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王牌谋士附身系统(轲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势力的长存不能仅靠一两个人,即便那个人是皇帝,皇帝也有死的时候,正是没有预料到现在这种局面,张让等人才陷入如此的窘迫境地,他们忽略真正的硬实力,太过在意软实力了;

    他们之前也发展硬实力,也就是在外的军藩、军阀,很可惜很多人并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他们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个并州刺史丁原的支持,然而丁原毕竟是独木难支,并不能对抗何进集结起来的巨大的势力;

    基于现在形势的思考,宦官势力的魁首人物张让与何苗为了打破这个局面,重新占据主动位置,决定发动隐藏很久的势力,寻求在局面上的突破;

    这些人或是有把柄在他们手中,或是很久之前就在他们这里纳了投名状,张让、何苗让他们去做的事情就是——争!争官位,争军队···不管用什么手段,总之一定要为他们挣得可以与外戚势力对抗的资本!

    王睿!就是他们的重要棋子之一!在很久之前他也曾经做过荆州刺史,现在他也仅仅是一个荆州南郡的太守罢了,从一州刺史变成了一个太守,他怎能甘心?

    刘景升匹马入荆襄,成功掌握整个荆州,诚然他的身份,皇亲国戚外加清流党人的名头让他如鱼得水,但也在掌控荆襄的时候留下了不小的祸患,那就是——根基不稳!

    他能靠着的无外乎是荆襄一带的士族豪强,诸如蒯氏、马氏、蔡氏等大家族,然而这些大家族也是一些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但是他们还不够强硬!

    王睿得到了张让的命令,拿到了皇帝的诏书,在南郡培养多年的兵马尽起,三万余强兵悍将直接向襄阳一带开赴,整个襄阳城一片混乱,可惜王睿被名利冲昏了脑袋,完全是强硬的姿态降临而来;

    不顾一切!是的,王睿现在抱着要死就死的轰轰烈烈,要活就活得精精彩彩这种心态前来,驻军襄阳城外,完全是逼宫的架势,名言让刘景升下台;

    刘表或许与孔伷一样,喜欢清谈高论、虚吹众生···喜欢吹牛逼!但是他比孔伷要强多了,他有着皇亲国戚的特俗性格,就是高傲!他不允许自己低头!

    正因为他这种性格让他没有屈服在王睿的淫威下,先前还准备收回南阳郡的他,将黄祖的兵马从江夏调集回来,与王睿强硬的对上了,双方现在僵持不下,血战数场依然不能分出胜负;

    ·········

    ·········

    襄阳城位于南阳郡的西南边界,李凯从南阳郡出发的地点是阜阳县,大概是在南阳郡的东南端,双方距离不过百里,马车疾行两天就差不多的路程;

    让李某人感到奇怪或者是庆幸的是这一路行来竟然没有碰到劫匪、盗匪等···实际上不是这些坏蛋不愿意出来作案,实在是不敢,围绕襄阳的大战波及方圆五十余里的地方,谁敢在这个地方不开眼的搞事儿,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一直到了襄阳城外不远的地方,李凯才感觉到了这一代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这是战争的铁血杀伐之气!“闻”到了这种气息的他不仅没有害怕,畏惧,反而是高兴异常!

    他此来荆襄就是来要粮草来了!只有这种乱七八糟的场面下他才能够乱中取胜,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不然白白跟人家要上几十万石的粮草,谁给啊?

    先前他用手里相当于五百万钱的黄金购买了六十余万石的粮食,足够流民们支撑半年有余,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支持到今年的秋天时分,粮草接济不上是不行的;

    李凯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他拦下了拖家带口准备避祸的南郡百姓,打听情况:“这位老兄,襄阳这是怎么了?不是说刘州牧上任后,荆州一片祥和吗?”

    被拦住的人上下打量一下李凯,见他气度不凡,笑容可掬,温婉平和,遂回答道:“听说是南郡太守王睿大人得到先皇密诏,讨伐刘州牧,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啊!南郡、江夏郡、武陵郡全都乱了,益州也不接纳我们,我们只有向北走了!”

    “哦!”,李凯挑了挑眉头,笑道:“背井离乡总不是一个好事儿,去外边讨生活也很困难,不如你去南阳郡阜阳县一带吧,那里收容所有的平民百姓,日子虽然清苦些,但是付出劳动总也能得个温饱!”

