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特种兵-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在战斗中成长。每一个士兵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敌人从身边溜进来后部队迅速进行合拢。在山顶周围发生了一系列枪战。
毕竟是人多雇佣兵忍受不了四面射来的子弹又匆匆冲出了埋伏圈跑到半山腰跟大部队汇合了。
撤到山顶组织好有效的防御。卫进前清点了一下人数牺牲了3个受伤了5个。还有40多人还能战斗。这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
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子弹。
这次出来匆匆忙忙的也没携带多少子弹。每人才一个弹匣。经过高强度的消耗每个士兵的子弹所剩无几了。
为此卫进前跟大家说:“子弹要节约点用要长点教训。不能让敌人发现了我们的秘密。再坚持坚持援军就会来了!”
在两个排长的带领下几个兵爬下山顶冲进密林里寻找弹药。
敌人的尸体扔得到处都是这标志着他们的枪支弹药也扔得到处都是只要接近敌人的尸体就不愁搞不到弹药。
这是两个排长最初的想法。他们跟指导员汇报之后卫进前也同意了批准他们下去找子弹。
谁知几个兵一下去敌人就发现了。
敌人并没追赶而是等他们上来后调整了部署。
不再像刚才那样大规模攻击。而是以零散的队形悄悄向山顶移动。
卫进前大惊失色连忙指挥队伍散开观察周围的动静不要让敌人冲上山顶。
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是最恐惧的。敌人完全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爬上来然后打一连一个措手不及。
卫进前虽然没有接受过特种作战的训练但是这种地形这种局势一看就明白了。
哒哒哒!
随着四周枪声的响起一连的队伍炸了窝。
不断有兵汇报前面发现了敌人。
卫进前在枪声中发出愤怒的咆哮。“就算就用胸脯挡也要把敌人挡住!这事关一连的荣誉!”
卫进前的确急了。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发动四周的袭扰。一旦防不住敌人就会攻破一连的阵地。
作为一连的指导员自己的部队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
首先在混战中战士们不是雇佣兵的对手其次敌人准备充分不愁没有弹药。
卫进前此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保住阵地。
保住阵地等于保住了一连!
只要阵地在兵就在一连就没有失败。
相反如果敌人攻破了阵地那什么都没了。
所以卫进前带着兵四处堵窟窿。
几分钟下来又有三个兵受伤。
幸亏反应及时封住两条敌人行动的路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两股敌人滋扰了一下也就撤退了。
木兰山的顶峰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趁着休息的机会卫进前命令部队吃饭喝水养足精神。
又清点了一下弹药。
子弹总共只有四十多发。
第822章 822:重新站起的连队
822:重新站起的连队
40个兵,只有40多发子弹,平均下来,每个兵只有一发子弹。他有些为难了。接下来的战斗还该怎么打。
于是呼叫三排。问他们的位置。
三排说:“我们就在山下!正在布置攻击阵地!”
卫进前听后,仰声长叹:“天不负我!”
遂报告具体的参数。
一分钟后,几十发炮弹呼啸而来,砸在木兰山上冒出冲天的火光。
轰轰轰!
地动山摇!宛如人间炼狱!几十个雇佣兵在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中化为灰烬。剩余没死没伤的,也四散逃离。
后来刀疤说,当时的场景让人惊叹。
在一分钟之前,那些所谓的退役特种兵们还胸有成竹的攻击山顶的一连。炮弹炸响之后,60多个雇佣兵死了一大半。没死的雇佣兵早被这迅猛的攻势吓得魂飞魄散。
也顾不上什么武器弹药了,更顾不上什么战术队形。反正怎么逃的快,就怎么逃。
一次炮火覆盖,就把这些精锐的雇佣兵打回了原形。这极大的鼓励了中国边防部队的战斗决心。
这些边防军人有如神助,端起自动步枪从掩体后面飞跃而出,朝敌人开火。
仓皇溃败的敌人不敢恋战,分出几股队伍分头突围。卫进前又怎么会让他们逃走?
