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持满左挥右砍,无人可挡。
李逍却已经低头捡起了扶余泰的人头。
扶余文思带着一群人出现。
更多的百济士兵从四面八方出现。
“住手!”
王孙扶余文思大喊一声。
他是太子长孙,在扶余泰人头还被人提着的当下,他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场面安静了下来。
扶余文思上前。
黑齿常之退到他的身后。
而赵持满也退到了李逍的身后,二百伪装成百济卒的佣兵也退到了李逍的身后,将他护住。
李逍一手提着扶余泰的人头,一手还提着一把带血的剑。
“在下大唐皇帝钦封安东道经略安抚使李逍!”
“百济王孙扶余文思拜见大唐皇帝钦使!”
扶余文思当众向提着扶余泰人头的唐人使者跪拜。
出乎众人意料。
李逍把剑递给身后的人,伸手扶向扶余文思。
“王孙可愿降我大唐?”
“扶余文思愿降,还望天使接纳。”
“纳降!”
李逍高声喝道。
喊出这话的时候,他的身体都在微微发抖。
说不激动这是假的。
扶余泰死了,扶余文思降了。
场上的百济人都混乱了,他们有些转不过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唐人怎么出现在王城,而新王怎么却被杀了,王孙为何却要降。
这个时候,黑齿常之站了出来。
“黑齿常之愿降!”
李逍打量着这个七尺多高的黑大汉,他知道此人,早在未穿越之时就听过这人的名字,因为这个人历史上也降了唐,后来还成了唐朝有名的猛将,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
这人和唐玄宗时的名将高仙芝一样,都是朝鲜半岛的胡将出身,只不过黑齿常之是百济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但他们都一样为大唐建功立业,征战沙场。
“黑齿将军高义,弃暗投明识时务也,某纳降!”
王孙降了,名将黑齿常之也降了,剩下的那些人左看看右望望,最后看到扶余泰那死不瞑目的人头,终于还是跪下了。
“乞降!”
“乞降!”
“乞降!”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扶余泰一死,扶余文思一降,百济人再无战意,纷纷跪地乞降。
李逍自然是高兴不已,全都纳降。
“立即打开泗沘城门,迎唐军入城!”
东征的水师主力还在围困扶余王和太子,而新罗主力则在与泗沘主帅阶伯于城西百里外围关隘做战。
谁都想不到,这时还会有一支唐军杀到。
更料不到这支唐军主帅居然会直接潜入王城。
“城外有唐军吗?”扶余文思也惊讶道。
“自然是有的,三千精兵已经等候多时了。”李逍笑道。
那三千其实并不是苏薛的东征水师,也不是新罗人的兵马,却是百济人根本料不到的他李逍麾下的乡勇土团。
城门打开,信号发出。
不多时,果然城外出现一条黑线。
三千乡勇排着整齐的队列出现了,人数虽不多,但对此时已经投降的百济人来说,却依然威武不凡。
“三郎,薛帅和苏帅都已经打到外围了,新罗人更是已经杀到了百里之外,若是等他们知道我们抢先一步夺了泗沘王城,只怕会很惊讶的。”赵持满道。
何止会惊讶,估计还会很恼火呢,李逍笑笑,不过这攻夺百济王城的功劳却是自己的了。
第387章 唐旗、唐骑
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
天色晦暗。
秋雨已经带着寒意,淋湿衣服便会浸入骨肉透心的寒。
百济王城泗沘城南二十里,郊外。
名为黄山的山下,百济名将阶立马阵前。
三万百济军是新罗最后的一支生力军,在他们的身后就是王城。
他们面前是新罗王金春秋世子金法敏率领的六万新罗大军,潮水一般的进攻已经连续八次。
鏖战一天,阶伯击退了新罗人八次进攻。
此时,他的三万大军已经只剩下了五千预备军未动,其余两万余人或死或伤,精疲力尽,不能再战。
“将军,新罗人太凶悍了,这样打下去,我们会死光的。”一名百济将领禀报。
“唯死战尔!”阶伯吐出四个字。
他知道对面新罗帅旗之下,其实真正指挥的将领并不是新罗王世子金法敏,而是新罗名将金瘐信。
当初,百济联兵高句丽和靺鞨进攻新罗,阶伯就是联军前锋。联军连破新罗三十余城,阶伯更是攻下金瘐信的家乡,还杀死了他的父母妻妾儿子等一家百余口。
他和金瘐信之间早就是死仇。
而他当初之所以杀金瘐信一家,则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早年都是在与金瘐信的交战之中阵亡的。
仇人见面,份外眼红。
金瘐信不会放过他,他很清楚。
“将军,不能暂避锋芒,撤回王城坚守。”
“守?”阶伯摇头,高大的身躯早已经湿透,身上散发着雾汽,可他却没有半分动摇。“已经退无可退了,守大城必野战,若不能野战,必败。”
“我们可以待高句丽的援兵。”
“不会有援兵了,不会有了。”
说完,阶伯拔剑出鞘,“今日,死战!”
