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旧城那儿,连接了运河,运河会将无数的货物,送至旧城,这新城,岂不借助了旧城的水运便利。
不只如此,还有人员的流动……
轰隆隆……轰隆隆……
这火车的轰鸣,竟是在弘治皇帝的耳畔,居然出奇的悦耳起来。
弘治皇帝的声音里透出了几分激动:“有意思,有意思,朕从未见过世上竟有如此精巧之物,要造出这个东西,花费……很是惊人吧。”
“不多,前前后后,从研制,到专门为其建设的作坊,再有铁轨,还有蒸汽火车的制造,以及雇佣的人手,迄今为止,花费了近三千万两。”
好吧,弘治皇帝脸色很实际的霎时铁青起来。
银子啊,三千万两,这两个该死的败家子。
方继藩继续道:“不过往后,只需铺设铁轨,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了,每一里他铁轨能控制在一万三千两银子的造价上。”
“除此之外……”方继藩乐呵呵的道:“陛下,儿臣有件事,忘了禀报,这旧城的地……”
第1007章 横空出世
弘治皇帝的心……很疼。
人生有多少个三千万两纹银啊。
就为了这个?
这玩意就是金子打制的,也要不了这么多啊。
这些年来,弘治皇帝扣扣索索,也才攒了三千万两呢。
至于国库的收入,那就更惨了,税银少的可怜,一年三百多万两,满朝文武,现在都惦记着内帑,一个个眼里冒着绿光,大有一副俺们乡下人不懂法,陛下您有钱,您买单。
本来天天守着自己的银子,就已让弘治皇帝心力交瘁了。
谁料到,这两个家伙,一个这么个玩意,就是三千万两。
固然弘治皇帝觉得,这玩意可能会有大用,且结构之精巧,实是巧夺天工,世所罕见。
可是……
可此时,方继藩提到了旧城,令他一头雾水。
方继藩笑呵呵的道:“不瞒陛下说,儿臣与太子殿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都在做空旧城的土地,花费了上千万两银子,对铁路沿线以及旧城的土地,进行大肆的收购,咳咳……陛下,您明白了吗?”
“朕不明白!”
弘治皇帝有些气恼。
方继藩一愣,卧槽,陛下的智商,有限的很哪,这么浅显的道理,居然不明白。
方继藩咳嗽一声,显得扭捏:“陛下,旧城为何地价暴跌?这是因为旧城距离大明宫,对于许多的衙门,实在有些远了,四十多里的距离,若是步行或者是坐轿子,来回,怕是要一整天。哪怕是马车,这一路的拥堵,来回也要两三个时辰,且中途,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可现在不同了,只需到车站,随时上车,半个时辰,便到新城,这对于许多的王公贵族们而言,没什么意思。可是……对于无数的匠人以及寻常的百姓而言,如何呢?”
弘治皇帝气恼归气恼,可还是耐心的听方继藩说话。
而方继藩所说的,则是令弘治皇帝一愣。
此时,方继藩又道:“他们是寻常的百姓啊,陛下您想想看,这新城的地价,实在过于高昂,岂是许多穷京官,还有匠人,以及寻常百姓,可以置业的。新城的宅子,他们买不起,可住在旧城呢,又过于遥远,在新城工作,才有不菲的薪水,难道陛下,忍心让他们无房可住?儿臣早就想好了,每一处车站,都将营建大量的市场,同时,在附近,建立大量的宅子,这些宅子,固然没有庭院,三五层楼高,一个宅子,方圆不过数十平米,可胜在价格低廉啊,一亩地,可以给三五十户人,这一个房子,您猜多少银子?陛下……”
一说到这个,方继藩就激动的不得了:“陛下,只需区区五百两银子,这么好的地段,才五百两银子啊,这还是靠近铁路沿线,出则可转眼至新城,入则周遭便是旧城繁华地带的好地。”
“不只如此,臣早就算过了,许多的匠人,一年下来,可挣得三五十两银子,这些银子攒下来,一年至少可以攒二十两,若是家里有个婆娘,在纺织作坊里做工,又有二十两银子,一年下来,四十两银子的结余,还有许多小商贾,许多的穷官吏,要攒下一套房子,可能需要十年,可臣决定,利用西山钱庄,给予他们,低利息的贷款,其目的,便是要使人人有房住,如此一来,他们只需首付五十两纹银,便可入住,每月还贷,也不过区区二三两银子,还个十年二十年,这房子,便可用一辈子了。”
弘治皇帝:“……”
他不禁道:“如此说来,你一亩地,在旧城也可卖两三万两银子。”
“这不一样。”方继藩一脸自信满满,微笑道:“这不是平常的地,这是铁路沿线,出享繁华,入享安宁,可以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的地。何况这三五层楼的宅邸,也是需要成本的,臣还得再边上设立市场,卖一些商铺,还需规划蒙学,还得建立戏院,要让寻常的百姓,也能享受新城的便利和繁华。”
弘治皇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些地,你是多少银子收来的?”