指挥部队趁胜追击。
古人云:穷寇莫追。还是十分有道理的。追得太紧,敌人就会反咬一口。相反,不追他,敌人就会专心致志的逃跑。
作为中国军队代表的阿拉古山一连,受到的耻辱够多了。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敌人逃走!
他们希望打赢这场战争,帮助阿拉古山一连重新站起。
就算死,他们也要这样做。
这样的场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他们希望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与一连的尊严。
他们也是军人!
也是堂堂的男子汉。也穿着这套军装。
所以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有枪有弹的,用子弹朝敌人射击;有枪无弹的,便抄起背包上的工兵铲跟敌人干。
敌人的子弹消耗的差不多了。在奔跑过程中,无心恋战,也甭提节约子弹,也不从心底过,去瞄准对手,反正怎么打着痛快就怎么打。
对于雇佣兵来说,这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赚钱。战场形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们早已放下继续作战的勇气。只求快点离开这里。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这伙训练有素的敌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充其量只不过是普通的步兵,在炮火的奇袭下,在一连的追击下,他们宛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命。
战斗持续了20分钟,f军区派遣的支援部队完成合围。
在枪林弹雨中,卫进前接到军区首长的命令。
“一连一连,我是司令员孟镇南,你们已经圆满完成任务,现在把战场交给军区特种兵大队!我命令你们,后撤500米,在山头的另外一侧撤出战场,由特种兵大队完成你们接下来的任务。”
卫进前听到这句话后,没有半点惊喜。他呆了呆,发疯似的喊道。“凭什么?我们要亲手干掉他们!敌人欠我们一连的血债太多太多了!”
一个小小的指导员,竟敢如此顶撞军区首长。让孟镇南大为惊讶。
孟镇南听后,楞了一下,也咆哮道:“执行命令!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一个敌人逃出阿拉古山!”
卫进前只好采纳军区首长的命令,停止追击,收拢部队,翻过山头,撤下木兰山。
40多个士兵筋疲力尽地抬着担架,搀扶着受伤的战友,缓慢的朝山下走去。山坡上,响起一道嘹亮的号角声。
茂密的树林里,一束鲜艳的红旗闪了出来,让一连的军人们倍感振奋。
于是,几十个边防军人站在原地,腾出一条条道路,让一百多个身穿迷彩服的特种兵从身边奔过。
只是眨眼功夫,这些特种兵大队的士兵们就爬上了山头,对敌完成严严实实的包围圈。
灰蒙蒙的天空,响起震耳欲聋的螺旋桨声。
嗡嗡嗡!
两架武装直升机从空中闪出。只是在空中停留了数秒,机腹下侧的火箭巢就开火了。
轰轰轰!
火箭弹像蛟龙一样扑向地面,带着呼呼的火苗,朝地面添去。顷刻之间,战场上火光冲天,冒出一股股浓烟。
十几个雇佣兵在爆炸声中发出凄厉的叫喊。接着,他们的声音被天崩地裂的爆炸所掩盖。
无论什么样的部队,在没有防空力量的掩护下,在武装直升机的攻击下,都是纸糊的人。伴随着惊涛骇浪一样的冲击波,地面上来回逃窜的雇佣兵迅疾灰飞烟灭。
武装直升机完成两次火箭弹覆盖后,迅速飞离战场。接着,是几百个特种兵表演的时候了。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偶尔传来几声枪响,所剩无几的几个敌人还想负隅顽抗,就成为中国特种兵枪下的活靶子。基本没费什么事,就击毙了七八个雇佣兵,扫荡了山体表面的一切目标。
后来f军区特种兵大队的战士们说:“来这里,只捡了点残羹剩饭,好吃的好喝的,全被一连和直升机吃得差不多了。”|
言外之意,硬骨头被一连啃光了。他们来这里,只不过是打扫战场。
这种调侃充分说明了阿拉古山一连的战斗力。
一连,跟特种兵比起来,不差什么!