“随我杀新罗贼!”
勇将麾下自有勇卒。
虽然百济军已经残了,可剩下的五千预备队,却都是阶伯麾下最精锐的兵。主将拔剑,麾下五千兵一起挺起了长矛。
“杀!”
阶伯明知必死,却也不愿再后撤了。对他来说,这冲锋就是在求死,明知百济将亡,他也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更不愿意在金瘐信面前跪降。
如果面前的是唐军,他或者会有其它的考虑吧。
“杀!”
五千悍卒那股子鱼死网破的气势,冲天而起。
对面新罗中军阵前,世子金法敏都为之一颤。他想不到,六万人对三万人,猛攻一天,结果对方还有如此气势。
虽然斩杀万余百济军,但其实新罗人损伤也很大,以六万人对三万,打到现在,猛攻一天,八轮冲锋,新罗人战损同样过万。
而且全军疲惫不堪。
现在百济人这一反冲,还真是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新罗大将金瘐信看着对面潮水般涌来的百济军,眼里却闪过兴奋和杀意。
“将军,怎么办?”
“世子殿下莫慌,百济贼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结阵,放他们进来,将他们全部围杀!”
金法敏有些犹豫,他看的出百济人的凶悍,要围杀这几千百济军,估计会给他们自己成倍的伤亡。
“殿下,擒杀阶伯,围杀此军,则泗毗城再无守军,我新罗将攻占百济都城!”
攻占百济都城的诱惑,让金法敏犹豫了一下。
金法敏的弟弟金仁泰在一边也跃跃欲试。
“大哥,唐军估计也快到了,再拖下去,到时必让唐人捷足先登啊。”
“好吧,杀!”金法敏阴着脸下令。
狭路相逢勇者胜!
黄山脚下,新罗军和百济军冲杀在了一起,雨雾之中,如两只困兽相斗。
厮杀至黄昏。
战场已经血流遍地,阶伯身负数十处伤,换了三匹战马,依然冲杀不止。此时的他就如同是一只发狂的猛兽,根本无人可挡。
他的五千兵此时也只剩下千余,可依然还是那般凶悍。
六万新罗军,整整一天的厮杀,此时也伤亡近半。
新罗人虽然还有半数兵马,可却反而被杀的有些丧胆了。
不远处,几骑战马默默的关注着战场。
“新罗人真是无用!”
一员大胡子将领带着不屑语气道,他身着明光铠,一看就知道是员唐将。
此人乃是左骁卫中郎将刘仁愿,唐军中有名的猛将,出身雕阴刘氏,他父亲做过绥州总管,镇守河套地区。雕阴刘氏本为西晋时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世代为绥州豪族。
刘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世代镇守北部边防,屡立功勋,为一方豪杰。
刘仁愿早年以门荫成为太宗弘文馆学生,随后为亲卫,随驾太宗身边,曾徒手与猛兽搏斗,获得仗内供奉的特衔。后参与征辽,破格升上柱国、黎阳县公,随英国公李绩经略漠北,征讨薛延陀,安抚九姓铁勒,升为中郎将。
如今又随苏定方征讨辽东,是员相当能打的猛将。
“你说新罗人无用,可他们却比我们还先一步打到这泗沘城下的。”说话的是青州刺史刘仁轨,如今检校熊津州都督。
刘仁轨和刘仁愿名字听着好像亲兄弟,实际上却根本没关系。刘仁轨出身汴州尉氏的刘氏,祖上是汉章帝刘炟,他幼时家贫,打小爱学,以博学闻名。后来出仕为官,一直都是文官。
来辽东前,他就是青州刺史。因为唐军水师征讨百济连战连捷,迅速的攻下大片土地,于是朝廷又新设了几州,刘仁轨因此调任新设的熊津州刺史。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那是新罗人跑的快,而我可是一路攻城拔地杀过来的,能一样吗?”
