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败家子-第6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继藩而后道:“西山新建的棉纺作坊,利用的,便是太子殿下所创的蒸汽机原理,利用它们的力量,来进行纺织,且太子殿下,对于纺织机进行了极大的改良,这投产一个月来,棉纺作坊的产量极高,且雇佣的女红,不过数百人,眼下的产量,已高达十数万匹,陛下……若是不信,且去看看就知道。”
  数百人,生产十数万匹布。
  这还是太子研究出来的。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依旧还是难以置信。
  可是……他看着方继藩,却有些信了。
  只有市面上,凭空多出来了大量的布匹,才能引发布匹价格的暴跌,这个道理,刘文善已经讲清楚了。
  只是……几乎所有人都疏忽了这一点。
  因为千百年来,毕竟,不曾有过效率提升如此可怕的事。
  刘健等人,还是一脸疑虑。
  倒不是不相信,而是……一时之间,无法消化。
  “那就亲自去看看。”弘治皇帝咬了咬牙。
  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来人,摆驾,朕要亲眼去看看。”
  看了,心里才踏实啊。
  尤其是这等子虚乌有的事。
  张皇后也动心了,她是懂纺织的人,看着朱厚照,她实在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平时他不惹祸就不错了,可怎么就折腾出了这么个东西。
  难道……这是因为……继承了张家那股子聪明劲?
  像自己!
  当然,还是眼见为实为好。
  “陛下,臣妾也想去看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
  近来陛下出巡比较勤,不过因为并非是重大的场合,所以安排起来,倒是迅速。
  一声令下,数十辆马车,就预备好了。
  弘治皇帝和张皇后上车。
  禁卫们都是便衣。
  刘健等人,也上了马车,跟在陛下的马车后头。
  不过三人挤在一辆车上。
  李东阳若有所思,低着头。
  谢迁显得很急躁,不断的拉开了车帘子,想看看到了哪里。
  刘健却是一脸恐惧之色;“真是后生可畏,倘若,当真如太子殿下和齐国公所言,那么……宾之、于乔,这该有多可怕啊。”
  “看了便知了。”
  车厢里,陷入了沉默。
  ……
  张皇后极少出宫,难得出来,一路欣赏着街景,却是满腹心事。
  弘治皇帝靠在沙发上,头枕着这软垫,手指轻轻的拍打着扶柄,他没心思说话,脑子里,万千思绪。
  浩浩荡荡的人马到了西山,停在了一个大作坊门口。
  马车直接进入作坊。
  这作坊是高墙。
  入口处是几个看门人守着。
  一见到这样的车队来,看门人立即站得笔直。
  弘治皇帝下车的时候,便听到作坊里传来的轰隆轰隆声,他先下车,搀扶着张皇后落地,其他人不敢靠近,朱厚照、方继藩和刘健人等,便已围拢上来。
  那巨大的作坊,上空是个烟囱,烟囱冒着滚滚的乌烟。
  或许是因为蒸汽机的缘故,以至于作坊里的四面窗户,都在微微的颤抖。
  这里的环境……有些让人不舒服。
  不过……弘治皇帝忽略了这些细节。
  “父皇,里头就是了。”朱厚照跃跃欲试道。
  弘治皇帝心情激荡,快步向前,到了作坊门口,回头,想要牵住张皇后的手,却见身后的朱厚照,开始扑哧扑哧的脱衣服。
  弘治皇帝:“……”
  这作坊里,都是女工对吧。
  现在是天寒地冻吧。
  太子方才捂着厚实的衣衫是吧。
  到了门前,脱衣服……
  弘治皇帝觉得朱厚照是属苍蝇的,见了他,手痒痒,总想拍一拍。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一脸麻木的表情,目瞪口呆的看着朱厚照脱的只剩下了一个褂子,两个膀子裸露了出来。
  朱厚照一发劲,两个膀子隆起。
  呼……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在这一瞬间,觉得自己的眼睛瞎了。
  瞎了也比看到这个要强。
  他们努力的调匀着自己的呼吸。
  眼睛落在别处。
  朱厚照却显得很得意。
  “老方,帮我拿着衣服。”
  “不拿。”方继藩像看智障一样看着他。
  倒是一旁的宦官,忙是上前。
  弘治皇帝眼里要喷出火来。
  深吸一口气。
  冷静。
  弘治皇帝瞪了那宦官一眼。
  宦官吓了一跳,忙是退后一步,也不敢去接朱厚照的衣衫了。
  弘治皇帝还是决定不再理会他,跨步进去。