方继藩扭扭捏捏的道:“两三百两一亩。”
弘治皇帝心里顿时开始计算起来,边道:“你和太子,买了多少?”
方继藩咳嗽一声:“十几万亩吧……”
弘治皇帝:“……”
方继藩咳嗽:“陛下,您不能只看着盈利,还得看着投入,想要将旧城改造,投入惊人哪,不说铁路,还有大量的破土动工……还需招募数不清的匠人,其实,儿臣和太子殿下,压力一直很大,西山建业,数十万人要养活呢,没有工作,就没有薪水,没有薪水,就有无数人要饿肚子,他们饿了肚子,岂不成了天子脚底下的流民,若是闹起来,儿臣和太子殿下,都担当不起。”
弘治皇帝一听,也绷起脸来,目光沉着。
这确实是极严重的事,寻常的流民倒也罢了,若是数十万人饿肚子,还在天子脚下,可就真正的要震动天下了。
方继藩又道:“而且儿臣和太子殿下已经算过,这旧城的改造,还有未来铁轨的铺设,以及新城的兴建,将来所需的用工,从工坊到道路,再到宅邸,以及未来带动的无数木器、漆器、暖气供应、所需的采煤、伐木、矿业……还能为数十万人,提供大量的岗位,陛下,大明流民的问题,可以一次性的解决掉,且这些人,有了薪水,少不得还需衣食住行,又可大大的繁荣商业,儿臣和太子殿下此举,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社稷,为了无数……衣食无着,饿着肚子的百姓啊。”
两相其害取其轻。
你说方继藩坑人,借旧城改造之机赚银子,可实际上呢,多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本该饿死的百姓,却因此而获利?
弘治皇帝一脸慎重之色,眯着眼道:“这么说来,旧城的地价会涨?”
“会!”方继藩凝视着弘治皇帝:“可能要涨到十倍以上!”
弘治皇帝顿时又给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朕在旧城,还有大量的土地,对吧,譬如紫禁城,还有……许多的旧衙堂……铁路沿线,好像还有一些皇庒。”
“是的。”方继藩笑呵呵的道:“陛下真是圣明啊。”
弘治皇帝懒得理方继藩的客套话,心里活络开了,顿时忍不住激动,脸都红了。
又忍不住道:“这么说来,这建设铁路的三千万两银子,可以轻易的收回来?”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何止是轻易收回,这不但可以给无数人提供工作,而且,西山建业,有了这么大一笔银子,还将继续破土动工大量的铁路,儿臣和太子殿下想好了,接下来,在西山,也将连接一条铁路,那西山的无烟煤,还有数不清的货物,都可源源不断的抵达新城,供应新城所需,甚至可以抵达旧城的码头,通过运河,输送天下各地。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铁路,这世上,没有什么不是银子可以办不了的,只要有银子,哪怕是修一条铁路去辽东,如此,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只需三天时间,三天的时间,就会有数不清运输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的火车,还有数万的军马,可以抵达辽东,任何的异族,或是有乱民,敢于蠢蠢欲动,朝廷可以在十天之内,调动一切的力量,将其弭平!”