“你们兄弟俩也别争了,新罗人看样子是要撑不住了,我们要不要下去拉他们一把?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也是盟军嘛。”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说道。
“我们可不是兄弟,别瞎说。”刘仁愿呵呵两句,然后看着下面的战场,“急啥,让他们先杀嘛,等杀到最后咱们再出去出不迟。”
虽说新罗人看似被人更少的百济人压着打,但百济人都快死光了,就算冲垮了新罗人,他们也无法成为真正的赢家。
再说了,可没有哪个唐将真把新罗人当成盟军的。
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也笑着道,“要是百济人先撑不住了,咱们还得赶紧出场,要不一会就要让新罗人先入泗沘城了,可既然是新罗人撑不住,咱们还是先看看戏吧,谁让这些新罗人只知道争功呢,要真让他们先入了泗沘城,还不知道要怎么狂呢!”
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也是连连点头,“就是,这些该死的新罗人只知道绕城而过,一路向这泗沘猛冲,明摆着就是想抢先一步夺泗沘城的。”
左骁卫将军刘伯英、左骁卫中郎将刘仁愿、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左卫中郎将王文度、熊津州都督刘仁轨,五员大将坐在那里一点不慌的闲聊着。
这五将是苏烈和薛仁贵两帅派出的先锋,一路上紧追慢赶的在后面给新罗人擦屁股,气都气死了,此时乐的看戏。
“杀杀杀!”
阶伯状若疯魔,浑身浴血,左手持刀,右手挥剑,真的无人可挡。
金法敏眼看着阶伯带着手下如箭一般的杀到,忍不住下令,“撤!”
中军帅旗一动,本就慌乱的新罗兵更加无神,还以为是中军已经被击破,纷纷喊着败了转身而逃,就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战场上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只剩下一千多人的百济军冲锋在前,后面是近万的百济伤兵疲兵鬼哭狼嚎的喊叫着跟着冲锋。
而在他们的前面,原本六万人的新罗军,本来还足有近四万人,可此时却狼狈的四散奔走。
“丢人啊!”
刘仁愿摇头不屑。
“是有点,六万打三万,结果反而被打的抱头鼠窜,所谓新罗名将金瘐信也不过如此啊。”
“是啊,倒是这百济大将阶伯还真有几下子。”
几人根本不理会新罗人的败逃,只是笑呵呵的继续评论着。
阶伯击溃新罗军,追敌三十里后下令收兵。
不是不想追,而是追不动了。
收拢兵马,百济还余万人左右,这一战也是损兵折将近两万,损失这么多兵马还能反败为胜,以少胜多,不得不说这也是个奇迹了。
万余兵马个个浴血,人人带伤。
战场上,到处都遗留着新罗人的尸体,还有那些跑不赢而弃械投降的新罗降兵。
“百济人好像打算杀俘了!”刘仁轨道。
“不能让他们杀了,那些当兵虽不行,可当奴隶卖到登州赤山港去,可是挺值钱的,杀了可惜了。”刘仁愿转头对自己的上司刘伯英道。
“那就出击!”刘伯英点头。
“击鼓,吹角,进军!”
“杀啊!”
刘仁愿一马当先,挥槊冲锋。
“杀啊!”
数千唐军前锋也如锋矢疾驰而出。
战场上,正准备将那些投降的新罗兵砍杀的百济人傻了。
阶伯面色苍白。
当看到那一抹飘扬在前的红色唐军战旗时,他终于一口血喷了出来。
“天亡我百济也!”