  这一进去,顿时,便觉得热浪滚滚。
  这巨大黝黑的机械,无处不在。
  无数的线连接着飞梭,飞快的翻滚。
  轰隆隆……轰隆隆……
  转轴飞快的传动。
  一个个女工,在自己的岗位前,聚精会神的劳作。
  她们一个个,都在亭亭玉立的年龄。
  见了有人来,也没心思去招呼和理会。
  只是……觉得有几分局促。
  好在,这永远忙碌不完的事,又将她们拉回了工作的岗位。
  张皇后左右四顾。
  她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东西。
  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般的棉纺,是一个纺轮带动,可在这里……一个芳纶,竟是连接了十数个飞梭。
  这……
  岂不是功效,就提高了十几倍。
  且……还有……人力毕竟还有穷尽的时候。
  许多时候,纺织需要两个人协作。一人也不是不可,只是……难免有些顾头不顾尾,效率降低许多。
  可是……那永远不停歇的纺轮,却是一直传动着……
  张皇后是行家。
  她观察着每一处地方。
  有的地方,她能明白,有的地方,却是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存在。
  她走到一个织工身后观察。
  见她只不断的顾着飞梭,将一个个缠满了线头的飞梭取下,而后,再套上一个新的飞梭。只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棉线便此填满。
  又有女工,推着小车,取来空的框子,放下,将装满了棉线的框子搬上推车,带走,另一处……开始进一步的纺织。
  看着女工费力的搬动满筐的棉线,显得吃力,朱厚照的臂膀肌肉隆起,兴冲冲的上前:“我来,我来。”
  说着,嗷嗷叫着,将那满筐的棉线举起,做一个举重的动作,直接过顶,而后,再将其放置在推车里。
  每一个人,只顾着眼前的位置,反复的进行着最简单的劳作。
  张皇后眼前一亮。
  不禁道:“来人,记着这里!看看半个时辰,能纺多少棉线。”
  “是。”一个宦官忙是上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女工。
  张皇后倒也没有闲着。
  她和女工低声说了什么,这里机械的声音,过于嘈杂,轰隆隆的,弘治皇帝也听不甚清楚张皇后对那女工说着什么。
  女工会意,后退一步,站在张皇后身前,怯生生的将位置让给了张皇后,张皇后倒是有了几分精明强干的样子,竟开始在女工的指点之下,照顾着数十个飞梭。
  眼看着那棉线,神奇的在飞梭之中,卷成团,一开始,张皇后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这是极简单的工作。
  张皇后也绝非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渐渐的,她开始熟稔起来,竟开始有模有样。
  弘治皇帝惊讶的看着这巨大的机器,看着张皇后的背影,可此时……他的感受却是……热……太热了。
  为了怕着凉,他穿的太厚实,可进了纺织作坊这大‘蒸笼’里,弘治皇帝片刻功夫,便觉得汗水淋淋而下。
  要是能脱衣服,该有多好啊。
  ……


第1262章 有出息的太子
  整个作坊,就如一个大蒸笼一般,要不了多久。
  弘治皇帝便觉得自己的浑身已是湿透了。
  刘健等人,也觉得透不过气来。
  可这些女工们,却个个来回穿梭,或是在自己的工位上劳作。
  朱厚照光着膀子,就如一个救火队,时而在这里帮衬,又时而在那里帮衬。
  女工们见了他,格外的亲近,这种亲近,并非是那种刻意的讨好。
  弘治皇帝竟有些惭愧。
  成日骂了自己儿子,现在才知,自己和自己儿子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张皇后足足在此,做了半个时辰。
  最终,宦官数了出来,纺出来的线有七十七团。
  若是不熟练的织工,只怕两团都没有,可这机器,竟让张皇后的效率,足足提高了数十倍。
  张皇后不禁道:“敢情本宫和宫里这么多人,白忙活一个月了,有了这样机械,不知节省多少气力。”
  弘治皇帝每一刻,仿佛都在煎熬。
  好不容易,走出了作坊。
  方继藩等人追了出来。
  弘治皇帝面上像是水洗了一般,刘健等人,更是扑哧扑哧的喘气。
  可随后,一股冷风袭来,弘治皇帝觉得神清气爽,他而后惊喜的道:“朕终于明白了,明白为何布匹的价格,降的如此厉害,哈哈哈哈……原来是因为如此,此物,并不在蒸汽机车之下啊,这蒸汽机,果真是妙用无穷,继藩,你说……这是太子折腾出来的?”
