平天国天京的江南大营之主要饷源江海关税收陷于停顿,且势必影响到即将到来的海运漕粮,故清廷大为惊恐,急调江南大营军队前来镇压,八月二十日,清军攻入嘉定,周立春被捕,死于苏州。小刀会退出青浦等地,集中力量守卫上海县城。从此,小刀会起义军从进攻转入防御,继续与清朝统治者及外国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关于小刀会刘丽川的描写,与历史多有出入,这也是应故事情节的需要而篡改的,大家理解。
第一部 第十八章 庐州
1853年对大清朝来说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春节刚过,正月初二太平军就从武汉顺流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克沿江重镇九江、安庆、芜湖,威胁苏皖,兵指金陵。
杨一和他的女人们在一起过了他来到这个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后,第一届“丽人”集团董事大会正式召开,出席的有董事长杨一,副董事长霍夫曼,董事齐横波、李香柔、霍小玉。在会上杨一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的一年里,兵工厂要尽快加紧员工的培训,一旦钢材到位,就可以投入批量生产,该项由霍夫曼负责。鉴于南方局势动荡,化妆品市场的工作中心将北移,争取“丽人”系列产品占领北方各大城市的市场。霍夫曼带来的织布机也开始投入生产,眼下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即将组建的团练服装用布,进而才考虑投放市场。
同时杨一还宣布,他将放弃集团执行总裁的职务,由霍夫曼接替,杨一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尽快组建起一支能打仗的队伍。
大年初二,杨一选择了和太平军出动同一天,踏上了前往安徽庐洲的旅途,这次去安徽,杨一是以向荣军募兵守备的名义去安徽招兵。几个女人见杨一要出门,都有些舍不得,问杨一怎么不就近招募兵员,杨一解释说他不是不想在上海一带就近招募,但考虑到江浙一带民风素来柔软,重文轻武,难以快速形成战斗力,而两淮一带民风强悍,那是个招兵的好地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杨一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这个名字一直以来和一系列卖国条约联系在一起,倍受国人唾骂,但在杨一看来,李鸿章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忍辱负重,励精图治,兴办洋务,建立水师,送幼童出国留学,李鸿章心中何尝没有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只可惜他处在一个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朝代,他能做的他都做了,不能做的他也尽量在做,只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上有荒淫无度的慈禧太后,下有腐败的百官,外有列强环顾,内有民变四起,李鸿章空有一腔振兴国家之心,却难酬壮志,最终落了个在一片骂声中郁郁而终的下场,一代名臣,只可惜生不逢时,徒之奈何。
历史上大概过些时候,李鸿章应该跟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安徽组建团练,杨一要赶在他们前面拉起一支队伍才行。还有就是要赶在太平军占领金陵前回到上海,时间紧迫,买来马匹,杨一带了两个伙计充当随从,马不停蹄的向庐洲赶去。
一路走来,迤俪北上,经苏州,镇江到金陵,满清入关一百多年,虽然在江南制造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但在康熙,乾隆历代皇帝的刻意弥补下,在儒家思想的浸泡消磨中,中国的百姓们还是很快被奴化,在这一点上杨一感到漫长的封建社会的里程,民族思想的僵化,闭关自守的国策,给中华民族的崛起带来太多的阻力了。自康熙起到道光数代,江南历来都是朝廷的税收大户,一百多年的平静造就了无数繁华的印记,眼下虽然发贼作乱,但这金陵城内却看不到一点紧张的气氛,秦淮河上依旧是处处笙歌,风流依然,城墙上爬满的藤蔓也似乎在诉说这百年的宁静带来的腐化,难怪太平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会惊慌失措,几乎没什么抵抗就拱手相让,历史上这金陵城在杨一的记忆中好象也没有成功的防御战例,看来在美丽的秦淮河的确是消磨英雄气概的温柔乡。
鸦片战争,英国人率先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机器生产的廉价商品冲击着传统的手工业,中国的民族工业的萌芽先是被清政府的政策压制,后又被西洋列强扼杀。土地的兼并,大量的民间手工业者的破产,加剧阶级矛盾的恶化。
经过一周的跋涉,庐州城的城墙遥遥在望。庐州,包拯的故乡,包公祠,逍遥津古战场,这是后世的历史教科书给杨一的记忆,眼下这庐州就在眼前,不知道这李鸿章是否能如期返回。
这庐州城不大,不过这里的洲官看起来不错,城墙上有新修补的痕迹,护城河边的淤泥也说明了近期有清理过的。进得城来,一眼看去,建筑古朴,青石板铺就街道,不大的庐州在节日喜庆的烘托下,到也显出一些喜庆和热闹。
进得城来,当然先要安顿下来,乐来客栈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店门紧闭,过年了,也没什么客人,这客栈老板也关门啦。
帮、帮、帮两个伙计砸了砸客栈的大门,两个伙计一个叫王小二,一个王小三,本是厂里的学徒,杨一见二人机灵,又是兄弟,所以便带在身边使唤。
大门打开,探出一个脑袋。一张精瘦的脸上却有一双精明的眼睛。:“几位是?”
“我们要住店。有上房没有?”王小二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