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极品祝彪-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腊又补充道:“我方腊和明教可从来没有祸害过穷苦百姓,你给我按罪名的时候不许说我方腊戕害百姓。”
    祝彪道:“你放心就是了。”
    “另外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但讲无妨。”
    “这个要求就怕你不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
    “不讲怎么知道我不会答应呢?”
    “我看你日后是要称王称帝的,有朝一日,你攻进东京,建立新朝,你的国号须得称‘明’。”
    对于国号这个题目,祝彪确实从来就没有想过,可是方腊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他。他陷入了沉思:如果将来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身登大宝,而将国号称“明”,那就等于说是他祝彪也是明教中的一员,他今日和方腊之战不过是明教中的内斗而已,那就等于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者不是梁山好汉,而是明教帮众。其实对于国号,他并不在乎,称“梁”或者是称“明”,就算是称“宋”他也不在乎,只是如果一旦国号称“明”,梁山兄弟会答应吗?大家浴血和明教大战一场,最后却稀里糊涂的成了明教帮众,这会让很多梁山兄弟想不通,弄不好是要出大乱子的。
    方腊好似一个胜利者一般,看着祝彪左右为难的表情,笑道:“怎么?让你这位枢密使节度使相公为难了?”
    祝彪尴尬的一笑,道:“称‘明’就称‘明’,有什么大不了。”
    方腊冷冷地笑道:“祝彪,称‘明’你不吃亏,日后你身登九五大位,再也没有人可以打着明教的旗号和你祝彪为敌了,因为真正的大明王已经降生人世,就是你祝彪,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其他的皆是冒牌。”

风雨下钟山 第0207章 方腊之死
    桌子上的菜没有动什么,可是酒已经喝了好几壶了。
    方腊脸上没有任何畏死求活的媚态,他刚将一杯酒慢慢的送进了嘴巴,缓缓在口腔之中转了一转后,才划下了喉咙。将酒放下之后,夹了一筷子菜,放到舌尖慢慢品尝,然后问道:“你准备要什么时候动手。”
    祝彪知道方腊的话外之音,问道:“方教主想我什么时候动手。”
    方腊问道:“你现在急着要我的命吗?”
    “不急,不急。”
    方腊想了想,抹了一把嘴巴上额油腻,慨然道:“既然不急,那就给我下慢药吧。”
    “慢药?”祝彪本以为方腊要他给自己一个痛快,他没想到方腊会主动提出下慢药,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第一,我还想见见我的那些老兄弟;第二,这样我也方便帮你祝彪劝降他们;还有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方腊有些信不过你。”
    祝彪一笑:“信不过我还和我说这么久,聊得这么畅快?”
    方腊道:“其他的我方某人也不在乎,怕就怕老爷一死,你就忘记了日后建国号为‘明‘的事,我得跟我这些兄弟交代交代。”
    祝彪一听这话,当下道:“方教主放心,我王伦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一口唾沫一颗钉,我说过的话定然是不会反悔的,再者,方教主,你想想,时至今日,我祝彪还有必要骗你这样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吗?”
    方腊听了这话,哈哈大笑:“看来是我方某人庸人自扰了。”
    祝彪也微微一笑后,问方腊道:“方教主还有什么要求吗?”
    方腊想了想道:“我那国师包道乙,虽然本事平平,坏了我的大事,不过我和他朝夕相处,情同兄弟,听说他已经先我一步走了,等我走了,就将我们两人埋在一起,这样咱们兄弟在一处,也不寂寞。”
    祝彪颔首,突然问道:“如果今日是我落在你手里,你会放我一马吗?”