  方继藩正色道:“不是。”
  朱厚照本是美滋滋的,就等着这一句夸奖呢。
  一听方继藩矢口否认,他脸顿时拉了下来。
  方继藩道:“蒸汽机车的研究,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是数千匠人们辛劳的结果,而这蒸汽纺织机,不但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所动用的人手,也有上千人,这些人,个个废寝忘食,有的人,吃睡都在研究所里,虽说太子殿下,是领头人,带着匠人们主持此事,可谓是功不可没,可若说只是太子一人折腾出来的,儿臣比较耿直,也不怕得罪太子殿下,只能回答陛下,是太子殿下和无数人一起,同心协力,鼓捣出来的。”
  朱厚照脸色缓和一些。
  老方还是很有良心的。
  这话……朱厚照倒是挑不出一个刺儿来。
  毕竟,朱厚照和那些生员还有匠人们一道,废寝忘食,彼此之间,还是很有几分交情,方继藩为他们请功,没什么不好。
  弘治皇帝眉头舒展开来:“朕明白了,你是想让朕赏赐这些生员和匠人吧。”
  方继藩道:“他们不需要陛下赏赐。”
  弘治皇帝又皱眉。
  方继藩道:“该给他们的待遇,西山已经给了。他们也不求什么功名利禄,只求朝廷能够认真对待他们即可。天下的英才,在儿臣看来,并非只是制八股的读书人,儿臣不客气的说,只会制八股,不过是群酒囊饭袋而已。”
  弘治皇帝:“……”
  刘健几个,更是脸上充血,好端端的,你骂人?
  方继藩笑嘻嘻的道:“你看,陛下,西山就养出了不少只会做八股的酒囊饭袋,侥幸中了一些进士、举人……”
  刘健发现,自己一点脾气都没有。
  别人不敢骂进士和举人,可方继藩却有资格。
  不服气,你就和他的弟子们比一比,谁的八股文,作的好啊。
  连考八股都考不赢,那还有什么资格反驳。
  方继藩道:“真正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既不是商贾,不是读书人,不是匠人,而是在儿臣看来,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当,只要做的好,都有巨大的贡献,都是圣贤,就如屯田卫研究耕作,一些西山书院的学员和匠人研究机械一般,他们和读书人相比,没有高下之分。”
  朱厚照也兴冲冲彻的道:“不错,儿臣也是这样认为。”
  弘治皇帝背着手,他听出来了方继藩的意思,他不禁苦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许多事,说来容易,朕又怎会不知,八股取士,弊病重重,可当今天下,士绅俱都教授子弟们八股……”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和刘健等人对视了一眼。
  大家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思。
  大明朝想要稳定,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统治基础,至少现在,两京十三省,九成九的府县里,依旧还是这些士绅们,若是失去了这些士绅的支持,这天下还稳得住吗?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不过,这些学员和匠人们,朕倒是极想见一见,他们都是有功之臣啊。”
  弘治皇帝说着,欣慰的看了朱厚照一眼。
  此前误会这个小子,成日腻在作坊里,别有所图。
  现在方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和人鼓捣出了这么个东西,每日都在生产布匹。
  “有了这样的机器,国家何愁不兴旺呢?一个作坊,便可月产十万匹,那么若是有十个,有一百个呢?”弘治皇帝显得很感慨:“我大明,缺的哪里是银子,这银子……不过是个铁疙瘩,地里刨出来的,何况,这世面上,还有大明宝钞和西山钱庄的银票,都不过是一张纸而已,这张纸有没有价值,不在于上头印着什么,而在于,市面上,是否有这么多可以兑换之物。”
  弘治皇帝道:“这样的作坊,西山要多建……”
  方继藩摇头:“陛下,西山……只怕不能多建。”
  “嗯?”
