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5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大内义言想说什么。
方继藩却又随即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明倭两国,一衣带水,贵国有难,我大明岂可袖手旁观,此乃应有之义!”
大内义言总觉得这背后有什么不同寻常之事,只是……现下……他心已乱了。
方继藩道了一声送客,便有人将他抬了出去。
可过了不多时,外头却又有人道:“陛下,方都尉,唐学士求见。”
弘治皇帝面色淡定,只颔首点头,一会儿,唐寅便取了一份奏报来,先是给弘治皇帝行礼,而后对方继藩道:“恩师,宁波水师有书信来,一百三十五艘舰船,已是整装待发……”
方继藩便向弘治皇帝道:“陛下……”
弘治皇帝方才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方继藩想了想,觉得要解释起来有些难,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陛下,可还记得求索期刊吗?求索期刊之中,曾有一篇论文,认为……我们的脚下,是一个圆球。”
“这……”弘治皇帝沉默了片刻,却还是颔首:“朕有印象。”
方继藩忙给唐寅使了个眼色,唐寅会意,取了一份天下舆图来,这舆图摊开,方继藩亲自送到弘治皇帝面前:“既然是一个圆球,陛下请看,我们的船队,若是向西,一路经过了西洋、天竺海、昆仑洲,若是再绕过黄金洲,之后,再继续向西……理论上而言,船队就可以回到原点。”
弘治皇帝只记得那份周刊中的论文,可这东西只当做猎奇罢了,看看就得了,哪里会往深里去想,毕竟,这些东西太遥远。
此时,方继藩面带微笑的看着弘治皇帝道:“可是陛下是否还记得,当时徐经回航时,曾禀奏说,两位国舅,率船队继续西行?现在……他们在绕过了黄金洲,再继续西行之后,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抵达了倭国……”
弘治皇帝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脸惊讶的道:“用船航行,竟可以回到原点。”
“陛下,儿臣不是说了,这脚底下,是一个圆球啊。”
弘治皇帝沉默了良久,他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不禁哂然一笑:“朕竟有些糊涂,你继续说下去。”
方继藩继续道:“既如此,那么儿臣曾推算过,张家兄弟若还活着,一定是此时回来,他们这一回来,势必山穷水尽,途径倭国……”
弘治皇帝一呆,随即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那些海贼,就是张氏兄弟?”
方继藩郑重点头道:“一定是他们,倭人肆虐东南,所凭借的,就是一群悍不畏死的海中流民,这些人没有生计,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凶残无比。可是……陛下,他们倭人有的是海中流民,却不知我大明也多的是流民,儿臣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大明的流民,绝不比这些该死的倭寇更富有,惹得急了,也绝不会倭寇的凶残,要少半分。”
弘治皇帝:“……”
他的心情很复杂,已经分不清这是夸奖,还是痛骂了。
“你的意思是,倭寇的问题解决了?”
方继藩道:“已经解决了一大半,陛下曾下旨,命儿臣在一年之内解决倭寇的问题,而现在……儿臣不客气的说,半年之内,大明永无倭寇,不只如此,儿臣还将一劳永逸的解决倭人的问题。”
事实上,弘治皇帝要的就是结果,他不是对过程不感兴趣,而是他发现,这个过程……实在太……他娘的越来越难理解了。
他低头看着舆图,舆图上的天下,是圆的,这超越了他从前的认知。
他更无法理解,从天津卫出发的舰队,最终出现在倭国。
当然……他更匪夷所思的是,张家兄弟这两个废柴,再加上一群海上的水手,怎么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弘治皇帝抬头看了方继藩一眼:“卿家下一步怎么做?”
方继藩似是早已想定,毫不迟疑的道:“帮助倭人平贼,宁波水师,照原定计划,将在下月抵达倭国。”
“……”
方继藩继续道:“既然我们都帮助他们平贼了,自然这么大的船队,总得有人养着吧,若是倭人不出点银子,他们好意思吗?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儿臣觉得,倭人一定会掏银子的。”
“……”
“如此一来,宁波水师,为了平海贼,可以在倭国驻扎。儿臣看过舆图,周防是个好地方,它与朝鲜国隔海相望,又是大明穿梭太平洋的通道,若在此,设立备倭卫的据点,不但利于海贸,而且,对于未来大明自西向东航海,也就是……向东前往黄金洲,寻找更多航线,有着巨大的好处。”
弘治皇帝皱眉道:“若如此,岂不是强取豪夺?”
