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看来,太子就是这个中间商啊,早知如此,就不答应太子了,若是自己和方继藩合作,岂不美哉。
  只是……若是当真如此……太子和方继藩的目标达成,这是何等巨大的利润,且对于商户和作坊而言,只怕也有极大的好处吧。
  弘治皇帝心里唏嘘不已。
  却在此时,那陈彤定了定神,似乎也缓过劲来了。
  其实昨日忙碌完了商场的事了,经历了许多日不眠不歇的布置,他已是疲惫不堪,后续和商户的接洽,他没有参与,匆匆去睡了一宿,因而,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些商户们竟是疯狂至此。
  他本就聪明,此时看到时机,立即道:“陛下,其实……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所谓的买卖,并非是奔着图利去的。”
  本来皇帝和太子君臣大谈买卖的事,尤其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实是有些不雅。
  文武百官们,心里震撼于方继藩这狗东西居然这样也能日进金斗,难免酸溜溜的,心里既是佩服,却又觉得,人心不古,连皇帝竟也变了,这庙堂看来,也要成为一个大商场。
  此时却听陈彤道:“士农工商,工商也是国家的根本,这工商给我大明,带来了诸多的好处,这是显而易见的。臣此前在户部,自打新政以来,这国库的岁入和主要财源,已逐渐从农税,渐渐变成了以商税为主,此乃大势所趋,未来,臣更敢断言,随着工商的兴盛,商税将成为国库最主要的财源,农税甚至可有可无。”
  “因而,工商之兴衰,已到了关乎国本,关系到了江山社稷的地步。随着屯田卫引入了新的粮种,改进了耕作的方式,我大明不敢说千秋无饿死之民,可至少,眼下,这农业是稳的,因而,朝廷眼下最该关注的,恰恰是工商的发展。”
  “这些年来,工商发展神速,使这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商户遍地,可这些良莠不齐的商户和作坊,既给国库带来了稳定的财源,也使许多流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却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深知工商的利弊,时至今日,工商不可一日不促使其发展,却也不可不对其进行规范,太子殿下和齐国公为此……忧心忡忡啊。”
  朱厚照:“……”
  好吧,似乎这话也有道理,朱厚照立即摆出一张苦瓜脸,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方继藩心里不禁感慨,还是读过书的人会说话啊,什么事,都能讲出道理来,还是十分好听的道理。
  没有错了。
  嗯,我方继藩……确实就是这般想的。
  弘治皇帝脸色变幻不定,他左右四顾,立即察觉到,方才自己过于震撼于兴国商号的利润和生意模式,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有些失态了。
  好在……百官们听到了这陈彤说到此处,反而个个定下了神,不再是方才脸色古怪的样子。


第1555章 陛下恩典
  陈彤这番话,虽然有人不喜欢,可至少还是认可的。
  粮税毕竟有限,而国库的收入,工商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年,国库的岁入日益的增加,可花的照样还是快,并不是说从前能有三百万两银子的岁入花三百万两,现在有三千万两银子的岁入,还是花三百万两。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若是工商没了,朝廷怎么办?
  陈彤在此叹了口气,才又道:“工商已经事关国本,太子殿下乃是储君,齐国公更是与国同休,事关重大,这也是为何太子殿下与齐国公起心动念建立兴国商号的原因。只是……如何确保工商所引发的风险,如何控制商户和作坊呢?殿下和齐国公睿智啊,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即是这兴国商号。”
  君臣们自是心思各异,此时却都不发一言,继续聆听。
  陈彤则继续侃侃而谈:“利用这兴国商号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利用订单可以约束作坊,确保他们不能以次充好,也确保他们有稳定的收益。
  在控制了作坊之后,转过头即可利用手伤的货源来控制商户,再利用商户来开拓渠道。
  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所有的商户和作坊统统都归于兴国商号的控制之下,商贾们需遵守兴国商号所制定的标准,方可轻松的挣来银子,兴国商号再鼓励商贾们不断的拓展渠道,振兴工商,如此,不但兴国商号可以借此牟利,对于朝廷而言,工商能够有序,而不引发任何的乱子,绝大多数的商户,都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与太子殿下休戚与共,岂不就是效忠于宫中?从长远而言,兴国商号以百货商场为标杆,鼓励所有的渠道商人,开拓天下的市场,这对于工商,也有极大的帮助,未来朝廷的岁入,也随之水涨船高,陛下……这对于朝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太子殿下所为,实是让臣钦佩,而齐国公善谋,也令臣望尘莫及。臣愚钝得很,跟随太子殿下和齐国公已有数月,也不过勉强能揣测他们心中万一,可哪怕是这一丁点的想法,也令臣觉得受益无穷,因此不敢懈怠,这些日子,跟着殿下和齐国公,鞍前马后,臣实是愚钝不堪之人,能有效劳的机会,便已知足了。”
  说罢,叩首。
  殿中很安静。
  说话的人,此前可是户部侍郎。
  这个人,你可以说他坏,但是并不能说他蠢,能做到户部侍郎的人绝不可能会蠢。
  陈彤的一番话,其实颇对许多人的胃口,他首先的预设了商贾贪婪,因而良莠不齐,带来了许多的隐患。这岂不就是儒家的主张嘛?