    “多谢小哥指点了!”,被拦下的人鞠躬拜礼,与大部队一起迁徙···这个时代这些事情已经不能避免了,很多人甚至在多年之后忘记了自己的故乡,不知这是不是另一种悲哀呢?

    “阜阳一带已经聚集流民六十余万人了,这么大批量的流民···我虽然不知道很多事情,但也知道人越多,您越是累···”,马超看到李凯让流民向阜阳一带流亡,忍不住开口;

    李某人摇头失笑:“你不懂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有些时候,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走吧!去见见刘景升!看他是什么态度!”

    ······

    ······

    PS:试着写一些大家并不熟悉的人物···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拒绝

    刘景升与王通耀的州牧之争升级成了死者无言、败者闭口的战争,他们的主战场放在了襄阳城南方的中卢,正因为如此,李凯很容易的来到了襄阳城北,进入了襄阳城;

    襄阳城高且坚厚,外有城郭,内有高楼,没有十数万强兵要想攻取这个地方还真是登天之难,而先决条件便是襄阳城中的守军还不能超过四万!很苛刻的条件,也道出了襄阳的地利有多么优异;

    州牧府上,刘景升高坐堂首,下方文武分榻而坐,众人或是闭目养神,或是局燥不安亦,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出了对于当前争斗的心思;

    对于士族世家的代表来说无论州牧是王睿还是刘表,只要不伤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完全可以不理不睬,而对于一些已经将自己绑在刘表战车上的人来说,他们只能绑着刘表,不然他们就会倒霉!

    而蔡氏家族的代表蔡瑁就是必须帮助刘表的人,谁叫他亲妹妹嫁给刘景升这个老头了!蔡瑁身高八尺生的浓眉大眼,仪表堂堂,手底下也有几把刷子,是蔡氏族中当代最具能力的人物;

    眼看着众人都,没有言语冷场了,现在他站出来表现岂不是雪中送炭吗?“主公!在下以为武陵太守曹寅与王睿素来不和,不如请他来从后方夹击王睿!还有长沙太守孙坚,此人彪悍勇武,手中兵马虽然不多却足够精良···”

    坦白的来说蔡瑁的建议合情合理,十分符合当前局势,可刘表决计不能这么做,首先关乎的就是面子、威信的问题!孙坚、曹寅都是他的下属,若是请求他们出兵,不能自己搞定王睿,威信受损,将来如何压服他们呢?

    蔡瑁几近三十岁,政治上的阅历还是太少了,不能了解刘表的心意,也不能了解别人的心意,所以他这话没有打动刘表···不过,他表达忠心的意思刘表领悟了;

    “你先坐下吧!关系重大,让我再想想!”,刘表挥了挥手,让蔡瑁坐下,之后他便闭着眼睛脑中急速的算计着得失···外边突然传来脚步声,侍卫纳头便拜:“禀州牧大人!外边有一人自称是南阳太守袁术手下,前来拜厄!”

    袁术?这倒是个好人选!刘表眼前一亮,他正考虑着怎么收回南阳郡,谁料到王睿突然发难让他措手不及,南阳郡也只能放弃···如果让袁术与王睿血拼,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坐收渔利一举两得呢?

    “请进来!”,抱着这个想法,刘表面露微笑说道,不多时李某人与熊孩子马超走来了,卖相还算不错的李某人彬彬有礼的施礼:“南阳太守麾下李凯、李孝先拜见刘州牧!”

    刘表已经四十七八岁了,看起来保养的不错,身材高大,除了鬓角有一丝风霜之色,完全是老年版的帅哥,这么一个有内涵有深度的男人,难怪能够迷倒一大片人;

    “李孝先···你是不是认识孔伷?”,刘表一惊随即问道,前些天他还与孔伷通信,孔伷在信中说道他认识了一个高才,名叫李凯,可惜被盗匪掳掠,恐怕是凶多吉少!没想到几天时间,此人完好无损的站到了自己的面前···

    李凯一笑道:“正是!孔大人是个‘好人’,我与他相谈甚欢,不曾想被盗匪掳掠,要不是袁大人再次相救恐怕凶多吉少了!从前我就认识袁太守,这次在被相救,因此决定为他效力!”

