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可以说,当大唐帝国的关陇贵族被皇帝接连打击不断衰败后,大唐帝国这个巨人也一样的不断衰弱。失去了关陇贵族的唐帝国,其实已经断了脊梁,虽然辉煌依旧,但却已经是不断走下坡路。
  武后当权起,关陇贵族也彻底没落,而帝国也再无强大武力,从武后起,对契丹屡次兵败,对吐蕃屡次兵败,新罗人把帝国吞并的高句丽、百济给夺了,南诏人也称霸西南,吐蕃更是屡屡打进关中。
  到了玄宗皇帝时,连府兵制也彻底的崩溃了。没有了关陇贵族的府兵,就是断了脊梁的人,于是有了安史之乱,有了帝国崩溃之始。
  细细思量,如果大唐没有持续的削弱打击关陇贵族集团,那么这个帝国是否还能走向更高的辉煌?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关陇集团最后的代言人,他们都是开国功臣,也是三朝元老,说他们谋反作乱这些李逍是不相信的,其实这不过是帝国上层的权力斗争,或者说是路线斗争罢了。
  长孙无忌把持朝政,让急于掌权的年轻皇帝视为眼中钉,最后皇帝利用了其它几股势力围剿了关陇集团,于是长孙无忌的关陇本位失败了,关陇集团也就没落了。
  关陇集团倒下后,支撑着大唐的是精英士族,但和后来的宋明一样,士族是支撑不起一个雄伟的帝国的。
  这一刻,李逍突然觉得长孙无忌虽不是圣人,但他的有些想法是对的。
  关陇集团也许对于李唐皇朝来说,是不好管束的一群人,是充满威胁的一群人,但关陇集团也就是唐帝国的利爪和獠牙,如果唐帝国自己把自己的爪牙给废除了,那将来又如何抵御凶恶的敌人呢?
  “三郎,你在想什么?”王方翼见李逍一直怔怔出神,忍不住问他。
  “我要上奏救赵持满,他不该死,虽然他有罪,但他是大唐优秀的将领,勇猛的战士,他不能也不应当就这样被腰斩在长安,他就算要死,也应当是死在与突厥人、与吐蕃人、与高句丽人、与吐谷浑人的战斗中,我们不能杀死一个自己的战士。”李逍说道。
  王方翼惊讶,然后重重的点头,“三郎说的没错,我也要为赵持满上奏求情。”


第211章 多管闲事
  李逍说战士不能死于自己人的刀下。
  王方翼沉默,程伯献沉默了,薛楚玉也沉默了······虽然一天前,他们还在蓝溪刀兵相见,血拼生死。
  大家都没有了笑脸,封爵晋阶的喜悦没有了,大家都遗憾赵持满这样一员猛将。
  “不能让赵持满死在长安。”
  这是李逍不知道第几次对大家说的话。
  赵持满这样的将领,对大唐是忠心的,他为帝国流过血受过伤,为帝国征战拼杀,不应当死在长安。
  李逍说到就做,他马上找吏部的官员借了纸笔,开始向皇帝写奏章。其实这是李逍的第一封奏章,他甚至连奏章的基本格式都还不清楚,但这不影响他。
  他此时只觉得自己一腔热血,这件事情他非做不可。
  重回大唐,他最初想的只是如何做一个悠闲的小地主,躲在蓝溪乡下,在秦岭山麓里,享受着大唐帝国强盛带给他的舒适就好。
  而现在,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也为大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比如他献玉米种子,再比如现在救赵持满。
  唐帝国能有如此强盛,是由无数赵持满这样的贵族子弟军官,还有无数如秦雄这样的普通百姓府兵流血拼杀打下来的。
  在蓝溪动乱中,赵持满是个罪人。
  但在以往的过去,赵持满却是大唐的功臣。
  李逍今天享受的这份大唐安逸,也有赵持满的一份功劳。
  功臣不应当被遗忘,他们的功绩应当被铭记。
  李逍写的很激动,甚至写的半文不白、缺笔少画,他一气呵成,写了长长一本折页。
  王方翼和程伯献几个贵族子弟也都写了一本奏章,同为贵族子弟,赵持满以前是他们的兄弟,是他们的偶像,本身对赵持满如今的遭遇就充满同情。
  而秦雄与李元芳做为普通军人出身,对赵持满这样的贵族子弟并不全是妒忌或者说妒恨,他们也一样崇拜如赵持满这样勇猛的贵族军官。
  吏部的官员们有些惊讶的看着这八位新晋的爵爷,看着他们一人一支笔,各自沉默不语,咬着嘴唇挥笔疾书。
  等听说这八位是在向皇帝写奏章为赵持满求情时,大家更惊讶。他们昨天还在跟赵持满大战,正是他们生擒了赵持满,今天却又为他向皇帝求情。
  甘露殿。
  李治跟武氏一边吃着糕点一边聊着天,他笑说着李逍得封爵位时如何的欣喜,说他其实也是一个俗人。
  还说这次薛程几员小将对他更是忠心耿耿了。
  “王方翼可是皇后的从兄,陛下莫非忘记了?”