  抑制商人的本质,就在于抑制他们的贪婪啊。
  在这个立论基础之上,他方才说起工商对于国家的重要,甚至对于朝廷,对于国库的重要性。
  只怕这文武百官,没一个人在此时会站出来反驳他。
  理由很简单……谁敢出来反驳,国库的岁入剧减,这笔账算谁的?
  最终,他将太子和齐国公的想法说出来,还有这兴国商号如何控制良莠不齐的商户,又如何促使商业的发展,进而达到社稷稳定,岁入增加的目的。
  这一番话,既满足了百官的心理,又同时给太子和方继藩脸上贴金,将这赚钱的买卖,变成了有利于江山社稷的大事,且已刻不容缓,再不是私心作祟这样简单,而是关系到了天下的大局。
  弘治皇帝听了,也觉得舒服。
  他连连点头,觉得颇有道理,因而也从方才的尴尬之中,渐渐的缓了过来,微笑的看着陈彤。
  此前对于陈彤的印象实在太坏,而现在……却发现陈彤这个家伙,虽然后知后觉,却也算是一个干才,短短数月功夫就焕然一新,倒也称得上人才了。
  弘治皇帝凝视着陈彤,突然对他起了兴趣:“朕听说卿家现如今颇为干练,连这百货商场从无到有,也都是卿家事无巨细,一并办成的?”
  陈彤道:“臣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拾人牙慧。”
  弘治皇帝颔首,很是满意,他现在对于能办好一个作坊或者是大商铺,已有一些敬畏之心了,因而颔首点头道:“这里头牵涉到的,是数不清的杂事,卿能如此,朕也颇为欣慰,卿家还是有才能的。”
  这文武百官之中,陈彤现在已算是异类了,他能办妥的事,别人办不好,这才是本事。
  弘治皇帝沉吟了一下,随即道:“卿本是户部侍郎,朕欲令卿官复原职,如何?”
  陈彤心里咯噔了一下,嗯,有些意外……
  幸福来的太快了!
  刚刚差点掉了脑袋,转过头,居然……要官复原职了?
  他压抑着心里的激动,他当初可是无时无刻的想回到户部去啊,毕竟身为户部侍郎,是何等的体面,多少人对着他曲意奉承。
  他忙叩首:“陛下恩典,臣……臣真是万死,亦难报万一,只是……只是……”
  他却又突然道:“只是……现在这兴国商号,正在草创之时,百废待举,臣虽不才,现在好不容易,学会了一些经营之道,这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本事,可是朝廷可以离得开一个庸碌无为的户部侍郎,可暂时兴国商号,却是离不开臣,臣……谢陛下恩典,可是臣却还是请陛下收回成命,再择贤良。”
  此言一出,实是令人惊异,百官动容了。
  户部侍郎都不做了,却去给方继藩这狗一样的东西做狗腿子?
  难道户部侍郎,还及不上区区一个狗腿子重要?