    “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
    “我想也不会想,见也不会见你一面,一刀就剁翻了你。”
    祝彪听后微微一笑,道:“看来我比你还是厚道些啊。”
    方腊也笑道:“是啊,你祝彪确实比我方腊厚道,厚道会有好报的。”
    ********分割线********
    就在方腊弥留之际,他麾下被梁山军擒获的将领,有宝光如来邓元觉、南离将军石宝、镇国将军厉天润、魔王郑彪、擎天神沈刚、黄幡神卓万里、豹尾神和潼、厉天润之弟厉天佑等全部来到了苏州,就是守卫睦州的方杰、庞万春、夏侯成、洪载、方百花和金芝公主也被方腊一封书信招到了苏州。
    方腊躺在一张柔和的大床上,盖着一床宽松的被子,张着大口,一面贪婪的呼吸着氧气,一面声音微弱的道:“兄弟们,哥哥这次要走了,你们都一起跟着祝彪,当今天下,也只有他能够发扬光大我明教了。”
    金芝公主年纪在他们中间最小,一看方腊命在顷刻,哇哇大哭道:“爹爹......爹爹,你这是怎么了,是祝彪这贼子杀了你,你......你为什么还要我们都跟着他呀?”
    金芝公主的这个疑问,也是在场所有人的疑问。
    方腊咬紧牙关,憋着最后一口气,道:“金芝,杀爹爹的不是祝彪,是朝廷。当初爹爹不幸被祝彪俘获,祝彪并不想杀害爹爹,可是朝廷知道了以后,降下圣旨,逼着要祝彪将爹爹押解上东京去凌迟处死。祝彪当下抗旨不遵,几乎要杀了那个传旨的太监。可是爹爹知道,这次我是躲不过了,所以就自己服了慢药,然后让他去将兄弟们都唤来苏州的。”
    石宝默默流着泪道:“大哥,不用说了,兄弟们都知道你的心意,你是想为兄弟们谋一条生路啊。”
    “不......不仅仅是为兄弟们谋一条生路,”方腊歇息了片刻,继续道:“祝彪亲口答应过我,日后他蹬上了龙庭,建立新朝,国号就唤作‘明’,兄弟们,这......”说到这里,方腊依然明显体力不支,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接着道:“这不是兄弟们梦寐以求的事吗?”这时,方腊对身旁的金芝公主道:“金芝,你出去将祝彪那厮叫进房来。”
    金芝公主出去后,方腊凑近方百花道:“妹子,你要想办法,想办法将你自己和......和金芝一起都嫁给祝彪,只要他敢对兄弟们造次,出尔反尔,你们就可以将他......将他刺杀于床第之间......”
    方腊正说着,金芝领着祝彪进房来,方腊拉着祝彪的手道:“祝彪,我的这般兄弟。侄儿,妹子还有女儿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善待他们......”方腊又向众位兄弟们道:“快......快给祝彪行礼!”
    这些披肝沥胆的好汉,看了一眼方腊,又看了看祝彪,没人动。方腊催促道:“快......快啊!”方腊知道自己已经听不了多长时间了。
    方杰看了一眼方腊,首先跪倒在祝彪面前磕头行礼,接着众将也前后不起跪下,杂乱的说道:“在下拜见祝头领。”
    祝彪尴尬的一笑,道:“众家兄弟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方腊又看着祝彪道:“祝彪,我还有几句话要对众兄弟说。”祝彪知道,方腊这是请自己出去。他微微一拱手,道:“在下还有些许军务要处理,现行告退。”
    祝彪出去后,方腊突然上半身翘了起来,凑近众人,道:“兄弟们,你......你们要......你们要在帮助祝彪立国之时乘机抓住兵权,只要......只要他敢出尔反尔,你们就......就......就反了他狗日的!”说到这里,方腊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身子直挺挺的,双眼瞪得圆滚滚的倒在了床上,二十五代明教教主从此千古矣!, 

第0208章 三道试题与整军
    时至今日,大宋朝梁山特别行政区辖区,东起苏杭,西达鄂州,北止济兖,南抵衢婺,纵横千里,人口茂盛,物产富饶。此时的梁山军更是猛将虎聚,军马云屯,好生兴旺。
    此时正是和风熏柳花香醉人的烂漫季节。
    祝彪为了招揽人才,于是以神机军师朱武为主考,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为副主考,在辖区内大开春闱科举,考试三场,试题分别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过秦再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考试当天,朱武、裴宣和萧让看了这三篇试题,都会心一笑,自家的寨主开始为推翻赵宋做准备了。
    这三篇试题都是祝彪亲自拟定,看来平淡无奇,都是些成词滥调,但是和祝彪打交道打得多的朱武一眼便瞧出了其中的玄机。
    第一题,《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祝彪这分明是要给自己的分田分地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既然天下都是天下人的,那土地为什么不能人人有份?日后一旦梁山军北进,必要还在要在中原一带进行分田分地,那这篇试题中的佼佼者便成了分田分地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题,《过秦再论》,《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貌似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既然要再论,论什么?