  李治讪笑几声,“其实王方翼此人虽是皇后从兄,但却是难得的人才,当年先皇就曾十分欣赏他。朕即位几年来,一直压着王方翼不让他外任,可是我观此人对朕并未有过怨言,一样勤勤恳恳的随侍朕左右,这难能可贵。朕想要用他,不能一直这样闲置他。”
  武氏不太高兴,可见皇帝如此说,她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
  “陛下,弘儿如今也快三岁了,陛下不是说要立他为太子吗,怎么最近却没有动静了?”武氏问。
  李治皱眉,“这个事情不好办,朕之前也试探过了宰相们的反应。长孙无忌他们是坚决反对,连宇文节等人也称太子李忠无大过,轻易废储非明智之举。”
  太子李忠和代王李弘,都是才几岁的孩子,这个时候谁又看的出哪个贤不贤,再说了,两个都不是嫡出,那么年纪大的李忠是庶长,又是先立的太子,自然也不好轻易谈废立。
  其实李治心里很清楚,要废李忠,就得先废王皇后,可要废王皇后,长孙无忌这边的关陇派可不答应,甚至王皇后身后还有山东士族支持着。
  没有点正当理由,这事很不好操作。
  李治不介意废掉王皇后,也不介意废掉太子李忠,他也愿意立武氏为皇后,立李弘为太子,可这事情,现在连李绩都不肯表态。
  连军方大佬李绩都不表态,连宇文节这样站他一边的宰相都不支持他,李治也无可奈何。
  “陛下,蓝田县男李逍、泾阳县男程伯献、平遥县男王方翼等八人上奏。”
  李治抬了下头,“可是谢恩奏折?放一边了,朕回头再看。”
  内侍低着头道,“蓝田县男李逍等八人上奏为赵持满求情,请陛下赦免其死罪,允其戍守边关,戴罪立功。”
  听到这话,李治惊讶。
  “竟有此事,奏章拿来。”
  李治翻看着八道奏章,越看越气。尤其是这个李逍,居然把个赵持满说的像个英雄似的,还什么不能让这种帝国英雄死于自己刀下云云。
  李治很不满,本来刚才武氏几句话就让他心里有点堵。
  而现在李逍刚封了个男爵,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居然还敢指责他不该杀赵持满。
  他知道赵持满是何人吗?
  赵持满可是长孙无忌和韩瑗的亲戚,他处死赵持满不仅是因为赵持满私调兵马,更是因为他是长孙无忌和韩瑗的人,杀赵持满,也是要杀鸡儆猴。
  “哼!”
  李治看完,把奏章扔到一边,不做理会。要不是念李逍几人有功,他都有意要派使者去把几人骂个狗血淋头。
  大理寺。
  天牢。
  吏部尚书李义府奉命前来提审赵持满。
  几名大理寺的官员将赵持满拉了过来,才半天的功夫,曾经那个双拳打死猛虎,一脚踹翻战马的绝世猛将,此时却已经毫无了色彩。
  各种酷刑施加,令他浑身是血,身上没有一处好肉。
  “给他泼桶水。”李义府冷哼了一声。
  一桶冰水泼过,赵持满醒来。
  “说吧,你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怎么谋划叛逆的。”
  “长孙相国和褚相是朝廷宰相,何谈谋逆?”