“陛下……倭人一定会欢迎我们,毕竟……没有宁波水师,将来肆虐的海贼,足以令他们人人闻风丧胆,那些海贼,都是杀人不眨眼,烧杀劫掠惯了的,而我宁波水师,纪律严明,实乃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也。”
“除此之外,为了屏除大明和倭国此前的嫌隙,儿臣以为,明倭两国,理应加深交流才好,不如陛下请该国大名、贵族的子弟,尤其是其嫡长子,前来大明,或是游学,或是来此交流。”
“这……”弘治皇帝眉头一挑,这家伙的老毛病又犯了,又想捣什么鬼,怎么听着……好像又有什么阴谋诡计。
可弘治皇帝似乎并不明白方继藩,方继藩是个有情怀的人。
一旁的刘健不禁道:“方都尉的意思,莫非是让倭人抵押质子?”
方继藩咳嗽道:“不妨可以称之为,相互吸引,心生爱慕。”
弘治皇帝不确定的道:“他们肯来吗?”
“谁不肯来,就不保护他!”方继藩一脸自信,笑吟吟的道:“倭国地形狭长,任何一处都在海贼的袭击之列,没有人可以幸免。”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方继藩一眼,觉得方继藩似乎还在打什么主意。
可细细想来,又觉得自己多虑了,就在此前,自己不还是在怀疑方继藩因为收了大内义言的礼物,而与大内义言勾结吗?
方继藩……终究是个处处为大明着想的人啊。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
“儿臣以为,其实不只是倭国,便是朝鲜,其两班勋贵,也可如此。还有乌斯藏,其他藩国等等,我大明虽有朝贡制度,可毕竟只与各国的小朝廷打交道,若不与各国贵族交流,难免,他们会离心离德,不如陛下颁布诏书,邀各国贵族子弟来京。”
这不是小事,弘治皇帝还是显得犹豫,便看了刘健一眼。
这里只怕没有谁比刘健最深知质子之策的好处了。
比如说……自己的儿子,上了姓方的这个狗东西的船,自己不是投鼠忌器了吗?
刘健叹了口气,才道:“陛下既是命方继藩全权处置倭国之事,那么不妨信任方都尉。”
既然刘健也如此说了,弘治皇帝心里的疑虑便也少了些,他点点头……
随即,他倒是想起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朕的孙儿呢?”
第1070章 皇孙
皇孙?
方继藩心凉凉。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陛下真实的目的,竟是皇孙。
方继藩忙道:“陛下,皇孙在此,好的很,他聪明伶俐,实是……”
弘治皇帝轻松了下来,既然……倭寇的事有了眉目,眼看着,解决了,朕也就放心了。
他笑吟吟道:“好与不好,朕可以亲自看看,走,皇孙在何处,领着朕去!”
方继藩:“陛下难道不想见太子殿下吗?”
弘治皇帝恍然:“你若是不提,朕倒是想不起来了,来人,将太子也召来。”
方继藩心里……才松了口气,有太子在,很有安全感啊。
……
朱厚照兴冲冲的自他的蒸汽研究所里赶了来。
听说是方继藩当着父皇的面,提起自己,这让朱厚照的心,暖呵呵的。
自己的爹,都想不起自己,还是老方仗义,无时无刻,心里都有本宫。
他匆匆而来,见这里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便兴冲冲上前:“儿臣,见过父皇。”
弘治皇帝慈和的看了朱厚照一眼,点头。
“朕正欲去见皇孙,校验皇孙功课,方卿家提到了你,朕便召你来。”
朱厚照:“……”
见朱厚照一脸阴沉的样子,弘治皇帝笑吟吟道:“怎么,你脸色不好?”