    有什么值得再论?祝彪这里无非是在诱导参考的士子们将当今圣上比作秦二世,将蔡京、童贯等一般奸臣比作赵高,这分明是在为日后改朝换代做舆论铺垫;
    第三题,《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亚圣人孟子之口,但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空想;说得不好听一些,这句话是一句书呆子气十足的话;说得难听一些,这句话是废话。原因很简单,无社稷,何来“君”和“民”?可是祝彪将这句话作为一道试题,目的再简单不过,“君为轻”,如果“君”不明,换换也无关痛痒,只要民依旧重,社稷仍在既可。这分明是祝彪在为日后取宋廷而代之的法理依据。
    既然这三道试题的目的这般明显,这般的用心深远,那祝彪为什么还要出这三道题呢?这也是朱武佩服王伦之处,这三个题目无一题不是光明正大之言,是圣人之言,谁也反驳不了,谁也不能说圣人的话说的不对,谁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为,那等于是自寻死路。可是这江南千千万万的士子中定然有那伶俐之辈,看破这三题的背后文章,而祝彪也就是想借这三道试题来测探一下,江南的士人中有多少人期盼着改朝换代,有多少人的拥护他,反对他,三道简简单单的试题收到的效果比做一次民意大调查还要管用,何乐而不为呢?
    而就在朱武、裴宣和萧让三人主持春闱之时,祝彪、卢俊义公孙胜又在拟定整编军队的计划。
    梁山军在江州之战前约有马步水三军二十万,江州战后,损失了大约三万有余,后又收降王庆军八万,方腊军又归降三万有余,故而,此时的梁山军马,全军总计二十八万人马左右。
    此时的梁山军马虽然增加了近一倍,但是内部的成分也复杂了起来,此时的梁山军就像三国时代赤壁之战时的曹军一样,虽然兵马众多,可是人心不齐也不顺,真正遇到强敌的时候,结果恐怕会比当年曹操在赤壁败的更惨。
    同时祝彪频繁的整编军队,还有一个不可告人,但是祝彪身边的人又可以体会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军队中间渐渐形成的派系。军队种形成派系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一旦军队种形成派系,第一,这可能会造成枪指挥枢密使、节度使的情况;第二,军队形成派系以后,在日后的征战厮杀种,这些派系会在自己率领的军队攻占的城池中任命自己派系的人员,那就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再次出现国中国的局面。祝彪打了一辈子的雁,岂会让雁啄瞎了眼?