原来……
铁路有这么大的用处。
如此一想,弘治皇帝开始震惊起来。
这个时代,运输是十分困难的事。
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人力,就意味着数不清的损耗,一斤粮食,若从京师运到辽东,可能路上的损耗,已经去了一大半,可若是铁路运输呢?只需有几十个人,就可以在半个月之内,将堆积如山的粮食,不需损耗,直接送到辽东的军中。
不只如此,大军的集结,这时间可以缩减无数倍。
还有人力的运送,货物的运送,这岂不是,一个比之大运河,更加的犀利的动脉,就这么凭空出现了。
至于银子……这种在皇帝跟前都是天大的难事,似乎到了方继藩的口里,就成了一件小事。
如他所言,旧城的改造,可以通过土地,牟取大量的银子,这些银子,某种程度,是内部的某种原始资本积累。
对于大明这样体量庞大的帝国而言,单凭对外劫掠,去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完全是杯水车薪,毕竟,一百个穷光蛋抢掠和压榨一万人,足以使一人暴富,剩余的九十九人,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可一百万人,去掠夺和压榨一万人……这……有点尴尬啊,兴师动众的结果,可能就是入不敷出。
可这方继藩……
弘治皇帝起身,忍不住走到车壁旁,手轻轻的摩挲着车壁,火车的震动,通过车壁,传导到了他的手心。
他回头,道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此车,当真是太子所造?”
第1008章 千秋万代
弘治皇帝显得很不可思议。
无数的矿石变成了生铁,而这生铁居然变成了一个个构件,拼接起来,最终却成了一个可以负重十万斤,不需马匹就可动起来的巨大钢铁怪兽。
任何一本古籍,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东西。
哪怕是带有几分玄幻色彩的木牛流马,在这面前,也是不值一提。
这理应是天上的仙人,才能造出来的东西,居然……被太子造出来了?
方继藩自是知道弘治皇帝话里的味道,虽说朱厚照有时候很混账,但彼此的情分,自己也该帮朱厚照说点好话,当是积阴德了。
于是方继藩道:“陛下可还记得,两三年前,太子殿下曾对陛下说过,他要造一辆能动的车吗?”
弘治皇帝:“……”
方继藩道:“陛下可又还记得,这些日子以来,太子殿下深居简出,几乎每日,都泡在蒸汽机车研究所里吗?陛下难道以为,太子殿下在求索期刊里,那一篇篇的论文,当真是因为太子殿下的特殊身份,才得以刊载?陛下,事实上,太子殿下已有十数篇论文上了期刊了,而恰恰,他的论文,被讨论和引用的量,比之细虫论还要多的多。”
“太子殿下的才能,实是世所罕见啊,儿臣认为,他就是一个天才,五百年才能出一个的人物,陛下和百官所认知的,以为这世上,只有为君,为官,才能治理天下,靠帝王之术,和牧民之术,方才可使天下长治久安,却殊不知,这治理天下,靠的未必只是一部论语,天下的学问,何其多也,一个人,一辈子,专精一种,能够成才,就已难得了,而太子殿下肚里的学问,满天下没几个人有。可陛下心里,所认可的学问,却是人人都知道,那么敢问陛下,是一群知晓治理天下之道的人珍贵,还是太子殿下这样的人珍贵呢?”
“在陛下心里,以为只有学了四书五经的人,方才是有才干的人。便借此以为,太子殿下不学诗书,因而,就是不务正业,顽劣不堪。却殊不知,太子殿下也在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恰恰,能使无数的苍生黎民,从中获利。就以此车而论,此车一出,天下将变成另一番的模样,自此之后,大明的内政、外交、战争,都将改头换面,这比之历朝历代的士大夫,不知强了多少倍。”
“陛下想来也不会知道,太子殿下为了学习这种全新的知识,是如何的废寝忘食,花费了多少的血汗。陛下啊,这是太子殿下的心血,我大明万世基业,未必依靠的几个可以力挽狂澜的圣君,儿臣敢断言,千秋万代的功业,是基于此车而始,太子……真是千古奇才啊。”
这话……的确很有理,弘治皇帝动容了。
他没有说话,而是皱着眉。
方继藩那一句,此车一出,足以颠覆现有的内政、外交,以及战争……
弘治皇帝毕竟治国多年,兢兢业业,此时往心里去想,方才方继藩所言,若是有一条铁路去了辽东,那么整个大明和辽东的距离,就缩短了。短到什么程度呢?大明的禁军可以随时驰援辽东,朝发夕至,那么大明是否可以随时抽调天下精兵,驰援任何一个方向?