相反在战斗意志上更胜一筹!
战斗结束后,军区命令特种兵大队搜寻程枫。他们害怕程枫在这场战斗中给自己的部队误伤了。
令人意外的是,战场上没有发现程枫的踪迹。
每具尸体都寻遍了。大部分雇佣兵是黑人白人,也有中东人,就不是见程枫类似的相貌特征。
孟镇南得知消息后,给部队下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部队拉网式搜查,从山顶找到山下面,仍然没发现程枫的影子。
孟镇南揪心不已,又把电话打到一连。
一连正在木兰山东侧2公里的树林里休整。
19师的后勤部队已经赶到这里,在树林里设置了卫生站,专门抢救重伤员。
一连经过这一役,牺牲了3个士兵,重伤5个,轻伤11个。军医在帐篷里忙碌着,正在抢救中弹的伤员。
听到司令员的电话后,卫进前问大家:“见到一个高个子瘦瘦的长着跟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的雇佣兵吗?他是我们一连的老连长程枫,在那边卧底,正是他的情报,我们才打赢了这场仗!”
“如果有看见他的,赶紧支一声,我们怕他有危险!”
所有的军人均称,没有看见到这样的人。
第823章 823:驻守天目湖
823:驻守天目湖
f军区在阿拉古山边境地区激烈战斗的同时,我们的7308也没闲着。
按照总部的指示,我们部署在西阳岗。
西阳岗在春城西南方向380公里,距离西单市只有19公里,毗连阿拉古山山脉,南边是茂密的一望无垠的原始丛林。后面也就是北边是一个蓝色的大水库。
水库叫天目湖。
天目湖的地理位置异常重要。
首先从战略意义上讲。天目湖是个堰塞湖。其水源是从阿拉古山的群山流淌下来的。由于山谷众多,每逢下雨,滔滔的洪水就流到这里,被大山给阻断,就形成占地面积2561平方米的湖泊。
天目湖的位置十分高,跟西单市比起来,就像是头顶的一盆水。一旦发生溃堤或决口,汹涌的湖水会迅速席卷西单市的城区。
也就是说,西单市受惠于天目湖,也深受天目湖的威胁。上级把我们7308放在这里,就是要保护天目湖的安全。
用一支特种部队的特种部队去保护天目湖,这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不,不仅仅是这样。
根据程枫送来的情报,渗透到我国边境地区的敌人超过了110名。现掌握的人数只有80多人,还有四十多人没有发现踪迹。为了防范于未然,总部命令我们奔赴天目湖。
7308驻守天目湖,并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作为一支精锐的机动力量,防范敌人朝春城乃至内部地区逃窜。
据情报分析,这伙敌人训练有素,都是具备实战经验的外国退役军人。虽然他们是雇佣兵,可拥有的破坏性是非常强大的。一旦让他们混入内部城市,带来的危险性难以想象。这就是总部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在天目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天目湖已经被多支兵力给包围了。总部在命令我们之前,已经通知西单市的武警支队、民兵连队担负起天目湖的警戒任务。
天目湖对于西单城区意味着什么?当地政府很清楚。不仅仅是饮用水源,而且是头顶的一盆水。一旦发生决口,西单市城区将会变为一片汪洋。
西单市公安局接到命令后,迅速动员了一万多人保卫天目湖。
我们的直升机飞到这里的时候,通过舷窗看去,天目湖的周围已经站着密密麻麻的队形。
一条黑色的公路围着蓝色的湖泊绕了一圈。
黑色的公路上,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武警支队及公安民警用人体盾牌围了天目湖一圈。
除了武警战士、公安民警与民兵部队,还动用了防爆车,巡逻车,甚至是装甲车。
三架直升机盘旋在天目湖上空,绕着蓝色的湖泊飞了三圈,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于是直升机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降落。
飞机降落的地点在天目湖以南的西单市顶。
这是一座海拔只有七八百米的山峰。
或者不叫山峰。
因为地势平坦,人走在上面,根本没有累的感觉。只不过天目湖一带的位置本来就有四五百米高,顺便把这座山的海拔带高罢了。也就是说,这座山…………是山顶之山。
这次来天目湖,我带来了45人的突击队。三架直升机中有两架多用途直升机,满载弹药,满员装备。剩一架直升机是武直—10。
这次任务,因为f军区也使用了武装直升机,所以我们并没有带多余的武装直升机。我认为,就这样的配备,对付敌人就足够了。
7308驻守在天目湖,也是我跟孟镇南讨论的结果。
出发前的早上,孟镇南跟我打电话。“他终于来了!”