唐军出现,那么这胜利也就没有了意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最后的胜利却是属于唐人的。
第388章 摘桃子
伯血红的战旗在风雨中飘扬,身着明光甲的唐骑如狂飙突进。
砍瓜切菜。
百济人最后的那口气已经松懈了下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已经卸点了那口气,此时的百济只是一支疲惫之兵。
面对着如风一样突进的唐军精骑,他们绝望,崩溃。
阶伯举剑,心茫然。
“天我亡百济也!”
言罢,这员刚刚浴血奋战,以三万兵硬生生挡住并击溃了六万新罗军的百济名将,举剑自刎。
主帅自刎,百济军崩。
不过半个时辰左右,唐军就彻底的取得了胜利。
斩杀千余,俘虏近两万,其中还有一半本来是百济人的新罗俘虏,现在也成了唐军的俘虏了。
五员大将看到士兵拖来的阶伯尸体。
“这家伙其实挺了得的,应当给他留点体面。”刘仁轨叹了口气,“给他擦洗干净,换套干净的衣冠,然后寻口好点的棺材,就在这座山下安葬吧。”
一名将军,能够在亡国之时力尽战死,这已经是尽到忠了。这样的将军,是值得钦佩的。
他在此局势下,能够拼命击败新罗人,以少胜多,已经无愧一名百济军人的职责。而当局势无法挽回之时,兵败后他没打算投降而是直接自刎,更无愧于他的君主。
这种不怕死又能打的武人,向来是被人们所佩服的。
“走,入泗沘城!”刘伯英道,该是摘取那最后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没有人去理会逃跑的新罗人,估计那些新罗人都被吓破了胆,这一逃还不知道要逃出多远去。刘伯英他们懒得理会这些无用的家伙,六万打三万,结果还反被人打的兔子似的逃跑。
泗沘城。
李逍控制此百济王都已经一天了。
有三千安东土团乡勇入城,再加上王孙扶余文思的主动配合,李逍便把城里剩下的几千百济军交给了黑齿常之,让他协助自己。
全城戒严,城门封锁。
城里正在开展清洗。
忠于扶余泰的,不肯降唐的,都被清洗了。
而那些愿降的官员、贵族们,则都被召进了王宫。
现在王宫里已经全换上了安东乡勇把守,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军营,那些贵族官员们全成了人质。
多数人都比较老实,除了少数桀骜的被杀之外,李逍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泗沘城。
投降的贵族、官员们达一千七百余人,还有他们那多达几万的家眷、奴仆,剩下的一些城中平民百姓,奴隶工匠等更不会有人反抗了。
府库都被查封。
街道上也很安静,士卒在巡逻。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
“大帅,我军前锋到城下了。”
一名哨探回城禀报。
李逍对赵持满笑着道,“二哥,看来还是我猜对了,最先到这城下的不会是百济人也不会是新罗人,还是我们唐军。”
赵持满问那人,“那边经过怎样的?”
“如经略所预料的一样,新罗人在黄山下并没有击败百济军,相反,他们以六万之众却最终反被三万人的百济军击败。而后我军先锋又歼灭百济残军,夺得胜利。”
赵持满苦笑,“那几个家伙肯定是故意见死不救,坐看新罗兵败的。”
“二哥这话可不能乱说,新罗人是我们的友军,你这样说传出去可不太好的。”李逍笑道。
不管怎么说,这结果还是非常喜人的。
“打开城门,随我迎接我大唐先锋将士入城!”
泗沘城下。
五城一字排开。
他们抬头望着面前的泗沘城,看着城门楼上挑着的唐军大旗,有些不敢相信。
“这什么意思?”刘伯英道。
“莫非城里的扶余泰已经知道他的兵马败了,所以不抵抗要投降?”
“我看不像啊。”刘仁轨仔细的观察着,“你看那面唐旗之下,还有几面小旗,上面有字。”
刘仁愿睁大眼睛,“我看看,这面旗好像是个李字,嗯,这面旗上面写着好像是安东土团。”
“啥?安东土团?”左卫中郎将王文度张大嘴,“那不是李逍的乡勇吗?怎么跑到这泗沘城来了?”
“对啊,李逍不应当是在后方吗,他此时应当是在居烈城或者是在耽罗岛啊,怎么跑这来了?”
几员先锋都是一脸莫名其妙,无法理解。
这时城门缓缓打开,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