    所以,如何重新整编军队就成了一个抵消内部内耗的一种手段。
    经过几天的商议,祝彪决定将全军编成四个野战军团和一个守备军团:
    因为第一军团在济州与三十万官军对峙,不易重新整编,所以祝彪决定不动第一军团的编制。另给第一军团配置将佐:杨志、朱仝、杨雄、石秀、阮小五、阮小七、方杰、孙立、韩滔、燕顺、杨林、郑天寿、曹正、周通,再调拨三万军马给第一军田,第一军团马步水三军总计六万人马;
    第二军团统制岳飞,副统制李俊,行军司马石宝,行军侍中秦明,配置将佐:花荣、解珍、解宝、邓元觉、卞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黄信、郝思文、欧鹏、陈达、马麟、孔明、孔亮、厉天佑、汤怀、张显、王贵、牛皋、李忠,下辖马步水三军六万,驻军鄂州;
    第三军团统制杜壆,副统制王寅,行军司马縻貹,行军侍中索超,配置将佐:鲁智深、武松、穆弘、郑彪、穆春、杜迁、汤隆、沈刚、卓万里、和潼、马云龙、龚旺,下辖马步水三军七万,驻军润州;
    第四军团统制关胜,副统制呼延灼,行军司马史进,行军侍中厉天润,配置将佐张清、燕青、李逵、宣赞、樊瑞、李衮、项充、鲍旭、郁保四、单廷圭、魏定国、汤隆,下辖马步水三军七万,驻军洪州;
    守备军团统制史文恭,副统制庞万春,行军司马吕方,行军侍中郭盛,下辖马步水三军两万,驻守金陵。
    另有以小杨林为主帅,配置将佐邹润、邹渊、李云、蔡福、蔡庆,率军三千,随耶律大石北上。
    如今的梁山泊特别行政区已经具备了国家雏形,祝彪当然也要相应跟上时代的脚步,也要设立相应的行政机关。
    参知政事:公孙胜;
    兵部尚书:卢俊义;兵部侍郎:朱武;
    财部尚书:柴进;财部侍郎:蒋敬;
    民部尚书:李应;民部侍郎:宋清;
    工部尚书:凌振;工部侍郎:孟康;
    刑部尚书:裴宣;
    教育尚书:萧让;教育侍郎:金大坚;
    外务尚书:崔封;
    卫生尚书:安道全;
    农部尚书:陶宗旺;
    军械尚书:皇甫端;军械侍郎:侯建;
    传递院院长:戴宗;副院长:王定六;
    究探门门主:时迁;配置将佐: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朱贵、朱富、段景住;
    铜鼎处处长:白胜;配置将佐:杜兴、李立、乐和、夏侯成、洪载。
    祝彪将所有行政机关的主官称之为尚书侍郎,卢俊义、公孙胜和朱武都劝祝彪,这样称呼是容易遭朝廷疑忌的,祝彪哈哈笑道:“如今赵佶他猜忌又能如何?就童贯那三十万乌合之众还是我梁山大军的对手吗?不信就让他来试试!”, 

汴梁龙虎会 第0209章 夫妻之间
    金陵城龙盘虎踞,帝王之宅。
    在金陵城中由过去知府衙门改建而成的枢密使府邸中,祝彪单独会见了小杨林。
    祝彪亲自给小杨林倒了一杯热茶,小杨林赶忙站起身来接过祝彪手中的热茶。王伦道:“小林子,你知道这次北上太行山的作用是什么吗?”
    小杨林道:“协助耶律大石收拢旧部,对抗金人。”
    祝彪听了小杨林的话,心中一喜,道:“小林子确实精明,对,只是协助契丹人对抗金人,不是帮助契丹人复国。”
    小杨林拱手道:“属下谨遵将令。”
    祝彪又问道:“小林子,你知道此次北上,任务艰危,可知会有哪些危难吗?”
    小杨林想了想道:“属下是这样想的,第一,要防着耶律大石放刁,利用我军;第二,金人战力凶悍,不可被他们灭了;第三,太行一带还有官军,咱们如今虽说事朝廷的军马,但对他们更须小心提放。”
    祝彪听了这些话,确信自己选人没有选错,他道:“还有一个,小林子或许没有想到。”
    小杨林一愣,拱手道:“请王头领示下。”
    “河北田虎,其麾下将佐皆是能征惯战之辈,你去了太行之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他的地界上活动,尽量不要与其起冲突。”
    小杨林道:“属下谨遵寨主将令。”
    祝彪略沉思片刻,道:“与你同去的这些兄弟年岁都比你长,你要小心对待,要同心对敌,万不可内部启衅,如果他们真有罪过,可打可关可罚,但不要伤他们的性命,你能做到吗?”
    祝彪所说的这个问题也是小杨林听了将令后一直惴惴不安的因素,他一听祝彪这样说,忙道:“寨主的意思属下明白,只要他们不投敌,属下定然不下杀手。”说完,小杨林又想了想,觉得措辞不妥,又补充道:“当然,属下也相信他们断不会投敌,坏了咱们兄弟义气,又坏了自己名声的。”
    祝彪听了小杨林的话,微微点头,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小杨林拱手道:“只待寨主一声令下,属下随时都可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