  “可是你私受褚遂良命令私动兵马,就是谋逆,说吧,把具体的经过说一下。”李义府盯着赵持满。皇帝已经下令要腰斩赵持满,褚遂良也被贬官潭州,但李义府还不满,他觉得还可以挖掘一下。
  如果能让赵持满交待一个谋反案,并把褚遂良、长孙无忌拉下水,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这种事情,他做起来并没有什么犹豫。当年褚遂良不也是这样对刘洎的,而长孙无忌不也是这样炮制房遗爱谋反案的,把李道宗、执失思力、薛万彻、李恪他们网罗进去的。


第212章 劫天牢
  “说吧,具休一点。”李义府冷笑着道。
  “构陷忠良、天地共怒。士可杀,不可辱。”赵持满虽然伤痕累累,可是却很硬气,他清楚的知道李义府要他说什么,但他绝不会答应。虽然在大理狱中,他也不止一次的后悔过当时为何要答应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的要求,可男子汉大丈夫,做了就是做了,没有力要再拉别人下水。
  况且,他清楚知道李义府要做什么。李义府可不会仅仅满足于查出褚遂良违制给他调令的事情,他想要更多,而那些他绝不会给。
  李义府此时就如同一条毒蛇。
  曾经的他也是一个心地纯良的读书人,但宦海几十年沉浮,李义府也经历了太多太多。他当年亲眼看着自己的老恩主刘洎,是如何被褚遂良构陷诬害。而后来他又是如何被长孙无忌打压,以致一直郁郁不得志的。
  多年的恩怨,如今让他变的冰冷和无情。
  “赵持满啊,你别以为你是长孙无忌的倒外甥,是韩瑗的外甥你就能法外逍遥。我不妨告诉你实话,陛下已经下旨,三日后将你拉到长安当众腰斩,你的族人,成年男丁统统处死,未成年男丁与女眷流放岭南。你的家族产业统统被籍没,你赵持满的名字将被永远的记在逆臣册上。”
  “你若是聪明一点,那么就该把某些事情说出来,那么陛下还能念你举报有功,赦免你和你家人的罪责。想想吧,你的妻子还那么年轻,你的几个儿女还那么小,你的那些兄弟子侄,生死全在你一念之间了。”
  赵持满一口痰吐在了李义府脸上。
  “奸佞小人。”
  李义府擦了擦脸,退后。
  “看来你们没怎么招待好他啊,再给他松松皮肉。”
  两个大理狱的吏员上前,开始给赵持满上刑。
  一会,赵持满再次晕过去,又是一桶水泼过去,将他泼醒。
  李义府踱上前。
  “赵将军,怎么样,这回想清楚点没?”
  “士可杀,不可辱。”赵持满咬牙道。
  “我呸,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是什么人心里没点数吗?参与谋逆之事,还敢说的如此大言不惭,真是厚脸皮。”李义府不屑的道。
  “我恨不能手戮奸臣!”
  “你自己就是奸臣,你大胆谋逆,你不是奸臣谁是奸臣?来啊,继续侍候他。”李义府见赵持满又臭又硬,恼怒的道。
  许久,又是一通折磨之后。
  李义府再次站到赵持满面前。
  “说吧,你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一党是如何谋逆做乱的?”
  “身可杀也,辞不可更!”
  赵持满吐出一口血水,李义府敏捷的躲过了。
  “谋逆做乱,还这么硬气,倒真是顽抗啊。”李义府摇头。“既然你不肯说,那也没必要说了,就让我来替你写份认罪书吧。”
  赵持满听完,愤恨的挣扎,“李贼,休想!”
  ·······
  大理寺监狱外。
  李逍和王方翼几人从吏部出来后,便径直来到了这里。他们要来探望一下赵持满,可是大理寺的官员却不肯同意。
  王方翼以前关系最好,称兄道弟的好哥们,而且他也深知大理寺的监狱可不比一般。
  赵持满在狱中,此时只怕被酷刑折磨。
  “某等要探监,还请通融一下。”
  那守门的小吏还是不肯。
  李逍皱眉,“既然好说歹说都不行,那就直接闯进去就是了。不过一大理寺监狱,有何资格阻拦不让探监?”
  王方翼救友心切,也道,“好,就闯他这一回。”
  八个新封的爵爷,还个个都是武艺高强,个把狱卒还真如无物。王方翼在前,一把就推开了那个小狱卒。
  狱卒摔了个狗啃屎,却不敢声张,慌忙跑到一边报信去了。
  李逍跟着王方翼,伴着程伯献他们一路闯进去,很快就闯到了关押赵持满的牢里。
  “什么人,敢私闯天牢?”
  “千牛备身王方翼!”
  “还有我玉米监李逍。”
  “还有我羽林校尉程伯献!”
  “羽林校尉薛楚玉!”