  方继藩道:“儿臣打算和陛下成立西山机械作坊,不做布匹的买卖,而是兜售这些蒸汽纺织机,只有让天下的商贾,意识这东西的厉害,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自会纷纷定制,到了那时,不需西山动手,这数百上千的作坊,也会搭建起来。”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这……也是一个好方法。不过……”
  弘治皇帝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么说来,寻常人家,往后不能再织造布匹了?”
  男耕女织,这是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惯。
  男人们出去耕地,女人们呢,则躲在家里,为家里缝缝补补,或是从事织布。
  因而,这个世代,对于妇人们的才艺,首要的就是女红,因为女子懂了女红,将来嫁给自己的夫家,才可以为家里添置衣衫,甚至通过缝补和织造,才可以足不出户的,挣一些散碎的银子补贴家用。
  这一点,弘治皇帝,岂有不知。
  可现在看来……这一条路,怕是走不通了。
  有了这样的机器,如此省力的生产,那么这私人的织造,怎么可能竞争的过这些机器呢。
  方继藩道:“妇人们可以出来做工嘛。眼下,百业待举,最缺的,就是人工。”
  弘治皇帝不禁斥道:“胡言乱语,这岂不是乾坤要颠倒啦,这些话,你在朕面前,胡说几句便罢,万万不可在外头胡言乱语。”
  方继藩很认真的道:“陛下,为何妇人就不能做事了,儿臣就觉得,男人能做得事,妇人们也能做,且还比男人们做的好,你看这作坊里的都是女工,她们的效率和本事,可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好多了,陛下啊,无论是男是妇,都是陛下的子女,陛下怎么能厚此薄彼呢。”
  刘健等人,直翻白眼。
  这家伙……又开始了。
  弘治皇帝吹胡子瞪眼,虽说今日高兴的不得了,却觉得方继藩这些话,会给这个小子惹来灾祸,便厉声道:“总而言之,不可胡说,妇人待在家里就好了。”
  皇帝嘛,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
  “呵……”
  一声轻笑。
  弘治皇帝听到笑声,这才意识到了什么,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侧笑声的主人一眼。
  张皇后嘴上,自是微微勾着,含笑的样子,只是那眼眸里,却透着一股值得玩味的意味。
  弘治皇帝:“……”
  张皇后有些恼了。
  当着本宫的面,陛下说本宫百无一用,好嘛,百无一用便罢了,现在当着继藩的面,又说什么妇人待着便好了,横竖都是轻贱着自己。
  张皇后理了理云鬓,笑吟吟的道:“是啊,方才本宫纺织的时候,便觉得那区区半个时辰,却是辛苦到了极点,可这些作坊里的女子们呢,却是从早到晚,本宫真是佩服她们,若说她们无用,陛下,臣妾万万不敢苟同。这女子,只要遵从三从四德,安分守己,家里有难处,出来谋一些差事,也未尝不可。陛下啊,您看,宫里的那些女医官们,不就都做的好好的吗?尤其是那梁女医,听说她在宫中自学,写了论文,还上了求索期刊呢,这天底下,有几人能如她这般。若没了她,只怕太皇太后……性命已是不保了。”
  “臣妾对陛下万万没有什么微词,只是觉得,陛下视这些出来谋个差的女子为不贞,这实是不妥,难道梁女医,就做错了吗?这些在作坊里棉纺的女子,难道……就因为她们出来做工,就成了乾坤颠倒?多大一点儿事啊,陛下言重了。”
  “陛下,以为呢?”
  张皇后楚楚可怜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老脸通红,眼睛开始四顾,踟蹰道:“这……这……”


第1263章 知识改变命运
  弘治皇帝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他随即微笑:“今日天色不错,今日见了这作坊,朕心甚慰,西山功不可没,太子,继藩,好生用命,知道吗?”
  朱厚照和方继藩忙点头。
  弘治皇帝又笑了:“哎,你们看看,这冬日,冷飕飕的,现在布价降低了这么多,朕的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