朱厚照道;“好,好的很。”
弘治皇帝背着手:“来人,在前领路,朕要去见皇孙。”
他率先动手,群臣们便要尾随着弘治皇帝,却见跟在弘治皇帝身后的朱厚照一把抓住方继藩,方继藩似早有准备,立即一个青龙摆尾,将朱厚照的手打开,朱厚照化掌为拳,一记黑虎掏心,方继藩后退一步,作势要喊。
朱厚照只好瞪他一眼,收了手。
刘健等人在后头,都看得痴了,见二人你来我往,什么太子殿下,什么都尉,躲在弘治皇帝身后,在陛下没有察觉的功夫……
还是个孩子啊……
众人心里感慨,却谁也没有声张,仿佛……习惯了。
朱厚照已消停下来,跟在弘治皇帝身后,压低声音:“老方,你又拿本宫来做你的挡箭牌。”
他声音很轻,方继藩声音也很轻,一脸委屈的道:“殿下,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会不知?我们多年的兄弟,什么挡箭牌,我全然不知道,只知道,心里想念着太子殿下,正好陛下在此,所以才在陛下面前,提起了一下,殿下啊,我是冤枉的啊,你再这样误解我,我就要喊了。”
朱厚照额上冷汗淋淋,似心有不甘,却又担心方继藩真喊,最终只好噤了声。
前头,早有人领路,引着弘治皇帝至一处校场。
这校场之上,却是王守仁背着手,手持一根竹棒,敲打着自己的手心。
校场上,则是一群八九岁大的孩子,骑在小马驹身上,表情各异。
却听王守仁呼喝道:“变阵!”
孩子们便各自慌忙的骑着小马驹,有的拍打,有的扬鞭,开始聚拢和集合。
他们显得很生涩,许多人额上已是满头大汗。
朱载墨努力的拉着缰绳,最初骑马的时候,他心里是颇有些紧张的,或许是童年时,自己的父亲朱厚照曾带着他骑马,给他留了极不好的记忆。
甚至……他有些对骑马,有一种天然的抵触。
不过……他历来在同门师兄弟之中,历来要求做到最好。他也确实比许多的孩子要强得多,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努力的克服恐惧,渐渐的,开始有了一些模样。
王守仁大喝一声:“张弓!”
每一个孩子的马背上,都挂了一张小弓,不过,却没有箭矢。
孩子们努力的控制着自己身体的平稳,取出小弓来,双手脱离了马缰,靠着双腿和腰身的力量勉强坐稳,而后努力的将弓拉满。
王守仁一面在孩子之中穿梭,一面道:“憋着一口气,不要松懈,骑射之道,讲究的是稳,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天塌下来,也要保证自己骑在马上,落了马,则一切成空。要不动如山……”
王守仁是个脾气怪异的人。
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
他乃刑部侍郎,不过这刑部之中,因为表现的过于积极,折腾的整个刑部怨声载道。
想想看,你一个右侍郎上任,就开始处置这么多刑部的积案,如此积极,是何居心,当初,尚书可是从侍郎位置上升上去的,那么,为何会有这么积案,这不就证明,刑部尚书在侍郎位上时,却为何堆积如此多的积案。
刑部上下,不喜欢王守仁的人如过江之鲫。
王守仁唯一该庆幸的,就是他是方继藩的门生。
至少……讨厌归讨厌,却没有人敢给他下绊子。
而对于王守仁而言,他厌恶这些,进入刑部,仿佛被无数人绑缚住一般,绑缚他的人,并非是那些钦犯,是那样江洋大盗,是鞑靼人,或是倭寇,恰恰……是那些和他同样一样,身负皇命的同僚。
一个有本事的人,最擅长的对付他的敌人,擅长于,解决问题。可有一种人,他是不擅长的,比如他身边的猪队友,又或者是那些总擅长于在他身边制造无数问题的同僚上官。
王守仁喜欢待在西山,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内心之中的宁静,他热爱自己的恩师,这种热爱,并非只是出于对恩师言传身教的敬意,或者是,出于礼法的束缚,王守仁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新规则,建立新学问的人,从前的礼法,怎么可能束缚他呢。
他所热爱的,乃是在这世上,还有一处世外桃源,而这一切,乃恩师一手创造,在这个小世界里,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每一个人在此,传播惊世的学问,而不会被人非议。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着。