  ········
  八人一边自报姓名,一边继续往里闯,门口李义府的侍卫阻拦不住,只好高喊,“李相国在里面查案,不得擅入。”
  “李相?”
  王方翼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他们闯了进去。
  一进去,李逍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当他看到那个刑架上的血人时,差点都没认出来这就是那个昨天一人战他们四个,还丝毫不落下风的赵持满。
  赵持满已经没有人样了,身上处处伤痕。
  有鞭痕、刀伤、烙伤等,人已经昏过去了。
  “李相国?”
  王方翼见到如同血人般的赵持满脸一沉,他看到站在一边的紫袍李义府,沉声拱手。
  “谁让你们进来的?”李义府面色不快。
  王方翼沉声答道,“朝廷并未规定大理寺监狱的犯人不许探视?”
  “本相正在审案,不可打扰。”
  “审案,请问李相国,赵持满不是已经被陛下定罪了吗,既然定罪了,又还要审什么呢?再说,赵兄这是被酷刑折磨,难不成是想要屈打成招?”
  李义府被几个年轻人堵在那,气的脸色发紫。
  “放肆!”
  “李相难不成也想要把我们几个抓起来,然后屈打成招,定我们一个罪名不成?”
  王方翼毫不顾忌李义府的宰相名头,步步紧逼。
  李义府手指着王方翼点了点,最后一甩袖子,“你等着!”说完就走了。他再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毕竟宰相的名头已经压不住王方翼了,等出去了再收拾这几个狂妄的家伙,让他们知道下后果。
  李义府一走,王方翼和李逍他们连忙把赵持满从刑架上取了下来。
  “赵兄?赵兄,醒醒。”
  李义府出了大理寺,一肚子气岂能甘心。当即一道奏章送往宫里,他表奏王方翼、李逍等八人图谋不轨,公然闯入大理寺狱,劫持钦犯,这是公然做乱,必须严惩!


第213章 罢官入狱
  太极宫。
  甘露殿中,吃完饭正附耳在武氏腹上听胎动的李治再次被打扰。
  当他带着不满看完李义府的急奏时,怒了。
  “浑蛋,这些浑蛋,他们想干什么,到底想干什么?”
  李治的大怒,让武氏吓了一跳。
  “陛下,发生何事了,如此动怒?”
  “朕能不动怒吗?这些浑蛋,朕刚刚赐封他们爵位,晋升他们的官阶,结果转身就给朕来这么一出。劫天牢,还真是胆大包天啊,立了一点点功劳,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吗?”
  “劫天牢?谁?李逍他们吗?”
  “不是他们几个王八蛋还有谁?”李治破口大骂,连民间脏话都出来了,他是真的气的头痛。
  赵持满是个猛将不错,可这样的猛将要是跟他不是一条心,那就更不能留了。现在那几个家伙倒好,不但上奏替赵持满求情,这转眼就又跑到大理寺去劫狱了。
  真是胆大包天。
  武氏接过奏章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把之前李逍他们求情的奏章看完。
  “你说,他们是不是胆大包天?”李治问。
  武氏笑着摇摇头,“臣妾倒觉得这几位还真是性情中人,其实他们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赵持满是员猛将,放在边关,可抵一军之众。镇守一关,可保十年无忧,这样的将领,杀了倒是真有些可惜。”
  “爱妃啊,你怎么也被他们三言两语给说迷糊了,别忘记了,这赵持满可是长孙无忌和韩瑗的外甥,是他们一党的。这样的人,有机会就当除之,岂能留着,留着就是个祸害。”
  “陛下,话也不能这么说。赵持满虽是八柱国家之后,但终究不过是个小小镇将而已,虽有勇名,但地位不高。他不比长孙无忌和韩瑗,杀不杀他其实无关大局。”
  武氏抚摸着自己的肚皮,缓缓的道,“记得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曾有人劝说太宗诛杀建成、元吉余党,但最后太宗皇帝却赦免了他们。这些人里有魏征有王珪有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魏征、王珪后来都成了贞观朝的宰相,而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也为贞观朝屡立战功。他们虽曾是建成元吉旧部,可却从没有人为旧主谋过乱。”
  李治皱眉,他倒没有从武氏的这个角度去想问题。
  “爱妃之意,难道朕不但要赦免了赵持满,还要放过那几个浑蛋?”
  “其实关键不在于杀还是放,关键在于要让赵持满感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