  这陈彤……吃错药啦。
  可陈彤却仿佛是主意已定的样子。
  事实上,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是官复原职,方才他甚至天人交战,可想到兴国商号还有许多构思没有完成,自己竟发现,自己和兴国商号,有着几分难以割舍了。
  弘治皇帝脸色一变,他的惊讶不少于其他人,他凝视着陈彤,脸色却多了几分敬重。
  别人都是求官,这陈彤竟如此谦让。
  嗯,不得不说,这是个能办事的人。
  将来……若是再磨砺磨砺,定可以成为肱骨之臣。
  弘治皇帝沉吟着,看着陈彤的眼眸里多了几许欣赏,正色道:“既如此,那么卿家就暂时在兴国商号好好办差吧,可是……你终究是有功名的人,将来……朕迟早还要用你……”
  说罢,弘治皇帝顿了顿,又道:“敕命陈彤为南京户部尚书,以户部尚书之名,暂在兴国商号,处置工商事,待这商号逐渐步入正轨,后继有人之后,朕自要委以重任。”
  此人……算是个经济之才,弘治皇帝惜才,实在不忍心他马放南山。
  陈彤却是一愣,这下子,轮到他惊讶了。
  若是说方才他做出决定的时候,心里没有一点的遗憾,那必是假的。
  毕竟……这等于是断绝了自己的仕途,自己当初付出了许多才有的仕途啊。
  可万万料不到,在他做出那样困难的选择后,陛下竟给自己加官晋爵了。
  户部尚书啊,虽然是南京的,这南京户部尚书,其实只是虚职,没有太大的权柄,可有了这一层身份,却还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
  甚至……他已可以想象,等再过几年,自己磨砺了一番之后,或许……陛下甚至将真正的户部交给自己……
  想到几个月前,自己还在获罪,转过头,陛下却不拘一格,予以恩荣,或许是因为喜极,陈彤竟是热泪盈眶,叩首道:“臣……谢陛下恩典。”
  百官们个个心思复杂。
  而那刘凯之也是为之一愣,顿时……他脸红了。
  从陛下的口气来看,陈彤的前途,可能比自己想象中要远大的多,而自己……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但成就了陈彤,更是彻底的将他得罪了。
  往后……只怕……
  此时,只见弘治皇帝摆摆手道:“至于太子与方卿家,他们也确实是功劳不小,这兴国商号如陈卿家所言,实是利国利民,往后太子和齐国公,还需将心思多放在这上头,往后……”弘治皇帝凝视着太子,意味深长的道:“往后,将这兴国商号办成,朕也就可以无忧了。”
  这句话显然别有意味。
  许多人都听明白了。
  兴国商号……可以将所有的商户都和太子休戚与共,这对于太子在未来克继大统,当然有极大的好处。
  往后,这天底下,还有谁比太子殿下的地位更加稳固呢?
  朱厚照自是道:“儿臣遵旨。”
  方继藩却故意慢了一拍,等朱厚照说了一句遵旨之后,随即热情洋溢的道:“陛下见识卓越,非比寻常,这一番鼓励,实是令儿臣精神抖擞,儿臣此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便是拼了性命,死上一万次,也定要为陛下分忧,为太子解难。”


第1556章 吃香喝辣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表示了赞许。
  若是别人说这个,弘治皇帝难免觉得此人定是溜须拍马,夸夸其谈之辈。
  可方继藩说要赴汤蹈火,继之以死,弘治皇帝却还是颇为相信的。
  弘治皇帝心情不错,屏退了群臣,将朱厚照和方继藩留下,细细的问过了这商号的事,他努力的理解商号的运行原理,也不禁为之赞叹。
  许多人只想着,人与人物品交换着换银子,又或者是从地里刨出粮食来换钱,更有甚者,通过抢掠了挣银子,可谁能想到,制定标准挣来源源不断的银子呢。
  “这商道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弘治皇帝笑了笑,而后看向方继藩,道:“卿家是怎么想出来的?”