    俗话说得好,一个谎话说出口,就要编制一万个谎话去自圆其说···欺骗了孔伷之后的他,只能不断地撒谎,来撇清自己前往豫州后,发生的那次惊天大案,跟自己没有关系;

    “原来如此!诸公!可识得李凯,李孝先否?”,刘表点了点头笑道,李某人剽窃来的诗词传播的范围可是很广范,士族世家、清流党人对其那是赞不绝口,传播的速度比皇帝驾崩这个消息还快;

    “原来是李孝先先生!在下有礼了!”,不少人都善意的行礼,李某人也笑容满面的逐一回礼,表现自己和善的态度;

    “不知李先生此来为何啊?”,刘表笑眯眯的问话,就像一只给鸡拜年的黄鼠狼,心中的龌龊思想不停地闪现,李某人也不是吃素的,他贴上来抱着的目的也不是很纯洁;

    李凯施了一礼道:“南阳郡聚集的流民愈来愈多,目前已经有六十余万了,在这么下去南阳郡将会失去控制,大批的流民如果得不到妥善安置一定会暴动的,但是···

    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并不能控制他们,在下此来就是想请求州牧大人能够施以援手,帮助南阳郡走出现在的窘境···一旦流民暴动遭殃的恐怕也不仅仅是一个南阳啊!”

    这话一出口,刘表对李某人的好感就下降了三分,首先就是他并没有承认南阳郡是荆州的一部分,作为荆州牧的刘表心中怎能高兴?还有就是这话中带刺儿,有威胁之意;

    刘表沉思一下,说道:“那你们打算要多少粮食呢?”,他打算先试探一下李凯的底线问题,要是他狮子大张口,恐怕就没有合作下去的理由了;

    “自然是越多越好!一百万石不嫌多,五十万石不嫌少!”,李凯说道:“当然了这些粮食我们也不会白拿,我们会付钱的,只不过目前有些困难,需要先付一笔,之后再分期!”

    谁信你的鬼话?真是的!刘表才不会相信李凯的话,分期付款,在这个大环境下哪还有什么诚信可言?只怕粮食拿走了也是白拿:“这不好吧?我的意思是···荆州现在的状况李先生也听说了吧?不如你们帮我平定王睿的叛乱,我供给给你们粮草?”

    李某人的提议刘表不能答应,而刘表的提议李某人也不会答应,南阳现在的兵马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是两万余人,当然了这些都是真正的军队,杂兵不算,这些是袁术的呃资本,他还没有权利调集这些人;

    就算是有这个权力,李凯也绝不会让自己的军队来到刘表的地界,一旦受制于人,怎能轻易的逃脱出去?所以,他拒绝了:“这个,在下恐怕是不能答应!一来,我不能替袁公做这个主,二来南阳兵马本就不多,还需要防范数十万人的流民,兵力抽调不出来!”

    刘表眯了眯眼睛,感觉到了李某人也不是个善茬,面色变了变:“如此,我也帮不到你们了!”

    “那这么说,州牧大人是见死不救了?”,李某人心里边也是郁闷,南阳郡那么多流民还不都是他与孔伷造的孽?孔伷现在已经大出血了,剩下的空缺并不大,让他少出一点他咋还推三阻四的呢?

    “不是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刘表回答···

正文 第九十四章 结仇

    “如果我说我可以帮助刘州牧打败王睿呢?”,李某人被加持了大半个孙膑的能力,心气很高,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打败王睿,毕竟刘表现在掌握的实力与王睿相差不大;

    可惜,有句话叫做神通不及天数···呃,应该是先入为主的思想掩盖了很多东西,刘表认为他只是一个会夸夸其谈、吟诗作赋的人,一般诗赋做得出色的人根本不具备实干之才;

    刘表自己也喜欢诗词歌赋,可真正等他治理一方的时候任用的人,往往都是不善言辞的实干家,对于他来说高谈阔论之辈是他抒发情操的地方,而实干家才是能够切实帮助他的人;

    除了怀疑就是不屑,李某人在这一刻了解到了刘表的心意,他明白了刘表的想法,面色瞬间耷拉了下来,李某人怒了!想当初,皇甫嵩都对老子言听计从,你算什么?