听到电话后,我的心脏砰砰直跳。还在问“是谁?”。
孟镇南说是“黑蜂”。
当时我就想,黑蜂不是受伤了吗?怎么这么快返回了?
孟镇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他来了,正好!”
孟镇南说:“这个情报是雷诺叫人送回来的!”
听到这句话,我非常惊讶。
我问:“雷诺只是一个新兵蛋子,他怎么知道的?”
孟镇南在电话那边“嘿嘿”的笑了。笑得很得意。他说:“这是我一辈子遇到的最好的兵!”
当时我颇为难堪。
我知道他在说什么。
孟镇南的意思是说,f军区也有出类拔萃的兵。言外之意,f军区将会拥有优异的特种部队。
我知道他的想法。f军区一直想组建类似于7308的特种部队。由于局限于各种条件,这种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我很理解孟镇南。
如果我是f军区司令员,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阿拉古山不平静,急需一支全天候、战斗力强悍、能打胜仗的特种部队应付不断涌现的威胁。
虽然我们7308能随时过来支援,解决阿拉古山边境地区的问题。但毕竟是另外一支军区的特种部队。建制不同,又要绕过不少弯子,这对打击恐怖主义敌对势力不利。
根据f军区提供的情报,我们凹子山特种兵大队电子情报中队对照地图进行了严谨的分析与计算。黑蜂这次前来,带来了一百多个敌人。其中大股的敌人有80多人,已在木兰山周围暴露。还有30多人没发现。
电子情报中队把这三十多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模拟推演。兵棋推演的结果显示:敌人有可能吧目标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主岭,另外一个是天目湖。
公主岭是黑蜂潜入内地的通道之一。这是敌人开辟的线路。只是被我们发现了。就我的观察,黑蜂相当狡猾,一定不会再走这条路线。而是会把行进的路线开辟到另外一个地方。
天目湖跟阿拉古山原始的山脉与丛林连成一体。距离边境线120公里,距离公主岭60公里。周围是险峻的大山,还有茂密的丛林掩护。
这30人的敌人有可能借助山林的掩护,赶往天目湖。
天目湖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不仅能破坏天目湖,用水攻的方式制造混乱;而且还能从天目湖下山,直接渗入内部地区。那个时候只要敌人换上老百姓的服装,再想以极快的速度找到他们,就困难重重了。
第824章 824:围堵防范
824:围堵防范
直升机在天目湖旁边的西单市山顶降落。
山顶有个平缓的地带,处于树林中间,面积大约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正好可以做临时停机坪。
飞机降落后,7308的特种兵们鱼贯而下,跃到地面迅速扩展战术队形,以交替掩护的方式向四周搜索。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惯性动作。在自己的国土上,特别是在其它部队已经做好地面警戒的情况下,做这种高度戒备的动作似乎是多余的。可7308突击队做起来非常认真。
这就是7308跟其它部队不同的地方。平时即战时,无论处于什么时候,都以极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这次,7308突击队来了45人,分别乘坐两架多用途直升机。分为三个战术小组。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一组组长是黄土坡,二组组长是李古力,三组组长是柳叶刀。
从组长的人选可以看出,这次的队伍十分强大。人数也是历次执行任务之最。
除了调遣最精锐的力量到天目湖。凹子山特种兵大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