  方继藩道:“儿臣在陛下身边,耳濡目染,岂有不开窍之理,吾皇圣……”
  弘治皇帝忙压手:“罢罢罢,朕部再问了。”他无奈的摇摇头。
  弘治皇帝随即又道:“朕现在细细思来,你们之所以能做成这个买卖,无非……就是利用了人信罢了。商贾们交易,难免会有诸多的不便,也难以轻易产生信任,因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讨价还价,或是勾心斗角,你们建立了标准,广泛采购,最后再以公平的价格铺货,本质而言,是商贾们信任你们啊。太子方才说,商号的主旨,便是带着所有合作的商贾一起发财,一起来挣银子,你们有肉吃,也一定想尽办法,让他们吃肉,这……才是真正的商道,商道不是狡诈之术,真正立足的,还是信用。”
  弘治皇帝笑起来:“这一个信用,价值万金。可见,太子比从前,是稳健许多了。其实做天子,又合唱不是如此呢,若是人人从天子身上,得不到好处,这江山社稷,也就该破碎了。要让人们效忠天子,便是要人安居乐业,让他们深信,他们若是有了冤屈,皇帝能令他们沉冤得雪。若是遇到了贼寇,皇帝能为他们讨贼,保他们平安。若是他们遇到了灾情,皇帝能下旨赈灾,不叫他们饿死。只有让臣民们深信这些,这太平盛世,方才不远,这皇帝,方为好皇帝。”
  朱厚照显得不自然,连连点头:“父皇说的是。”
  弘治皇帝便看他一眼:“怎么见你小心翼翼的,怎么,真怕真食言反悔?你放心便是,好好办差,商号和朕一丁点关系都没有,你要想商贾之所想,那便好好去做,要让人信服你,就如你所言的一样,男人一诺千金,既是要带着这些商户发财,那一定要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才好,好了,退下,免得你见了朕,如猫见了老鼠。”
  朱厚照这才咧嘴笑了:“父皇教诲的是,儿臣一定……一定好好干。”
  他和方继藩,就好像怀着金元宝走夜路的孩子,听了弘治皇帝准他们告退,便一溜烟的忙是出宫,仿佛弘治皇帝是强盗一般。
  “真是奇怪啊。”朱厚照禁不住道:“老方,你难道没有察觉,今日父皇格外的大气,本宫还一直在担心,他又插手呢,他虽每一次都说君无戏言,可本宫太了解父皇了,咱们挣这么多银子,他甘心?”
  方继藩却是一副智者的模样,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朱厚照,随即道:“殿下啊殿下,这一切都来源于臣的布置。”
  “嗯?”朱厚照不解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正色道:“陛下的银子,将来还不是殿下的,陛下虽爱财,可是他真正关爱的,却是江山永续啊,否则,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咱们这个买卖,和别的买卖不同,朝廷历来不信任商贾,而这兴国商号,却借此控制了天下的商户,这既能令陛下和百官们放心一些,同时对陛下而言,这也是一次对太子殿下的磨砺。”
  朱厚照乐了:“只要他不来管着本宫就好,咱们好好的挣银子便是。”
  朱厚照对于银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或许是穷疯了。
  待二人说说笑笑到了午门,却见一人在午门外头,来回踱步,一看到太子和方继藩出来,立即上前,下拜:“下官见过殿下,见过齐国公。”
  细细一看,此人竟是陈彤。
  陈彤如今成了尚书,地位显赫,将来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他思来想去,这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和齐国公对自己的关照吗?
  若非是跟着太子和齐国公干,只怕自己一辈子,还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更不可能,会有今日的际遇吧。
  从阎王殿里走了一圈,他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因而,在此候着朱厚照和方继藩,先行了大礼,随即道:“太子殿下和齐国公大恩大德,下官至死,也是铭记于心,这辈子下官当牛做马,也难报万一。”
  这话就有些夸张了。
  朱厚照和方继藩相视一笑。
  方继藩便叹道:“好啦,不要如此,我早说过,我一向很看欣赏你,你好好在商号中办差,便算是报答了。”
  “是,是,下官一定竭尽所能。”
  “是了,那个叫什么什么刘凯之的,可是御史?”
  方继藩突然想起了什么。
  陈彤一愣,随即道:“他乃礼部郎中,哎,说起来,此人和下官,从前还算是莫逆之交,既是同年,又曾共事……”
  朱厚照咬牙切齿道:“既从前是朋友,不曾想今日却要将朋友置之死地,老方,你放心,本宫就不是这样的人。”
  方继藩打了个寒颤:“太子殿下为何突然着重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