    这些话在心里说说还行,刘景升是个极其好面子的家伙,若是当面喷他几句,估计他不会当场把你怎么样,他会背地里直接干掉你!他是一个小心眼子;

    李凯拱了拱手,说道:“在下之前也跟随袁公参加过西凉的平叛,整个大军的指挥也几乎是出自于某家之手!不信的话,可以找皇甫嵩问一问!想必他不会抹杀我的功绩!

    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我不是在炫耀自己多么有能力,我只是想告诉刘州牧,南阳郡现在的局面为何如此,你身为荆州牧是撇不开关系的,你难道没有一丝想要补救的意思吗?”

    努力的压制怒火,可最终还是没完全压制住,这番带有火药味儿的话,呛到了刘景升,刘表一张脸拉得老长:“哼!李孝先!我是尊敬你的!因为你也是个有才华的人,但是不要随便的编织理由,污蔑我!”

    如果,李某人在士族当中没有诺大的名头,按照刘表的脾气他的下场好不到哪里去,好在现在崇敬李某人的人——也就是他的粉丝很多,刘表也很忌惮,他就是一个爱惜名声的人,绝不会做有损名声的事情;

    杀名士,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的,同为名士的一圈人会瞬间变身超级大喷子,骂你都不带脏字的,刘表可受不了那个,一旦他名声受损,对荆州的掌控力度会瞬间降下无数个等级;

    “哼!你视平民百姓为草芥,平民百姓视你为草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养猪!”,李某人拂袖而走,撂下狠话:“迟早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刘表拳头握得咯咯直响,理智告诉他绝对不能伤害李凯,所以他忍了下来,也是气恼的拍着桌榻:“关于王睿的事情!诸公以为该如何应对?我现在不行听那些虚的,我只想问办法!办法!”

    盛怒中的刘表无疑是可怕的,众人噤若寒蝉,不敢碰触他的眉头,心道恶意的猜测为什么李某人会盛怒而走,他所说的要粮食什么的事情他们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原因;

    难道是——刘表表现的礼数不周?对!一定是这样,也不看座···亦或是——刘表没给面子?多多少少也要给点粮食,周全一下对方的面子吧?毕竟那也是名满天下的名人···

    无聊的人自然有无聊的想法,实干家们想的可绝对不会是这个,蒯氏兄弟一直闻名于世,饱读诗书,颇富智谋,蒯良起身说道:“孙坚此人心怀叵测,不能以为臂膀,倒是曹寅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手里握着三万余兵马,出击南郡,截断王睿的粮道,必能使贼军心神大乱,襄阳本就有兵马两万余,再加上黄祖将军带来的三万强兵,占据主动不是不可能的!

    在下以为在军事上只要占据主动即可,主要的还是政治手段,我们需要跟王睿谈一谈,用兵不血刃的方式来解决荆州的内乱,不然动荡起来,劳民伤财,不利于长久的···”

    看看,这才是应该说的话嘛!刘表一脸这种表情,感觉豁然开朗,心中舒爽:“恩!蒯长史说的有道理!我这就给曹寅修书一封,让他起兵前往南郡!”

    荆州高层的会议散去,蒯氏兄弟走在回家的路上,蒯越蹙眉问道:“大兄!为什么要帮助刘景升?我不明白!”

    蒯良抚须笑道:“不帮?不帮他能放过我们吗?刘表看似中正平和,可骨子里是个刚愎的人,真把他逼急了对大家都不好!我真正在意的还是南阳郡的动态!”

    “南阳?”,蒯越沉思不语,半晌说道:“的确,刘景升自持皇亲国戚的身份,轻怠李孝先,却忘记他身后代表的可是袁公路,四世三公的袁家尤其是好惹的?”

    “非也!”,蒯良摇头:“你本末倒置了,袁家再强,可这一代袁术于袁绍分庭而立,袁家的家主袁隗并没有言明要将袁家交给谁,对于他们而言他们还不足以挑起袁家的大梁,所以他们也不会得到袁家全部的支持!

    我的意思是,真正要在意的反倒是那个李孝先!此人的名头可不仅仅是个名士圈中响亮的人物,诗词歌赋做得好不算什么,正如他说的,他是个全才!西凉平叛的事情能快速的平息这里边他出力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