当初文皇帝征安南,战前的动员,将近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如此,数十万大军,才在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之下,浩浩荡荡的杀入安南。
可若有了铁路呢,这路程需要一个月?半个月?
内政……还有内政,历来只听说过,山高皇帝远,一个叫万年的县城,距离皇帝有千里之远,朝廷甚至对于这座县城,几乎是没有任何关注的,它只存在于大明的簿册之中,县令在那里做了什么,百姓们到底是否安居乐业,只有天知道。一封从那里来的奏疏,送到了京师,京师做了决策,再派人送去,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功夫,就已过去了,若是寻常的小事,倒也罢了,一旦碰到了大事,朝廷根本无法立即处理。
可是……这铁路……
有了铁路,那么这千里之外的万年县,和天子脚下,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普天之下,所有的府县,都将成为京畿的郊县。
这可能有些夸张,可是……未来,未尝不是如此。
弘治皇帝脸上变幻不定:“你太子造此车,只是想借旧城改造牟利吧?”
这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方继藩要哭出来了,委屈巴巴的看着弘治皇帝,哀嚎道:“陛下怎么这样看不起人,儿臣和太子,心心念念的就是天下的百姓啊,儿臣和太子殿下,所报着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固我大明边防,使我大明军民,出行便利。哪里想到,还能挣银子啊。儿臣和太子殿下,卖房……有多苦,陛下您知道吗?风里来,雨里去,严寒酷暑,辛辛苦苦,操心劳力,才挣那么几千万两辛苦钱,不易啊……”
弘治皇帝看着方继藩的眼神多了一抹嘲弄,厉声道:“几千万两?”
“不对,不对。”方继藩哪里敢欺君,埋着头道:“就算是上亿好了,可这不还是为了……”
弘治皇帝可没耐心继续跟他辩,一摆手道:“好了,朕不想听你这些鬼话,不过,此事……”弘治皇帝眯着眼道:“无论你们是何居心,对外人言,却需将这铁路如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挂在嘴边,铁路一出,必然天下哗然,不要总谈你那旧城,须记得一件事,当初你们的初衷,是为了朝廷,为了祖宗的基业。”
方继藩立即道:“儿臣明白,儿臣记下了。”
却在此时,那蒸汽火车,开始缓缓的降速。
弘治皇帝一看,新城竟已到了。
他面上,掩饰不住喜悦,却努力的想要平复这心情。
朕……其实还是生了好儿子的,除了这家伙总是胆大包天之外,似乎一切都还不错的。
弘治皇帝倍感欣慰,心情一下子好得很。
他置身在这钢铁的怪兽之中,却深知,想要打造这钢铁怪兽,是何其的不容易。
……
在二号车厢里。
萧敬先是吓的哀叫,后来却渐渐发现,好像……也不怎么样嘛,很安全,被这钢铁包裹着,反而令人心安。
刘健、李东阳等人则陷入了深思,他们作为权利中心的人物,想的自然也远一些,这车里,到底坐了多少人,他已没有心思去细算了,只是……如此庞然大物,竟可以行走,现在……可以运人,那么其他东西呢?比如,仓中的粮食,比如……
刘健和李东阳、谢迁谁都没有说话。
只是那些待诏翰林们,却在后座那儿,叽叽喳喳的窃窃私语。
那侍学严喜在一旁和几个翰林低声道:“你看,就为了区区四十里的路,竟是奇巧淫技,不说别的,就这铁轨,花费了多少银子哪,这都是百姓们的血汗钱……这东西,于天下,又有何益呢?”
有的翰林点头,有的若有所思。
说实话,一看这玩意,就知道造价不低了,就为了这么个太子殿下的大玩具,这花多少银子啊。有这银子,分给百姓,百姓们的日子,不知过的多好。
王不仕站在一旁,他细细的感受着这铁路,甚至心里默默的计算着从旧城到新城的时间,一旁有翰林道:“王学士,您以为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