他看着太子,看着方正卿,看着一个个的孩子,他仿佛看到了未来。
王守仁絮絮叨叨的念着。
突然,马上,有人脸憋得通红,却是有人出了一口气,人就是如此,无论是骑在马上,无论是开弓,都靠一口气撑着,这一口气散了,那么,整个人便松懈下来。
出一口气的乃是朱载墨。
朱载墨分心了,他又想起了父亲小时候,将自己抱在马上,然后呼喝着飞马驰骋的一幕,自己那时……才是个刚刚牙牙学语的孩子啊……
他一松懈,手中的弓便松弛了下来,身体有些不稳,座下的马,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开始动了动,朱载墨身子倾斜,要摔落下来。
王守仁眼疾手快,一个纵跃,已至朱载墨身边,一手将朱载墨托住。
朱载墨身子稳下来,才堪堪又骑上了马,只是吓得冷汗淋淋。
“师兄……我……”
王守仁面无表情的瞪着朱载墨,厉声道:“倘若我不在此,你就要摔下马来。倘若这是在战场之上,你已经死了。马通人性,马上的人,心浮气躁,马自然也会心浮气躁。我教你需憋住一口气,要轻松,要平和,你为何不听。”
朱载墨不敢为自己争辩。
王守仁厉声道:“继续弯弓,别人歇息时,你不准歇息。”
王守仁察觉到了身后的异样,回头,他目力极好,便见弘治皇帝领着诸臣而来。
王守仁轻描淡写的吩咐了一句,回首,便匆匆离开了校场,弘治皇帝抬着眼,一直看着自己的孙子,见他差点摔下马,整颗心,几乎都要跳出来,又见王守仁在呵斥着什么,心里不禁为皇孙抱屈。
此后,朱载墨再无多言,全神贯注,坐在马上,开弓,纹丝不动。
王守仁则快步上前:“臣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低头看了王守仁一眼:“这是在做什么?”
“学骑射。”王守仁简单干脆的回答。
方继藩站在后头,没有吭声,若是其他的弟子,他肯定要站出来,狠狠训斥一通,撇清自己职责的。
可是……王守仁拳头比较大,性格比较直。
弘治皇帝皱眉:“小小年纪,需要学习骑射吗?”
王守仁道:“这是恩师的吩咐。”
方继藩:“……”
方继藩深吸一口气,见弘治皇帝扭头看过来:“陛下,儿臣应当说这是太子殿下的吩咐,当然,儿臣不会这样说,因为……儿臣也同意太子殿下的做法,保育院第一期的孩子,年纪都已不小了,他们这些年,学了不少的本领,他们未来,都是我大明的龙凤,儿臣对他们的教育,才不敢松懈。先秦之时,君子需学六艺,既要读书,学史,明算,还需学礼,驾车,当然……还有射箭。”
方继藩顿了顿,又道:“这是因为,先秦之时,条件恶劣,自是不可以和当今的太平盛世可比,再加上,礼崩乐坏,各国纷争不端,是以君子们,倘若只是躲在书斋之中,则势必难以成为有用的人。可自天下一统以来,历朝历代的君子,则只知读书,渐渐开始荒废骑射,这想来,也是因为,天下承平,已不需骑射的地步。可陛下……未来……我大明,还会是太平盛世吗?”
“你说什么?”萧敬鼻子都气歪了,什么叫做未来不是太平盛世,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天下安定,你方继藩这是什么话?
……
第1071章 齐家治国平天下
萧敬是个太监,自是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
这方继藩方才说的话,确实有些不合适。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大过年的,说这些话,合适吗?
萧敬说罢,却发现,一道杀人的目光,突然迎面而来。
他一愣,循着这目光看去,却发现是王守仁。
王守仁冷冷的扫视了他一眼,虽没有做声,只是这眼神……竟让萧敬有一点寒意。
萧敬心里有些怒意,咱不敢惹方继藩倒也罢了,会畏惧你一个小小的侍郎,你哪根葱,敢跟咱摆谱?
虽是这样想,可沉默的王守仁,纹丝不动,犹如标枪一般,站的挺直,却还是让萧敬心里一寒。
方继藩当然是选择原谅萧敬的粗鲁。
毕竟……方继藩是个平和的人,他和性格冲动的王守仁不同,他热爱和平,与人为善。方继藩笑吟吟的道:“萧公公此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